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人格病態由腦觀之

人格病態由腦觀之

人格病態從小就有跡可循,他們容易有社會適應不良的行為,父母師長不可輕忽!

撰文/胡海國

精神病理學會把會重複殘忍殺人,或是以殘酷手段虐殺他人的人,歸類為具有「人格病態」(psychopath)。目前現象學的精神病理,分析人格病態的特性有四個層面:人際關係表淺、自大、善操縱他人;對於會引起情緒反應的事物顯得十分冷酷;生活型態失序,不遵循生活常規;有明顯的反社會傾向。這些人格病態者的行為特徵,在學齡前、青春期即已出現,且越來越明顯。他們小時候就會虐待動物、對他人不禮貌、易打架、偷竊、不受規範、逃學、離家出走,長大後就開始有重複的搶劫、傷人等作奸犯科的行為。

許多有名、具影響力的政治家與社會各界的領導者,其人格特質與人格病態者有若干相似性。另外,也有些影響力強大的政治人物,千辛萬苦擊敗對手、登上政治權位高峰,卻可能做出諸如種族屠殺、坑儒之類的事件。可以看出,這些不同類型的人物看似相似,但表現出來的卻是站在行為圖譜上不同的端點。那些具影響力的社會公眾人物處於一個端點,他們善於人際操作、處事冷靜、不受情緒影響,他們的生活型態是為了沉著面對要完成的事務,生活不失序,他們有變革性、改革性,但不反社會。人格病態者顯然是位在另一個極端的位置,而且兼具前述四種人格特質,而其顯著失序的生活型態及反社會傾向,則引發了生活不穩定,以搶劫行為滿足生活所需,在反社會傾向特質下,違反社會法紀,重複犯罪行為。

找出腦中的根源

腦部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MRI)研究發現,有人格病態特質者,在對他人感同身受的鏡像神經區(包括杏仁體及其相連結的前額葉、後頂葉、上顳葉)功能與一般常人確有不同。一般人在面對道德判斷、倫理困境時,其杏仁體與鏡像神經區會起強烈的反應,看到殘忍的場面或做正反抉擇時,鏡像神經區的活性會明顯增加,但人格病態者的鏡像神經區與杏仁體的反應顯然較弱。

在雙胞胎的遺傳學探討中則發現,是發生這種人格病態的原因中,體質因素佔了約70%。然而研究同時也發現,具有這種體質特性並不表示就與發生人格病態的病理劃上等號。進一步的遺傳流行病學研究分析發現,具反社會特性、行為脫序且情緒冷酷的人,在小時候都有痛苦的人生經驗,例如父母疏於照顧、家庭缺乏溫暖、有受虐或遭霸凌的經驗等。有這些不良的早期人生經歷者,經腦部fMRI檢查,發現他們杏仁體比較小。顯然遺傳的體質特性和小時候的痛苦經歷兩種因素同時存在,是發生人格病態的根本要因。

經過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發現MAOA基因與血清素傳遞基因(5-HTT)功能的缺失,在人格病態的病理上扮演重要角色。科學家把小鼠的MAOA基因剔除,使小鼠腦內無法製造出MAOA酵素,這樣的小鼠就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攻擊性。另外也有研究發現,5-HTT的特殊變異基因型5-HT的含量改變,也會使個體有更強的攻擊性。

而針對人格病態者進行MAOA基因病理研究卻發現,人格病態者的MAOA基因有一種特殊變異的基因型,會使MAOA功能減弱(並不是失去全部的基因功能)。原因是這個基因型所產生的MAOA酵素,代謝多巴胺、血清素、腎上腺素的功能下降。這種特殊變異型的基因,當是目前所了解的人格病態者的體質因素。研究發現具MAOA特殊變異基因型者,小時候同時有不良的生活環境因素,確實與人格病態的發生有關。

體質與環境雙重作用

然而,具有這種MAOA變異基因型的人相當普遍,約佔一般人口的30%,表示在人類演化過程中,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功能狀態。大多數人小時候成長在溫暖的教養環境,沒有受虐,因此除了少數例外情形,通常不會出現反社會行為,不至於造成生活失序。由此可見,是否會形成人格病態,必須同時取決於變異基因型與成長環境,是否會使他們朝著行為圖譜的不同軸向發展。從人類長遠的演化觀察,這類變異基因型的存在與相關人格特性的表現,也是順應了社會開創、革新與進步的需要。

