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腓立比書 4:4-13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我靠主大大的喜樂,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發生;你們向來就思念我,只是沒得機會。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新新聞】南方朔:當青年成了荒野中孤獨的野狼!
文/南方朔
以前的社會比較不透明,遂比較容易教化,規範性容易形成,適合規範的榜樣也容易製造。因此古代的人,相信社會的存在有它的義理,每個人也被教導著要去做好人、立大志、做大事。古代所謂的立大志做大事,都是在指立德、立言、立功等具有道德性的人生目標。
社會透明化而看見虛假性
社會是會變的,到了近代,特別是到了所謂後現代的此刻,社會已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
一、後現代社會,媒體與社群媒體發達,社會被媒體盯著看,透明度已大增。
二、一個透明的社會,理論上應該是個更進步的社會,但人類迄未發展出更好的後現代行為模式。因此,舊行為模式被透明化之後,人們遂發現它的千瘡百孔,政治上都是高明或不高明的騙術;許多大商人其實都是官商勾串,所謂的名流,原來只不過是滿口仁義道德,行為則是男盜女娼之輩,只是擅於作秀而已。
當代社會由於透明化,而被人們查覺到它的虛假性,因而形成了當今人們對社會由信轉為不信,對社會都普遍有種懷疑、調侃、諷刺,甚至嘻笑怒罵的態度。當社會上沒有了什麼榜樣人物,人們對社會也就少了尊敬之心。
個人從原子化到孤狼化
三、以前的社會,由於主流勢力的規範性強,容易形成社會的價值秩序。而現在的社會,這個主流勢力已告不振,每個人有話就說、想罵就罵;尤其是新的社交媒體興起後,網路空間已成了最大的表現平台。這也就是說,現在已沒有了整體性的社會這個東西,只有無數的個人。個人以自我為一個主體,對是非善惡、喜怒哀樂,都有自己的判斷。這種現象被稱為「個人的原子化」。
四、對於一個已沒有了榜樣,人們也不再尊敬的社會,人們對這個社會的秩序,服從度也會逐漸變低。隨著社會犯罪行為的增多,最後會出現一種個人性的恐怖主義。犯罪者不像政治恐怖主義,他們沒有什麼意識形態,因而不是政治極端分子。他們只是痛恨這個社會,遂做出非以特定人物為對象的殺人事件。
人已從原子化蛻變成了人的孤狼化。他們是一匹匹孤獨的野狼,生存在這個荒涼的人間曠野。這種孤狼意識,在年輕、內向、易受傷害的族群中相當普遍,他們對社會充滿了痛恨,隨時準備報復。
五、這種孤狼式的心態,有許多例證。二○○八年日本發生秋葉原殺人事件,一名二十五歲的青年加藤智大,他最先在鬧區開車撞人,而後當街砍人,使七人喪命。他在被捕後表示:「在網上世界與現實世界都是孤獨一人,想做出網上的人都知道的大事。」
愈多青年自覺受害無路走
五月二十一日,台北發生一起捷運列車上的隨機殺人事件,一名二十一歲環工系大二學生,短短三分多鐘在車上連砍二十六人,四死二十二傷,他表示從小就想做一件殺人大事,本來是準備大學畢業後進行,現在不願再忍受等待,遂提前著手。
才隔兩天,二十三日美國加州,二十二歲的大學生羅傑(Elliot Rodger)在街上見人就開槍,至少七人死亡。他家境不錯,但社交能力顯然較差,二十二歲還沒有女朋友,沒有親過,也還是處男。因此,他對社會上的別人充滿了恨,決定對社會施加懲罰。
再隔天二十四日,日本也發生少女偶像歌手團體AKB48兩位團員,遭一名二十四歲的青年男子梅田悟砍殺的事件。由這些殺人事件已可看出,現代社會裡,荒野一匹狼這種性格的青年,相當普遍。
【新新聞】南方朔:當青年成了荒野中孤獨的野狼!
每個社會,各種人都應該要有路可走,不能讓某個年齡層有受害之感。但今天的社會,卻是有些人活得很風光,更多人活得很鬱悶無力,甚至有些人更覺得有受害之感。當我們在指責這種新形態的殺人事件時,可能更該問的是,這些人變成孤獨一匹狼,是怎麼造成的?
但台灣真是個非常反智的國家,當鄭捷隨機殺人事件發生後,國民黨的名嘴及媒體立刻見獵心喜的大做文章,宣稱這起反社會的殺人事件,是受到太陽花學運的影響;這簡直是抱鳳梨比香蕉,鹿茸比成鹿耳朵的毛一樣荒謬。反對政府濫權與反社會犯罪,雖然都是反,但此反非彼反。國民黨卻胡亂牽拖,其無常識程度由此可見。
反政府濫權不等於反社會
而也有媒體一直稱鄭捷是「屠夫」,並試圖幫他的殺人找證明,例如小時候是否被虐待、霸凌?是否有精神病或酗酒吸毒等。台灣媒體對各種案件都有一種先入主的成見,出了案子就往成見裡套。
媒體的從業者完全不知道,當代荒野一匹狼的青年殺人,已是一種與舊式殺人完全不同的犯罪類型。他不必有前科,不必有不幸的童年,而且多半出身中產家庭。這種犯罪者都有很強的自我意識,當自我無法實現,他就會以殺人做為對社會的懲罰。
這種犯罪已超過了媒體與一般人的認知,已需要找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思想家與犯罪學家,來深入研究並對社會進行深入的改革,才可能拯救愈來愈多具有荒野狼性的青少年。
用「屠人」、「人魔」等醜化他們的標籤是沒有用的!
