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7年1月,在法國諾曼底的偏遠小村莊,一個小伙子在鄉間小路上飛奔,還沒進家門就高喊:「奶奶,我拿到獎學金!要去巴黎了!」「哦,弗朗索瓦,感謝上帝!」老祖母擁抱著孫子,親了又親。母親在兒子懷裡落淚:「終於能到巴黎美術學院了,要是你爸爸活到今天,該多高興啊!」
小伙子就是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1875),名字中的「讓」是隨父名取的,「弗朗索瓦」則為紀念阿西西的聖徒方濟各而起的。 這是一個耕農之家,父母和祖母都篤信天主教,對米勒影響最深的祖母更是非同一般的虔誠。當他還是幼兒時,慈愛的祖母常這樣喚醒他:「我的小弗朗索瓦,起來吧!如果你知道鳥兒歌頌上帝的光榮有多長時間該有多好!」祖母經常講《聖經》故事給他聽,全家一起禱告,米勒就是在這樣敬虔的氛圍中長大的。
父親頗有藝術天賦,是教堂唱詩班的指揮,也指揮農民合唱隊。他喜歡告訴兒女們各種花草的名字,還樂意給孩子做手工、泥塑啊木雕啦等等。小米勒常拿著木條在地上畫牛馬、農夫、飛鳥和樹。他跟著爸爸到田間勞動,父親把大自然的美麗、樸素的道德觀和對吹牛胡扯的厭惡都灌輸給了兒子。米勒愛翻家裡的藏書,父親就請兩位牧師教他拉丁文、《聖經》和經典名篇。
米勒18歲時,逐漸長大的弟弟們已經可以分擔地裡的勞作了。父親領他到瑟堡市找莫希爾先生。畫家看了米勒近期的幾幅習作後感歎,這樣有才華的孩子留在鄉下種地太可惜了!當即收他為徒。米勒進步很快,越畫越好。莫希爾引薦他到另一位畫家門下學習,老師告訴他巴黎才是該去的地方。可八個孩子的貧寒之家哪有錢呢?期間又傳來父親病逝的噩耗。
終於在23歲這年,刻苦而成績優異的米勒獲得了瑟堡市議會的獎學金,可以去巴黎深造了。「弗朗索瓦,你要做畫家,先要做一個善良的人,絕對不能做身敗名裂的事。」臨別前,老祖母再三囑咐米勒,「你要為永恆而畫!千萬別忘了!要我看見你做惡人,我寧可看見你死。要遵循神的旨意,過儉樸的生活。」
迷失巴黎
米勒是個肩膀寬闊的高個子,健壯得像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毛髮濃密,眼神深邃,初來花都的他,鄉野的稚氣中還有點憂鬱。在巴黎美術學院,米勒拜著名學院派畫家德拉羅什(Hippolyte-Paul Delaroche)為師。在畫室裡,用功的米勒卻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叫他「土氣的山裡人」「森林中的野人」。因為他本人和畫的人物一樣樸拙,不符合巴黎的審美時尚。老師也看不慣地斥責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
繁華熱鬧的巴黎與偏僻荒涼而又民風淳樸的家鄉是截然不同、天差地遠的兩個世界,充斥著風雅又矯飾、柔靡而躁動的氣息,米勒與之格格不入。巴黎似乎也看不上他,有意無意地排擠這位尷尬的鄉巴佬。在他眼裡,羅浮宮才是藝術的綠洲。「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他驚喜地讚歎,「這裡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他從米開朗基羅、普桑、倫勃朗的作品中臨摹學習到不少表現技巧。
儘管羅浮宮為米勒帶來了極大的快樂,但生計的問題仍是困擾他的殘酷現實。他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油畫去換床睡覺,還曾為接生婆畫招牌去換點錢。他的《聖經》和農民題材的畫作賣不出去,貧困潦倒,更不幸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患肺結核而死。再婚後,隨著孩子的陸續出生,生活更加拮据,為了養家餬口,他甚至不得不畫一些洛可可風的艷俗畫出售。
轉捩點
