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將名目所得與實質所得拉近 @eaton
老鼠掉進了半滿米缸,意外讓牠喜不自禁。確定沒有危險後,它一頓猛吃,吃完便睡。就這樣,它在米缸裡吃了睡、睡了吃。美好的日子總是很快地溜過去,米缸快要見底時,它終究擺脫不了大米的誘惑。最後,米吃完了,它才發現,跳出去只是夢想,一切都無能為力。
我們的生活看似平坦,其實到處都是"老鼠掉進半滿米缸"的危機。最近投稿「台灣購買力所得名列前茅,代價呢?」及之前po文:從三品「產品、商品與作品」,談中小企業發展,讓我更加深這個意識。台灣中小企業一定要走量身訂制、在地化、高度專業化精緻化、將商品層次提升到作品,才能跟新興國家的市場做出區隔。
生產線上的餅乾被大量烘焙,馬上進入包裝,看起來都是光鮮亮麗,但產品銷售只能靠廣告和消費者的低品味;如果是手工餅乾,要吃到烤核桃香味,要吃到新鮮奶味,大量生產這東西就不管用了。
短期提高薪資的方法當然有,只是無力要求廠商。我計算過,就算全面加薪(含長期有7個方法),每人月薪加1萬(約30%),影響廠商盈餘15%。這個數字跟海外生產比接近。廠商利潤沒考慮被逃漏稅未被計入的部分,學者們的估計約佔檯面上20%-35%。
註: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力,實際有營運家數約30萬家,台積電附加價值佔整體比例也只有佔2%。
因此,將名目所得與實質所得拉近是必要之惡,才能逼廠商精進往前,而不是繼續玩低價遊戲。特意提高通膨並不新鮮,南韓已做快10年了(透過貶值等手段),物價高出台灣55%,整體表現如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個案。我們其實可以自問,南韓大幅改變遊戲規則(名目與實質),難道沒評估,會一路走至少10年?
做通膨的影響評估,需要回答幾個基本問題:
1)誰是”主要”負面影響者:在台灣生產、採購(大部分是進口,影響不大)、市場在國外,且無法轉嫁成本。
2)影響多大:那類廠商的利潤多少?成本增加多少?以電來說,經濟部統計,漲1成,企業每年用電支出增加約500億元(佔利潤1%);我估算,若無法轉嫁,通膨漲35%,那類廠商將無利可圖(以我看過那類廠商200家財報經驗)。
3)那類廠商附加價值佔整體比例多少,無法生存者又佔多少,可以犧牲嗎(當然需輔導轉型)?
4)正面影響評估,才知道Z與B的關係。釋放的資源及減緩菁英人力流出造成的效益,因事涉長期,不容易評估,但是還是要評估。
若你問我意見,我知道這是對的路,不然只是溫水煮青蛙,台灣沒有未來,等到意識到了,就來不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