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鄉村是未來的烏托邦嗎?

鄉村是未來的烏托邦嗎?

摘要:想像一下,人坐在樹底下,品嘗美好果子;坐在溪邊,傾聽陣陣蛙鳴;坐在草地上,仰看藍天白雲;坐在家門口,數算夜裡星星;躺在床上,享受大地安寧。民眾以住在鄉村為榮,為富有的象徵,鄉村是優質、長壽、樂活、自然的生活區。這就是台灣生態烏托邦。

發展烏托邦的關鍵,是農民不再視自己為軟弱、學習力低的一群,並體認到自己是活化鄉村的啟動者,無毒食品的行銷者,優質生活的引領者,在地文化的解說者,與體驗鄉村生態的經營者。當農業消費型態是生產結合生態、文化與生活,使鄉村走向生態化,農業走向生活體驗化,那麼人口流失的地方不再是鄉村。

都市大樓只用來辦公、買雜貨、看病之處,下班後地鐵將人送回鄉村。都會遊民若能到鄉村用雙手貢獻所長,過著有尊嚴的生活,那就更好了。古文明留下許多大城市,曾是輝煌所在,但不過千年,都淪為空城或埋在廢墟。那些榮耀的城市就像數學的「虛數」,彷彿可供運算,最後是一場幻覺。(7/5/2016 eaton refer to article of 張文亮)
……………………

鄉村是未來的烏托邦嗎?(台大張文亮教授)

在人類的歷史上,沒有一個時期比二十一世紀,更適合發展鄉村成為有活力、經濟優勢與尊嚴生存的所在。近代人類對於健康的需求,有機會使鄉村發展成無毒食品的供應處;對於優質生活的渴望,可使鄉村成為給人接近大自然的所在;對於傳統文化的尋訪,將推動鄉村成為保留古文化的展示場;對於休閒旅遊的體驗,鄉村是提供第一手經驗學習的園地;對於美好風景的欣賞,鄉村景緻是田野最佳的景觀。

鄉村的改變

台灣鄉村能否朝此發展的新契機,有賴農民是否願意接受改變,不再視自己是個性軟弱、學習能力低,難以改變的一群。農民必須看見自己是未來活化鄉村的啟動者,無毒食品的行銷者,優質生活的引領者,在地文化的解說者,與體驗鄉村生態的經營者。

未來鄉村不依賴守舊,而是不斷開發新特色;不再持續的悲情,而是歡呼的地方;不需要等待政府的救濟,而是行銷最佳居住環境的所在;不再有中間商過度的削價,而是能夠自營與自售;不是一成不變的種植,而是高經濟花卉、藥用植物等栽培;不再有隔代教養,因有許多青壯年留下。

優質的生活

未來的鄉村,將成為優質、長壽、樂活、近自然的生活區。人口流失的地方不再是鄉村,而是都市。百姓將以住在鄉村為榮,為富有的象徵。都市裡的大樓將祇用來辦公、買雜貨、看病之用,下班後,便捷的地下鐵將人送回鄉村。都市裡的101將是給101個窮人住,夜裡的信義計畫區,將是給游民活動的地方。

未來農業消費的型態多面,不祇有生產,而是生產結合生態、文化與生活。不過這些改變,需要有人持續去教育、研究,並將成果撰寫成教材與鄉村生態的文創。方能凝聚新世代農民的共識,使鄉村走向生態化,農業走向生活體驗化。迄今,台灣農民對這些觀念的反應,仍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有的主動配合,有的迎頭趕上,有的出國見習,有的勉強聽聽,有的抱著質疑,有的強力反對。

新時代的領袖

未來鄉村的領袖,應來自對農業有興趣,對生態有負擔,對改善弱勢福利有使命,對職業意義有再創的大學生。他們最好在大學時就知道這訊息,方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充份的空間去預備,他們日後回鄉實踐,鄉村美好的願景將落實。這些鄉村領袖將有見識、公信、動員、行動、聯絡與爭取資源的能力。