雖然米勒早就以人物肖像畫正式躋身巴黎畫壇,但他還是在畫廊櫥窗邊聽到了對他的真實評議:「這是誰的畫?」「這就是那個除了畫裸體,別的甚麼也不會畫的米勒。」這話傷透了他的心,也猶如當頭棒喝警醒了他,想起祖母的叮囑「為永恆而畫」, 要他畫出經得起時間淘洗、純樸感人的好作品,而不是為一時之需降格如此。他羞愧難過得淚流滿面,痛下決心,絕不再為迎合任何人而畫,走自己的藝術之路。
不再為生計繪製裸女畫,以後日子會更艱難。他問妻子勒梅特,是否願跟他一起受苦。「我很情願!只要這幾個小孩不挨凍受餓,我自己不怕吃苦。」善良的妻子百分之百地支持丈夫,她堅毅而有信心地說,「你為永恆而畫,神一定保佑我們一家。請你放心決定吧!」
從此,米勒的繪畫開始重歸自己熟悉並喜愛的題材。1848年,生活出現了轉機,他拿去沙龍參展的《篩谷的人》,成為米勒第一幅受讚譽的作品,評論家們對他捕捉農民瞬間動作的功力感到驚訝,而這是身為農民的米勒才能做到的。他繼續堅持「畫自己想畫的東西」。1849年,米勒憑《拾枯草的人》獲得1000法郎的獎金。恰逢夏天,巴黎流行黑死病,又鬧起了革命,米勒偕同妻兒來到巴黎南郊、楓丹白露森林旁的巴比松村。
定居巴比松 逃離了都市的喧囂,這位農民的兒子終於再次聞到了大地的芳香,聽到了林間小鳥的歌唱。巴比松村緊挨著楓丹白露森林,另外三面是寬曠的田野,35歲的他如孩子般歡呼雀躍:「上帝啊,這兒多美!」故鄉的種種、年少的美好時光浮現眼前,這裡的農民也像家鄉人一樣親切樸實,讓他有一種回家的感覺,而且這裡到處都有他想畫的素材。他激動地說:「我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他租住的是石頭壘造的高大老屋,臥室、廚房、畫室陳設粗樸簡陋,屋外石牆上爬滿常春籐和素馨花一類的植物。一直到終老,他都沒有離開巴比松。
米勒上午到地裡幹農活維持生計,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石屋裡作畫,傍晚到森林中漫步冥想。他從真實生活中摘取畫面,寫實不虛構,但是他的畫卻不是戶外寫生。他是憑著記憶、加上自己的理解思考,畫出草圖,再重新組合構圖,每個細節都仔細琢磨,最後才付諸油彩。
生長在農村、熟讀經典、又受到羅浮宮熏陶的米勒,對鄉村生活的洞察非常精準細緻,沒有誰比他更生動傳神地表達那種飽經風霜的頑強和農家甘苦。他的畫特接地氣,毫不做作,非常真實自然,所蘊含的深度、力度和詩意,更是長期沉澱後的心血結晶。
繁華熱鬧的巴黎與偏僻荒涼而又民風淳樸的家鄉是截然不同、天差地遠的兩個世界,充斥著風雅又矯飾、柔靡而躁動的氣息,米勒與之格格不入。巴黎似乎也看不上他,有意無意地排擠這位尷尬的鄉巴佬。在他眼裡,羅浮宮才是藝術的綠洲。「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他驚喜地讚歎,「這裡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他從米開朗基羅、普桑、倫勃朗的作品中臨摹學習到不少表現技巧。
儘管羅浮宮為米勒帶來了極大的快樂,但生計的問題仍是困擾他的殘酷現實。他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油畫去換床睡覺,還曾為接生婆畫招牌去換點錢。他的《聖經》和農民題材的畫作賣不出去,貧困潦倒,更不幸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患肺結核而死。再婚後,隨著孩子的陸續出生,生活更加拮据,為了養家餬口,他甚至不得不畫一些洛可可風的艷俗畫出售。
轉捩點
雖然米勒早就以人物肖像畫正式躋身巴黎畫壇,但他還是在畫廊櫥窗邊聽到了對他的真實評議:「這是誰的畫?」「這就是那個除了畫裸體,別的甚麼也不會畫的米勒。」這話傷透了他的心,也猶如當頭棒喝警醒了他,想起祖母的叮囑「為永恆而畫」, 要他畫出經得起時間淘洗、純樸感人的好作品,而不是為一時之需降格如此。他羞愧難過得淚流滿面,痛下決心,絕不再為迎合任何人而畫,走自己的藝術之路。
