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提爾:永遠自問我有什麼獨特、新的、有價值的事可以做?

提爾分享顛覆之道:永遠自問我有什麼獨特、新的、有價值的事可以做? 這是很好的演講稿:為自己找到一個獨特的位置。但盡信書不如無書,自己也要想想,那些所謂獨特、新的事、有價值的事,是不是適合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此外,他是以創投的眼光談創新創業的事,只求顛覆與最大回報,不一定全部適合服務或產能無法快速擴張的非網路世界。(eaton)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5145 ………………….. 《由0到1》的作者,全球第三方支付之父,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於105年2月16日首度來台公開演講,親民的票價三天立刻賣完。2月17日,他的第二場演講獻給了台下300多位學生,比起前一天對創業家演講更輕鬆活潑,也帶給台灣學子更新鮮的思考衝擊。 以下是于為暢花了許多時間,無償、自願整理演講與問答內容,《天下雜誌》徵得于為暢的同意,全文刊登: 教導或撰寫創業最大的挑戰就是他毫無公式可循。下一個馬克祖克柏不會創辦下一個社群網站,下一個賴利佩吉不會創辦下一個搜尋引擎,下一個比爾蓋茲不會創辦下一個作業系統。如果你抄襲他們,你什麼也沒學到。 在科技的歷史上,那些重大的時刻只會發生一次。所以建立偉大的公司,或發明下一件大事上,是沒有科學公式的。創業不是科學,沒有人能描述全部,所以對我來說,教導或撰寫創業是一大挑戰。 我試著間接的提出一些反向問題:有什麼偉大的公司還沒被建立起來?有什麼是你覺得正確,但很少人同意你的事? 我認為我們身處在一個勇氣比天才少的世界。 我提出一些我對此問題的答案,那些別人不一定認同我。商業上,多數人認為資本主義和競爭是一樣的,是同義字,我則認為資本主義和競爭是反義字。資本主義為了累積資源,在完全競爭下,所有的利潤都被競爭光了。如果你剛創業、投資事業、或當早期員工,你想要的是公司的獨佔性。你做的事要非常不同,非常突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好,沒人跟你競爭。如果你做的事跟別人一樣,那絕非是個好點子。 我書中給的案例,一家成功獨占市場的公司是Google。在搜尋科技上,Google從2002年開始就明顯拋開了Yahoo和微軟。過去13年來,他們在美國和全球幾乎沒有競爭,利潤相當龐大。獨占性事業因很多原因被人不解,其一是因為獨占事業並不會對外說。 如果你經營Google,你不會常提到搜尋引擎,說你有巨大的市占率,98%的營收都由此而來。你反而會說Google是一家科技公司,拉到一個超寬廣的範疇叫做「科技」,你正在那跟蘋果、臉書、亞馬遜競爭,你還有無人駕駛的汽車,在跟底特律或全世界競爭,因為到處都在科技競爭,所以你絕不是政府關心的獨占事業體。 所以你若是獨占性公司,你會少說獨占的部分,同時誇大你身處市場的規模。 這個獨佔vs競爭的框架,讓我對商業模式有不同的見解。在商學院,我們被教導要進攻大市場,但我覺得更關鍵的是較大的市占率。 獨占事業不一定發生在大市場,但一定是高市佔比。如果你要新創事業,應先從小市場開始,先拿下市占率,再從那設法擴張。 PayPal剛開始時,我們先取得eBay上的2萬名強力賣家,他們需要一種新的金流方式,我們在3個月內就衝到35-40%市占率,算是非常好的開始。 Facebook從哈佛大學開始,12000人的市場,在10天內就從0到60%的市占率,也是非常好的開始,一路成長到大眾市場。 那些一開始就追求大市場的公司,定會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問題,就像那些潔淨能源科技公司。過去十年,他們在美國及全球都有很多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市場太大」。