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建立國民自信心的故事 / eaton
雖然我很懷疑,作者與首爾計程車司機雜談,可以談出那麼多事,但實際的故事總是迷人,特別是國民自信心。
經上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意思是,不必看到事情成就,才有信心;信心是相信,盼望之事必然成就。不少台灣人對自己沒有自信,或許,我們可以參考韓國如何從舉辦奧運,提升國家自信的一連串經驗,進軍高端的消費市場,擺脫代工的命運。
1986年韓國外債高達446億美元,但依然舉債來辦亞運和奧運。那一個月的奧運,讓韓國與歷史做出切割:把漢城改成首爾,擺脫中國藩屬的陰影,並體認到,作為中國的鄰國,很可能擺脫不了代工的宿命。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圜貶值40%,是危機也是轉機,不但促使金融改革,根留韓國的政策得以堅持,加上超級愛國心,使得韓國的經濟朝正面發展。
當然啦,到1996年,韓國前49家大型企業集團貢獻97%的GDP,到現在也改變不大(應該還有90%),沒有在大企業上班的人,也是窮忙一族。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71/article/3797
……………….
【朝陽閒話】李茶:與首爾計程車司機雜談
飛機降落在韓國首爾金浦機場,上一次去首爾時這裡還叫漢城,已經是將近20年前了,當時正值學運,漢城全面戒嚴,路上關卡無數,軍隊草木皆兵之勢,歷歷在目。
想不到這個感覺工運學運不斷的混亂之地,居然在改名為首爾後一路崛起,先是韓星、韓國3C與潮牌、韓國料理……韓流不僅席捲台灣年輕人而已,幾乎是全球年輕人的共同話題,而首爾更於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定為設計之都,成為年輕人最愛去的亞洲城市之一。
對我來說,去首爾最大的障礙是語言,二戰後韓文逐步去漢化,完全無從理解的拼音文字,滿街的招牌與店裡的菜單,真的是以一種碰運氣的方式來與之隨緣相會。還在焦慮著金浦機場小,可能下去會一臉茫然的我,想不到一下飛機,就看著清楚標示著中英文的計程車招呼站,服務人員親切的用英文說:「我們會指派懂中文的司機來服務您。」
在門外,一個中等身材,完全不起眼的中年人走出車子,問我:「您是李小姐嗎?」
上車之後,司機先生的中文雖不流利但絕對足夠溝通,他說他10年前已經開始學中文了,很多司機都這樣,因為中國市場的開拓,「會一點中文」幾乎是全民運動。他聽說我現居北京之後,我補充說明我其實是台灣人,他突然打開了話匣子。
「啊!台灣,小時候我們好崇拜台灣啊,當時同為亞洲四小龍,但是台灣已經很進步了,而韓國卻還是混亂落後,我當時最大的心願就是長大後要去台灣看看。」
1960年代開始,香港、新加坡、台灣、韓國趁西方先進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使自己的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小強國,簡稱「亞洲四小龍」。但是學術期刊中對這四個地區的稱呼多半為「NIE」(Newly Industrial Economics),更可以看出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成長背景。
而當時的台灣被形容為「台灣錢淹腳目」,70年代的中小企業的繁榮發展與到90年代竹科新貴大行其道,真可謂是台灣的黃金年代。
「呃,但是現在台灣的年輕人都想著要來韓國玩呢,我們很多年都沒有太多進步,但是韓國這些年真的突飛猛進,你們的韓劇真的做了很厲害的全球行銷,還有很多全球性的品牌,真的很了不起啊。」心中百感交集的我,依然努力說出場面話。
「是啊,這十幾年我們很努力的發展。」
「你覺得是什麼原因改變了你們呢?」啊!我真的有點後悔習慣性的禮貌問話,不知道他會講多久呢。
「是因為漢城奧運啊,漢城奧運之後,我們改變了自己的靈魂。」
我第一次聽到有人說這個城市的靈魂此後被改變了,我知道奧運與世博改變了北京與上海的建設與外貌,但是改變了自己的靈魂這樣的話,真的不像是司機先生會說出來的。