以前的社會比較不透明,遂比較容易教化,規範性容易形成,適合規範的榜樣也容易製造。因此古代的人,相信社會的存在有它的義理,每個人也被教導著要去做好人、立大志、做大事。古代所謂的立大志做大事,都是在指立德、立言、立功等具有道德性的人生目標。
社會透明化而看見虛假性
社會是會變的,到了近代,特別是到了所謂後現代的此刻,社會已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
一、後現代社會,媒體與社群媒體發達,社會被媒體盯著看,透明度已大增。
二、一個透明的社會,理論上應該是個更進步的社會,但人類迄未發展出更好的後現代行為模式。因此,舊行為模式被透明化之後,人們遂發現它的千瘡百孔,政治上都是高明或不高明的騙術;許多大商人其實都是官商勾串,所謂的名流,原來只不過是滿口仁義道德,行為則是男盜女娼之輩,只是擅於作秀而已。
當代社會由於透明化,而被人們查覺到它的虛假性,因而形成了當今人們對社會由信轉為不信,對社會都普遍有種懷疑、調侃、諷刺,甚至嘻笑怒罵的態度。當社會上沒有了什麼榜樣人物,人們對社會也就少了尊敬之心。
個人從原子化到孤狼化
三、以前的社會,由於主流勢力的規範性強,容易形成社會的價值秩序。而現在的社會,這個主流勢力已告不振,每個人有話就說、想罵就罵;尤其是新的社交媒體興起後,網路空間已成了最大的表現平台。這也就是說,現在已沒有了整體性的社會這個東西,只有無數的個人。個人以自我為一個主體,對是非善惡、喜怒哀樂,都有自己的判斷。這種現象被稱為「個人的原子化」。
四、對於一個已沒有了榜樣,人們也不再尊敬的社會,人們對這個社會的秩序,服從度也會逐漸變低。隨著社會犯罪行為的增多,最後會出現一種個人性的恐怖主義。犯罪者不像政治恐怖主義,他們沒有什麼意識形態,因而不是政治極端分子。他們只是痛恨這個社會,遂做出非以特定人物為對象的殺人事件。
人已從原子化蛻變成了人的孤狼化。他們是一匹匹孤獨的野狼,生存在這個荒涼的人間曠野。這種孤狼意識,在年輕、內向、易受傷害的族群中相當普遍,他們對社會充滿了痛恨,隨時準備報復。
五、這種孤狼式的心態,有許多例證。二○○八年日本發生秋葉原殺人事件,一名二十五歲的青年加藤智大,他最先在鬧區開車撞人,而後當街砍人,使七人喪命。他在被捕後表示:「在網上世界與現實世界都是孤獨一人,想做出網上的人都知道的大事。」
愈多青年自覺受害無路走
五月二十一日,台北發生一起捷運列車上的隨機殺人事件,一名二十一歲環工系大二學生,短短三分多鐘在車上連砍二十六人,四死二十二傷,他表示從小就想做一件殺人大事,本來是準備大學畢業後進行,現在不願再忍受等待,遂提前著手。
才隔兩天,二十三日美國加州,二十二歲的大學生羅傑(Elliot Rodger)在街上見人就開槍,至少七人死亡。他家境不錯,但社交能力顯然較差,二十二歲還沒有女朋友,沒有親過,也還是處男。因此,他對社會上的別人充滿了恨,決定對社會施加懲罰。
再隔天二十四日,日本也發生少女偶像歌手團體AKB48兩位團員,遭一名二十四歲的青年男子梅田悟砍殺的事件。由這些殺人事件已可看出,現代社會裡,荒野一匹狼這種性格的青年,相當普遍。
【新新聞】南方朔:當青年成了荒野中孤獨的野狼!
每個社會,各種人都應該要有路可走,不能讓某個年齡層有受害之感。但今天的社會,卻是有些人活得很風光,更多人活得很鬱悶無力,甚至有些人更覺得有受害之感。當我們在指責這種新形態的殺人事件時,可能更該問的是,這些人變成孤獨一匹狼,是怎麼造成的?
但台灣真是個非常反智的國家,當鄭捷隨機殺人事件發生後,國民黨的名嘴及媒體立刻見獵心喜的大做文章,宣稱這起反社會的殺人事件,是受到太陽花學運的影響;這簡直是抱鳳梨比香蕉,鹿茸比成鹿耳朵的毛一樣荒謬。反對政府濫權與反社會犯罪,雖然都是反,但此反非彼反。國民黨卻胡亂牽拖,其無常識程度由此可見。
反政府濫權不等於反社會
而也有媒體一直稱鄭捷是「屠夫」,並試圖幫他的殺人找證明,例如小時候是否被虐待、霸凌?是否有精神病或酗酒吸毒等。台灣媒體對各種案件都有一種先入主的成見,出了案子就往成見裡套。
媒體的從業者完全不知道,當代荒野一匹狼的青年殺人,已是一種與舊式殺人完全不同的犯罪類型。他不必有前科,不必有不幸的童年,而且多半出身中產家庭。這種犯罪者都有很強的自我意識,當自我無法實現,他就會以殺人做為對社會的懲罰。
這種犯罪已超過了媒體與一般人的認知,已需要找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思想家與犯罪學家,來深入研究並對社會進行深入的改革,才可能拯救愈來愈多具有荒野狼性的青少年。
用「屠人」、「人魔」等醜化他們的標籤是沒有用的!
