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伊豆的舞孃》:獨立並能照顧他人

最近閱讀林水福先生的「到伊豆探訪川端與舞孃的足跡」,憶起二十年前參加公司免費招待的伊豆之旅,當時走過「河津七瀧」,就是《伊豆的舞孃》的主角與巡迴藝人走過的路線之一。 

「河津七瀧」發源於天城山脈的河津川,滂泊奔流形成七座瀑布:釜瀧、蝦瀧、蛇瀧、初景瀧、蟹瀧、出合瀧、大瀧。沿途楓紅與綠葉參差疊疊,色彩豐富生動,彷彿丹青傑作,其實是自然天成。

 

川端康成在大正7年(1918)第一次到伊豆旅行,以實際經歷為素材,寫成〈湯島的回憶〉,1926年改寫成《伊豆的舞孃》。相較於他的虛構小說,比如:《千羽鶴》、《雪國》、《古都》、《美麗與哀愁》,《伊豆的舞孃》是親身經驗所鋪陳。

 

這部中篇小說隱喻川端康成心靈獨立的旅程,就像南韓自己願意站起來,擺脫對中國的歷史依賴,堅定將漢城改名首爾,國家自此自信發展。故事大致這樣:

 

// 孤兒出身、年紀20的東京高中生川島,獨自前往伊豆旅行,巧遇六人團的流浪藝人。出於好奇與興致,決定與他們同行。川島心儀一名少女舞孃:薰,小說中,絕大部分以舞孃稱呼,象徵二人的距離始終無法拉近! 

到了藝人們要前往下個地點飄泊,而旅費將盡的川島必須回歸生活,雖是短暫相聚和難有結果的情感,川島卻得以解脫孤兒出身所帶來的寂寞疏離心境,重新體會與人親近並且相互信任依賴的可貴情感。 

川島問在天城隧道入口前茶屋的老太婆:「那個藝人今夜投宿哪裡呢?」老太婆用輕蔑語氣說:「那種人,哪能知道投宿哪裡呢?」 

村子入口處豎著「乞丐與巡迴藝人不得進入」,川島意識到這點後,把東京一高的學生帽子摘下,換成一般帽子,意味著把巡迴藝人視為同等人。

 

川島的率直善意,巡迴藝人們都感受到了。川島聽到他們無意間的對話,說自己「是好人啊!真的是好人啊!」對方是陌生人,卻能感受親近相待的寬慰。這種對自己的肯定,治癒自己的「孤兒根性」。//

 

川端覺得這趟伊豆之行,治癒自己的孤兒意識,從一切依賴託付他人,轉而能夠獨立,甚至更進一步可以照顧他人。

 

甚麼是「孤兒根性」?川端二歲喪父,三歲喪母,與姊姊由祖父母撫養,七歲時祖母辭世,十歲時姊姊去世,十五歲唯一親人也去世了,川端成了孤兒。

 

川端在〈文學性自敘傳〉說:「我自幼就成了孤兒,受到他人過多的照顧,因此,我成了無法憎恨他人,或對他人生氣的人。再則,我認為只要我開口請求,無論是誰都會答應我的認知,至今尚未消失,大家都會寬容我。不記得自己對他人有過惡意的這種心情,同時也讓我過著安穩的日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