這些公司的每份簡報都會說:我們身處一個叫做「能源」的市場,是億元或兆元的市場規模。但你只是一隻大海中的小魚,競爭無所不在,十家太陽能面板廠商競爭,你要先打敗其他九家,然後再擊敗下九十家,再擊敗風力發電商,然後不知從哪冒出來美國海岸鑽油技術產業,和廉價的中國製造商,到處都在競爭,想要獨占利潤實在太困難了。 第二個人們不解獨佔事業的原因,偏向心理或社會學,我認為我們已被訓練要競爭。 我書中有句話,引用《安娜•卡列尼娜》小說的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認為商業上剛好相反:「成功的企業都是不同的,因為他們各自找到解決獨特的問題,找到獨特的事情去做。不幸的企業都是一樣的,因為他們本質的相同,無法逃離競爭。」當華爾街日報摘錄我書中某章節,他們把「幸福的企業都是不同的」這章節重新命名為「競爭只屬於輸家」,其實正是這樣的感覺。 我們常認為輸家都是不擅競爭的,學校成績不夠好,或身體不夠強壯進校隊。競爭力不強的,就是輸家。但,我們從不去想,也許那些沉迷競爭的人因為太會競爭,而掉進了一個陷阱,到了最後怎樣都輸。 我舉個例子,我在加州長大,是個非常競爭、重視成績的環境,國中畢業紀念冊上,有同學寫給我「4年後你一定會進史丹福大學」。4年後我果然進了史丹福,好成績讓我又考上了史丹福法學院。最後我進了一家紐約知名的法務事務所,裡面超級競爭,每當你贏得了一次競爭,晉級下一關,就得再次競爭。 這種公司從外面看,每個人都想進來,但從裡面看,每個人都想出去。 7個月又3天後我終於離開。後來有個同事再次跟我確認,因為他不相信怎麼可能逃離惡魔島監獄。我跟他說,其實很簡單,你只要開了門,走出去,不再進來就好。 心理上,這很難做到,因為我們的身份是由贏得競爭後的包裝而來。所以,我們要對那些超級激烈的競爭保持謹慎和懷疑。 亨利•季辛吉曾對一位哈佛大學的同窗說:「學術上的競爭之所以慘烈,是因為報酬太少」,大家瘋狂拚得你死我活,但什麼也沒得到,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神經病的定義,記住你若要拚,是要為了有意義的事。 如果你是一個瘋狂老闆,想要兩個員工拚的你死我活來為你工作,就是讓他們做一樣的事情,他們倆就會產生衝突了。 若你想要降低商業上的衝突,要確保每個員工的角色都定義明確、差異清楚。在新創公司的早期將有很多的變化,角色會變來變去,你得小心避免衝突的發生。當時PayPal的產品經理常說,產品無邊際,公司做的所有事都和產品有關。一方面沒錯,但另一方面產品部門最容易和公司其他人引起衝突,包括客服或外部防止詐騙的人。若你說產品就是一切,從定義上來說,你就是公司引起最多衝突的那個人。 我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是關於科技的趨勢,科技會怎麼發展?未來幾年我們該做些什麼?我不喜歡這個問題,因為我不是預言家,無法告訴你未來會發生何事,卻常希望我講一些無聊或幼稚的答案,例如5年後會有更多人使用手機這種沒意義的答案。 所謂的趨勢都被誇大了。你聽到的一切都該被質疑。在矽谷我們有很多流行術語,像是軟體即服務、企業軟體,都被嚴重高估了。若你聽到大數據、雲端這些字,你應該離他們遠一點,把他們想成是詐騙那類的。這些流行術語通常說明這些公司毫無差異性。你必須心存懷疑。就像是你玩撲克,那些明顯的小動作一樣,告訴你他們在吹牛,告訴你他們在做的事一點也不獨特。 有公司會把這些術語串在一起,例如「我們在打造一個行動平台,將軟體即服務放到雲端」,若你認得這些術語組合,你就知道他們毫無特色,了無新意。你不想當第四家線上寵物食品公司,也不想當第十家太陽能電板公司,更不願意當第一千家台北的餐廳。 那些較難被歸類的公司,往往都被人低估。例如我們投資的Airbnb,模式不容易被解釋,所以他們常被錯貼標籤,被歸類到「共享經濟」,但其實並不適合。Airbnb提供的是更便宜的旅行方式,讓你能住到其他人的家,比飯店來的便宜許多。他們是一種新的生意模式,獨一無二,因為他們不符已存在的類別,最後就被大家低估。