七種會被人資跳過的履歷表
1、每個工作都不到半年–刪除或略過
2、兩個工作之間,無法銜接的工作間空檔太多或太長–刪除或略過
3、幾個不同的工作間,沒有專長的延續性,換言之工作內容跳動很大–刪除或略過
4、在人力銀行網站上登錄了很久的履歷表,長時間沒有做更新–刪除或略過
5、不附上自傳或文字組織能力不流暢者–刪除或略過
6、照片的品質不佳,或者是不莊重的照片,顯示未重視自己的履歷照片。(亞洲職場比較特有的情況,附上求職者照片,但歐美比較不這麼做。)–刪除或略過
7、自行創業,因為經營團隊或市場因素退出後再復出–看創業內容與當初成敗的原因後再決定
2、兩個工作之間,無法銜接的工作間空檔太多或太長–刪除或略過
3、幾個不同的工作間,沒有專長的延續性,換言之工作內容跳動很大–刪除或略過
4、在人力銀行網站上登錄了很久的履歷表,長時間沒有做更新–刪除或略過
5、不附上自傳或文字組織能力不流暢者–刪除或略過
6、照片的品質不佳,或者是不莊重的照片,顯示未重視自己的履歷照片。(亞洲職場比較特有的情況,附上求職者照片,但歐美比較不這麼做。)–刪除或略過
7、自行創業,因為經營團隊或市場因素退出後再復出–看創業內容與當初成敗的原因後再決定
王浩威:是怎樣的一個社會,逼出鄭捷這樣的生命狀態?
王浩威:是怎樣的一個社會,逼出鄭捷這樣的生命狀態?
2014-05-26 Web only 作者: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想想這一次臺北捷運殺人事件的鄭捷吧。想想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社會中的大人,甚至我們自己:我們真的注意到了旁邊的人的真實存在?這一次的事件,許多撻伐之聲,乍看是正義的怒吼,但,真的看到鄭捷的存在狀態了嗎?
蔡伯鑫醫師是一位年輕的精神科醫師,某天看完診後,在他的臉書上寫下這樣的內容:
「今天夜診,碰到兩個家長都遇到親師溝通的問題。
「兩個孩子都是智商比平均還低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也都在吃藥。一個國中生,一個國小中年級。
「國中生那位,班導屢屢誇大孩子的錯誤(例如:不小心掉東西發出聲音,就被寫聯絡簿:『影響其他孩子的受教權!』),還當全班同學面前取笑孩子的身材,事後寫聯絡簿則說:『只是開玩笑,沒有惡意,不要只聽孩子的片面之詞。』
「另一個國小生,則是班導認為一直說謊(犯小錯不敢承認;一會兒說有寫作業,一會兒又說沒寫等等),於是就處罰孩子一個人在隔壁空教室大半天。孩子後來怕到大哭,到現在還是不停摳手,變得犯錯後更不敢說話。
「前一個家長去找輔導老師求助,結果班導隔天在聯絡簿上語帶不滿地指責家長不該找『第三者』傳話。家長說,就是過去的經驗,猜想直接找班導,她不會接受,甚至會有衝突呀。
「後一個家長找資源班老師求助,得到的建議是:『1.轉學;2.自學;3.你要怎樣就怎樣,就不要管了。』隔天班導跟媽媽說:『資源班老師說妳很生氣。』媽媽忍不住問:『資源班老師是在挑撥離間嗎?』」
這位年輕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寫說:「唉,坐在診間聽這些家長不斷抱怨怪獸老師,但也忍不住想,那些老師們會不會也覺得他們是怪獸家長呢?親師溝通愈是不良,往往變成無助與惡性的循環。有孩子愈來愈受挫、退縮,也愈沒被聽到他們的聲音,又該怎麼辦?」
是怎樣的老師,為什麼看待這些不夠「常態」的孩子是如此負面、是一種負擔,最好不要存在自己班上?甚至連嫌惡之心都掩蓋不住了?