不再為生計繪製裸女畫,以後日子會更艱難。他問妻子勒梅特,是否願跟他一起受苦。「我很情願!只要這幾個小孩不挨凍受餓,我自己不怕吃苦。」善良的妻子百分之百地支持丈夫,她堅毅而有信心地說,「你為永恆而畫,神一定保佑我們一家。請你放心決定吧!」
從此,米勒的繪畫開始重歸自己熟悉並喜愛的題材。1848年,生活出現了轉機,他拿去沙龍參展的《篩谷的人》,成為米勒第一幅受讚譽的作品,評論家們對他捕捉農民瞬間動作的功力感到驚訝,而這是身為農民的米勒才能做到的。他繼續堅持「畫自己想畫的東西」。1849年,米勒憑《拾枯草的人》獲得1000法郎的獎金。恰逢夏天,巴黎流行黑死病,又鬧起了革命,米勒偕同妻兒來到巴黎南郊、楓丹白露森林旁的巴比松村。
定居巴比松 逃離了都市的喧囂,這位農民的兒子終於再次聞到了大地的芳香,聽到了林間小鳥的歌唱。巴比松村緊挨著楓丹白露森林,另外三面是寬曠的田野,35歲的他如孩子般歡呼雀躍:「上帝啊,這兒多美!」故鄉的種種、年少的美好時光浮現眼前,這裡的農民也像家鄉人一樣親切樸實,讓他有一種回家的感覺,而且這裡到處都有他想畫的素材。他激動地說:「我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他租住的是石頭壘造的高大老屋,臥室、廚房、畫室陳設粗樸簡陋,屋外石牆上爬滿常春籐和素馨花一類的植物。一直到終老,他都沒有離開巴比松。
米勒上午到地裡幹農活維持生計,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石屋裡作畫,傍晚到森林中漫步冥想。他從真實生活中摘取畫面,寫實不虛構,但是他的畫卻不是戶外寫生。他是憑著記憶、加上自己的理解思考,畫出草圖,再重新組合構圖,每個細節都仔細琢磨,最後才付諸油彩。
生長在農村、熟讀經典、又受到羅浮宮熏陶的米勒,對鄉村生活的洞察非常精準細緻,沒有誰比他更生動傳神地表達那種飽經風霜的頑強和農家甘苦。他的畫特接地氣,毫不做作,非常真實自然,所蘊含的深度、力度和詩意,更是長期沉澱後的心血結晶。
一群愛上楓丹白露森林、信奉「回到自然」的畫家遷居於此,巴比松成了畫家村,以西奧多‧盧梭、柯羅、米勒等為主要成員的「巴比松畫派」便由此誕生。其他畫家著眼於自然風景的詩情畫意,而米勒關注於風景中辛勤勞動的人。「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曾經迷失的畫家終於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在巴比松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創作最為豐富的時期。
誤解與爭議 歐洲工業革命後,工商業城市快速發展,人類與環境、人與人之間關係日趨緊張。19世紀的法國動盪不安,政權更替,戰事頻繁,革命暴亂接二連三,人們懷念田園生活,渴望大自然的慰藉,畫森林和原野風光的畫家人氣迅速攀升,功成名就;而米勒以農民為主角的畫作卻出師不利,觸動了敏感神經,飽受爭議和排斥。
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作品是《播種者》,權貴們從農夫那充滿韻律感的強有力的闊步揮臂中,似乎看到了六月革命時巴黎街頭民眾的形象。後來的《拾穗》、《扶鋤的男子》,也被解讀為通過表現農民的艱辛煽動社會不滿情緒。社會主義者則想把米勒拽入他們的陣營,這些喧囂的輿論讓米勒非常反感。
「我一生只看過田園,也只是將自己所見的誠實地表達出來而已。」藝術最令他心動的地方,就在於表現人性。他認為美術的使命就是愛的使命,不是憎恨的使命。他描繪窮苦人,絕非用來刺激人們對富裕階層的嫉妒。米勒從來沒有畫過農民反抗的場景,透過農民日常勞作的畫面深入瞭解,其實,他的作品本質上是溫厚的人道關懷和信仰操守。
米勒對暴力流血的政治鬥爭不感興趣。1870年普法戰爭失利後,巴黎公社短暫統治巴黎,擔任公社委員和美術家聯合會主席的寫實派畫家庫爾貝曾邀請米勒加入,但米勒拒絕了。米勒畫中的悲憫恬靜和宗教感,與庫爾貝作品中的批判性及挑戰衝突,大大不同。 正如藝評家卡斯塔納里(Jules-Antoine Castagnary)為《拾穗》辯護所言:「它是一件藝術品,具有非常單純的美,它的主題非常動人,又畫得那樣坦率而精確。它高出於一般黨派爭論之上,從而無需撒謊,也無需使用誇張手法,就表現出了那真實而偉大的自然篇章,猶如荷馬和維吉爾的詩篇。」
