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台灣一年吃掉3億顆安眠藥!該如何避免成為藥罐子?

台灣一年吃掉3億顆安眠藥!該如何避免成為藥罐子?

作者:黃偉俐(身心科醫師)

最近衛生福利部食藥署開記者會,內容是103年國人安眠藥用量高達3.39億顆,為史上新高。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假如病人每天都要靠一顆安眠藥入睡,一年365天,這相當於差不多93萬個病人。扣掉20歲以下不太會吃安眠藥,台灣約有1800萬人口超過20歲,除一除則93萬個吃安眠藥的病人,差不多是5%,跟其他國家差不了多少。

每一個長期為失眠所苦的病人都期盼,要是不吃安眠藥就可以睡,該有多好!常有人傳流言說安眠藥吃多了會失智,甚至有研究說會增加罹患腦癌的風險,雖然這些人云亦云,或者不嚴謹研究的可信度都不高,但是病人聽到了難免還是會有壓力。

但是不吃藥就是怎樣都睡不著怎麼辦?我必須說問題在醫師、醫學院的教育及民眾的態度。

台灣對於管制藥物,不管合法或非法,想到的都是研究、發表,呼籲,該做的看似都做了,但是一點效果都沒有,幾乎可以預期再過3年的記者會結果,依舊是「安眠藥的使用再創新高」。

對於已經長期習慣吃安眠藥的病人,我想,不用太擔心,因為目前的臨床經驗跟研究,並沒有顯示真正的風險。對於這些已經用了幾十年的老藥,很多人每天在吃來說,這樣的安全性已經算非常高了,從好處和風險來說,都是無庸置疑。

但是對剛失眠的病人來說,真的要避免經常性的使用安眠藥、每天固定吃、甚至越吃越多。如何避免呢?

1.看對醫師:精神科一向不被醫界重視,甚至有許多比較資深的醫師,歧視精神疾病,也視精神科用藥為洪水猛獸。

非精神科的醫師,對造成睡眠障礙疾病的鑑別診斷、治療卻依然只停留在失眠,開安眠藥,結果就是把病人養成藥罐子。其實,造成失眠最常見的病是焦慮症、憂鬱症、双極情感性疾患,上述疾病透過適當的治療,都可以避免安眠藥的長期使用,反而每天吃安眠藥是很不適當的處置。

2.重視自己的睡眠問題:長治久安有時需要睡眠衛教、生理回饋、認知行為治療,這都至少需要花上20至30分鐘,且需要好多次。假如您沒有耐心,不願做功課,只想要醫師開藥就好,就會是您自己把自己養成藥罐子的。

3.安眠藥的常態使用最好在兩個月內:持續使用安眠藥,會造成反彈性失眠,也就是說,你一旦不吃安眠藥,會比開始服用後更難入睡,甚至都睡不著。這跟睡眠中樞的功能有關,長期使用安眠藥後,患者的睡眠中樞功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但是失眠會造成焦慮,而焦慮又會影響失眠,如此又會養成了藥罐子。

請正視自己的失眠問題且找對醫師,不要一面害怕,又一面一直服用安眠藥,也請不要亂說精神科與精神科藥物的壞處,畢竟我們還是以科學研究為依歸,以訛傳訛只會造成錯誤觀念,繼續危害病人跟社會。再者,把自己的安眠藥拿給別人吃是不對的行為,自己是藥罐子,不要害別人也變成藥罐子才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