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換一塊」不是惡性通膨的起因。二戰後蔣介石派員代表盟軍來臺進行軍事代管,一連串倒行逆施下爆發二二八,更對臺幣訂定不合理的匯率、印製臺幣支付他們中央政府支出,導致臺灣捲入中國戰後之惡性通膨,原本幾圓幾十圓的支出,到1949年初要以萬計算。
1948年國共內戰局勢明朗,蔣介石撤退來台前發行新臺幣,試圖遏止惡性通膨延燒,但臺灣人血汗錢在那之前早已大半憑空蒸發。可悲的是,日治初期台灣的人均 GDP 大約是600美元 (註,1990年幣值),這是在工業革命時高所得國家的水準,直到1949年才掉下來,不,應該說是崩盤。(eaton)
台大經濟系吳聰敏教授:經濟與歷史: 從國民所得統計到伤社制度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NCCU.pdf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NCCU.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