苦難中的堅守
農民題材的畫作不僅招來諸多誤解和爭議,而且還被認為保守過時、醜陋土氣,不符合沙龍審美,屢遭拒絕。這是米勒最艱難的時期,作品賣不出去,生活異常困苦。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必須用自製的木炭條畫素描,有時甚至幾幅素描僅換得一雙小孩子的鞋。
長期的壓力和貧困摧毀著他的健康,心力交瘁的他經常頭痛,視力也衰退了。最嚴重的時候,幾乎失明,還吐了血。他畫了一幅素描,躺在畫架下的男人與驚恐尖叫的女人,寫著「自殺是男人的恥辱」,來否定有違信仰的一閃而過的自殺念頭。 為了把吃的留給孩子,他曾幾天不進食。那是畫完《晚禱》的1859年寒冬,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只剩下兩三天的柴,妻子下個月就要分娩,我已一貧如洗,走投無路。」
與米勒一起紮根巴比松的知交盧梭曾以美國人的名義買下米勒的作品,間接地給予經濟支助。貧病交加,困苦無望,但米勒還是堅守自己的藝術理念,不媚俗,不妥協,不改變畫風走捷徑。「我生是農人,死也是農人!我將待在自己的土地上,決不讓出哪怕只有木鞋那麼大的地方。」他反對粉飾現實的「客廳藝術」,忠於自己「唱真實歌曲」的使命。
作畫前,他都會先做禱告,請求上帝讓他撐下去,心平氣和地創作,每天有所進步。生活是不容易的,辛苦謀生是人類真實而普遍的命運。米勒同他筆下的農夫一樣默默承受著落在身上的貧苦和重負,在艱難中恪盡本分。他說,上帝為那些備受打擊的善良人在天上預備了更高的位置,痛苦也許正是能給予藝術家以最大表現力的那種東西。他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押在藝術上,把忍耐、愛、勇氣與信念融入創作,他的畫裡沒有頹唐、怨憤和求安逸的奢望。
坐在門檻上的三個乖寶寶如同嗷嗷待哺的小鳥,母親端著碗一杓一杓地給他們輪流餵飯,孩子的父親正在屋旁揮鋤種地。在米勒的家居系列畫作中,《餵食》舔犢情深,溫馨感人。《母親的細心》充滿親情的幽默,令人會心一笑。畫家在作品中向默默奉獻、共患難的愛妻致敬,也隱含著對妻子和九個兒女的憐惜歉疚。正像米開朗基羅所說:「好的畫是從來不會描繪一滴眼淚。」米勒超越苦難的慈勇,如同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律動。
不朽經典
米勒很遺憾沒能見到父親、祖母和母親最後一面,窮得連回鄉送葬的路費都沒有。但他們活在他的記憶裡,並且永久地留在他家喻戶曉的名畫中了。家族敬虔的傳統,純真堅毅的品格......童年記憶激發他的創作靈感,小時候,他隨父母犁地、播種、刈草、曬穀,教堂新鑄好的大鐘一響,祖母總要全家人停下活計,一起祈禱。
「那些善良的靈魂!他們不是詩人,卻充滿了詩意。個性!那才是真的!」這就是他嘔心瀝血地淬煉,猶如神來之筆描畫的人物形象。米勒在繪製了上百張習作之後,才有了代表作《拾穗》。三位貧困農婦在剛剛收割的田里揀拾麥穗,為了全家溫飽,她們不辭勞苦地無數次彎腰低頭拾著,勤勞堅忍的動作姿態,傳遞著汗流浹背的勞動者的堂堂尊嚴和頑強求生的意志,樸實無華卻又如此莊重渾厚,宛如古樸的彩雕泥塑。米勒將畫面的地平線拉到三分之二,沉穩的暖黃調子顯出大地的遼闊豐饒、人與土地的密切關係。
《聖經》上講,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地有好生之德,只要人與人之間有一點憐憫之心,即使赤貧也應該有活路。在米勒的畫裡,勞動不僅值得尊重,而且深具尊嚴之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千百年來,農民就是這樣滴汗吃飯、含辛茹苦地養育兒女的。那俯身的動作體態似曾相識,恍若為我們辛勤操勞的妻子、母親和祖母,讓人備感親切又同情共鳴,怎能不惜福感恩?!