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在當前社會的成長環境,容易有適應上的困擾,如果管教方式不具彈性,可能容易促發其叛逆性,在講求學習成績表現、要求行為乖巧的學校中,可能會促發適應不良的行為表現。臨床上容易發現的典型案例是自小不喜歡念書,只喜好交「素行不良的朋友」,不遵從父母管教。小學時期會和父母鬧彆扭,不喜歡家裡養的寵物甚至虐待牠;國中時可能會逃學、說謊話、夜裡晚歸、好與同學吵架、打架,成績當然每況愈下;到了高中時,不只不聽話、叛逆、不聽管教,甚至會離家出走、中斷學業或屢次輟學、到處製造人際衝突、違反校規。長大成人之後,甚至會有違法犯罪行為,若有工作,也甚為不穩定,婚姻生活困難重重,甚至居無定所。父母碰到有此個性特質的孩子,往往束手無策,只能越管教越嚴格,但往往效果不彰。最好還是在孩子尚小時,就能觀察並發現這些特質,善加誘導,並且請益專業人員。若只是嚴加管教,並無法調整其叛逆表現。

綜合上述,這種演化而來、可能有利生存的人格特質,需要溫暖的成長環境,以及有彈性的管教方式,例如,生活環境中要有寬廣、多元的發展空間,不要只狹隘要求他功課好、當一個乖學生,才不致促發為易於傷害他人、違反社會規範的人格病態。甚至,若有機會善用此特質,也可能造就出具有特殊魅力的政治家或社會各界的領導者。如果養育過程發現管教困難度超乎異常,應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那可能是腦對外界反應具有明顯體質特性,不是一般管教可以奏效的。

從行為介入治療

一旦發現孩子具有這種特別的行為傾向,家長或老師首先必須從日常生活中教導,包括多安排時間和孩子言談並在行為上有所互動,例如藉由一起活動、一起討論活動的安排,互相各自表達意見,引導孩子了解自己的特質,並且以親身行動做為引導,來修正虐待小動物的行為,鼓勵孩子愛護小動物(只用口頭教導是沒有用的)。

此外,還必須引導孩子多做融入社會規範的練習,例如,練習向長輩問候,並給予適時的鼓勵,又如練習生活規律、參與做家事,做錯了事要給予說明與適當的指導性罰責,有好表現時則要注重口頭稱讚,而不用物質甚至金錢做為獎賞。並加強他對別人感受的體會和了解,這樣才能訓練他接受別人,在互動中教導他遵從社會規範,並且練習以別人的立場看待他人,促發利他的行為,使孩子因褒獎而感到成就感。對生活失序或反社會性特質的部份,自我節制與自我練習的功效可能有限,必須求助於專家,及早介入輔導及治療(例如兒童精神科)。一般而言,這需要父母、師長、鄰居、治療者密切合作,共同執行矯治性的工作。

對於父母有暴力傾向、工作不穩定等不利因素的高危險群家庭,若出現有這些個性特質的孩子,要考慮孩子是否有體質上的特性,筆者建議最好做最壞的打算,先假設此孩子具有體質上的特性,不要以為只是孩子在不良環境中學壞而已,要及早進行行為矯正,否則就有可能朝有害的方向發展。照顧者必須及早介入處理,提供良好的環境,做預防性的處置,包括加強家暴防制工作,並由社工人員、兒童福利聯盟、家扶中心等,這種團隊的通力合作或許就是抉擇性的轉捩點。

總之,了解並掌握腦中產生行為的過程,並由政府政策面提供充份的資源,例如從事體質特性的研究與檢驗、從事腦功能相關研究、有效整合兒童福利、教育與專業輔導、醫療之多元專業理論與人力,並強化從鄰里關懷面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同時提供有利的學習與成長環境,或許可能防止發展成病態人格,甚至有可能造就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