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讀北一女或中山女有差嗎

讀北一女或中山女有差嗎

103.12.28不能改回聯考或基測啦!聯考與基測,就是比總分,每一題計較,根本沒必要。
讀北一女或中山女有差嗎?除了虛榮感以外,沒有任何差別。
依照我的看法,103年的超額比序,根本沒必要改變。作文為什麼不能列入比序?嘿,作文不能比,為什麼數學就可以?說作文評分主觀,問題是這社會上,從求職面試到徵婚相親,到電影與美食評比,哪一樣不是主觀評分?教育即生活,題題計較,根本違反教育原理。試問,市民選柯文哲或連勝文,難道是題題計較嗎?
一個超額比序方法,至少要實施三年再來檢討,為什麼?因為三年後,106年,北一女的升學率會被中山女趕上,那時北一女就不是第一志願了。為什麼?因為103年的超額比序,模糊了北一女與中山女的分數差距。
-----------------------
沈醫師一語點出破綻:「讀北一女或中山女有差嗎?除了虛榮感以外,沒有任何差別。」
偶再加一點。台灣商學第一志願台大財金系,畢業五年的月薪只有4萬元。想讀名校的人,不是虛榮心,就是井底之蛙。不好意思,偶忍不住再罵幾句:

台灣升學壓力遠大於先進國家,與世隔絕16年,不但沒有練就「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武功,學習成效、生產力與創造力遠遜於先進國家。「差一分就差一個學校」使得學生成為「背多分」,不懂廣泛閱讀、分析、吸收、彙整與活用資訊(相較沈醫師就令人佩服)。學生綁在過度練習和刻板的公式裡,養成不敢犯錯的習性,這種習性正是扼殺創意的元兇。難怪,台灣擅長殺價,而不是尋找屬於自己的藍海?

然而,為何教改總是無解?最深的根源在於政府資源分配不均。學生的升學壓力來自於家長,家長的壓力來自於:
1.政府劫貧濟富,偏袒資方與富人,賤民只能往上擠,否則就被人踐踏、剝削、不能翻身
2.政府遺棄中小企業與傳產,孩子再怎麼不才,都要補成國立,以便到園區工作。
3.自行創業者沒有輔導及失業救濟計畫,誰敢冒險嘗試最喜歡的行業?誰敢適性發展,不擠名校? 資源錯置不改,如何奢望教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