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全世界不能一年沒有中國?

全世界不能一年沒有中國?

沒錯,截至2015年,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累計金額逾4千億美元,2015年達到1180億美元,今年第一季與去年整年相當,成長迅速。但這篇沒提到一些問題: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6978

1. 產業預測很難,幾乎不準。作者黃先生的經驗是投行及創投,是台灣併購私募協會理事長,但台灣創投20幾年的績效乏善可陳(報酬3%或5%?)。
2. 漢微科賣給ASML不是甚麼見好就收,是為爭取更多市場機會。(這發生在台灣,也太離譜了)
3. 外商投資中國的金額高於中國企業海外併購金額。
4. 中國宣稱的金額與實際數存在落差,前者是意向書。就像文中提到,安邦擬140億美元併購喜達屋,但根本取得不到融資,當然放棄。
5. 中國海外併購佔全球餘額的佔比很低。(1%?)
6. 中國海外併購的投資報酬率很低(4%?)
7. 主導併購多是國企,被質疑洗錢,因為國企的負債比極高,併購本益比極高。
8. 中國併購天然資源幾乎血本無歸;併購的技術是低端,高端人家不准賣;現在轉向民生消費品牌的經營風險很高(易被新商家取代)。
9. 中國美的併購機器人製造商Kuka是希望取得30%股權,但不會成功(歐盟、德國副總理有意見,正協調安排另一個收購合約)。
10. 總之,台灣廠商提升自己的附加價值與永續經營能力才是王道。就像這篇:德國人不相信物美價廉: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3808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