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適當的自私@EATON

適當的自私

蘇東波(童振東) 104.5.9

活在兩極化的社會很難。就以行善來說,若是完全拒絕,良心不安;若是徹底行善,肚量不夠,下不了手。因此,社會普遍存在兩種理念,以免陷入「行或不行」的兩難漩渦。第一種是禍福自理。只要不偷不搶,若個人的財富是因努力、聰明或機運而來,就理當享受好的生活品質。對於魯蛇,大方貼上「必有可惡之處」的標籤,以便跟自己區隔;聽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情緒不必強烈,免得自責。第二種是平庸之道。凡事量力而為,喜歡才做,不喜歡就算了。這種人保持斤斤計較的平衡狀態,但絕不做多,以為可以從中得到安全感。

其實,這兩種理念都忽略聰明是恩典,努力是天性,機運更是。沒有恩典,那些特質如何天生能高於普世平均值?再者,疾病與意外影響個人,在流行病學總是佔某個比例,若有人碰到了,其他人碰到的機率就降低,這不也是恩典?若明白一切有恩典隱藏其中,甚麼都不做或是喜歡才做,真的會有安全感嗎?

對於無法全然接受恩典的觀念,還有第三種理念:「適當的自私」可以參考。我在1998年從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著的「適當的自私」(The Hungry Spirit - Beyond Capitalism - A Quest for Purpose in the Modern)第一次聽到這個翻譯詞彙。Handy在管理學界享有大師封號,有人認為他是英國的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管理的新見解,而是他父親的故事。他的父親在40幾年的牧師生涯中,有很多次機會可以到大城市當大牧師,但他都拒絕,使得Handy從小在貧窮與抱怨中成長。後來父親年老去世,幾千人來為他送行,很多人在告別式激動訴說如何受到牧師的幫助。那時,知名國際的Handy淚流滿面,心裡反問自己,甚麼才叫做「成功」?筆者猜測,那場自我發現之旅後,「適當的自私」成為Handy的生活理念。

「適當的自私」容許人性可以自私,但只能適當,總是可以鼓勵自己踏出行善的第一步,然後想像自己在爬山,偶爾抬頭看見山頂,便意識到每跨出一步,都會離山頂更近。這樣的想法會驅使我們持續前進,終究抵達山頂。這個概念接近聖經的智慧: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羅馬書13:1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