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世紀的彩石鑲嵌畫於1857年在哈利卡納蘇斯(即今天土耳其的博德魯姆)出土,現藏大英博物館。畫作包含一個月桂花環、一根黑色小樹枝和一片常春藤葉子,花環內有六個帶有祝福意思的古希臘文字:ΥΓΙΑ, ΖΩΗ, ΧΑΡΑ, ΕΙΡΗΝΗ, ΕΥΘΥΜΙΑ, ΕΛΠΙΣ,意即「健康、生命、喜樂、平安、高興、希望」。
祝福別人健康長壽、快樂順心,在華人很平常,但我們極少祝福「常懷希望」。中國古文甚至沒有一個詞,可表達現代意義的「希望」——即相信「明天會更好」的信念。
中國古文固然有「希望」兩字,但就像「衛生」、「經濟」、「自由」、「民主」(古代指「民之主」,不是「民為主」)等詞語,意思跟現代用法大相逕庭。古文的「希望」,意思類似「期望」、「欲望」,甚至是「迎合上意」,都與hope(古希臘人的elpis)毫無關係。
中國古人最多只會說「樂天」、「知命」、「達觀」、「委分」,表示「順應天意,隨遇而安」,即現代人所謂「看化」、「平常心」等,這些都不等同「希望」。抱有希望的人,相信未來比今天更好;但樂天知命的人,往往只會安於現狀,甚至不介意忍辱偷生。
一言以蔽之,中國文化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文化。
你可能反駁,從前中國人沒有一個詞強調「希望」,但我們祝福別人時,不也寄託一種希望嗎?對,例如《莊子》就有「華封三祝」故事,說堯巡行至叫「華」的地方,那裏守封疆的人祝堯「使聖人壽、使聖人富、使聖人多男子」,即希望堯長命、富有和多子多孫。
「華封三祝」隱含「未來會更好」的美麗願望,但歸根究底不是信念,而是祝頌詞令,嚴格來說不是現代人所講的「希望」。然則「希望」即是什麼呢?對「希望」的理解,確實會隨語言文化而有差異。
例如,英文只有hope,但法文細分espoir和espérance(兩個字譯成中文,很不幸都是 「希望」)。法文espoir比較好理解,代表個人情緒或想法,期待有更好的事將發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而espérance近乎一種宗教價值,對未來抱有純粹的信心,不涉及功利,甚至跟快樂無關。
為了方便區分,espoir不妨譯為「希望」,而espérance譯成「望德」。希望讓人快樂,但是短暫的,只要現實不似預期,希望就會幻滅。望德着重堅持、忍耐、謹慎和明智,始終對現實保持清醒,不會自欺欺人,也不因失敗而沮喪。
法國社會學家、神學家埃呂爾(Jacques Ellul)在《被遺忘的望德(L'Espérance oubliée)》一書,強調「希望」和「望德」的分別,說:「希望是人類的詛咒(L'espoir est la malédiction de l'homme)。人只要相信可能尚有出路,就什麼都不會做。在可怕的處境中,只要他想像還有出路,就不會做任何事改變處境。」
「望德」相反。當你相信自己窮途末路,「只有在希望不復存在時,望德才可能顯露。」像espérance這種境界的「希望」,是否有顛覆到你的人生觀呢?如果你接受到「顛覆」,恭喜,你已有希望用一雙不屬於華人的眼睛看世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