在動盪不安的年代,在饑饉貧困、病痛折磨和不被認同的辛酸中,米勒竟畫出了曠世傑作《晚禱》。遠處教堂的鐘聲傳來,一對年輕的農家夫婦在田野裡站起來祈禱,感謝上蒼賜給他們食物,保佑他們平安地度過了一天。挖出的馬鈴薯放在籃子和小推車上的麻袋裡。農夫脫帽,少婦合十,完全沉浸在禱告中,那麼虔誠靜穆,那麼純樸祥和。夕陽餘輝下,蒼茫暮色裡,兩人低首祈禱的姿影,猶如凝固的大地雕像,彷彿一切都靜止了,只有迴盪的鐘聲和上達天庭的心念。
在我看來,《晚禱》超越時空的魅力,是呈現了天地人神的對應和諧之美,或者說擺正了人與天地神的關係,彰顯了傳統信仰的力量和敬神向善、謙卑感恩、安貧樂道的美德。
米勒是農民畫家,更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畫中的人物「是在上帝的天與地的大教堂中,幹著神的工作的一個耐心的僕人」。他自己何嘗不如此呢?!在苦難中恆忍,於絕境中提升,才有了如此佳作。米勒的藝術素養是多方面的。他常讀荷馬、但丁、莎士比亞、歌德和雨果的作品。所以,他的畫不僅接地氣而且通天意,既有超拔的縱深感又有無限的延伸性,單純高妙又意蘊豐厚,瀰漫著醇厚的鄉土氣息、宗教情懷和雋永詩意。
米勒的畫與眾不同,刻畫人物的手法也很獨特。簡筆勾勒就抓住了神髓本質,表現出軀體的生命力和心靈層面,栩栩如生。身體造型富有雕塑感,臉部輪廓模糊朦朧,就像融入了鄉野風情和光影變幻之中,類似中國山水畫那樣情景交融,渾然一體,頗有天人合一的境界。他的農夫或強悍豪邁,或篤實敦厚,甚至木訥憨傻,外在粗拙,內心溫良。畫的農婦也總是在幹著活的,縫補、洗衣、牧羊、紡紗、背柴、抱孩子,沒有坦露的肌膚,沒有矯飾的歡顏,卻十分賢惠能幹。
比一下就知道,有的畫家畫的村姑看起來像是客廳少婦背後移換了個布景,秀的還是美貌和肉體。而米勒的這個戴紅頭巾、披厚毛氈的牧羊女,是土生土長、與草原融為一體的。這個背對著羊群與彩霞的女孩質樸清新,憨厚可愛!逆光中看不清她的五官,卻看到了那一塵不染的心。她倚杖獨立、低頭織毛衣的姿態和專注的神情很像禱告,令人莞爾。她是那樣嫻靜美好,卻並不自知,也不以為意。溫順吃草的羊群呼應著天上的雲卷雲舒;曠野中孤獨的牧羊女也像草地上的蒲公英一樣,在風雨中成長,隨遇而安,有著柔韌的生命力。而此刻,上蒼眷顧的金光霞影正籠罩著她。
兌現誓約
直到1867年,米勒在巴黎萬國博覽會上參展畫作,《拾穗》等八幅作品獲得首獎,人們才逐漸認同了米勒非凡的藝術價值。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大力讚美《晚禱》,使米勒的人道畫家之名遠播。《晚禱》被製成版畫在歐洲廣為流傳,成為人們心目中虔誠生活的典範。
苦盡甘來,漸入佳境,米勒的身體卻每況愈下。1875年12月22日,米勒因咯血病在巴比松溘然長逝,享年61歲。米勒生前乏人問津的畫作,隨著時間的推移身價百倍,被視為法國的國寶。1890年,流落海外的《拾穗》終於回歸故土。法國富商索夏爾以80多萬法郎的高價從美國人手中贖回了《晚禱》,並於1909年捐贈羅浮宮。《晚禱》回鄉成為舉國歡慶的大事。目前,這幅傳世名畫則收藏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中。米勒是近代繪畫史上最受民眾愛戴、最偉大的田園畫家。在亞洲,他的畫迷更是遍布各個階層、不同年齡段。2008年夏的「驚艷米勒」畫展,台灣參觀的人數創紀錄,男女老少爭先恐後地排好幾個小時的隊呢!不少日本人、韓國人專程搭機來台北看米勒。