而更人著急的是:這樣的情形不是少數。最近的注意力缺失症過度治療的風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些年來,在臺灣,小孩子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傾向愈來愈多。特別的是,這些來到診間尋求治療的孩童,很多是老師建議的。
老師們積極建議父母要帶這些孩子去找醫師,認為他們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希望這些孩子能夠服藥治療。如果家長帶去看的兒童精神科醫師認為嚴重程度仍不符合這個診斷,或是認為雖然符合這診斷但處理重點不應是藥物,老師還會積極暗示家長這醫師不夠經驗,甚至建議另外找某位醫師。
而通常,老師建議的醫師,往往是他們過去經驗中較容易開「利他能」這一類藥物的醫師。其中許多不是兒童精神科醫師,甚至不是一般精神科醫師,而是小兒科醫師或復建科醫師。
老師們為什麼急著要孩子吃藥?也許有一點效果吧,小孩的活動量可能稍稍減低了。但更重要的是,當孩子被「醫師」下了一個診斷,特別是要求服藥之後,老師的焦慮下降了。
師的焦慮,一來是來自對教室秩序的控制慾,二來則是對這樣的孩子愈來愈忍受不住的感覺,和他身為老師的道德標準有所衝突,潛意識裡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說法來反駁自己良心的不安。
於是,在臺灣,服用「利他能」的小孩,是逐年地愈來愈多,甚至是多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在高雄執業的家醫科醫師李佳燕,是一位長期關注婦女和兒童權益問題的社會醫師。她兩三年前就開始關注這問題,忍不住在2013年4月寫了一封信給當時的內政部兒童局張秀鴛局長:
「…我們從多年的家庭醫療診療工作,以及自身與周圍親朋好友遇到的現象,開始關注且非常憂心我們的孩子,在幼稚園、在學校,被老師過度判斷為過動症或注意力缺損的兒童精神疾患。即使只是一般親友聊天,只要我一提起過動兒(這名詞),幾乎到處都有父母跟我說:『我小孩的老師說我小孩就是過動兒!』
「有一回,我到高雄市教師會演講過動兒過度診斷與過度開藥的問題時,有一位老師就說隔壁班一位老師,全班二十幾個小朋友,就有八位轉去看醫師,看完診回來,有六位服藥。
「『過度診斷、過度醫療、過度給藥』,沒錯,這是我們醫療界的通病。但是如果發生在成人身上,至少成人有自己決定要不要繼續看病,要不要繼續服藥的權利。但是,這狀況發生在孩子身上,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下,成了完全無法抗拒看病服藥的無權利個體……。」
李醫師的這一封信,憂心的不只是:「老師不善長班級的經營、醫師的失職」,而是進一步希望讓家長「瞭解孩子的本質與教育的目的」,「讓老師重回教育根本,因材施教」,「跟兒童心智科醫界對話,認識教育現況,認識目前家庭與孩子的生活處境與壓力」……。
雖然不曉得昔日的內政部兒童局局長,而今改制後升格為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是否有任何回應,但李醫師提出來的呼籲,是值得再進一步思考的。
我自己是在1979開始陸續接受兒童精神科的訓練;這訓練,一直持續到1985年左右。當時,國內兒童精神科醫師並不多,帶我們訓練的主要是宋維村、陳映雪、徐澄清、李鶯喬、丘彥南等醫師。
在那個時代,注意力缺失症或過動症的診斷並沒有那麼多,但也不是太少。然而,最大的差別是,那時候,教我們這方面專業的醫師們,從來不認為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方法。他們總是強調如何教父母去帶這些小孩,以及,如何建議老師用不傷孩子自尊的方式來經營班級。
至於用藥,在這樣處理過程下,幾乎是十分不必須用的。
那是一個生活細膩而不匆忙的時代,每個人都樂意去傾聽彼此的聲音,即使是門診負擔沉重的醫師也是如此。
然而,曾幾何時,包括醫師、老師和父母,也包括我們的媒體和一般民眾,這樣細膩關懷的生活態度,卻不知不覺地不見了?
在過去,至少在我成長的時候,老師們彼此之間不是提倡「愛的教育」,甚至還很積極糾正或引導當年日本教育下而相信「斯巴達教育」的家長們?
當然,在那一個時代,教育並非完全美好,還是有許多不自覺的偏見存在。譬如: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容易受到重視,相反地,成績不好的學生,似乎較容易被視為品德也不夠好的。然而,即便是這樣,教育相關的事務,包括老師和家長,確實是相信「愛的教育」(雖然不全然做到),相信每一個小孩都是值得以抱持著關愛的心態去找到適合他們個別狀態的方法去教育他們。
而現在,父母和老師,又是怎樣看待孩子的呢?
李佳燕醫師結合了許多關心兒童權益的人士,包括兒童文學的幸佳慧等人,提出「給孩子做自己,拒絕孩子變罐頭」的口號,成立「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在全省各地辦活動。
為什麼是「罐頭孩子」呢?
我猜想是來自童書《罐頭裡的孩子》。這本由德國兒童文學大師克莉絲汀.內斯特林格(Christine Nostinger,1936生)在1976年創作的作品;後來在1983年也被當時還年輕的導演Claudia Schroder改拍成電影。
孩子的內心世界從來沒被真正的注意到,因為大人只是在乎小孩究竟是屬於可以讓他們光采的好孩子(像小說裡罐頭工廠所出產的孩子一樣的好),還是讓他們丟臉的壞孩子。然而,在這樣的在乎下,孩子自身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屬於人的部分,卻是不知不覺地不存在於我們的世界中了。
這樣的不存在,日本的社會則是用「透明的存在」來形容。
孩子雖然是生活在家裡或是在學校,但從沒有被父母、老師或其他同學真正地看到、感受到。
所謂真正地感受到,是指他真正地存在:他的想法、他的心情、他的困難、他為什麼要憤怒或撒謊,甚至他為何要表現這麼好……。而這一切,都不見了。
孩子只是被當作一種物體、一種工具來看待。父母對小孩不自覺地總是注意著:他是不是一個讓我們光采,至少不丟臉的小孩?老師看他則是:他是不是不帶給我的班級麻煩的小孩?而同學看他就成了:他有沒有什麼值得交換的能力、權力、或金錢?
