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政策消毒】不要小看「南進政策」

【政策消毒】不要小看「南進政策」

 

新政府的南進政策一直受到批評,最近奧地利駐台商務副代表解聰文呼籲停止南向政策後,更多批評有如雨後春筍,就連中國官方也參一腳。其實中國反對的,通常是好的。身為公民,應有獨立思考能力來判斷是非:


1.
南進不只為製造加工。東協擁有6億消費群,對我國產品印象正面,將給台灣很多機會。解先生認為台灣應投資發展最新科技,台灣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學家跟工程師….,」這個建議是對的,但新技術發展要有經濟規模的市場配合,不然是空談。南進與發展科技並行不悖,而且跟代工不同,可以直接接觸市場。


2.
南進是為加分。2014年臺灣與東協貿易額936億美元(2009年才500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貿易的16%,為第2大出口市場。但是,其他84%會疏忽不理了?商人沒那麼笨,南進是為加分。過去十年要不是台灣出口到東協翻倍成長,台灣經濟成長早就不好看了。

 

3.不會南進就停止研發。過去大量西進,我國研發經費仍逐年創新高(年化成長率3.2%),每年投入約5千億台幣,經費佔GDP3.1%,與中國2.0%、美國2.8%、奧地利2.8%、德國3.0%、日本3.4%、南韓4.4%比較,毫不遜色。

 

4.保護台灣現有投資。1952年起,我國對東協投資累計841億美元,是越南及馬來西亞第4大投資國,泰國第3大投資國。然東協的區域整合可能阻礙臺灣出口;再者,中共阻擾我國與東協各國簽署投資保護協定,南進可以抵消風險。

 

5.發揮台灣之子的潛力。1990年起台灣接受外配,雖然不少人受到歧視,但NGO團體協助不少人站起來。第一代台灣之子已25歲,很多人的雙語口筆程度佳,特別是父親在當地成家立業,不少小孩回台讀大學,那是攻占東協市場的尖兵,人數應有50萬人。

 

6.突破中國圍堵。在中國的阻撓下,台灣很難與東協簽署貿易協定。胡采蘋在「台灣擁有南向政策的最大籌碼」一文提到,東協是母系社會,新台灣之子可以選擇和母系家庭的親戚合資公司,繞過貿易協定、外資限制,得到本國人待遇。政府應該協助「雙國籍之子」進入經貿領域,為他們安排交換學校、企業實習、輔助創業貸款,從中小學安排東南亞語言課程,才可以延續未來五十年與東南亞經濟聯繫的資本。其實台商能在中國攻城掠地,跟外省移民的血緣關係有關,狀況類似。

 

7. 避免過度傾斜中國。這點不必講了。順便一提,中國2014gdp佔全球約11%,台灣人口2300萬,放眼世界,中國不是很重要的市場。2014年台灣出口金額3136億美元,中國為821億美元,佔了26.1%,但同年台灣在中國生產的金額為2226億美元,所以台灣出口中國的很大成份是三角貿易。台灣是很倚賴中國,但倚賴的是是人力,這到底誰要感謝誰? (5/30/2016 eaton)

……………
解聰文呼籲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6/05/19/5-bold-steps-taiwans-future-open-letter-president/

1.停止南向(Move South)政策
停止進行任何「南向」計畫,這邊的南向指的是往東南亞發展。與其煩惱該往何處走,不如想想該做什麼。想辦法投資、發展最新的科技,像是自動化科技、積層製造技術(additive manufacturing)、機器人產業等。台灣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學家跟工程師,讓他們為了未來工作,而非維持現狀。 但這篇的論點很有問題。

2. 停止堆存外匯存底 (論講一通,根本不知道甚麼叫外匯存底)
堆存外匯存底的概念來自於有一天會與中國開戰,或是假想的金融危機,現在看起來的確有點異想天開了。超過 4000 億美元的金錢應該用於打造世界上最強、最有創新意念的創投。現存的台灣創投都太過守舊,不願意承擔風險,甚至是被既得利益者掌握著。早該把錢都投資在台灣的未來,雖然無法與美國矽谷相提並論,但是愛沙尼亞正是小國的最佳範本。現在就開始 think bigger。

3. 支持製造科技領域
支持既有的企業與新創公司,還有製造科技領域。台灣無庸置疑的是製造業之王,但是缺少人才又缺錢。許多業者持續用一堆過時的科技幻想自己可以稱霸發展中國家市場。 中研院與工研院有這個星球上最棒的菁英,點子卻都被老美整碗拿去賺錢,而不是台灣自己拿來賺。想辦法提供退稅機制給創新公司;替專業人士、專家加薪,並持續吸引更多好的人才進來。

4. 砸錢在台灣強力的醫療領域中
台灣有最棒的醫療系統,還有大量有價值、完整的病人資料,但是醫院的 IT 架構卻停留在 1990 年。醫院缺乏效率,醫生被強迫做一些重複而沒有意義的工作。若不好好的改革投資,台灣將無法成為連外國人都想來的醫療之島。 砸錢給醫院鼓勵他們發展大數據、AI 人工智慧、現代的圖像與診斷技術,這是讓健保與健保屬繼續活下去的唯一出路。讓台灣優秀的醫生可以去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學習更新的技術、想辦法創新,甚至成為新一代的企業家。

5.歡迎國際人才
想辦法向全世界的天賦敞開大門,讓他們帶著專業學位、商業成就,甚至是有錢來到台灣。放寬工作允許的簽證與各項簽證限制。如果他們工作或繳稅滿五年,就發給他們台灣護照。現在台灣對於外國人才進入所設下的門檻實在太麻煩。 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要在經濟上與中國對抗,就要擁有全亞洲最多元的人才能力。台灣的領導企業最缺乏的就是國際人才,問問他們的行銷團隊就知道了。台灣許多大學也找不到好的教師,因為薪水實在是低的可笑。像瑞典學習,他們敞開大門迎接世界各地有才華的人才,造就了美國之外最棒的科技產業。 小結 現在的即將上任的政府願意接受商界人士的建議與顧問,非常好。但是,千萬不要再問那些 70 幾歲老人的意見,他們腦子裡都是自己的利益跟中國。聽聽年輕創業家、創新者、企業專家、世界各地專業人士的意見。 因為他們,才擁有台灣通往未來的鑰匙。

(本文為摘要整理,已獲原作者Martin W. Hiesboeck授權,另外可參考其他網路版本摘要整理連結,資料來源:LinkedIn;圖片來源:WIKI。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合作夥伴則不在此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