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8日 星期五

企業哪個利害關係人最重要?

企業哪個利害關係人最重要

結論利害關係人優先順序的議題,沒標準答案,這凸顯企管教育應重視理論的應用。我們必須仔細找出優先的攸關條件,並理解如何處理價值衝突,不然,只能採取中道這類常識應對。若是如此,何必去學校接受企管教育呢

道法自然,自然規律會變動,因此天下道理都有假設前提,理論可不可行,都有條件,不能一概而論。回答標題也是如此,必須思考股東、顧客、員工、管理者、工會、社區、對手等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甚麽?若有價值衝突,需要哪些技巧協調,讓大家的利益最大化?

但政治正確是員工最重要。說法是,有了優質人力資源,才能創造客戶維繫客戶。誠然,看重員工很基本,問題是,過猶不及,究竟甚麼才是以員工為重?見仁見智。以基督教義為例,神的憐憫大到不惜犧牲愛子,但仍高舉公義,所以憐憫與公義孰重呢?又譬如,教養孩子該看重哪方面呢

就我所知,許多成功企業不會把員工至上」掛在嘴上。員工千百種,每個人想要的善待方式不同,而且為了尋求公平,有時需犧牲所謂的「員工至上」。這是實務會碰到的問題。

在我看來,秉持良知,中道就好,不用爭執孰重。世上不是每個人都是好人,員工也是如此,哪個最重要很難是通論,要判斷當時狀況,正如公司制度要跟公司的生命週期、規模、技術變遷特性、競爭程度、員工素質……搭配一樣。

若要爭執,我寧願選擇客戶。客戶至上,能讓員工有共同價值,不適任員工離開,對大家都好,這樣企業才能有所發展。公司經營好,秉持良知對待員工,就能給員工最好的照顧。對資源有限技術導向的公司而言,更需要看重客戶,公司無法存活,以員工為重只是空談。

再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也認為,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顧客是獲利的來源,並能提供未來創新所需資源,使得目標市場能維持或擴大,員工才有利潤分享。沒這些,企業無以為繼,談不上善盡社會責任。

然而,企業經營特性不同,答案可能不同。房仲業沒產品靠服務,需要客戶信任,所以董事長周俊吉把員工、社區關係擺第一位,他認為才能實踐企業倫理,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與競爭力,並且成為消費者信任的品牌。

台積對員工很好。當年蔡力行因景氣緣故解雇員工,張忠謀不認同回鍋,但對張而言,道不同不相為謀,對不符組織文化的員工不客氣。回顧台積文化,是以客戶承諾優先,員工必須有紀律地承擔壓力。

鼎泰豐對員工很好。但當年企業主為了新產品的品質,跟員工起嚴重的價值衝突。現在公司發展了,選擇不上市,把56%營收做員工薪水(2019),而5年前的數字是48%。但他跟王品一樣,極端重視客訴,員工沒做好,殺無赦。

你問一家上市公司的總經理,長期目標重要,還是短期?政治正確是長期,實際他心裡想「到長期,我們都死了」。

台灣大多數公司雇用3-5人,員工百百款,公司規模小,所以淡旺月訂單差異很大,有的經營不錯,有的面臨生存問題,多數工作條件相對差,哪個利害關係人優先的答案也不一樣。

以上是個人粗淺看法,我習慣寫小結,然後放一邊,以後隨經驗累積做出修正,所以很可能是錯的,歡迎指教。

後記 : 中正大學何教授提出「竸爭價值途徑」的管理理念,此理念是想瞭解不同利益人士群體的價值偏好,以求取得平衡。該理念的基本假設是:沒有一個組織目標可以讓所有利害關係人認為是最優先或最佳的,因此不同價值偏好會產生競合。

何老師進一步提出基本的競爭價值集合,包括三個構面、兩個向度:1.彈性(Flexibility)與控制(Control; 2.人員(People)與組織(Organization;3.手段(Mean)與目的(End),因此可以形成8種價值組合。

有效的管理方式應視所處情境而定。作為一位領導者,尋求價值平衡的策略抉擇標準有五:1. 能夠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2. 能夠有效完成組織的目標?3. 可行性如何?4. 內部一致性如何?5. 可承擔的風險程度為何?

上開環境包括外部情境,是指國際及國內科技、經濟、人口結構、政治制度及社會文化等因素;內部情境是指組織之文化、規模、成長階段及不同機能部門等。若我可以補充,領導人需想出配套方案,盡量讓大家的長期利益調和,甚至整體利益最大化。

就我的觀察,即便是服務業,台灣企業普遍的價值組合是1.控制高於彈性(要天天到辦公室)2.組織重於員工 (個人可犧牲完成大我)3.目的重於手段(為達目標可不折手段)

為什麼這樣?是因應內外部環境所需,還是其他理由?此外套用我在《萬物的價值》貼文所說,這樣的思想如何演變為當前面貌?有沒有可改變的制度與方法

eaton

2021/1/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