在日本,不只是教育學家或社會學家討論過「透明的存在」這問題,連小說家也延續這觀念的探討。村上龍1976年出道而獲得當年群像新人文學獎和芥川龍之介賞的傑作《接近無限透明的藍》,這本直到2005年在日本已經賣出350萬本,成為日本最暢銷的現代小說之一,就是在探討小孩子們在大人的世界中,被無情地扭曲了。
「透明的存在」這名詞,甚至也出現在日本的犯罪事件裡。1997年日本神戶市須磨區發生了連續殺人事件,包括死亡的兩人和重傷的三人皆是小學生。犯人手法殘暴,甚至還以「酒鬼薔薇聖斗」自稱,寄出挑戰信,整個日本社會都震驚了。然而事隔多日以後,當整個案情終於水落石出,最教人震驚的是,這個被想像成惡魔一般的兇手,竟是一位平常看不出任何異樣的十四歲少年。
這位犯罪少年在挑戰信中,同時也憤怒地斥責日本的教育制度。他在信裡許多的威嚇之後寫道:「強迫性的教育造就了我,一個透明的存在。」
7.
且讓我們想想這一次臺北捷運殺人事件的鄭捷吧。想想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社會中的大人,甚至我們自己:我們真的注意到了旁邊的人的真實存在?
這一次的事件,許多撻伐之聲,乍看是正義的怒吼,但,真的看到鄭捷的存在狀態了嗎?
在這樣滿天的惡魔想像中,十分難能可貴的,東海大學校方發表了一篇值得眾人深思的信。它是寫給東海大學師生的,但我覺得全臺灣都該看看。信中其中的一句話:「我們愛著他們,卻也不夠愛他們。」
也許,在這樣不幸的時刻,我們應該停下我們的恐懼和憤怒,一起讀讀東海大學的這一封信,也一起讀讀「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的發起文章,好好想一想:臺灣究竟要怎麼辦?
「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同,我們的目的是提供不同角度的觀點與資訊給家長與主要照顧者,藉此充權家長與主要照顧者的選擇能力,使其有能力逃脫單一的價值論述。最後目的,除了提供家長一個支持的網絡,也避免孩子成為主流價值與觀點的犧牲者。
老師,醫師,父母都不是唯一影響孩子的關鍵大人,也都可以是影響孩子的關鍵大人。
我們大人以為小孩應該是什麼樣? 我們大人如何教小孩?我們大人對孩子有什麼要求與期待?我們以為孩子應該被教成會做什麼?該懂什麼?最終長成什麼樣的人?我們開始擔憂現代孩子的教育,恐成為某種形式的罐頭化或機械化的過程。我們的專業如何在孩子身上運作?將孩子的行為,以疾病化的方式去解釋與對待時,這些對孩子、對整個家庭的影響都重大且深遠,如何能不審慎?」
(本文刊於《張老師月刊》六月號,經原作者同意轉載,本文僅反應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2014-05-26 Web only 作者: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想想這一次臺北捷運殺人事件的鄭捷吧。想想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社會中的大人,甚至我們自己:我們真的注意到了旁邊的人的真實存在?這一次的事件,許多撻伐之聲,乍看是正義的怒吼,但,真的看到鄭捷的存在狀態了嗎?
蔡伯鑫醫師是一位年輕的精神科醫師,某天看完診後,在他的臉書上寫下這樣的內容:
「今天夜診,碰到兩個家長都遇到親師溝通的問題。
「兩個孩子都是智商比平均還低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也都在吃藥。一個國中生,一個國小中年級。
「國中生那位,班導屢屢誇大孩子的錯誤(例如:不小心掉東西發出聲音,就被寫聯絡簿:『影響其他孩子的受教權!』),還當全班同學面前取笑孩子的身材,事後寫聯絡簿則說:『只是開玩笑,沒有惡意,不要只聽孩子的片面之詞。』
「另一個國小生,則是班導認為一直說謊(犯小錯不敢承認;一會兒說有寫作業,一會兒又說沒寫等等),於是就處罰孩子一個人在隔壁空教室大半天。孩子後來怕到大哭,到現在還是不停摳手,變得犯錯後更不敢說話。
「前一個家長去找輔導老師求助,結果班導隔天在聯絡簿上語帶不滿地指責家長不該找『第三者』傳話。家長說,就是過去的經驗,猜想直接找班導,她不會接受,甚至會有衝突呀。
「後一個家長找資源班老師求助,得到的建議是:『1.轉學;2.自學;3.你要怎樣就怎樣,就不要管了。』隔天班導跟媽媽說:『資源班老師說妳很生氣。』媽媽忍不住問:『資源班老師是在挑撥離間嗎?』」
這位年輕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寫說:「唉,坐在診間聽這些家長不斷抱怨怪獸老師,但也忍不住想,那些老師們會不會也覺得他們是怪獸家長呢?親師溝通愈是不良,往往變成無助與惡性的循環。有孩子愈來愈受挫、退縮,也愈沒被聽到他們的聲音,又該怎麼辦?」
是怎樣的老師,為什麼看待這些不夠「常態」的孩子是如此負面、是一種負擔,最好不要存在自己班上?甚至連嫌惡之心都掩蓋不住了?