米勒畫中有著對上天的感念、對土地和自然的珍惜,喚起人們對天地久遠的敬意。他最懂農民的艱辛不易,那力透紙背的悲憫體恤,感人至深。羅曼‧羅蘭在《米勒傳》中稱讚他是「將全部精神灌注於永恆的意義勝過剎那的古典大師」。米勒實現了對祖母的承諾--為永恆而畫!他選擇了一條大家都不走的羊腸小道,但事實證明那是通往永恆的光榮的荊棘路。在時間的檢驗下,騷動一時的喧嘩銷聲匿跡,而米勒的畫作歷久彌新,扣人心弦,普世共鳴。
誤解與爭議 歐洲工業革命後,工商業城市快速發展,人類與環境、人與人之間關係日趨緊張。19世紀的法國動盪不安,政權更替,戰事頻繁,革命暴亂接二連三,人們懷念田園生活,渴望大自然的慰藉,畫森林和原野風光的畫家人氣迅速攀升,功成名就;而米勒以農民為主角的畫作卻出師不利,觸動了敏感神經,飽受爭議和排斥。
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作品是《播種者》,權貴們從農夫那充滿韻律感的強有力的闊步揮臂中,似乎看到了六月革命時巴黎街頭民眾的形象。後來的《拾穗》、《扶鋤的男子》,也被解讀為通過表現農民的艱辛煽動社會不滿情緒。社會主義者則想把米勒拽入他們的陣營,這些喧囂的輿論讓米勒非常反感。
「我一生只看過田園,也只是將自己所見的誠實地表達出來而已。」藝術最令他心動的地方,就在於表現人性。他認為美術的使命就是愛的使命,不是憎恨的使命。他描繪窮苦人,絕非用來刺激人們對富裕階層的嫉妒。米勒從來沒有畫過農民反抗的場景,透過農民日常勞作的畫面深入瞭解,其實,他的作品本質上是溫厚的人道關懷和信仰操守。
米勒對暴力流血的政治鬥爭不感興趣。1870年普法戰爭失利後,巴黎公社短暫統治巴黎,擔任公社委員和美術家聯合會主席的寫實派畫家庫爾貝曾邀請米勒加入,但米勒拒絕了。米勒畫中的悲憫恬靜和宗教感,與庫爾貝作品中的批判性及挑戰衝突,大大不同。 正如藝評家卡斯塔納里(Jules-Antoine Castagnary)為《拾穗》辯護所言:「它是一件藝術品,具有非常單純的美,它的主題非常動人,又畫得那樣坦率而精確。它高出於一般黨派爭論之上,從而無需撒謊,也無需使用誇張手法,就表現出了那真實而偉大的自然篇章,猶如荷馬和維吉爾的詩篇。」
苦難中的堅守
農民題材的畫作不僅招來諸多誤解和爭議,而且還被認為保守過時、醜陋土氣,不符合沙龍審美,屢遭拒絕。這是米勒最艱難的時期,作品賣不出去,生活異常困苦。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必須用自製的木炭條畫素描,有時甚至幾幅素描僅換得一雙小孩子的鞋。
長期的壓力和貧困摧毀著他的健康,心力交瘁的他經常頭痛,視力也衰退了。最嚴重的時候,幾乎失明,還吐了血。他畫了一幅素描,躺在畫架下的男人與驚恐尖叫的女人,寫著「自殺是男人的恥辱」,來否定有違信仰的一閃而過的自殺念頭。 為了把吃的留給孩子,他曾幾天不進食。那是畫完《晚禱》的1859年寒冬,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只剩下兩三天的柴,妻子下個月就要分娩,我已一貧如洗,走投無路。」