「過去的韓國人,就算個性再怎樣強悍,內心也很自卑,我們沒有農業,幾百年來都在中國壓制下,說好聽是接受中國文化洗禮,不好聽就是我們被中國文化殖民,我們沒有自己的靈魂。我們總覺得自己永遠不如人,即便文字上不再用漢字也沒有用,很多心態都不會改變。但是當我們要舉辦漢城奧運時,我感覺到整個國家都為這件事情拚了命,漢城奧運的成功,讓我們突然明白,是我們自己把中國放在自己的地圖上,其實我們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全世界都會為我們鼓掌,他們不會覺得這跟中國有什麼關係。」
1988年的漢城奧運確實難忘,我記得當時的吉祥物是小老虎Hodori,要上大學的我第一次覺得奧運很有趣。漢城奧運絕對是奧運史上的精彩大秀,然而在光榮背後,卻有著我們看不到的窘迫。1986年韓國外債高達446億美元,但他們卻依然舉債來辦亞運和奧運,在大規模的國際賽事交流中,韓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升,貿易順差也年年增加,全民死撐著借錢都要辦起來的世界級活動中,不僅強化了國民的自信心與團結力,更是為了外交與經濟市場的開拓,世界遊客開始將首爾列入心願清單,而國際交流更讓世界認識了除了泡菜之外的韓國。
「光靠漢城奧運你們就整個重生了嗎? 」
「也不是啊,漢城奧運只是一個開始,之後很多新聞跟討論,告訴我們,我們擁有獨立的靈魂,我們跟中國要不要有關係,是我們的選擇。」
「於是後來你們把中文名稱從漢城改成了首爾,是為了擺脫陰影嗎? 」
「我們的韓語與英文發音都是首爾,為什麼中文名稱不用譯音就好呢? 」
原來那一個月的奧運,讓韓國開始與歷史上的中國藩屬做出了切割。
「當世界開始會為我們鼓掌的時候,我們會想要變得更好。中間我們也遇到很多的問題,至今還是有很多無法解決的障礙,貧富不均、財團把持、南北韓問題……千禧年前我們還遭遇很大的經濟危機,很多大企業大銀行破產呢。」
韓國的財團經濟一直是大問題,韓劇裡面那些精彩的財閥家族鬥爭還真不是編出來的。光是我們使用的韓貨裡,不知道有多少是來自三星與LG集團,家電與3C產品顯而易見,化妝品、咖啡、食品……更遑論他們在本國內的地產、保險、重工業等,近年三星的納稅金額,居然可以佔南韓總體納稅金額10%以上。其實何止三星,到1996年,韓國前49家大型企業集團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97%,當時,現代、三星、LG、大宇四大集團占國內市場銷售總額的三分之一、占全國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這樣的超級財團使得韓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面臨巨大的破產危機,從60年代起飛開始,政府一直對企業過度干預與保護,幾次想要藉由金融改革來讓財團生態更健康化與多元化,卻最後都無疾而終,以發展大型企業集團為主的經濟策略,與百花齊放的台灣中小企業發展成為強烈對比。
當1970年代南韓政府大力扶持財團的時候,台灣這群中小企業家則以克勤克儉的「一卡(007)皮箱走天下」打拚出經濟起飛,靠著廉價的勞動成本與良好的信用,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輕主業代工地區,當時台灣曾被冠以各種民生用品王國封號,包括雨傘、製鞋、玩具、成衣等,賺進大量外匯,而政府在高雄、楠梓、台中等加工出口區實施租稅獎勵,使得中小企業踴躍接海外訂單,也裨益國際大廠在台灣投資設立轉出口加工廠,吸引國際資本進入。
迥異於韓國,即便90年代後台灣高科技業興起,也沒有產生財團經濟,台灣的中小企業依然蓬勃,至今竟逾130萬家,而一直靠著單打獨鬥的台灣中小企業,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國際訂單轉移到勞動成本更低廉的大陸與東南亞,中小企業為了求生存,只好遷廠到大陸或東南亞,台灣反而成為資本輸出國。
「那麼醒悟了你們可以擁有獨立的靈魂之後,你覺得最大的改變是什麼,讓你們遠遠把台灣甩在後面呢? 」
