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泰迪熊之母的故事

一場小年夜凌晨的地震,改變台南人的過年計畫。然而,我們相信,台南人會想辦法回復到日常,就像過往一年,努力在炎夏的登革熱、凜冬的農漁寒害恢復元氣一樣。認命且韌命的台南,有冬日暖陽相伴,而春天接著來臨,各種花朵繽紛盛開,為要迎接我的朋友走出陰霾,雖然我們也知道,無常隨時可能會來。

面對地震災難,除了捐錢,不知道還可以做些甚麼,甚至講安慰話都或許過早。過年期間我在電視上看到一部德語電影《美麗奇蹟》(有中文字幕),敘述泰迪熊之母Margarete Steiff在艱困環境中奮鬥向上的生命歷程,與大家分享。

Margarete Steiff德語電影(90分鐘,無中文字幕):

http://www.videofan.in.ua/online/margarete-steiff/169441998-253378737/
.................

泰迪熊之母的故事

泰迪熊堪稱療傷系玩偶——無辜的眼神,毛茸茸惹人憐愛的觸感,張開雙手擁抱的姿態,一雙等著聆聽的耳朵,時時依偎身旁的忠心,淡定而善解人意的微笑,使得泰迪熊成為大小孩子最愛的心靈伴侶。

「泰迪」,取自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小名。1902年,羅斯福總統因不忍朝一隻被綁住的黑熊開槍,一對雜貨店夫妻看到新聞後,突發奇想把主角黑熊作出來,再搭配報紙的報導擺在櫥窗,沒想到大熱銷!一年後,在德國的玩具展中,「史泰福填充玩具工廠」恰好推出不被看好的填充熊玩偶,遠道而來的紐約商人想到美國正在「黑熊熱」,於是下訂3000隻玩偶熊,德國的泰迪熊熱潮從此展開!

泰迪熊有個特色,四肢與頭部可自由靈活轉動,但出人意料,竟然是罹患小兒麻痺不良於行的女裁縫師—瑪格麗特‧史泰福(Margarete Steiff)的創作。在瑪格麗特的年代,小兒麻痺等同被宣判死刑,但是她從未氣餒,創立工廠,並在德國作出第一隻泰迪熊,因此被稱為「泰迪熊之母」。德國電影Margarete Steiff正是演出她在艱困環境中奮鬥向上的生命歷程。

瑪格麗特(1847-1909)出生於德國小鎮,家境貧困,幼年時不幸罹患小兒麻痺症,下半身癱瘓,只能在地上爬行,受盡屈辱,只有弟弟菲力斯始終扶持,對她不離不棄。瑪格麗特自幼聰明,性格堅毅,成年之後爭取到贊助就醫機會,前往維也納。火車上,她邂逅年輕男子朱利安,雖然最後未能治癒,但她坐上醫生贈送的輪椅,帶著全新的勇氣返鄉。

未久,朱利安不遠千里而來,與瑪格麗特一續前緣,並將新發明——縫紉機帶進她封閉的世界,從此開啟她對事業的雄心,更點燃對愛情的渴望。沈浸愛中的她,渾然不知愛人已悄悄變心,選擇摯友夏綠蒂棄她而去。此舉讓她遭到空前打擊,甚至怪罪對她不離不棄的弟弟隱瞞她單戀的實情,兩人因此絕交多年。

歷經病痛、摯友背叛及失戀之苦的瑪格麗特,並沒有放棄裁縫,反而創作出許多可愛的玩偶撫慰人心。弟弟菲力斯與她盡釋前嫌之後,成為她事業上的得力夥伴,在工廠面臨倒閉之際,兩人同心協力,縫製出史上第一隻四肢可靈活轉動的玩具熊,讓公司度過危機,也使泰迪熊從此聞名全球。

這位性格堅毅樂觀的女性,非但不曾向生命的難關低頭,反倒在萬般艱難坎坷中,創造出最柔軟可親的玩偶。她的一生充滿了許多不可能,但她總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敗之後,選擇重新站起,終於在命運的礁石上,激盪出美麗的奇蹟。(參:好消息頻道月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