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只看CP值省了小錢卻賠了大錢? / eaton

只看CP值省了小錢卻賠了大錢? / eaton

蔡佑駿:我們一方面抱怨薪水長期停滯不動,卻又不肯對真正的專業服務支付合理報酬;殊不知一環扣一環下來,因為大家太喜歡從CP值論斷,優質、高價的產品與服務逐漸從社會上絕跡,而我們也只能繼續抱怨台灣是個低薪鬼島,渾然不知問題關鍵到底在哪裡。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publish-299.htm
-------------------
這篇文章弄錯雞生蛋的邏輯了。今天是因為資本家不願多發薪、政府不願提高合理基本薪、政府努力維持低成本模式、加上沒有好的制度趕出不守規矩採低價競爭的業者,才會讓多數人沒有品味,君不見台北不乏超有「品味」的場域給有錢人享用。

改變有困難?不會,只要政府偏左一點就好:
1. 台灣800萬受雇者每月加薪1萬元,只會減少整體企業利潤15%,這是我精算的。加薪四法那套沒用,在台灣提高最低工資才有效。
2. 讓有能力的人執行嚴格的市場管理制度。看看新加坡的餐飲業管理模式就可知道了。
3. 政府不要胡亂管控物價了,至少可以減少人才流失速度,請參:童振東,台灣購買力所得名列前茅,代價呢?,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669

----------------------
只看CP值,你會省了小錢卻賠了大錢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2015.12.16


台灣社會存在一種尷尬的氛圍:我們一方面抱怨薪水長期停滯不動,卻又不肯對真正的專業服務支付合理報酬;殊不知一環扣一環下來,因為大家太喜歡從CP值論斷,優質、高價的產品與服務逐漸從社會上絕跡,而我們也只能繼續抱怨台灣是個低薪鬼島,渾然不知問題關鍵到底在哪裡。

近年來許多歐洲人和亞洲人都會前往澳洲旅遊打工,剛到澳洲生活的台灣人,應該都去過當地的超市:Woolworths和Coles,因為在澳洲的餐館用餐,價格實在不便宜。當地亞洲餐飲店家的餐點價格較低,一餐吃下來,消費和小費約15〜20元澳幣跑不掉。2011〜2013年澳幣匯率曾經維持在30塊台幣以上,換算下來一餐得花450〜600元。所以對於剛到澳洲的台灣人而言,如果沒有工作是很少外食的,去超市買食材自己烹飪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單就食材來看,其實澳洲的價格並沒有特別高,甚至2008年的超市食材價格,到了2015年,也沒有明顯上漲。對於愛好烹飪的人來說,去超市買食材然後回sharehouse烹煮,或者假日和朋友一起買食材開party,都是常見的生活型態。

不過在澳洲外食的成本壓力也不是一直都很高。我在澳洲開始就業後,逐漸改變我對時間和勞力價值的看法。澳洲的稅前最低薪資是15元澳幣,那裡中小企業常見的實際薪資是15〜25元,工作一小時就能換到一份外食的收入。在澳洲如果有工作,生活壓力其實不大,甚至生活中的經常性支出佔收入比例,可能還比在台灣生活來得低,而且勞工福利更多,工時較短,屬於自己的時間其實更多。
在先進國家,人工比材料更貴才是常態

除此之外,觀察日常生活的消費,不難發現,凡是涉及「人工」和「勞力服務」比重越高的消費行為,價格越高。例如,去超市買食材,自己烹飪的成本不高,但透過廚師的巧手烹煮,價格就高許多了。去汽車用品店買零件自己更換的成本不高,但透過專業技師維修,那成本就高非常多了。後來我去美國居住了一段時間,也發現類似的情況:很多人習慣自己動手處理基本的修繕,但如果是具備相當高含量的「技術工」,那還是得雇用技師或工程師來協助處理。

在澳洲或美國,換取「人工」、「專業技術」和「勞力服務」的成本是相對較高的,而且專業技術的服務價格,又比純勞力服務高出許多。這和台灣的習慣落差非常大,因為在台灣的勞力相對廉價,勞工的時間也被迫廉價化,刻板印象投射到消費習慣的結果,就是只要是替客人服務工作的過程時間短,不管技術成分高低,消費者就會把這些服務過程「低價化」。

越來越多的惡果出現了。首先,「低價化」的環境會排斥原本真正具備技術的專業人員,因為他們的費用較高,於是「貪小便宜」的心態引導消費者傾向找「高CP值」的服務或產品。不需要技術的「實體產品」或「簡單人力服務」或許還可以找高CP值的選擇,但高技術含量的服務或產品,那可就另一回事了。
放任業餘者進入市場,將導致惡性競爭結果

