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日 星期三

臉書討論:「反對軍公教年金改革,你誤解了嗎?」

臉書討論:「反對軍公教年金改革,你誤解了嗎?」

張碩文先生就我投稿「反對軍公教年金改革,你誤解了嗎?」在臉書提出一些問題。我把對話做個整理,因回覆時間落差,故我調整順序,重新做整理。
………………………….
1.
張碩文:國家主權基金是哥哥,退休基金是弟弟,成績根本無法比。

童振東:在台灣,兩者目的不同。前者,投資策略產業,點火民間投資;後者,提供退休者基本生活尊嚴,維持社會穩定。
2.
張碩文:基礎年金的功能是為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但現在爭點是職業別年金。

童振東:爭點是職業別年金只講對一半。極大多數人可以接受職業別不同,但要有倫理。一般人不懂精算模型,更不要說具有信度效度的合理假設,公教平均月薪比民間高出不到一倍,但年金差異不是如此。這是簡單的直覺。
3.
張碩文:制度的誠信作用,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否則財產權可任意剝奪,是很恐怖的社會。

童振東:我同意誠信很重要。誠信造就信任。誠信(integrity)的人一定是正直(honest)的人,因為他知道自己堅持道德立場的原因。即使大部份的人持有不同的意見,誠信的人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立場,不隨波逐流,甘心作正直的人。信任關乎R.H.Coase的交易成本,是人們合作或交託的基石,是追求長期績效的關鍵。然而,本案不關乎信賴保護原則,自不屬於誠信規範,大法官的解釋令已經說得很清楚。
4.
張碩文:釋字717,爭點為18帕,請注意。David Tung 這帳號似乎歪曲你的客觀分析,造成錯誤。

童振東:18%是台灣特有的制度,只要列入所得替代率設限,要30%也沒有問題,那個討論失焦。我只提入錢INPUT 與領錢OUTPUT的平衡性,而且國際早在20年前,就開始變動請領條件,豈能說他們違反誠信?
5.
張碩文:你的論理基礎建立在正義的經濟分析上,忽畧制度的重要性與誘因,單以基金商業財務管理觀點論述,有失偏狹,我建議您思考公共政策規劃,而不是企業式的策略規劃。在基金破產問題層次,本應自多個面向看,俾取得答案,未經科學性的主因分析,就取得結論,顯為草率。例如,教師提供的是作育英才,本身即需為英才,政府對此項支出,本質為資本支出,並且知識重於新陳代謝;例如,美國為使法官新陳代謝,所得替代率也超過100%。在基金管理方面,台經院長林建甫已有相關論述。

童振東:寫在媒體的文章只能小題大作,不可能面面俱到。我為文的重點在於,從敏感度分析,今天年金問題的主因不是少子化,也不是壽命延長,是利率及股市報酬大跌,過去世代協力的年金理論已經失靈,而這個導致失靈的主因,未來長期存在極大的風險(利率及股市極可能持續低迷),政府應該採取風險中立的立場,不然極可能造成不公不義,這是我的基本價值觀。何況前面提到,公教平均月薪比民間高出不到一倍,但年金差異不是如此,這是不對的設計。

我不認為,我的分析只建立在正義的經濟分析上。一個好的策略,必須兼顧價值、目的、事實以及邏輯,除了公義,現有軍公教年金支付不起(我該文強調的),租稅環境也很難配合,更重要的,優渥的年金制度造就很多但求無過,只圖退休的公教人員。用優渥的年金制度當誘因,有好有壞,需要細膩分析。我比較贊同國外先進做法,在職薪資高,退休後走社會主義路線。

張碩文:嚴格說,人口負成長下,也會成為主因。年金優渥否是相對概念,且個人間效用滿足是不能作比較。就邏輯言,你的年金體系為何?以附图論


童振東:就現階段,從敏感度分析影響,人口負成長不是主因。年金制度不一定追隨資本主義,歐洲模式就不同,何況有些錢的人,有能力為自己建立第2層,甚至第3層年金。我認為,台灣長期走中間偏右路線,年金偏左沒甚麼不對(但我同意職業別的差異)。瑞典制度,第1層所得年金提撥16%,台灣勞退新制只有6%,也沒強制;第2層台灣勞退6%,比瑞典稍高。至於公教自提才4.2%,政府提7.8%,也是低於瑞典。這樣如何取得類似的所得替代率呢?
6.
張碩文:社民黨提出方案,期待你能進行剖析。歐洲是社會民主主義,你認同嗎?

童振東:任何一個主張或策略,並須考量主客觀環境的配合(環境也可以自我積極創造)。歐洲的社會民主主義是否適用台灣,這個問題複雜,我現在沒能力回答。以我的直覺,台灣走資多年,已到發展瓶頸,而且台灣人力素質潛能已明顯提升,德國、北歐等國的做法可以效法,有助於國家信任資本的提升。

張碩文:德國法理是台灣的主流,這方面,我很自信的說是門內而不是門外漢。
7.
張碩文:不須再內耗花力氣了,瞻望未來。當然重點是大家(嬰兒潮世代)要退休了,錢不夠是肯定,怎麼辧的問題,各種意識型態,利益的爭辯是找不出最好的方法。但制度的變革須緩進,不然不是改革而是改造。那在職薪資就由市場决定,不然發生勞工也去作教師的笑話。童兄,今天到此,希望你継續為文,祝安康。

童振東:您提到重點,錢不夠是肯定。加上我說的不確定風險,DC才正道,也不會造成下一代的問題。勞退變革已有緩進先例,但目前時間不多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