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經濟學研究的重要目的/eaton

經濟學研究的重要目的/eaton

這篇提到,經濟學研究的目的是透過理論模型建構,解釋與預測經濟現象。一個有意義的模型要能提供模型含意, 預測與假說, 從而透過資料進行統計檢定。亦或是對模型進行模擬校準,進而評估參數的合理性或是模型的表現良莠。

我認為這個概念也可以運用在公共討論。社會上不少人將自己的「假說」直接當作「真理」,從不進行檢定,也不對看法或預測的依據(參數),評估是否合理,就據此「假說」進行批判。如此充其量可以充實自己的心智能力, 但對於社會的了解與解釋並無助益,也無法說服別人。
…………………

經濟學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於解釋各種經濟現象。經濟學家透過經濟理論模型的建構, 藉以作為解釋與預測的基礎。然而, 經濟理論模型五花八門, 什麼樣的理論模型才是有意義的? 換句話說, 什麼樣的理論模型建構真能達到解釋經濟現象之目的, 而非單純的數學習題推導。一如朱敬一(1990)所言,「但無論如何, 絕對不能反客為主, 拿著數學習題推演的結果去找經濟故事; 天底下絕沒有任何一篇經濟學的好文章是這樣瞎搞出來的。」

Klein and Romero (2007) 曾以三個標準檢視 2004 年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所刊登論文中的理論模型。這三個標準分別是:

(1) 理論要解釋的是什麼 (theory of what)?,
(2) 理論有何意義 (what should we care)? , 以及
(3) 你的解釋有什麼優於其他解釋之處 (what merit in your explanation)?

結果發現, 在 66 篇文章中, 有 27 篇光是第一個標準就無法通過。簡言之, 40% 的文章的研究主題與實際經濟現象無關, 沒有任何經濟意義。此外, 總共只有 8 篇文章可以通過所有的檢驗, 也就是說,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在 2004 年所刊登的文章中, 88% 的文章沒有資格稱做經濟理論, 充其量只是數學模型的建構, 也就是 Romer (2015) 所謂的mathiness。根據這樣的結果, Klein and Romero (2007) 認為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的真正期刊名稱應該是Journal of Economic Model Building。一個有趣現象是, 這 8 篇可以通過所有檢驗的論文,全部都是總體經濟或是國際金融理論之研究。篇名包括:
``Optimal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under Sticky Prices'',
``Fiscal Shock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Endogenous Lifetime and Economic Growth'',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in a Phillips-curve World'',
``A Corporate Balance-sheet Approach to Currency Crises'',
``Monetary Policy in a Financial Crisis'',
``Contagion of Self-fulfilling Financial Crises due to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 Portfolios'', 以及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Real Regionalization''。

一般來說, 我們對於經濟理論模型最基本的要求是, (1) 繁瑣的數學式子背後, 是否存在經濟解釋? 以及 (2) 複雜的數學條件背後, 是否符合經濟直覺? 然而, 所謂的「經濟解釋」與「經濟直覺」只是對於理論模型的「最低要求」, 一個有意義的經濟理論模型必須要能夠與實際的經濟資料對話。

誠如McCloskey (2000) 所言, 經濟學應該科學化 (scientific), 而非數學化 (mathematical)。因此, 要判定一個模型的好壞, 就要看該模型是否能夠通過實證上經濟資料的考驗, 也就是說, 經濟理論模型必須要能夠與實際的經濟資料對話。

所謂的「與實際的經濟資料對話」包括兩個層次, (1) 經濟理論模型必須要有實證動機 (empirical motivation)。(2) 經濟理論模型必須能夠透過估計檢定或是模擬校準 (calibration) 等方式, 評估該理論模型的良莠。建構經濟理論模型的目的是要解釋經濟現象, 如果理論的建構缺乏實證動機, 則該理論只是一件藝術品, 或許可以怡情養性, 充實我們的心智能力, 但對於經濟現象的了解與解釋, 並無助益。更有甚者, 如果理論模型建構的動機僅來自於: 「之前文獻只考慮線性函數, 在此我們考慮非線性函數...」, 卻無法提供考慮非線性函數的經濟解釋或是實證動機, 顯然無法說服別人這是一個有意義的研究。

對於數學家而言, 他們會將模型設定條件一般化, 或是嘗試不同的設定, 然後看結果有何改變。一如McCloskey (2000) 提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Richard Feynman 曾說,
“Mathematicians are mainly interested in how various mathematical facts are demonstrated... They are not so interested in the result of what they prove.”

但是對於經濟學家來說, 任何模型的建構與修改都必須具有經濟意義。具有經濟意義的模型才足以稱為「經濟理論」, 相對的, 不具經濟意義模型的建構只是單純的「數學模型建立」(model building)。McCloskey 曾經以 A-Prime/C-Prime 理論說明這種「數學模型建立」的荒謬性:
(The A-Prime/C-Prime Theorem)
For each and every set of assumption A implying a conclusion C, there exists a set of alternative assumption, A', arbitrarily close to A, such that A' implies an alternative conclusion, C', arbitrarily far from C.

也就是說, 在缺乏實證動機的情況下, 你或許可以改變假設為 A’, A'' 甚或是 A''’, 但是因此得到不同於 C 的結論 C', C'' 或 C''' 是不具任何意義的。重點在於, 模型建構者能否說服讀者, A' 的假設比 A 更能貼近現實所觀察到的現象。

一如 Klein and Romero (2007) 所指出, 有些論文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經濟學術語, 譬如 traders, sellers, buyers, commodity bundles, 以及 endowments 等,但是在經濟學術語的包裝下, 骨子裡卻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數學習題 (``...the storytelling of the model does not map intelligibly to anything we might imagine in our natural knowledge of worldly phenomena to be explained'')。因此, 我們對「實證動機」的清楚定義為:「作者必須基於對現實現象的觀察做為理論建構的動機, 並且作者所建立的理論模型必須能對此現象提出解釋或是刻劃」。

然而, 對於研究動機的檢驗並不容易, 再抽象或者無意義的文章, 作者都會掰出一個實證動機。因此, 除了要能提供實證動機之外, 更重要的是, 一個有意義的理論模型要能提供清楚的模型隱義 (model implication), 預測 (prediction) 與假說 (hypothesis), 從而可以進一步透過資料對於模型進行統計檢定 (包含樣本內檢定或是樣本外預測檢定)。亦或是對模型進行模擬校準 (calibration), 再將模擬結果與實際資料做比較, 進而評估參數的合理性或是模型的表現良莠。

參考文獻
朱敬一 (1990), 《個體經濟分析》 , 新陸書局 , 2 版。
Klein, Dan and Romero, Pedro(2007),“Teory of what?”,Econ Journal Watch,4(2),
241–271.
McCloskey, Deirdre(2000 ), “How to be scientifc in economics”,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26(2), 241 – 246.
Romer (2015) "Mathiness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5(5):89-93.
延伸閱讀
陳旭昇 (2013) "如何建構與評估經濟理論模型 : 以一個簡單的
匯率模型為例," Chapter 1, 時間序列分析--總體經濟與財務金融之應用, 東華書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