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小提琴家姚阿幸曾說:「德國有四大小提琴協奏曲,最偉大且具德意志不可妥協精神的是貝多芬的作品;布拉姆斯的創作則以嚴肅的風格可與之匹敵;至於情感最飽滿,音樂表情變化萬千的是布魯赫的手筆;而最有靈氣的,堪稱靈魂瑰寶的聲響只能出自孟德爾頌。」此言不僅為浪漫時期定義出小提琴的指標,更為創作點名攀登的方向。   

貝多芬和孟德爾頌之《小提琴協奏曲》與姚阿幸有直接或間接關聯,可是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姚阿幸和布拉姆斯(1833-1987)的提琴情誼。布拉姆斯出生貧民窟,後來舒曼夫妻促成1853年的杜賽朵夫的〝舒布會〞。   
1878年,時逾不惑、生活無虞的布拉姆斯頻繁前往陽光沛暖的義大利旅行,創作出不少質量兼備之作,這首就是此時產出。他常請教姚阿幸問題,但自己音樂自有堅持與信心滿滿,所以姚阿幸的意見沒有認真採納,以致這首作品技巧之艱鉅,對演奏者是莫大挑戰。   

此作1879年元旦在萊比錫首演,姚阿幸擔任獨奏。節目單由姚阿幸安排,他將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排在開場,布拉姆斯的作品當壓軸,這兩首都是德意志民族筆下的〝D大調〞。   

布拉姆斯看到節目表後語帶刻薄說:「整場音樂會除了D大調外似乎甚麼都沒有!」而姚阿幸也不甘示弱的回應:「超難的那首新的,是一位超難相處的人寫的!」兩人的幽默友情由此可知。   

整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要四十幾分鐘,聽聽27歲台灣旅美小提琴家黃俊文的第三樂章表演,他得到2009年瑞士汐昂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美國費雪獎得主、2017年林肯表演藝術中心「新銳藝術家獎」。(eaton參考連純慧解說)  

黃俊文: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8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XTbkGVdndQ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