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孤兒列車》(Orphan Train)書摘

「孤兒列車」──美國早期歐洲移民孤兒西遷一段淒慘歷史文 / 黃肇鑣.矽谷

2016年2月18日美國著名作家哈波.李(Harper Lee)以89高齡過世、她的成名作「梅崗城故事 」(To Kill a Mockingbird)1960年出版取材自哈波的童年經驗,並成為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南方種族不公義的作品。

這本20世紀美國文學經典作品50年來暢銷,近年每年仍賣出一百萬冊。讓我想起去年讀紐約時報暢銷書《孤兒列車》(Orphan Train)深受感動,才知道19世紀歐洲移民美國到達東岸時、在安置過程中有許多淒慘的故事。

其中有甚多孤兒及貧窮子女不得不集體西遷。他們要前往一個未知的地方,無從選擇,只能靜靜坐在硬梆梆的座位上,讓火車帶領著到中西部鄉下讓人收養、作苦工以求溫保。有人批評這是美國一段很不光采的歷史(1853-1929),認為有似奴隸制度,也有人說《孤兒列車》提供了當時極為須要的中西部勞動力,才沒有奴隸。本文介紹那個時代歐洲貧窮移民的歷史背景並簡介此暢銷書。

歷史背景

1845-1852 愛爾蘭大饑荒、人口減少了20%到25%,約一百萬人死亡,約一百萬人移民美國,其中65萬人來到紐約,同時期尚有許多歐洲移民,譬如僅1849那一年紐約有愛爾蘭5萬3千人移入、同年也有5萬2千德國人移入,使美國東岸人口擁擠,又受到經濟困難、工作不易得,許多小孩子或因父母在渡海中病歿、或因父母無力撫養,流落街頭,每天成千小孩上街乞討或偷竊,造成社會間題。
兩個慈善組織:兒童援助協會(Children's Aid Society)和紐約天主教基金(Catholic New York Founding Hospital)合辦一兒童西遷計劃,將大批「孤兒」用火車載往人口稀少而極須勞動力的中西部。

這種《孤兒列車》運動從1853到1929年間共遷移了約250,000名孤兒和棄子。一部列車約乘30到40名孩子,年紀從4到18歲,由2、3位成人領隊。早期的火車設備甚差只比運牲畜的好些,後期的運輸火車設備略有改善。

接受此類孤兒者大多為中西部農家,他們在一張印好的文件上簽名收養,只要答應于以就學和供應三餐,就可領走孩子。最受歡迎的是較易教養的四、五歲小孩和大男孩因為可以幫忙耕種,而年紀較大的女孩子則要多經波折才被領養。收養最多州的是印地安納州、明尼蘇達州和肯薩斯州。肯薩斯州的 Concordia仍有「孤兒列車紀念館 」(National Orphan Train Complex)。

2013年10月明州首府St.Paul市中心 Union Depot有一《孤兒列車》多媒體展覽、當年尚存有五位孤兒在明州,在訪問98歲老太太(Sophia Hillesheim-Kral)時,她迴憶當年小時在紐約、貧窮的父母放棄生病的她、讓她自紐約乘孤兒列車來明州、由一位獨居的德裔寡婦領養,養母不會英語、脾氣不好、經常打罵。但Shophia仍然感謝孤兒列車、使她有了新生命。孤兒列車有許多成功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兩個男孩後來成為州長:Alaska州長John Green Brady 和 North Dakoda州長 Andrew Burke。

但此項目也受到批評,認為有似奴隸制度,也有人說《孤兒列車》提供了當時極為須要的中西部勞動力,才沒有奴隸。到了1920年代後期美國成立了《孤兒院》和《寄養家庭制度》(foster family),《孤兒列車》就沒有必要了。

《孤兒列車》內容簡介

作者克莉絲汀娜克蘭(Christina Baker Kline),她出生英國、在美國南方及緬因州成長,畢業於耶魯英文系、並獲劍橋大學英國文學碩士,現任教於Virginia大學。克蘭雖然很早便開始出版著作,但並非本本暢銷,在《孤兒列車》出版之前,她的前一本小說銷量還不到1萬本,出版社對《孤兒列車》的期望是:「若能賣破5.5萬本就能分紅了!」