鄉村領袖要持續學習,例如學習鄉村的用水要活化,將農業水資源有效的運用。不祇給作物足夠的水量,也要兼顧水土資源的永續,與生態系統的恢復。這包括:農田水路低落差,使水生物便於遷移;田區與水路成為一個連續系統,讓水生物便於棲息;水路複式結構,增加水流多樣性以利生物的多樣;非灌溉時期,能讓淺層地下水補助圳路供水;圳路材料生態化,以利兩棲類動物在水路的進出;減少圳路漏水,增加水資源有效性運用;圳路保留部份淤泥,以供沉水性植物生長;水路邊有挺水性植物生長,以供蜻蜓、螢火蟲羽化等。

人口過密的危機

人類文化的起初,「都市」的產生,源自人類心靈的偏差,以為將勢力、財富、人口完全的集中,才能安全。世界上所有的動、植物都是分布愈廣,才能滋生繁多。惟獨人類反其道而行,人類總要高度的攏聚,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極緊密頻繁的互動。結果都市的公共衛生不佳,賭博、暴力、色情、詐騙、欺壓、毒品、特殊性行為等滋生。城市成為腐敗的溫床,不義的事情每一天都發生,不當的行為更套牢多人。古文明留下許多的大城市,曾經是輝煌強權的所在,不過千年,都淪成為一座座的空城,或埋在地下的廢墟中。難道城市的榮耀,像是數學的虛數?彷彿可供運算,最後終是一場幻覺。

為什麼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將產生較高心理、行為偏差的比率?目前的科學尚無定論。不過在醫學上,奧地利的醫生賽萊(Hans Hugo Bruno Selye, 1907-1982)提出城市給人製造心理的壓力,心理壓力會影響生理,這稱為「一般適應性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理論。他認為人長期在高度壓力的環境下生活,會產生耗竭。常見的耗竭將影響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內分泌的失調,使人的抵抗力衰弱、行為改變、性能力偏差,這又稱為「腎上腺—腦下垂體反應學說」(adreno-pituitary feedback hypothesis)。1960年代發現的「基因漂變」(genetic drift),也提出過多人口居住地方,異常性表現與行為的孩子將增加。

生態自疏

不止人類有這現象,動、植物也如此,例如動物生長過多時,植物就產生「次生物質」(secondary compounds,如單寧、生物鹼)來防禦,干擾食草動物的生理代謝,降低牠們的生殖率。這是在生態管理上,眾人需要的基本認識—人類如果不在耕種的地區除蟲,昆蟲將大量滋生,昆蟲常吃的蔬菜、水果、茶葉等產生次生物質,人類吃這些食物將中毒害。我們推廣少殘留性、與天然的殺蟲劑,但是不是完全不用。耕作必需除蟲,減少病蟲害,否則植物會產生毒性。我們不能將所有的農藥,都視為萬惡之物,嚴格而論「絕對不用農藥」的農作食品,也有次生物質過多的毒害。要強調的是安全的、合宜的、適時的與適當的除蟲,而非完全不用。

植物生長過密時,種子的產量會自動減少,發芽率也會迅速降低,生態學稱此為植物的「自疏」(self-thinning)現象。人類與所有的動、植物,皆受高密度的負作用所影響。雖然許多因素迄今仍不明白,我們仍需自覺城市過度擁擠背後的危機。

重回曠野

要有人起來,告訴年輕的一代,為了減少居住的密度,讓我們回歸鄉村。也有人戲稱這種論點是「生態烏托邦」(Ecotopia),但是當人坐在樹底下,品嘗美好的果子;坐在溪邊,傾聽陣陣的蛙鳴;坐在草地上,仰看天上的白雲;坐在家門口,數算夜裡的星星;躺在床上,享受大地的安寧。也許會體會,回到大自然,才是蒙福的生活。

資料來源:
1. Jackson, L.E., 1997. Ecology in Agriculture. Academic Press. U.S.A.
2. Odum, E.P. and G.W. Barrett, 2005. Fundamentals of Ecology. Thomson Learning, Inc. U.S.A.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