與米勒一起紮根巴比松的知交盧梭曾以美國人的名義買下米勒的作品,間接地給予經濟支助。貧病交加,困苦無望,但米勒還是堅守自己的藝術理念,不媚俗,不妥協,不改變畫風走捷徑。「我生是農人,死也是農人!我將待在自己的土地上,決不讓出哪怕只有木鞋那麼大的地方。」他反對粉飾現實的「客廳藝術」,忠於自己「唱真實歌曲」的使命。
作畫前,他都會先做禱告,請求上帝讓他撐下去,心平氣和地創作,每天有所進步。生活是不容易的,辛苦謀生是人類真實而普遍的命運。米勒同他筆下的農夫一樣默默承受著落在身上的貧苦和重負,在艱難中恪盡本分。他說,上帝為那些備受打擊的善良人在天上預備了更高的位置,痛苦也許正是能給予藝術家以最大表現力的那種東西。他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押在藝術上,把忍耐、愛、勇氣與信念融入創作,他的畫裡沒有頹唐、怨憤和求安逸的奢望。
坐在門檻上的三個乖寶寶如同嗷嗷待哺的小鳥,母親端著碗一杓一杓地給他們輪流餵飯,孩子的父親正在屋旁揮鋤種地。在米勒的家居系列畫作中,《餵食》舔犢情深,溫馨感人。《母親的細心》充滿親情的幽默,令人會心一笑。畫家在作品中向默默奉獻、共患難的愛妻致敬,也隱含著對妻子和九個兒女的憐惜歉疚。正像米開朗基羅所說:「好的畫是從來不會描繪一滴眼淚。」米勒超越苦難的慈勇,如同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律動。
不朽經典
米勒很遺憾沒能見到父親、祖母和母親最後一面,窮得連回鄉送葬的路費都沒有。但他們活在他的記憶裡,並且永久地留在他家喻戶曉的名畫中了。家族敬虔的傳統,純真堅毅的品格......童年記憶激發他的創作靈感,小時候,他隨父母犁地、播種、刈草、曬穀,教堂新鑄好的大鐘一響,祖母總要全家人停下活計,一起祈禱。
「那些善良的靈魂!他們不是詩人,卻充滿了詩意。個性!那才是真的!」這就是他嘔心瀝血地淬煉,猶如神來之筆描畫的人物形象。米勒在繪製了上百張習作之後,才有了代表作《拾穗》。三位貧困農婦在剛剛收割的田里揀拾麥穗,為了全家溫飽,她們不辭勞苦地無數次彎腰低頭拾著,勤勞堅忍的動作姿態,傳遞著汗流浹背的勞動者的堂堂尊嚴和頑強求生的意志,樸實無華卻又如此莊重渾厚,宛如古樸的彩雕泥塑。米勒將畫面的地平線拉到三分之二,沉穩的暖黃調子顯出大地的遼闊豐饒、人與土地的密切關係。
《聖經》上講,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地有好生之德,只要人與人之間有一點憐憫之心,即使赤貧也應該有活路。在米勒的畫裡,勞動不僅值得尊重,而且深具尊嚴之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千百年來,農民就是這樣滴汗吃飯、含辛茹苦地養育兒女的。那俯身的動作體態似曾相識,恍若為我們辛勤操勞的妻子、母親和祖母,讓人備感親切又同情共鳴,怎能不惜福感恩?!
