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李世光:五大創新研發產業為核心重振經濟

李世光:五大創新研發產業為核心重振經濟

從台大應力所教授一職,調轉為經濟部長,李世光被喻為「令人下巴掉下來」的首長人選。然而,他的任命並非無跡可循。在這之前,他擔任過國科會處長、工研院副院長、資策會執行長,並非毫無官場歷練。

永遠笑容可掬的李世光,深知人民眼下最在意的是薪資成長、產業興旺,因此目前的工作重點在於提出藥方,並以五大創新研發產業為核心。
到底他對拚經濟有何想法與做法,以下是專訪精華:

問:振興景氣,打算從哪些方向萬箭齊發呢?
答:總統的競選政見很清楚,就是創新、就業、分配。因為創新,產業才會成長。若不能產生就業,所有人的努力就沒有真正的回饋。合理的分配,才能讓全民分享成功的果實,這是基本思路。

問:經濟部怎麼做呢?
答:首要是把整個經濟環境改好,如果不改好,只是治標。就像水泥地上只有這麼厚的土,種一棵樹,百日看起來是綠的,但後來不管怎麼澆水還是死掉了。經濟沒有特效藥,雖然說百日有感,但在過程中並不是只求快速的成效,同時必須改善經濟環境,這包括水、電、法規,與整個國際環境的互動。

問:創新會怎麼做?
答:五大創新產業包括綠能、亞洲矽谷、生技、智慧機械、國防等,其實不是製造業的累積,而是一個試煉場域。把新一代的技術、不同的商業模式在基地裡面試煉,試煉完之後,利用台灣本身的需求,引導整個產業鏈成長。

問:在五大創新產業中,經濟部會優先扶持什麼?
答:要看產業的趨勢,在試煉場域會有不同的產業一點點冒出來。我們推動這些產業,提供足夠的土壤及場域,讓它們有機會能快速成長,既照顧長期,也看短期成效,不是說15年後大家都很好,但是,中間卻要勒緊皮帶餓肚子。

問:生技業經過浩鼎案的風波後,會不會沉寂?
答:生技業含醫材和藥品,浩鼎是新藥開發,還有醫材產業要推動,植牙、膝關節,都有大型成功案例。新一代的生技產業很多是醫材與藥品的結合,稱之為drug-device interaction。譬如,以光動力療法治療口腔癌,用LED特殊的波長照打藥。台灣有在開發這類技術,國際上應用愈來愈先進。雖不是新技術,台灣也有一定的投資,回收期儘管長一點,可是會產生很多高價值的工作,其中受惠的不是只有醫材公司本身,還有動物實驗、臨床實驗等都需要人才。

問:政府又會怎麼幫助綠能產業興起?
答:假設我們需要蓋太陽能電廠,跟國際上買,可以達到目的,可是就沒有創造本地就業。台灣太陽能技術夠強,如果扶持自己的廠商做模組,進而自己蓋電廠,就會扶持出新產業。蓋太陽能電廠若能孕育出高價值的工作,我們希望出現在台灣。
再像陸域風電,台灣的風機有300多座,但沒有建立起產業鏈。設備都是進口,政府籌組離岸風電國家隊,不是國家要組一個團隊,而是鼓勵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形成團隊。

問:政府計畫發展綠能,其中離岸風電國家隊為何有半國營企業加入?
答:我們是希望中鋼、台船等加入,進來協助民間企業。台船加入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需要船,租的話不划算。
架設風機需要施工船,維修需要維修船,這些船不是普通的船,浪高起伏超過2.5公尺的時候,就不能施工,但台灣的冬天大多超過2.5公尺,可還是需要維修。台灣船舶中心的新技術,能讓船在某一點定點不動,以便施工人員可以爬上風機。同時,要自動定位靠在塔上,必須開發這類船隻。我們需要很多艘,難道全部跟國際上買嗎?台灣需要這些技術,這些產業台灣有沒有?有啊。台灣的造船業需要試煉場域,然後政策創造了這個市場,便會產生新的產業模式。

問:未來萬一缺電的話,怎麼解決?
答:缺電永遠是供給與需求兩端的問題。國際間節能的新趨勢,除積極尋求再生能源,也要引進新技術。藉由電力需量反應,降低尖峰時段的用電需求。韓國的需量反應大部分是美國公司EnerNOC做的,法國的Energy Pool幫日本東京電力做。
但從台灣的角度看。不能只是單純把國外公司引進來,台灣自己也需要這樣的能力,因為要全面布局到所有的工業用電。發了電不用,其實就是浪費。所以,需量反應是非常經濟、也很有效的作法。能源局分析過所有的產業聚落,包括商業及製造業、民生住商,看哪些還可以進一步節電。節電不是叫大家過苦日子,而是改變生活形態和智慧節電。全世界國家的能源政策上,大約花1∕3的力量做能源節約。

問:國際趨勢是電業自由化,而且小區發電,美國小區發電的比例也不小,但這牽涉到法令鬆綁,台灣計畫這樣做嗎?
答:有,「電業法」是優先法案,能源局跟整個部裡正在修法,行政院希望經濟部在7月底將新的「電業法」提進院裡進行修正。
國際上最有名的是廠網分離,現在的確是朝這個方向走,要建一個電業的管制機構。我們正在研究各種趨勢,重新調整法案,也會開始跟各方做徵詢跟討論的動作。需量反應、智慧節電和廠網分離,也都會產生新的廠商,台灣新一代的能源技術服務廠商(ESCO)也必須跟這些結合。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公司這樣做。

問:現在政府推動新南向,那麼兩岸經貿是冷處理嗎?
答:總統說兩岸關係維持現狀,這是一顆球,球丟出去就看看(對岸)有什麼回應。
服貿及貨貿要在兩岸監督條例的條件下談,這是立法院的決議。經濟部並沒有停下與大陸談判的腳步,我們嘗試要談,但對方接收我們的訊息後,有些有反應,有些就已讀不回,現在的確有點冷。我們並沒有接到任何通知或政令,說服貿、貨貿要停止協商,那就持續推動。

問:台灣經濟近期不斷傳出負面消息,政府真的有辦法扭轉嗎?
答:國際大環境真的不好,但是再不好也有國家做得好,公司也一樣。
台灣產業正好面臨轉型的契機,過去代工業非常成熟,卻有一點錯過了上一波快速轉型的契機,像網路經濟、創新創業獨角獸。
現在,物聯網看來風潮到了,台灣也不得不轉,因為內部人力不夠,所以必須提升單位產值。台灣又小又夠大,小到不會對絕大多數國家產生威脅,而且遵守國際規則,又大到有足夠的試煉場域。為何對台灣有信心?就像我一直在說的,經濟部沒有悲觀的權利,我們全力以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