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沒有人偷走你薪水袋裡的錢@EATON

沒有人偷走你薪水袋裡的錢

(本文刊於天下獨立評論,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2739 )

文:蘇東波(童振東)

長期以來,大家一直認為,台灣受雇者薪資佔GDP的比例越來越低,很不幸,這是錯的,比例根本沒有改變。主計處統計的GDP包括企業的海外利潤,但薪資報酬根本不會把支付給海外工作者的薪資加進來,台灣海外生產的比例變化很大,所以該比例已經失真(稍後說明原由)。錯誤的指標解讀,只會讓激情的討論失焦,反而忽略影響深遠的議題。

台灣的實質薪資到退十六年,民眾除把矛頭指向馬政府的泡影633與22K政策外,最近焦點指向企業。普遍說法是,企業越賺越多,但分給勞工的比例越來越少。沒錯,既然633成為泡影,爭取勞工薪資分配,也算是提高薪資一途。在貧富差距擴大的氛圍下,這個說法深得民心。

勞工薪資的分配比例越來越少,是有專家學者們的背書。天下雜誌、遠見雜誌、今週刊、商業週刊等媒體有志一同,三不五時為讀者劃出時間曲線圖,答案總是薪資分配比例一路下降,企業利潤比例節節上升。至於學者的研究,也支撐相同的說法。中研院經濟所的林常青、張俊仁研究員與清大經濟系盧姝璇教授在2014年9月出版的「薪資停滯?事實陳述與亞洲跨國比較的研究」報告指出,勞動所得分配比例一直下降,降幅是亞洲四小龍之最。依2014年勞動部委託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的研究,近20年來台灣的勞動生產力指數從41穩定上升到99,但薪資分配比例卻逆向從53%下滑到民國101年47%,遠低於日本60.6%、韓國71.8%,美國63.7%、以及德國的68.5%(註1)。

筆者按照數字推算,若薪資分配比例能由47%回復到20年前的53%,全國受雇人員都可以加薪12%。故事是這樣嗎?勞工的乳酪被偷了嗎?答案:錯。依生產要素角度,主計處揭示的GDP可以區分:薪資報酬、企業利潤、政府所得及固定資本消耗等四個部分,企業利潤包括海外利潤,但薪資報酬根本不會計入支付給海外勞工的薪資。台灣20年前的海外生產比例很低,2000年也只有13%,但去年已達52%,隨著時間推移,薪資報酬分配比例已被嚴重扭曲。筆者為大家還原數字的真相。以2012年為例,加計台商支付給中國勞工的薪資,調整後薪資報酬分配比例為54%(註2),與20年前的53%相比,沒有顯著差異。

以上的事實相當殘酷。跟資本家要更多,當然很好,筆者大力支持,說不定可縮減高低階層薪資差距。但若只是如此寄望,大多數人就可以回家洗洗睡了,然後等待2017年起每年淨1.8%的人力退出就業市場,看看趨勢會不會比較有利?最近「五一行動聯盟」上演「芭樂票」行動劇,諷刺各政黨圖利資本家。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不遑多讓,大力推動「加薪四法」,要為勞工爭取福利。立法院長王金平則是加碼演出,他認為像加薪四法這麼重大的法案,行政院竟然沒有版本,「這是很不尋常的事」,他要召集朝野協商,力拚三讀通過。筆者認為,「加薪四法」既沒有明確的利潤分享比例區間,也沒有劃分高中低階員工的分配,只是混水摸魚的鬧劇,「花瓶法案」達不到合理分配的目標。

台灣參與國際race-to-the-bottom的全球化(正確說法是中國化)已經27年,逐水草而居的經營模式讓國內的直接投資下降到冰點。偏偏這段期間,產業轉型的創新投資不足,高低階層年薪倍數有恃無恐地大幅提高,國內勞動力又增加300多萬人,這些才是多數人薪資無法增長的主因。台灣要提高薪資水準,必須透過紮實的產學合作,提升國際行銷能力,才能創造本土的創新投資機會,才是國家未來永續生存之道。

〔註1〕20年來勞動生產力指數翻倍,大部分是來自生產自動化及三角貿易分工的貢獻,國內勞工的直接貢獻沒那麼大。此外,跨國薪資分配比例的比較,並未考量淨出口佔GDP貢獻度及物價水準不同,比較基礎有些問題,也讓資本家有機可趁。此外,韓國工會力量強大,所以分配比例數字突出。

〔註2〕根據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的研究,至2008年底,台商在中國僱用的就業人口為1443萬人。依IMF的統計,2012年中國製造業勞工年所得為人民幣3.5萬,折合台幣21萬,台商2012年雇用勞工人數為上開人數的70%(假設其餘30%與台灣經濟失聯),總薪資為台幣2.1兆。2012年台灣GDP為13.8兆,薪資報酬為6.5兆,調整後的受雇者薪資分配比例為54%【=(6.5+2.1)÷(13.8+2.1)*10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