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台灣要支持能創造在地工作的產業轉型

台灣要支持能創造在地工作的產業轉型

儒鴻要關掉在台灣的最後一個成衣代工廠。儒鴻開發機能服飾有成,一年賺30幾億,每股盈餘15元,股價500元,都要關掉代工廠了,因為比不過越南250美元的薪資。

政府要支持能創造在地工作的產業轉型,形勢極為明顯。當然,開發機能布的技術,也能創造在地研究人員的工作機會。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458745
……………
抵不住台灣人事成本高漲,紡織股王儒鴻確定關掉在台灣的最後一個成衣代工廠,全數產能轉移到海外。這凸顯,台灣投資環境已不適合成衣產業,目前專接大型品牌客戶訂單的國內成衣廠,早已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經營模式。

儒鴻昨天下午發布重大訊息指出,經評估各工廠產能效率及營運成本,並配合整體營運及生產需求規劃,將結束儒鴻在台灣的中央成衣廠營運,宣告儒鴻成衣生產基地將全數轉往海外。

儒鴻成立於一九七七年,從四個人的布料買賣、代工小公司起家,旗下主要產品為織布染整及成衣,在全球成衣生產基地包括中國大陸、柬埔寨、越南及非洲賴索托。儒鴻近年因開發機能服飾有成,去年六月中首度晉升台股五百元俱樂部,成為第一支股價與高科技業並駕齊驅的紡織股。

儒鴻表示,相較於越南兩百五十美元薪資,台灣的薪資成本是越南的好幾倍,考量中央廠已連續三年虧損,經評估各工廠產能效率及營運成本,決定關廠。

儒鴻指出,中央廠一百多位員工,除了屆齡退休者辦理退休,其他將轉往總公司打板或樣衣部門。經初步評估,結束中央成衣廠營運對公司產能、財務及業務並無重大影響。

早在二○○五年就前往越南設廠的儒鴻,看好TPP免關稅效應,近年加碼越南不手軟。除原有的仁澤廠與新設的隆安廠,儒鴻近兩年更擴建展鵬、美春廠房,預估可將成衣總產能由過去平均每個月六百廿萬件,提升至每月近八百萬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