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德布西《月光》/eaton

德布西《月光》/eaton

 

德布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 11歲進巴黎音樂院,鋼琴音樂作品足可媲美蕭邦,他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曲子是於1890年完成的《月光》(另一首是牧神的午後)。她是《貝加馬斯克》組曲的一首,描寫戴著面具的舞者,在月光下歡唱舞蹈。貝加馬斯克是義大利的城市。

 

德布西在萬國博覽會上聽到印尼的五聲音階音樂(傳統為七聲),於是以簡單純淨的旋律,傳遞這動人的邂逅一幕。即使不懂古典音樂的人,也能從這首領略月光之美妙,光影與水色所構成的色彩畫面。

 

其實,《月光》的真正靈感來自法國象徵派詩人Paul Verlaine的詩作《月光》(Clair de Lune):「你的靈魂是絕美風景,貝加馬斯克的面具令人忘情,魯特琴伴奏中舞蹈歌唱,奇特裝扮下暗藏傷心。他們以小調吟唱,詠歎愛的勝利與生之歡慶,他們似乎不相信自己的幸福,歌聲混在月光裡。寂靜月光,哀愁美麗,讓鳥兒在樹叢中入夢,使噴泉因狂喜而啜泣,在大理石像間飛騰入空。」

 

Kun Woo Paik:德布西《月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KjdYY3lmCQ

 

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lyXh87b1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