而更人著急的是:這樣的情形不是少數。最近的注意力缺失症過度治療的風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些年來,在臺灣,小孩子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傾向愈來愈多。特別的是,這些來到診間尋求治療的孩童,很多是老師建議的。
老師們積極建議父母要帶這些孩子去找醫師,認為他們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希望這些孩子能夠服藥治療。如果家長帶去看的兒童精神科醫師認為嚴重程度仍不符合這個診斷,或是認為雖然符合這診斷但處理重點不應是藥物,老師還會積極暗示家長這醫師不夠經驗,甚至建議另外找某位醫師。
而通常,老師建議的醫師,往往是他們過去經驗中較容易開「利他能」這一類藥物的醫師。其中許多不是兒童精神科醫師,甚至不是一般精神科醫師,而是小兒科醫師或復建科醫師。
老師們為什麼急著要孩子吃藥?也許有一點效果吧,小孩的活動量可能稍稍減低了。但更重要的是,當孩子被「醫師」下了一個診斷,特別是要求服藥之後,老師的焦慮下降了。
師的焦慮,一來是來自對教室秩序的控制慾,二來則是對這樣的孩子愈來愈忍受不住的感覺,和他身為老師的道德標準有所衝突,潛意識裡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說法來反駁自己良心的不安。
於是,在臺灣,服用「利他能」的小孩,是逐年地愈來愈多,甚至是多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在高雄執業的家醫科醫師李佳燕,是一位長期關注婦女和兒童權益問題的社會醫師。她兩三年前就開始關注這問題,忍不住在2013年4月寫了一封信給當時的內政部兒童局張秀鴛局長:
「…我們從多年的家庭醫療診療工作,以及自身與周圍親朋好友遇到的現象,開始關注且非常憂心我們的孩子,在幼稚園、在學校,被老師過度判斷為過動症或注意力缺損的兒童精神疾患。即使只是一般親友聊天,只要我一提起過動兒(這名詞),幾乎到處都有父母跟我說:『我小孩的老師說我小孩就是過動兒!』
「有一回,我到高雄市教師會演講過動兒過度診斷與過度開藥的問題時,有一位老師就說隔壁班一位老師,全班二十幾個小朋友,就有八位轉去看醫師,看完診回來,有六位服藥。
「『過度診斷、過度醫療、過度給藥』,沒錯,這是我們醫療界的通病。但是如果發生在成人身上,至少成人有自己決定要不要繼續看病,要不要繼續服藥的權利。但是,這狀況發生在孩子身上,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下,成了完全無法抗拒看病服藥的無權利個體……。」
李醫師的這一封信,憂心的不只是:「老師不善長班級的經營、醫師的失職」,而是進一步希望讓家長「瞭解孩子的本質與教育的目的」,「讓老師重回教育根本,因材施教」,「跟兒童心智科醫界對話,認識教育現況,認識目前家庭與孩子的生活處境與壓力」……。
雖然不曉得昔日的內政部兒童局局長,而今改制後升格為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是否有任何回應,但李醫師提出來的呼籲,是值得再進一步思考的。
我自己是在1979開始陸續接受兒童精神科的訓練;這訓練,一直持續到1985年左右。當時,國內兒童精神科醫師並不多,帶我們訓練的主要是宋維村、陳映雪、徐澄清、李鶯喬、丘彥南等醫師。
在那個時代,注意力缺失症或過動症的診斷並沒有那麼多,但也不是太少。然而,最大的差別是,那時候,教我們這方面專業的醫師們,從來不認為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方法。他們總是強調如何教父母去帶這些小孩,以及,如何建議老師用不傷孩子自尊的方式來經營班級。
至於用藥,在這樣處理過程下,幾乎是十分不必須用的。
那是一個生活細膩而不匆忙的時代,每個人都樂意去傾聽彼此的聲音,即使是門診負擔沉重的醫師也是如此。
然而,曾幾何時,包括醫師、老師和父母,也包括我們的媒體和一般民眾,這樣細膩關懷的生活態度,卻不知不覺地不見了?
在過去,至少在我成長的時候,老師們彼此之間不是提倡「愛的教育」,甚至還很積極糾正或引導當年日本教育下而相信「斯巴達教育」的家長們?
當然,在那一個時代,教育並非完全美好,還是有許多不自覺的偏見存在。譬如: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容易受到重視,相反地,成績不好的學生,似乎較容易被視為品德也不夠好的。然而,即便是這樣,教育相關的事務,包括老師和家長,確實是相信「愛的教育」(雖然不全然做到),相信每一個小孩都是值得以抱持著關愛的心態去找到適合他們個別狀態的方法去教育他們。
而現在,父母和老師,又是怎樣看待孩子的呢?
李佳燕醫師結合了許多關心兒童權益的人士,包括兒童文學的幸佳慧等人,提出「給孩子做自己,拒絕孩子變罐頭」的口號,成立「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在全省各地辦活動。
為什麼是「罐頭孩子」呢?
