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年輕人選擇很多是一種陷阱

年輕人選擇很多是一種陷阱

 

年輕人通常以為,失業是中年才會發生!即使眼前沒有工作,態度依然淡定這麼解釋:「想要再多找一陣子,一定會找到理想工作,這不算是失業!」「想再回學校念研究所,讓自己更有競爭力。現在是在補習中,不是失業!」「前一個派遣合約剛到期結束,在等下一個派遣工作,並不是失業!」

 

聽起來漂亮正當,可是根據統計,真實並非這般樂觀:

——
超過一年沒有工作,就有可能陷入長期失業,難以回到就業市場。

——
只要從就業市場抽離,不論是為了考研究所或公務員,就有可能成為Yo-Yo族,以後遇到困難便慣性地彈回青年狀態,像溜溜球一樣,縮回到舒適窩,產生嚴重依賴度,愈來愈難跨出去求職。

——
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不就業、不就學、不進修或接受就業輔導,是典型的尼特族,最後便會淪為啃老族或靠爸族。

——
全世界青年失業率是全體失業率的兩倍,台灣卻是三倍多!台灣的全體失業率在四%上下,青年失業率逾十三%,只有義大利可以相提並論。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前,OECD三十四國的失業人口是870萬人;到了2014年,增加為1609萬人。

——
台灣有76萬人從事非典型勞動,比如時薪、派遣、季節工等,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年輕人。一旦階段性工作結束,即被迫失業,長期處於失業與就業的惡性循環中,可能一輩子脫身不得。

 

年輕人握著大把揮灑的青春,自認還有長長一輩子試這試那,試試派遣,試試度假打工,遇到瓶頸就回校園念學位,看到考公務員也去試試,可是在多年後回顧,會發現可能是一個一個陷阱。

全球經濟進入大停擺,失業不是中年人專利。失業一點都不浪漫,它會讓人失去定位,懷疑自我,以及陷入經濟困難。請記住幾個大原則1.失業勿超過一年;2.不要長期從事非典型工作;3.不要習慣當Yo-Yo族。正視失業的嚴重性,也請珍惜每一個工作機會,努力以赴,展現好成績。(eaton refer to article of 洪雪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