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明:教育的寬容
今年台北教大120周年校慶,頒發名譽博士學位給作家黃春明。張校長說,黃春明生性傲骨、有主見,被當時重紀律的學校退學,求學過程雖然曲折,卻孕育豐沛的文學思路,成為國寶級文學大師。
黃春明曾先後被羅東中學、頭城中學退學,後來考上台北師範(今台北教大),不過曠課、打架,最後遭退學。他不敢回老家,鼓起勇氣寫信懇求時任教育廳長的陳雪屏。陳受到感動,協助他轉到台南師範。
但二年後黃春明又被退學,他寫了24頁的自傳向校長懇求。校長未必相信他,但仍幫他推薦到屏東師範。當初屏東師範校長打趣「屏東再下去,就是巴士海峽了,沒有其他學校了」。
黃春明說道:「他在屏東師範還是犯很多錯。儘管他是問題學生,校長仍邀請他到自家吃飯、待他如家人。教育的寬容,讓像我這樣有一點點才氣的人,才不至於被犧牲掉了。」(參:洪欣慈,聯合新聞網,2015-12-06)
………………
兩位前輩對黃春明本人做了補充說明。我對於黃春明先生的背景並不清楚,這篇想表達的是寬容的概念。我查了WIKI,2011.5.24的台語文事件,台南高分院二審仍宣判有罪,但改判黃春明免刑,全案定讞。該事件引發社會大眾及台灣文學界對台灣語文創作的正反看法,台文筆會為此出版專書《蔣為文抗議黃春明的真相》。換言之,相關爭議猶在。
另,黃春明先生近年出版的小說《銀鬚上的春天》(2005)及《沒有時刻的月臺》(2009)、散文《九彎十八拐》(2009)及《大便老師》(2009)確實都是短篇,離早年著名的小說《兒子的大玩偶》、《鑼》、《莎喲娜啦.再見》確實超過30年了,在此一併敘明。
有效溝通的要件包括:澄清價值觀、澄清目的、客觀事實與邏輯正確。因此,為了掌握客觀事實,有必要平衡報導,所以上開說明將在「後記」補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