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介紹《蝗蟲效應:為何消除貧困需要終結暴力》@eatontung

介紹《蝗蟲效應:為何消除貧困需要終結暴力》@eatontung

台大法律系李茂生教授今天在臉書提到《蝗蟲效應:為何消除貧困需要終結暴力》這本書。我查些資料,做了簡單書摘,並思考台灣問題的某些癥結。

**書摘

《蝗蟲效應:為何消除貧困需要終結暴力》(The Locust Effect: Why the End of Poverty Requires the End of Violence),芝加哥大學法學院講師Gary Haugen和客座教授Victor Boutros合著,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本書從1994年發生在盧安達的屠殺事件談起。教堂內的被害人幾乎都是赤貧之人。全世界有近二十億的赤貧階級,不管其多麼努力想改變自己的處境,也不管國際社會透過糧食、醫療、教育等企圖改變現狀,只要沒有刑事司法制度的保障,日常化的掠奪、性侵、人口販賣、奴役等暴力犯罪,將會剝奪所有效果,就像蝗蟲災害一樣,赤貧受殘害後,幾乎是無法復原。

於是,本書對貧困問題進行基本分析:1)儘管全球經濟明顯增長,貧窮為何還是嚴重?2)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前者關注解決方案為何無效。後者集中在如何改善物質條件或建立制度,讓貧國擺脫貧困。作者認為,反貧困的基本前提是:人身安全,問題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透過實際方法保證這個前提會存在。暴力是反貧困運動的根本問題。反貧困要取得進展,政策制定者要先考慮暴力問題。本書以泰國、玻利維亞、印度、尼日等國的真實故事,描繪暴力對反貧困的負面影響。

放諸四海皆準的人權保障都是透過三階段:宣言、公約與具體計畫實現。1948年的世界人權宣言、60年代的兩公約以及公約的國內法化,實現前兩個階段,不過最後階段卻遭到頓挫。不過,書中說明改革法律和公共司法系統,如何能夠產生真正改革效果。

最後,李教授質疑,本書的許多成功案例展現曙光,但前途能如此光明嗎?以台灣為例,不斷被殖民且企圖克服殖民、面臨兩公約的落實困境、缺乏踢出臨門一腳的社會菁英,因此雖歷經改革,但每個階段都留下遺憾。本書所論及的點滴,還是可以為台灣留下反省的材料。

**台灣問題的某些癥結(我個人的看法)

台灣的困境除了不斷被殖民、兩公約的落實困境及缺乏臨門一腳的社會菁英外,還是有執行力的問題。

台灣人最會做計劃了,特別是公務機關。施行計畫在法令推出前後就會出爐,但通常不久就束之高閣。不光這事,很多領域皆然。原因是,1)計畫由沒有經驗者擬定,過於理想或為抓住重點,根本不可行;2)人力經費不足,無力執行;3)不知道應與時日進,定期修正;4)碰到阻力就龜縮,同批人員也無力突破;5)根本是保護既得利益者;6)最糟糕的是,計畫是為應付用的,根本不想稽核實施狀況。

沒有使命感,就沒有企圖心,就沒有執行力,這是台灣進步緩慢的主因之一。可是使命感要從何而來?能從背多分的公職考試生產出來嗎?還是從沒有領導力的總統喊出來?還是可以靠其他的祝福管道產生出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