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上帝的存在並非是我們討論的結果

上帝的存在並非是我們討論的結果

104.4.20
(王道維)上帝的存在並非是我們討論的結果,而是我們能討論祂的原因。

蘇東波:解析(我自行揣摩):上帝究竟存不存在呢?因為哲學本身的先天限制,從哲學討論而來的答案不能證明知識的真偽,因此,我們不能透過理性的討論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因著上帝的真實存在,所以我們才能夠討論,甚至經歷「上帝的存在」這件事。

每個人具有獨特性,能思想、能腳踏實地自由作抉擇,連帶促進社會進步,這是好的,這也是存在主義的精髓:每個人有選擇(或不選擇)的自由。然而,每個人也都需要承擔選擇的後果,所以尼采提出「你要戰兢地過一生」的警告。但是如此警告,並沒有讓他晚年免於在精神病院度過孤單寂寥的人生。
人類的知識是有限的。像是,我們能清楚分析DNA結構,但終究不能瞭解誰創造或如何創造DNA;像是,經濟學裡的測不準原理(跟討論粒子運動狀態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不同),因為「已知的未知」與「未知的未知」的不確定性與干擾,不同經濟假設經常可以導出相同的經濟理論(實證也是,所以向100位經濟學家詢問相同問題,可能得到101個答案)。

經上說,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加福音1:78-79)。透過理性、感性與靈性的匯集,放棄世界以人為核心的想法,謙卑傾聽上帝的聲音,才能在充滿挫折的不確定世界,找到永恆的解答與出路。

呵! 哲學觀會打架。黑格爾認為,理性不僅能夠認知上帝存在,而且能夠認知祂是什麼。這裡有一篇刊在《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的神學研究。http://www.philo.ntu.edu.tw/review/wp-content/uploads/2011/08/3802Hegel-on-the-Cognition-of-God.pdf
王道維: 問題在於,黑格爾的上帝可能只存在於他的心中....
Eaton: 若是如此,黑格爾的信徒恐怕不多。我對哲學的興趣小,一來不易懂,二來慧根不足,沒有版主左手導方程式,右手寫文哲教育的才華。更重要的理由是,我認為,社科領域不比自然科學,外部特性一直在變,無法孤立控制變因,就像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Ἡράκλειτος,前540年-前480年)說的,「人無法重複走進同一條河流」。因為社科數據天生不乾淨,量到的數據經常藏有不相關因素的貢獻,就算是統計顯著相關,也不易分辨是因果或共線性(除非有大量田野調查經驗的專家,否則恐怕連內容效度都禁不起檢驗),而且受到交互作用的影響(例如:未知的中介變數;新生變數;未知的自變數;time lag),變數間的因果關係並非恆常,因此歸納法難以適用,model的信度偏低。所以,像我學習化工、管理與金融等應用的人來說,不由得偏實務派。偏好相信實證,相信藉著經驗法則(rule of thumb),選擇複雜但簡單的變數(sophistically simple factor)逐步調整(iterative cut-and-try),才能得到最佳化的條件。

版主PO的短句之前提是:上帝是存在的,所以我談的不僅是問題,也談到我的答案。何況版主最近的留言也提到:若我們對上帝的定義與了解是一致的(先於人且創造人的存有)。
這事如同俗話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單用眼見為憑無法道出水的滋味,就算用盡天下的言語仍然做不到。人必須先謙卑地相信:水是甘甜的,然後願意親嚐,才能感受到水的甘甜。這是哲學之外的簡單答案。

版主的短句極為高超,未來可以集結出書。我再粗魯建議,短句後面加個解析,像是寫詩加賞析,既可避免平行式爭論,也可增加讀者的理解度。沒有界定前提或假設的討論,通常是沒有意義的。內在爭論與理解度低都可能讓沒耐心的人很快離開討論場域,從而降低潛在讀者的參與度。解析可能破壞短句的美感與原始想像,但實務派會認為參與度更重要,而且通常人不會因為有解析,就相信解析,所以這無損於討論。 (我比較實際,參與度比較重要)

附:蘇肇平若原文跳脫文學,情感與信仰,一定要用邏輯解決,高中理則學第一條是若p則q,只可推出非q則非p,無法從相同結果q推論出一定來自相同的p,也就是2個名詞都可套用在同一句子中,無法逆推2者本質相同,應該看成文字描述有趣的地方。一點小看法,擔誤大家時間,不好意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