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台灣危機之五:刻意忽略不支持結論的證據

做過研究或讀過研究方法的人都知道,先有結論,再找支持結論的證據,並刻意忽略不支持結論的證據,是不道德的。很不幸,這種狀況常在台灣出現,還可以引起大量網民共鳴。

最近出口數字不好,股市明顯回檔,台灣競爭力大崩壞言論不絕於耳,原因不外乎是:紅色供應鏈、依賴毛三毛四電子業、惡毒證所稅、取消員工分紅,甚至不簽服貿等。我並不是說,金融海嘯不會來,而是跟產業競爭力有何關係呢?

沒錯,過去3年全球需求太熱了,是要回調了。沒錯,過去20年,每逢8年經濟就明顯回調,1992、2000、2008年都是,說不定2016年循環期又到了。問題是,蕭條的條件呢?利率那麼低;信用債泡沫小;網路泡沫不大;原物料價格崩盤;gdp佔全球13%的中國泡沫不小,但是靠出口,不是消費。所以,沒有人能講出蕭條的條件,只是看線圖說故事。看線圖會準,名嘴早就是大富翁了。

論未來經濟趨勢不是本文主題,就算蕭條,經驗告訴我們,很快就會恢復。我們回到台灣的產業競爭力的問題上。台灣產業升級是很緩慢,但崩壞了嗎?我不想太花時間,只舉兩個不支持崩壞的證據。不是看線圖說故事,也不是產業分析,是不能預測未來,是「多少證據說多少話」的證據。

第1個證據:各國出口金額衰退差異不大,仔細看,台灣出口數量還微幅成長呢!(主計處的說明稿合格嗎?),所以衰退大抵是原物料價格崩盤造成(也影響原物料出口國),而且是過去3年全球需求太熱了。

第2個證據:上市公司104年上半年盈餘比103年同期成長18%,而103年盈餘創歷史新高,比歷史第二高還高出40%。台灣上市公司103年營業淨利是1.94兆(89年時才0.4兆,次高的96年1.4兆),比102年增加3200億。半導體(含IC設計)增加1850億,電腦週邊及零組件增加480億,光電增加220億,所以現階段硬體還是很強。所以:

紅色供應鏈突然出現了嗎?出現了還創新高。
依賴毛三毛四電子業?毛三毛四說法不專業,重點在營業額對資產的週轉率。
員工配股呢?早就能配限制型股票了,但總不能回到以前暴發戶設計吧?
惡毒證所稅?台灣營所稅實質稅率10%,全球最低,主要國家還取消兩稅合一。
不簽服貿?就不講了。
名嘴、媒體的炒作能讓台灣競爭力突然消失嗎?那只是電影的傳說罷了!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822/67511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