「很多聲音不斷傳遞說必須要跳過中國。我們就在中國旁邊,漢城奧運時中國還沒有崛起,但一旦中國崛起,我們還沒有強大起來,中國會像一個漩渦一樣把我們捲進去,我們會變成OEM的代工之地,我們會變成越南、柬埔寨、印尼,所以很多事情我們不再想中國,我們把過去的舊靈魂踢回古代的中國去,換上屬於我們自己的新靈魂,面對中國,我們不可以有情結,這樣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時,我們進入中國,是跟美國、英國、德國一樣的進入,而不是作為二等企業或生產線下游而進入。」
我的臉突然有種熱辣辣的感覺。
1997年金融危機之後韓元貶值幅度達 40%之多,但也因此危機促使他們過去總是無疾而終的金融改革,而「根留韓國」的政策與堅持,加上超級愛國心,更讓韓國的經濟朝正面發展。而曾經在90年代成為台灣榮光的高科技產業,也在韓國政府以扶持大財團以發展產業與支援高科技產業免稅策略下,使得DRAM、LCD等快速發展,何止成為台灣勁敵,更是超越日本,創造了產業升級。光是三星電子的半導體營利,就超過台灣所有晶圓廠加IC設計公司。
面對中國市場,韓國的心態或許更國際化,90年代開始在中國同時發展重工業與輕工業,雖然近年來在中國全球化情勢日益上揚時,增多了許多的外資競爭者,但除了政府政策之外,企業本身也做了很多人才上的調整。有鑑於語言上的劣勢,許多公司大量培訓中國朝鮮族,中國朝鮮族主要分佈於與朝鮮半島接鄰的東北地區,大約有190萬人口,其中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區。他們許多都具有雙語優勢,同時理解中韓兩地的民情文化,在大量通婚的情況下,許多朝鮮族更因語言優勢而有良好的工作機會移居韓國。
此外,近年來對中國已經毫無懸念只剩市場的韓國人,更是在千禧年後大幅移居中國經商或工作,對他們而言沒有文化政治的牽絆,中國就是一個巨無霸市場,即便是中型企業,不僅在生產第一時間就把歐美市場納入之外,更將中國做特殊開發地區,以民生消費來說,從好麗友(Orion)的零食到樂扣樂扣(Lock&Lock)的廚房用品,都針對中國消費者習性做了產品開發。
連2013甫進入中國市場的惠人(Hurom)原汁機,以高價策略,在中國售價從約台幣15000元到50000元不等,都預計將在今年突破400萬台,這樣的銷售數字來自對中國消費者營養攝取中缺乏果蔬營養,以及特別針對中國人早上喝豆漿的習慣,去開發如果用原汁機磨豆漿等功能。
即便中國市場的本土競爭對手擁有更多的成本與通路優勢,但是韓國品牌更以創造生活風格為訴求,佔領了中高端市場,賣得更貴,姿態更高,而將低價市場留給中國品牌去打混戰。
2015年1月,在中韓FTA簽署之際,韓國電視台KBS拍攝了《超級中國》(Super China)紀錄片,8集內容以客觀角度來呈現中國的「崛起」與改變世界的「影響力」這兩個角度,沒有批評,沒有結論,連過去的文化情結都不談,歷史都是過去的事情,紀錄片中談的最多的是中國近況,以及中國崛起對世界產生的影響與帶來的改變,而是讓韓國人瞭解未來要面對的這個市場現在發生了什麼。
我所接觸的韓國品牌產品推廣,國內與國際企劃都是同步進行,面對中國,他們並不以曾經認識的中國來想當然爾,而是在不斷的學習與思考這個巨大市場。
事實上,韓國對中國市場的理解或許已經超越很多國家了,在北京首都機場附近的望京,是知名的韓國村,更遑論如果你山東航空,飛機上許多印製物都是中韓雙語並列。而在駐中韓使館的資料中,2014年中韓往來人數超過千萬,而長居或常居中國的韓商更將近300萬,其中以北京與青島最多,其次上海。
而我在工作中與認識的韓國人閒聊,我感覺到在他們心裡,中國與韓國,再平等也不過。沒有文化陰影,沒有歷史包袱,也許真的是漢城奧運讓他們的靈魂脫胎換骨,明白無論過去如何千絲萬縷,現在也有許多文化雷同,但是哪一種文化可以獨立於其他文化而單獨長成?擁有獨立主權的他們,跟世界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平等競爭。決定勝負的,是將自己設定為沒有聲音的代工廠,還是要主導整個市場的脈動。
「小時候我跟爸爸去台灣,覺得台灣好棒啊,已經30年沒有去過了,真應該再去看看。」
「台灣也是變化很多啊,我們在文創上有很多發展。」
「台灣的小吃很棒啊,每次看電視介紹台灣的節目,都會流口水。」
於是這段價值5萬韓幣的路程終於在永遠的台灣小吃中結束,我內心默默地感謝司機先生讓我回顧了韓國與台灣這30年來的民生經濟發展史,全世界的計程車司機都是人生導師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