我猜想是來自童書《罐頭裡的孩子》。這本由德國兒童文學大師克莉絲汀.內斯特林格(Christine Nostinger,1936生)在1976年創作的作品;後來在1983年也被當時還年輕的導演Claudia Schroder改拍成電影。
孩子的內心世界從來沒被真正的注意到,因為大人只是在乎小孩究竟是屬於可以讓他們光采的好孩子(像小說裡罐頭工廠所出產的孩子一樣的好),還是讓他們丟臉的壞孩子。然而,在這樣的在乎下,孩子自身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屬於人的部分,卻是不知不覺地不存在於我們的世界中了。
這樣的不存在,日本的社會則是用「透明的存在」來形容。
孩子雖然是生活在家裡或是在學校,但從沒有被父母、老師或其他同學真正地看到、感受到。
所謂真正地感受到,是指他真正地存在:他的想法、他的心情、他的困難、他為什麼要憤怒或撒謊,甚至他為何要表現這麼好……。而這一切,都不見了。
孩子只是被當作一種物體、一種工具來看待。父母對小孩不自覺地總是注意著:他是不是一個讓我們光采,至少不丟臉的小孩?老師看他則是:他是不是不帶給我的班級麻煩的小孩?而同學看他就成了:他有沒有什麼值得交換的能力、權力、或金錢?
在日本,不只是教育學家或社會學家討論過「透明的存在」這問題,連小說家也延續這觀念的探討。村上龍1976年出道而獲得當年群像新人文學獎和芥川龍之介賞的傑作《接近無限透明的藍》,這本直到2005年在日本已經賣出350萬本,成為日本最暢銷的現代小說之一,就是在探討小孩子們在大人的世界中,被無情地扭曲了。
「透明的存在」這名詞,甚至也出現在日本的犯罪事件裡。1997年日本神戶市須磨區發生了連續殺人事件,包括死亡的兩人和重傷的三人皆是小學生。犯人手法殘暴,甚至還以「酒鬼薔薇聖斗」自稱,寄出挑戰信,整個日本社會都震驚了。然而事隔多日以後,當整個案情終於水落石出,最教人震驚的是,這個被想像成惡魔一般的兇手,竟是一位平常看不出任何異樣的十四歲少年。
這位犯罪少年在挑戰信中,同時也憤怒地斥責日本的教育制度。他在信裡許多的威嚇之後寫道:「強迫性的教育造就了我,一個透明的存在。」
7.
且讓我們想想這一次臺北捷運殺人事件的鄭捷吧。想想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社會中的大人,甚至我們自己:我們真的注意到了旁邊的人的真實存在?
這一次的事件,許多撻伐之聲,乍看是正義的怒吼,但,真的看到鄭捷的存在狀態了嗎?
在這樣滿天的惡魔想像中,十分難能可貴的,東海大學校方發表了一篇值得眾人深思的信。它是寫給東海大學師生的,但我覺得全臺灣都該看看。信中其中的一句話:「我們愛著他們,卻也不夠愛他們。」
也許,在這樣不幸的時刻,我們應該停下我們的恐懼和憤怒,一起讀讀東海大學的這一封信,也一起讀讀「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的發起文章,好好想一想:臺灣究竟要怎麼辦?
「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同,我們的目的是提供不同角度的觀點與資訊給家長與主要照顧者,藉此充權家長與主要照顧者的選擇能力,使其有能力逃脫單一的價值論述。最後目的,除了提供家長一個支持的網絡,也避免孩子成為主流價值與觀點的犧牲者。
老師,醫師,父母都不是唯一影響孩子的關鍵大人,也都可以是影響孩子的關鍵大人。
我們大人以為小孩應該是什麼樣? 我們大人如何教小孩?我們大人對孩子有什麼要求與期待?我們以為孩子應該被教成會做什麼?該懂什麼?最終長成什麼樣的人?我們開始擔憂現代孩子的教育,恐成為某種形式的罐頭化或機械化的過程。我們的專業如何在孩子身上運作?將孩子的行為,以疾病化的方式去解釋與對待時,這些對孩子、對整個家庭的影響都重大且深遠,如何能不審慎?」
(本文刊於《張老師月刊》六月號,經原作者同意轉載,本文僅反應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方格正:選擇與因果(鄭捷案)
【讀者投書】方格正:選擇與因果
.2014/05/29.作者: 方格正..關鍵字: 捷運殺人事件 鄭捷 .
