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理解台灣治安史上第一起青少年弒母案?一位精神科醫師告訴你答案:
文/沈政男
新北市一名十六歲向姓少年,因向母親索討六萬元花用不成,竟然夥同十七歲友人,將單親母親活活打昏再殺死。
這案件要怎麼看待與討論?若依照先前台灣社會因重大殺人案而起的毫無理性的擁死邏輯,是不是該把死刑執行年齡降到十六歲?
浪費大家時間。面對再怎麼令人髮指的刑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要弄清楚殺人動機,了解為什麼發生這麼慘絕人寰的案件,而不是反射式主張以牙還牙。
此樁青少年弒母案件的最重大意義在於,這是台灣治安史上第一起青少年弒母、弒親案。出了鄭捷,台灣治安邁入隨機殺人時代;如今出了十六歲弒母少年,又將台灣社會推入了一個令人更加困惑與不安的紀元。
十六歲兒子會殺掉可說呵護寵愛他的母親,這社會還有什麼樣的殺人案不會發生?
台灣社會必須學習理解重大殺人案。為什麼青少年要殺母親?弒親案只佔所有殺人案的百分之一,而青少年弒親案又更加稀少。雖然這類案件不多,但在國外老早有許多研究,因為這類案件每一件都會被詳加探討。
根據國外研究,已經成年的兒女弒親,跟青少年弒親,型態不太一樣。成年兒女弒親,多數有精神障礙,或者藥酒癮濫用,另外才是反社會人格或其他人格障礙。至於青少年弒親,一般來說犯案者有三種型態:被嚴重虐待的孩子、有嚴重精神障礙的孩子與極端反社會的孩子。
被嚴重虐待的孩子,一方面必須倚賴雙親,一方卻又遭受虐待,使得既想報復又擔心沒有倚靠的複雜情緒,在心中醞釀累積,終至引爆殺人動機。這類犯案者通常沒有其他惡行,甚至平常給人溫和內向的印象。
有嚴重精神障礙的孩子弒親,乃因受到幻覺或妄想影響,把雙親看成光怪陸離的人物而痛下殺手。基本上弒親案還是以受到精神症狀影響而犯案為最多,尤其是成年兒女的弒親案。
至於極端反社會傾向的孩子,一般從小就有諸多行為問題的跡象,比如霸凌弱小、說謊欺騙、虐待動物、打架鬧事、逃家逃學等等,而隨著身心發展,膽子與力氣越來越大,如果這些特質沒有被修正,就可能演變成嚴重反社會人格。當然再怎麼窮凶極惡的殺人犯,也幾乎不會殺爸媽,因此很難單用此點解釋,只能說這是一個相關常見特質。
從以上三個型態來看十六歲向姓少年弒母案,他符合哪一種?嚴重精神障礙顯然不像,被嚴重虐待也沒有,只剩下嚴重反社會傾向可以符合。從媒體報導的少年過往經歷可知,顯然這孩子從很小就有諸多行為問題,是學校與家庭的頭痛人物。
向姓少年的母親老早離婚,後來獨力撫養這個獨子長大,母子可說相依為命。向母擔任汽車銷售員,收入還不錯,因此母子在物質上應該不虞匱乏,甚至經常帶向姓少年出國旅遊。但向姓少年從國二開始,結交幫派分子,逃家鬧事,被迫轉學,甚至似乎染上吸毒習慣,導致花費越來越多,而因為自己不會賺錢,只能向媽媽索討。
向母眼見這個孩子拿了錢都花在不正當用途,逐漸不願給錢,結果向姓少年心生不滿,早在兩年前就曾趁著母親吃安眠藥入睡以後,打算開瓦斯嗆死母親,後來當然沒有成功。
重點來了。後來向姓少年由社政單位介入,施以心理輔導十五次,向母看到向姓少年似乎收斂,也就原諒他,從此未再讓他接受追蹤。結果沒多久故態復萌,向姓少年又屢向母親威脅要錢。
這時該怎麼辦?反社會人格者,只有少數可藉由輔導與諮商扭轉或修正火爆個性,大多數這類人如果觸法,還是必須施以刑罰,讓其心生警惕,從而提升與改善衝動控制。也就是說,如果向母當初報警處理,走法律途徑,讓向姓少年接受感化教育,在結構性環境中度過狂暴少年階段,等到性格成熟再返回社會,或許是另一個比較理想的處理方式。
弒母案件自古就有,希臘神話裡的歐瑞斯特,弒母以報殺父之仇,便是最著名的例子。弒父或弒母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都有其象徵意涵,雖然要用來理解現實上的弒親案並不方便,但可以提示我們,弒父或弒母比起一般殺人案,帶有更多的情感糾葛。
在青少年的弒母研究裡可以發現,這類母子通常互動密切,情感複雜,可能相互倚賴卻又相互妨礙,可說既愛又恨。父親通常缺席,不是早逝、離婚,就是角色模糊沒有聲音。就此點來說,向姓少年的成長背景確實如此。
向姓少年的母親剛好在最近再婚,他在賀卡上寫著:「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老媽新婚快樂,祝妳找到自己的幸福。」這句話要怎麼解讀?有沒有一絲絲媽媽被搶走的酸楚?
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向姓少年至少對媽媽是有感情的,不是恨到不共戴天。這麼說來,又何以犯下滔天大罪?結交惡友、混入幫派,是最大原因。
還記得林清岳嗎?十九歲時夥同朋友將不給錢花用,而且當眾斥喝他的爸媽打死,如果沒有壞朋友的影響,或許也不至於失去理智,犯下惡行。向姓少年與林清岳,兩案確實有相似之處,比如都是被溺愛的孩子,都有反社會傾向,也都受到壞朋友影響。
只是當初槍決林清岳之前,台灣社會對他做了怎樣的理解?那些輔導或教導過向姓少年的人,有沒有想到他可能是下一個林清岳?好好理解,才能做為防治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