想不到這本小說在2013年底出版,迅速累積口碑,据統計至2014年底的銷售已累積突破150萬冊,大大超過原先的期待,而這本書至今已登上紐約時報、今日美國、獨立書店協會、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它的中文繁體字由沈耿立翻譯、於2015年4月1日由台灣遠流出版社出版,簡體字由胡绯翻譯、於2015年4月26日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1854到1929年間,自美國東部出發的孤兒列車承載著25萬名無家可歸的孩童前往中西部地區,他們在沿途各站任人挑選,未來命運如何全憑運氣決定。小姑娘薇薇安(Vivian) 就是其中之一,九歲的小女孩跟著家人從愛爾蘭遠渡重洋到美國紐約,以為就要展開新生活,一場大火卻奪走了她的家人,只剩下孤苦無依的她,無法選擇自己該何去何從,只能搭上孤兒列車,從擁擠的東岸到廣大的西部,尋找一個棲身之所。登上孤兒列車是命運悲歡的啟幕。

但這些寄養家庭缺少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能夠幫忙的人手。這個家庭養不起她了,就把她丟給下一個;下一個家庭她待不下去了,就再找另一個。擁有、失去、然後再重新尋覓,也許她這一生就是充滿逆境,也許她就是要一而再、再而三體會失去所有的感受。

在西行的首站為芝加哥,接著來到明尼蘇達州,薇薇安首先被一車衣廠主人領走、按照領養同意書、養父母應該提供就學和三餐,但此車衣廠主人將薇薇安當童工裁縫,沒多久車衣廠破產。薇薇安被明州鄉下一農夫領養、此農夫家境清寒、靠打獵為生,已有多名子女,其中一女孩名薇薇安因腦膜炎剛過世,就將新領養女孩改名薇薇安,此時養母又懷孕了,薇薇安就被當「了頭」使喚,但讓她上學。

當薇薇安約12歲時有一天養父要強姦她,薇薇安大叫,就被養母趕出家中。她提著小皮箱在冰天雪地中步行 20分鐘於深夜到達學校、躲進柴房裏取暖,後來由學校老師安排住進老師寄宿處,寄宿處房東照顧她的腦膜炎,使她康復並推篤給一對慈愛夫婦領養。此後她才有一段時間好日子。

數年後、有一天她到明尼阿波里市偶遇當年在《孤兒列車》上認識的男生,以後結婚育有一女。不久丈夫從軍陣亡(第一次世界大戰),她受不了刺激將女兒送去領養。第二次結婚的丈夫來自緬因州,倆人就搬去東北。就這樣,九歲的小女孩長成為91歲的老太太,漫長的人生讓她失去了太多的東西,多到不敢回憶。

一次偶然的善心之舉讓薇薇安結識了孤兒莫莉(Molly),往事如潮水般涌來。然而這次生命給出了應有的答案。她們發現兩人竟然有著相似的身世,莫莉也漸漸發現自己有能力幫助薇薇安解開一些她終其一生都執著不放的心結。這段攜手尋覓的過程,讓兩人都得到一種新的自由……。

書評摘要

「故事主角面對無比困境和強烈孤寂感時,卻能展現韌性的一面。這本小說經過一絲不苟的研究,卻又保有豐厚的生命力,帶我們回到過去,看到主角為了生存挺直身軀,卻又保有寬宏大度。」──紐約時報暢銷書《美麗人生》(This Beautiful Life)作者史沃曼(Helen Schulman)

「作者將兩個南轅北轍的人巧妙地拼在一起,一個是91歲的愛爾蘭人,從困苦的鄉村生活移民到紐約,然後又流落到美國中西部。另一位則是寄養家庭系統下的受害者。兩人都從過往的孤寂和艱辛中掙脫出來。《孤兒列車》這迷人的故事一展開就扣人心弦。」──紐約時報暢銷書《畫中的女孩》(The Painted Girls)作者邦奇南(Cathy Buchnan)

「故事主角離家的漫長旅程和對家鄉的掙扎想望,交織出這本動人的小說。年輕女孩茉莉是一個被收養的小孩,她現在在替社區裡的老寡婦薇薇安做勞動服務。

有一天,他們走進薇薇安雜亂的閣樓,發現他們竟然有相似的人生。在薇薇安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她搭上一班孤兒列車,展開新生活。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經濟大蕭條的75年間,孤兒列車載著一個個失去父母的孩子到美國中西部尋找棲身之所。薇薇安困頓的生活是一場豐富的人生。相形之下,茉莉的故事似乎沒那麼精采,但是當我們聽兩位主角對話時,卻都可以在他們看似絕望的生命裡發現優雅與力量。這本書描繪兩位堅強少女的成長歷程,同時揭露美國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