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盧冀野
記得當時年紀小,
我愛談天你愛笑。
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
風在林梢鳥在叫。
我們不知怎樣睏覺了,
夢裡花兒落多少。
………………
想想:這首歌是盧冀野(1905-1951)在1934年作詞,黃自(1904-1938)作曲。在校園午後光影斑駁的樹下發呆,或是坐在鞦韆上輕晃盪著,或是跟同學笑語盈盈,應是很多人的青少經驗。那是帶著朦朧嚮往和淡淡惆悵的年輕歲月,是看到明亮陽光、澄澈藍天,就激動歡樂不知如何自處的敏感青澀時光。
無奈人生總有太多牽絆。什麼該堅持,什麼該識時務?當青春消逝,在時間裡越發貧窮時,這個問題就越嚴肅,最後結論恐怕是:「萬物會變」是恆常定律,即使千金一諾,人還是無法抗拒改變:外貌、習慣、感受、愛戀、需求、希望、身份、喜好、性情、價值、目標……甚至是信念。
失去赤子之心,將難看到事物最真實可貴的一面,品味也由青少的純真、率性、善良、好奇變得俗氣。然而,縱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要核心理念與盼望沒變,天真灑脫還是會隨時蹦出來。或許那些改變還不算嚴重,也不必遺憾吧!(eaton)
(閱讀:談妮,消逝的青春vs褪色的信心,2016.04.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