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美,來自不完美

美,來自不完美

一個人若執迷於達不到完美就是失敗,將因為無法達到完美,導致厭惡自我,於是重新投入沒有生產力的行為,結果引發更多的自我批評。

完美只存在於理想、理論、永恆及信仰,實體世界沒所謂「完美」,沒有一個東西毫無瑕疵,無法再精進。擁抱不完美,才能將焦點放回原位:創造可持續改進的無限機會,這樣的心態,指引我們前往該去的地方。

王永慶是持續改善的擁護者,在他眼裡沒有完美,只有追根究柢,不斷改善,達到合理化的境界,至於甚麼是合理,隨著再改善的機會與環境動態而改變。對他而言,學習任何東西,都不會有終點。

不完美也才讓事物獨一無二、真實與美麗。例如,茶壺裂痕、木材變形、石上落葉、飛濺墨汁,這些都強調與不完美的本性和平共處。萬物有裂縫,光才能投射進來,這種想法造就了日本侘寂美學。

接受自己不完美或可能失敗,才能從某地方開始,讓自己點滴前進。自我改進的目的不應是達到完美,而是找到機會,持續改進自已。正如哲學家謝爾頓所說:「超越你的同伴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在於超越先前的自己。」

麥爾坎.葛拉威爾說要成為世界級專家,必須累積1萬小時的刻意練習。然而,一生懸命的日本學徒是持續一生。即使是大師,仍是渴望學習的學生,而且大師必定從某地方開始,並非一開始就做到絕妙境界。

長久以來,日本工匠技藝,包括木工手藝、金屬技工、甚至是產品包裝,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但他們強調精通,而非完美,前者擁抱不完美,它是一個過程、一種狀態,最終目標是持續學習與改進的結果。

聖經說,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為要得到獎賞。每一天,問自己一些小問題,找出可改進的地方。無論行動有多小,或是在過程跌倒,都沒關係,真正重要的是你持續在進步。

參考:瑞德.卡洛(Ryder Carroll):《子彈思考整理術》

eaton

2020/1/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