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生質丁醇
大家都聽過利用玉米生產生質乙醇,作為代替汽油的燃料。台灣鼎唐公司首創以「農林廢棄物纖維素」為原料生產生質丁醇的技術。丁醇比乙醇更適合加在汽油裡做為減碳的替代燃料,而這項研發也可讓乙醇製造商利用現有的生產設備直接升級到丁醇。
2016 年美國愛迪生發明大獎( Edison Awards )在紐約揭曉,工研院衍生新創公司鼎唐能源科技公司,以「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技術 ButyFix」入圍「能源與永續」類的「替代能源」項目,並一舉拿下金牌,再一次讓臺灣科技研發成果站上國際舞台。
鼎唐公司掌握世界唯一的專利技術,可以做到生質丁醇生產過程達百分之百溫室氣體減量,比生質乙醇減少百分之20 至30 的原料成本,量產之每公升丁醇成本在新臺幣20 元以下,產品品質穩定,能迅速切入化學品市場,與石化丁醇競爭。
這項技術是工研院以1.5 億技轉給鼎唐公司。鼎唐公司預計以「設廠生產」結合「技術授權」迅速商業化。鼎唐公司執行長童遷祥是麻省理工學院材料博士,原是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為了這個技術的商業化提早辦理退休。
下定決心脫離工研院庇護,籌措資金就成為鼎唐的首要挑戰。為了說服別人掏錢投資,童遷祥被洗臉過太多次,印象最深的那次,是一年多前飛到美國找創投時,帶著自豪的技術與滿滿的熱情,卻換來對方一句:「這我們聽太多啦。」一大盆冷水毫不留情潑向他。
一般而言,實驗室的成果必須經過先導規模和示範規模兩次放大,到第三階段才能商業化,並開始獲利,總計需要五年時間,投入金額約四億美元(約新台幣一二○億元)。對鼎唐來說,第一階段建置先導產能的資金需要六百萬美元,是綠能所同仁自掏腰包湊出最後一百萬美元,才勉強過關,但到第二階段示範產能,資金需求一下要放大到八千萬美元,就成了一個大門檻。
以目前大環境的狀況,童遷祥知道他們沒有本錢可以慢慢燒,必須加快腳步。為了降低成本,他們計畫將廠房設在瑞典,一來取得價格較低的料源,二來瑞典的丁醇銷售價格較佳。如此,不用等到第二階段,光是第一階段示範產能的一萬噸規模,他們就能開始獲利;而一旦鼎唐獲利能力沒有問題,自然第二階段的資金募集難度也會跟著降低。
不只原本需要五年才能商轉的時程,得以縮短到三年,資金需求也從四億美元降至一億美元,第三年就可以開始獲利,同時走向IPO(公開上市),解決後續產能往真正商業化規模擴大,可能面臨的資金障礙。
「同樣的一萬噸產能,如果設廠在美國,可能就無法賺錢,因為美國的料源不便宜,丁醇價格也沒那麼好。」童遷祥說明。所幸,一三年一個得獎消息,讓團隊開始受到注意,他們獲得由美國《R&D》雜誌主辦,素有「科技界奧斯卡」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消息一出,吸引各家企業來敲門,像是前友達總經理、微熱山丘執行長陳來助就是其中之一。
沒人投資是煩惱,有人搶著投資也煩惱。鼎唐開始小有名氣後,投資人陸續上門,有一家外國企業就曾這麼對他說:「我們錢多得是,但工研院要獨家跟我們做。」「我們是背著國旗創業的。」童遷祥很清楚,這樣的技術不能外流,即使對方開的技轉金再高,他都只能眼睜睜地把錢往外推。因為對他來說,鼎唐的創立,不只能為台灣帶來技術收入,更重要是可以扭轉台灣只能賺管理財的模式,走出一條新路,他要把真正的價值根留台灣,「我們要show給大家看,努力去創新,是可以做到世界領先的。」
鼎唐
成立時間:2013年12月
執行長:童遷祥
資本額:3億元(實收資本額1.14億元)主要業務:零碳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ButyFix)
簡單看懂生質丁醇
所謂的「生質丁醇」,主要生產原料為甘蔗渣、稻稈、玉米稈等農林廢棄物,生產出的能源材料則可廣泛應用在汽油、燃料電池等。例如可口可樂就曾與生質能源公司Gevo合作開發,從植物精煉出生質丁醇,用來作為寶特瓶的包裝原料,達到環保節能的效用。目前生質能源公司包含有Gevo、美商杜邦與英國石油合資子公司Butamax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