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找回豐盛的自己

找回豐盛的自己

文:蘇東波(童振東)

有人說,人生苦短,其實只要正確選擇,反可以得到豐盛人生。您認同哪個說法,可以使得人生更豐盛精彩呢?

徐璐:生活簡單就容易滿足,快樂自然就會來。我的生命中碰到那麼多災難,可以走出來,那是因為我的父母給我完整的愛與信任,知道不要用考試和分數來要求孩子,讓我對於自由有豐沛的嚮往,也因此能用比較正向的心態去面對人生,在面對人生種種的困難挫折後,還有勇氣走出來。

侯文詠:選擇真正有價值的事。改變看待人生的態度,比較能找回一個舒適快樂的自己。回想起小時候,自己是在嘉南平原上一邊流浪一邊長大的。有一次,他的父親騎著摩托車載他跌倒了,父親把他扶起來後第一句話竟是問:「摩托車皮革有沒有破掉?如果破掉要花一百元去修吶!」檢查了半天後,看著安然無恙的車子,他父親反而開心的花一百元帶他去吃冰。父子兩人享受著不知是福還是禍的冰,是一種簡單的快樂。隨著漸漸長大,走過了許多癌末病人的病房,看過無數生命的消逝,這些生命將至終點的人,在生命最後,在乎的從來都不是金錢、物質,而是「關係」,自己與別人的關係,有人擔心自己的女兒、有人擔心還在世的老伴。我們花了大多時間在執著的事情,都是那些生命將到終點的人看起來沒有價值的事。我們真正應該在乎的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打算如何演出生命這齣戲、我們想要生命成為什麼模樣。我們的人生,從十幾歲就開始要追求快樂,照理說我們應該更快樂,可是大部分的時候並沒有,回到根本,我們那個假設是有問題的,所以一定要去改變那個假設,唯有改變那個假設之後,從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看待我們的選擇、取捨,才能有所不同。

蘇東坡:隨遇而安。逢到悲哀挫折,總是微笑接受。人除非參透人生,悲苦後,悟出歡樂,成為微笑的哲人,否則難稱為智者,因為哭泣後才可歡笑,哲人從悲哀中醒悟過來,才有超脫世情的豁達,心存慈悲與忍耐。

林語堂:人生在世不快樂,不心滿意足,就是忘恩負義。我們可以欣賞自然的韻律,按著生命的時序生活,不管現在是童年、壯年或晚年。我喜歡春天,雖然它含太多稚氣。我喜歡夏天,雖然它太浮燥。我喜歡秋天,黃金的瑰麗景色顯現垂老的柔順和慈詳的智慧,清晨的山風吹過,使顫動的樹葉飄落地面,你不知落葉的歌是歡笑的歌唱,還是訣別的哀吟。當現實主義的理想家,滿腔熱誠的達觀者,坦然接受不如意的事,保持積極的人生觀。

佛家:緣起緣滅。

聖經: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事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1-1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