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啃老族

啃老族

雜誌曾報導張教授栽培兩個兒子到美國讀書。為了讓孩子專心拿博士,沒讓孩子打工,六年花掉一千兩百萬元積蓄。兒子學成歸國後,張教授想幫孩子在大學裡謀職位,兒子竟對老爸吼說:「幹嘛工作?你不是留了幾間房子給我們,靠租金就可以過活。」

類似故事不少。一對父母苦心栽培兒子,送他到法國學設計七年,萬沒想到埋下災難的種子。學成回國後,擁有國際視野的兒子,每次應聘都無法持久。快四十歲,收入有限,買房買車還是跟父母伸手。一旦父母不給,就死纏不已。

究竟是誰造就「啃老族」?統計顯示,對於孩子賴在家的原因,將近一半的父母歸咎於大環境不好找工作,只有四分之一的父母認為是因為自己太寵小孩。一旦碰到這種情況,只有二四%的父母採取「一毛都不給」態度,所以啃老族是許多現代父母「默許下」逐漸壯大。

或許,當你知道,在台灣有近五十萬名「啃老族」時,會重新審視「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並不在送他們去遙遠天邊」。如果你還來得及,請綁住自己的手,讓他們跌一下跤,沒關係。孩子才是他們自己航程的駕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