像是保姆這項職業,那可是高度技術和控制情緒的工作。一位專業的保母,要從哭聲、表情、肢體動作流暢度判斷嬰兒的生理情況,還有替嬰兒洗澡與整理嬰兒清潔,讓嬰兒乾淨舒爽,降低哭鬧的可能性。嬰兒生病時,又要面臨不同模式的照顧方式,而且數個小時的高專注力照顧時間,體力也得相當好,同時還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熟悉一些簡單的醫療動作,像是嬰兒版的哈姆立克法,難度其實相當高,但很多台灣人往往以為在旁邊觀摩一下,練習幾個小時也能上手,又覺得自己情緒向來很溫和,差不多也能成為業餘保母,而且還不用太高的薪資,論小時計酬就可以了。當這類訓練不足的業餘工作者大量湧進就業市場,開價又能壓得相當低,可以預期在台灣肯定會變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專業的保母活不下去,業餘的保母為了賺錢還打算多接幾個,結果整個產業淪為窮忙產業。

工業產品也常見這樣的例子。我親身見過,工廠老闆為了生產某個機械零件,用較便宜的中國軸承,取代高成本的德國軸承,大量生產賣給客戶,結果客戶紛紛抱怨,套用這個零件的機器使用壽命大幅縮短,因為中國製的低價軸承,摩擦力相當大,整台機器只好一直高速運轉,直到過熱當機;但德國製的高價軸承,滾珠幾乎無摩擦力,機器啟動以後可以節省動力,長期下來,高單價的零件反而更划算。

貴不一定有好貨,但便宜一定沒好貨
在網路上曾經流傳一則故事:有一位工程師在公司工作30年,退休了,他對該公司的機械設備與產品瞭如指掌,數年後該公司一套價值數百萬的機器,突然無法正常運作,全公司的工程師都沒辦法找出問題,只好把退休的工程師找回來。這位工程師看了一個小時後,先開一筆維修費用10萬元的單據,眾工程師紛紛討論著,不知道是哪個零件出問題,這位工程師從口袋拿出一枝粉筆,在一個零件上畫了一個大叉叉,說:「就是這裡出問題。」

公司把零件換了,機器操作正常,老闆這時候反而火大了,認為一個小時畫個叉叉,不值這麼多錢,要求附上價格明細表。這位退休工程師的回函是:「用粉筆畫叉叉,1元;知道在哪裡畫叉叉,99999元。」

因為就在工程師畫下叉叉的同時,他腦中30年的工作經驗正以電影濃縮快轉速度進行,極短的時間內,他可能閃過五個與該問題相連的可能解決方案、綜合了同樣問題場景卻失敗30次的經驗值、和無數次獨自思索突破工作瓶頸的深層反省。決定工程師拿到99999元的那一個關鍵,在於真正的專業。一個行業光靠常識可能只會一招半式,或者提高熟練度,但針對每一次應用時可能遇到的情況不同,不見得能精準拿捏每個步驟該使幾分力、該如何變通,執行效果沒辦法完全施展,好像做了,卻又總覺得少了什麼關鍵點。

高價位的專業技術、服務或產品的背後,往往有相對應的高成本,包含長時間的訓練、設備成本、生產成本、測試成本、維護成本、時間成本,甚至是整個社會的輿論成本。為了讓產品或服務在運作的過程中,不會對周邊環境、消費者主體產生副作用,也不會磨損其使用年限,追求高度完善的產品或服務,如果只從售價來計算,那肯定不會真正是「高CP值」的服務或產品。如果整個社會對專業不尊重,不願意給專業人士相對應的合理報酬,一旦整個市場充斥大量開低價的不專業供給者,排擠那些專業人才或高階產品,最後受害的還是社會,因為這樣的「貪小便宜」市場,根本養不起高階技術或高品質服務的產業。
愛貪小便宜,受害的終究還是自己

在大部分的已開發國家其實都可以觀察到,消費市場對專業技術、勞力服務或產品,有明顯不同的價格定位,甚至還會給予這些專業人才與眾不同的尊重。在台灣,有些消費者不僅對於高費用產生抱怨,甚至對於不滿意的服務,很可能還不願意付費,像是看醫生沒治好病、請律師打官司沒打贏、請美工設計師製圖畫好後不滿意、請投資教練指導沒賺到錢……可能都不想付錢。在專業領域上,很多過程需要大量練習和指導與配合,每個環節都可能出問題,有時還得靠一些運氣,甚至到數年後才可能靠著經驗累積發現錯誤,而且不能用結果論來評量一切,不是砸了大錢就必然有好的結果,有時只是買到了寶貴的經驗,經過多次的磨練和測試,才能導致未來的成功。可是在台灣社會的輿論壓力下,這些專業技術人員,在還沒成功以前的測試階段,大概都會被稱作「肥貓」,很多人甚至會認為,與其花高薪雇用這樣的「肥貓」,不如花低薪請庸才。

近年來,台灣各行各業許多人才都在流失。仔細思考看看,除了政府沒有積極照顧這些人才以外,台灣的社會輿論和職場待遇文化,難道沒有責任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