我認為應該多去注意類似的傑出事業。 但這是一個挑戰。90年代後期,Google說他們是搜尋引擎,大家都覺得這點子很爛,搜尋引擎已經很多了,為什麼還要再來一個。但事實上,Google是第一家用機器支援的搜尋引擎,用電腦取代人工搜尋,網頁權重和演算法才是關鍵差異。若你只是把Google貼上搜尋引擎,就會錯失重點。 就像2004年Facebook被歸類為社群網站,他們並不是第一家社群網站。我朋友里德霍夫曼,他是LinkedIn創辦人,早在1997年就創辦了一家叫做Social Net的社群網站,他甚至把social這個字都當成網站名稱。當時那個奇怪的網路空間,你可以選擇完全不同的角色,一個人可能是狗,另一個是貓,你們自己要想如何互動,結果大家對此不感興趣。或許,真正的價值並不是在社群概念上,而是建立在真實身分(real identity)的社群關係。Facebook解決的問題不是社交行為,而是人們的真實身份,如何讓他們願意在網路上扮演真實身份。他們解決的是這個難題,結果非常有價值。 所以,關鍵問題永遠都是,我有什麼獨特、新的、有價值的事可以做? 最後以一件事來結尾,關於世界的整體概念。我認為若21世紀若要成功,必須結合將全球化結合科技。 我常認為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把全球化畫成X軸,複製可用之事從1到N,大規模的橫向成長。科技發展是Y軸,提出新事物,從0到1,直向或密集的發展。 我們回顧前幾世紀,有全球化的時期,也有科技發展時期,但並不常重疊。 在19世紀,1815到1914年有許多全球化和科技同時發展。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化不再,貿易變少,有些國家成了共產國,和其他國家漸行漸遠,世界分成好幾塊。但在這期間,科技仍高速發展。 1970年後,全球化開始回來,過去的40年更是高速成長,但反觀科技的進步卻變少了,主要發展都在資訊科技、電腦、網路。已不再像50年代或60年代那樣的科技進步,能源、交通、太空旅行、綠能革命、農業等領域,科技發展減速,只有在生物科技和醫學器材上一點點進步。 也許大家不認同我,但以文化來說,我認識這世界是活在「西方文化」下,受到美國和西歐的文化頗大,但美國和西歐的文化都對科學和科技很不友善。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看那些電影,裡面的科技都毫無用處,科技會殺人,會毀滅世界,起不了作用,反正都很爛。科幻小說所描述的未來也都是這些爛電影的組合,像是《駭客任務》、《阿凡達》、《極樂世界》,《魔鬼終結者》裡的機器人到處殺人。我之前看了電影《地心引力》,裡面的太空站問題百出,看完以後你不會想去外太空,只想回到地球上某個爛泥巴小島。 我不怪好萊塢製作這些電影,他們只是反映了這社會對科技的恐懼。因為親科技、親科學是這世界的少數族群,努力對抗主流的社會文化。 以地理政治學來說,1950和1960年代,世界分為「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在第一世界,科技急速發展,第三世界則衰弱混亂,當時是親科技,質疑全球化。 現在我們把世界分為「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那些開發中國家正在複製已開發國家,全球化的方向趨於會合,世界將變得越來越像,但也是反科技的一種描述。因為,當我們說我們身處已開發世界,像是美國和西歐,或日本或台灣,我們暗示的是這些國家已經開發完了、結束了、不會出現新東西了,所有的發明都已成過去,年輕一代應該降低對未來的期望,我認為這是一個大家必須強力抗拒的一個概念,我們必須回去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在「已開發」的世界中繼續發展? 謝謝大家。(本文轉載自知名部落客于為暢個人網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