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不要再講台灣人均GDP落後南韓了

不要再講台灣人均GDP落後南韓了

每年媒體總以聳動標題說,台灣人均GDP被南韓越拋越遠〔1〕。其實這種說法大有問題。沒想到最近在一場研討會上,我聽到某銀行的董事長說,二十年前南韓人均GDP只有台灣的80%,去南韓參訪,對方都以仰角看台灣,現在台灣是南韓的80%,人家都不想理了。然後大談南韓進步的原因,而台下一些政府事務官,還有一些商學教授竟也跟著附和。

要知道「人均GDP」是名目所得,央行早就出新聞稿澄清,南韓人均 GDP 在 2004 年首度超過台灣,且兩者差距逐漸擴大,此因南韓物價漲幅較高所致〔2〕。2017年,IMF以購買力平價為基礎(考慮物價)計算各國人均GDP,台灣以 5.2萬美元列第 19 位,領先日本4.4萬美元和南韓4.1萬美元〔3〕。換言之,扣除物價造成的膨風效應,南韓人均GDP還是台灣的80%,二十幾年來沒有改變。

購買力平價沒考慮稅負,而台灣租稅負擔率全球倒數前五名,也比南韓低,所以台灣稅後所得更勝一籌(但過低稅負不是好事)。以吉尼係數觀察貧富差距,除了歐洲,台灣是全球最低國家前5名,也比南韓低。再者,南韓被財閥掌控,中小企業不易生存。這些都是台灣的優勢。

至於利益分配,我曾以筆名投稿〔4〕,台灣勞方薪酬佔GDP的比例約55%(含海外勞工薪酬),但那篇沒考慮自動化帶來的折攤,所以資方實質分配比例更少了7%左右。但我要強調,台灣勞資利益分配有改善空間,因為海外生產比例已經52%了。

購買力平價所得為指標不是沒有缺點。例如,未考慮出國消費、服務品質、劣幣驅逐良幣、工時不同。對此,我曾投稿一篇說明了台灣名目所得與購買力平價所得差異過大隱含的代價〔5〕。

後記:有人可能會疑問,為什麼台灣不要拉高名目所得?我的看法是,政策制定者可能考慮到台灣的稅收一點點,很可能無力幫助過多因為物價上揚而無法生存的弱勢,而且無力反映成本提高而提高售價的廠商可能倒閉,因而提高失業率。國民黨在中國時,就是無力控管通膨而失去政權。還有,央行的匯率政策是支持出口,所以嚴格管控匯率,也讓自己每年可以穩賺3千億的外匯操作收入提供國庫。

這是一個社會實驗,很難事前說哪個一定是對的。我認為,走到現在,不必要求一次到位,適度鬆綁物價管制,然後每年有秩序地拉高最低工資,這是小英政府跟馬政府不同之處,就可望逐步縮減名目所得與購買力平價所得的差距。

〔1〕亞洲四小龍獨台灣「落隊」 彭博:落後南韓差距還會擴大

〔2〕中央銀行新聞參考資料:台灣與南韓人均 GDP 之比較
〔3〕 IMF公布2017年購買力平價為基礎的各國人均GDP http://finance.technews.tw/2018/05/28/imf-ppp-gdp/  
〔4〕蘇東波(童振東):沒有人偷走你薪水袋裡的錢
〔5〕童振東:台灣購買力所得名列前茅,代價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