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顏宗海:腎病族這樣吃,減少負擔、有效吸收

顏宗海:腎病族這樣吃,減少負擔、有效吸收

http://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0659.html

當看診的時間充裕時,我會在門診時間就跟病人進行一對一的衛教,除了再三囑咐止痛藥應依醫師處方服用,絕對不能隨便吃之外,也要求他們多注意一些日常飲食習慣:

• 多吃天然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雖然食品添加物有其存在的必要,衛生福利部也訂出了17類,共約800種的合法添加物。但是過去衛生主管機關稽查時,還是發現有少數業者違法過量使用食品添加物,或違法添加未被核准的化合物,甚至使用工業等級的添加物來替代食品等級,因此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才是保健養生的不滅定律,也是林杰樑教授經常叮嚀國人的一句話。

• 採取低磷飲食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天然食物都屬於高磷食材,例如全穀類、內臟類、核果類及豆類、奶製品、新鮮肉類及海鮮等。現在廠商為了增加加工食品的口感、美觀、延長保存期限並降低成本,會加入不同的食品添加物,其中「磷酸鹽類」被廣泛用於各類魚丸、肉丸、漢堡肉、重組牛肉等,法規允許磷酸鹽於食品製造或加工時使用,可用在肉製品及魚肉煉製品。除了加工肉品外,酵母類、巧克力、碳酸飲料和乾燥海產食品也都有人工添加磷酸鹽。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一般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800毫克。磷離子是經由腎臟排出,若長期大量攝取高磷食物,對於腎臟功能不良或慢性透析的族群,磷將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可能會導致高血磷症。長期高血磷症會有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腎性骨頭病變,血管或軟組織鈣化,腎衰竭,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腎功能不良或透析患者應減少食用含高磷酸鹽的加工食品,才能避免腎功能惡化,也可以減少長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腎功能有問題者,建議以低磷飲食為原則,避免攝取起司、牛油、奶製品、碳酸飲料、花生、丸子等含磷較高的食物。

• 少吃太油、太鹹的食物,並避免吃太多海鮮、動物內臟等高普林的食物
食物中的普林會經由肝臟代謝為尿酸,尿酸再經由腎臟排出。腎功能不良患者會無法順利將尿酸排出,可能會有高尿酸血症,增加尿酸結石、腎絲球硬化和腎功能惡化等併發症的風險。台灣人很喜歡吃火鍋,街上火鍋店林立,到了冬天往往更是高朋滿座。吃火鍋當然免不了要喝湯,但一般火鍋湯頭裡的含鹽量及普林值都很高,對腎臟病患者不利,而且很多火鍋料Q彈的口感,是因為添加了磷酸鹽,對於腎臟功能不良或慢性透析的族群,磷將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可能會導致高血磷症。

• 少吃高溫油炸、大火快炒的食物
高溫燒烤的肉類,如烤肉、炸雞排、炸豬排等,會產生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食物中本來就有糖化終產物,但是烹飪方式及過程越久會使其大量增加。攝取富含糖化終產物的食物,會使組織、器官中糖化終產物濃度上升,也是讓腎臟功能變差的元兇之一。動物實驗亦證實,限制糖化終產物的攝取,可預防血管及腎功能異常,增加糖尿病的胰島素敏感性,促進傷口癒合,甚至如低熱量飲食般延長小鼠的壽命。

因此在飲食上,研究人員也建議,食物若以煮、蒸、汆燙的方式烹飪,不但可以減少烹飪時間,無需高溫,還可以減少糖化終產物的產生。烹煮過程中加酸如醋、檸檬酸,也可減少糖化終產物的產生。

• 每一餐不要吃太飽、控制熱量
如果民眾每一餐都吃得很飽,攝取了過多的熱量,會導致體重上升,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低蛋白飲食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代謝飲食中所產生的廢物及毒素,應謹守少鹽、少油、少糖、低蛋白的飲食原則,少吃大魚大肉,避免重口味,可以避免加重腎臟的負擔。因為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經消化分解後會產生氨、氨基酸等毒素,必須仰賴腎臟的排除功能,才能隨著尿液一同排出體外,長期高蛋白伴隨高鹽分的飲食,容易加重腎臟負擔,可能導致腎臟功能下降。此外,許多環境毒素如戴奧辛、多氯聯苯、金屬等都會累積在動物的脂肪組織和內臟器官裡,應避免食用。

• 少吃高鉀蔬果
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醫師不是常強調多吃新鮮蔬果對健康有益嗎?其實腎功能差的病患跟一般人的狀況剛好相反,蔬果裡含有豐富的鉀,吃進肚子裡後會跟鈉結合,有助於將鈉排出體外。

正常人多吃蔬果的話能降低罹患高血壓的機率,不過腎臟有問題的人,由於無法正常代謝鉀離子,若吃太多鉀含量高的蔬果,如香蕉、柳丁、蓮霧、芭樂,會因為鉀排不出去而造成高血鉀症,導致心律不整,嚴重的話還可能會有生命危險。由於鉀是水溶性的,若是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想吃青菜,可以先用熱水燙過,然後把湯汁倒掉,只吃青菜,如此一來還是可以攝取到足夠的纖維質。

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最近很夯的消水腫紅豆水,其中所含的鉀及磷都很高,腎臟有狀況者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原文刊載於顏宗海《食品不安全的年代如何自保?顏宗海醫師教你怎麼吃最安心!》一書/平安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