在動盪不安的年代,在饑饉貧困、病痛折磨和不被認同的辛酸中,米勒竟畫出了曠世傑作《晚禱》。遠處教堂的鐘聲傳來,一對年輕的農家夫婦在田野裡站起來祈禱,感謝上蒼賜給他們食物,保佑他們平安地度過了一天。挖出的馬鈴薯放在籃子和小推車上的麻袋裡。農夫脫帽,少婦合十,完全沉浸在禱告中,那麼虔誠靜穆,那麼純樸祥和。夕陽餘輝下,蒼茫暮色裡,兩人低首祈禱的姿影,猶如凝固的大地雕像,彷彿一切都靜止了,只有迴盪的鐘聲和上達天庭的心念。
在我看來,《晚禱》超越時空的魅力,是呈現了天地人神的對應和諧之美,或者說擺正了人與天地神的關係,彰顯了傳統信仰的力量和敬神向善、謙卑感恩、安貧樂道的美德。
米勒是農民畫家,更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畫中的人物「是在上帝的天與地的大教堂中,幹著神的工作的一個耐心的僕人」。他自己何嘗不如此呢?!在苦難中恆忍,於絕境中提升,才有了如此佳作。米勒的藝術素養是多方面的。他常讀荷馬、但丁、莎士比亞、歌德和雨果的作品。所以,他的畫不僅接地氣而且通天意,既有超拔的縱深感又有無限的延伸性,單純高妙又意蘊豐厚,瀰漫著醇厚的鄉土氣息、宗教情懷和雋永詩意。
米勒的畫與眾不同,刻畫人物的手法也很獨特。簡筆勾勒就抓住了神髓本質,表現出軀體的生命力和心靈層面,栩栩如生。身體造型富有雕塑感,臉部輪廓模糊朦朧,就像融入了鄉野風情和光影變幻之中,類似中國山水畫那樣情景交融,渾然一體,頗有天人合一的境界。他的農夫或強悍豪邁,或篤實敦厚,甚至木訥憨傻,外在粗拙,內心溫良。畫的農婦也總是在幹著活的,縫補、洗衣、牧羊、紡紗、背柴、抱孩子,沒有坦露的肌膚,沒有矯飾的歡顏,卻十分賢惠能幹。
比一下就知道,有的畫家畫的村姑看起來像是客廳少婦背後移換了個布景,秀的還是美貌和肉體。而米勒的這個戴紅頭巾、披厚毛氈的牧羊女,是土生土長、與草原融為一體的。這個背對著羊群與彩霞的女孩質樸清新,憨厚可愛!逆光中看不清她的五官,卻看到了那一塵不染的心。她倚杖獨立、低頭織毛衣的姿態和專注的神情很像禱告,令人莞爾。她是那樣嫻靜美好,卻並不自知,也不以為意。溫順吃草的羊群呼應著天上的雲卷雲舒;曠野中孤獨的牧羊女也像草地上的蒲公英一樣,在風雨中成長,隨遇而安,有著柔韌的生命力。而此刻,上蒼眷顧的金光霞影正籠罩著她。
兌現誓約
直到1867年,米勒在巴黎萬國博覽會上參展畫作,《拾穗》等八幅作品獲得首獎,人們才逐漸認同了米勒非凡的藝術價值。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大力讚美《晚禱》,使米勒的人道畫家之名遠播。《晚禱》被製成版畫在歐洲廣為流傳,成為人們心目中虔誠生活的典範。
苦盡甘來,漸入佳境,米勒的身體卻每況愈下。1875年12月22日,米勒因咯血病在巴比松溘然長逝,享年61歲。米勒生前乏人問津的畫作,隨著時間的推移身價百倍,被視為法國的國寶。1890年,流落海外的《拾穗》終於回歸故土。法國富商索夏爾以80多萬法郎的高價從美國人手中贖回了《晚禱》,並於1909年捐贈羅浮宮。《晚禱》回鄉成為舉國歡慶的大事。目前,這幅傳世名畫則收藏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中。米勒是近代繪畫史上最受民眾愛戴、最偉大的田園畫家。在亞洲,他的畫迷更是遍布各個階層、不同年齡段。2008年夏的「驚艷米勒」畫展,台灣參觀的人數創紀錄,男女老少爭先恐後地排好幾個小時的隊呢!不少日本人、韓國人專程搭機來台北看米勒。
米勒畫中有著對上天的感念、對土地和自然的珍惜,喚起人們對天地久遠的敬意。他最懂農民的艱辛不易,那力透紙背的悲憫體恤,感人至深。羅曼‧羅蘭在《米勒傳》中稱讚他是「將全部精神灌注於永恆的意義勝過剎那的古典大師」。米勒實現了對祖母的承諾--為永恆而畫!他選擇了一條大家都不走的羊腸小道,但事實證明那是通往永恆的光榮的荊棘路。在時間的檢驗下,騷動一時的喧嘩銷聲匿跡,而米勒的畫作歷久彌新,扣人心弦,普世共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