捷運殺人案至今,社會上出現兩種主要聲音,第一是鄭捷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承擔死刑的後果;第二是鄭捷這樣做一定有其原因(許多人歸咎父母),我們需要了解其原因以防範類似事件發生。對我而言,這兩者是矛盾的。
語言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思考方式,自然到讓我們忘了去問,究竟什麼是「選擇」?什麼又是「原因」?談到選擇,人就彷彿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決定要往哪個方向走,但是我們不免又要問,這個決定是從何而來?我們都同意,人並非從這個世界上架空,我們似乎是基因、經驗、習慣、環境和其他無以名狀之物交互作用下的產物,這樣的思考方式很自然,因為這符合我們理解的邏輯—因果律。
在我們的理解裡,凡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甚至看似隨機的骰子都可以透過擲骰子的力道、角度、材質等物理原則計算出結果,這就是何以許多人拼了命想理解究竟鄭捷為何殺人。科學的存在正是為了回答這些因果關係的等式,在自然科學的領域尚且合理,但當我們把這套搬到人身上卻行不通,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原因」究竟是什麼。
殺人這個行為太過極端,多數人沒經驗過因此難以置喙;假設今天問的不是殺人,而是鄭捷吃麥當勞的原因是什麼,那會得到怎樣的答案?從生理學家的角度,人體的設計讓我們渴望高熱量油炸的食物;從商業文化的角度,這是由於麥當勞與美國文化行銷成功的結果;從健康習慣的角度,這是因為衛生機關與家長沒有教導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從里長的角度,這是因為麥當勞的交通方便又便宜,年輕人總是在那邊聚餐。這個list似乎可以寫得很多很長,每一個原因都有點道理,但也都不充分,安全的答案似乎是,鄭捷會吃麥當勞是這一切加總起來的結果,就像環環相扣、極度複雜的骨牌一樣,吃麥當勞只是最後的結果。
真正困難的問題是,一個有原因的選擇還算是選擇嗎?人體的機制、麥當勞行銷成功、家庭的飲食習慣等,沒有任何一個是鄭捷可以控制的,就算最後他吃了麥當勞,究竟誰要負責?幾乎是這整個世界,但幾乎沒有人會這樣想,這裡發現了人的不合邏輯之處,我們相信因果律,卻也相信人有選擇。之所以相信,是因為我們需要。
我們需要有「自由意志」、需要存在的感覺,因為無法接受人生只是龐大骨牌遊戲下的產物,或是如印度神話說的,我們都只活在神的一場夢裡;同時,我們又自以為地解釋因果關係,隱藏在背後的同樣是無法承認自己的渺小與人世的無常。
我當然沒有聰明到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鄭捷父母的淚讓我無法停止思考這些事情。我用同理心窺視了他們的世界,我看到了人間地獄,我感到痛苦。而真正讓我憤怒的,是那些自以為知道答案,站在高處大放厥詞的人。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2014/05/29.作者: 方格正..關鍵字: 捷運殺人事件 鄭捷 .
捷運殺人案至今,社會上出現兩種主要聲音,第一是鄭捷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承擔死刑的後果;第二是鄭捷這樣做一定有其原因(許多人歸咎父母),我們需要了解其原因以防範類似事件發生。對我而言,這兩者是矛盾的。
語言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思考方式,自然到讓我們忘了去問,究竟什麼是「選擇」?什麼又是「原因」?談到選擇,人就彷彿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決定要往哪個方向走,但是我們不免又要問,這個決定是從何而來?我們都同意,人並非從這個世界上架空,我們似乎是基因、經驗、習慣、環境和其他無以名狀之物交互作用下的產物,這樣的思考方式很自然,因為這符合我們理解的邏輯—因果律。
在我們的理解裡,凡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甚至看似隨機的骰子都可以透過擲骰子的力道、角度、材質等物理原則計算出結果,這就是何以許多人拼了命想理解究竟鄭捷為何殺人。科學的存在正是為了回答這些因果關係的等式,在自然科學的領域尚且合理,但當我們把這套搬到人身上卻行不通,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原因」究竟是什麼。
殺人這個行為太過極端,多數人沒經驗過因此難以置喙;假設今天問的不是殺人,而是鄭捷吃麥當勞的原因是什麼,那會得到怎樣的答案?從生理學家的角度,人體的設計讓我們渴望高熱量油炸的食物;從商業文化的角度,這是由於麥當勞與美國文化行銷成功的結果;從健康習慣的角度,這是因為衛生機關與家長沒有教導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從里長的角度,這是因為麥當勞的交通方便又便宜,年輕人總是在那邊聚餐。這個list似乎可以寫得很多很長,每一個原因都有點道理,但也都不充分,安全的答案似乎是,鄭捷會吃麥當勞是這一切加總起來的結果,就像環環相扣、極度複雜的骨牌一樣,吃麥當勞只是最後的結果。
真正困難的問題是,一個有原因的選擇還算是選擇嗎?人體的機制、麥當勞行銷成功、家庭的飲食習慣等,沒有任何一個是鄭捷可以控制的,就算最後他吃了麥當勞,究竟誰要負責?幾乎是這整個世界,但幾乎沒有人會這樣想,這裡發現了人的不合邏輯之處,我們相信因果律,卻也相信人有選擇。之所以相信,是因為我們需要。
我們需要有「自由意志」、需要存在的感覺,因為無法接受人生只是龐大骨牌遊戲下的產物,或是如印度神話說的,我們都只活在神的一場夢裡;同時,我們又自以為地解釋因果關係,隱藏在背後的同樣是無法承認自己的渺小與人世的無常。
我當然沒有聰明到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鄭捷父母的淚讓我無法停止思考這些事情。我用同理心窺視了他們的世界,我看到了人間地獄,我感到痛苦。而真正讓我憤怒的,是那些自以為知道答案,站在高處大放厥詞的人。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專訪青少年問題專家 解讀捷運殺人案
專訪青少年問題專家 解讀捷運殺人案 撰文 / 何欣潔
出處 / 今周刊 910期 2014/05/29
預防下一個鄭捷 父母應該這麼做
不到一周,台灣與美國相繼發生青年隨機濫殺民眾事件,日本也有青年持鋸子砍傷偶像藝人團體。青少年真的是不定時炸彈嗎?他們內心真實的聲音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從這些事件中學習,阻止日後再度發生悲劇?
台北捷運發生隨機殺人造成四死二十四傷事件,震驚社會。不但通勤族人心惶惶,警方向媒體透露,家境優渥的殺人犯鄭捷,平日沉默寡言,卻「沉迷暴力電玩」的細節,也讓許多父母焦急地探問:如果我的孩子也愛打電動、不知如何與外界溝通,甚至出現反社會傾向時,我該如何處理?
《今周刊》訪問兩位青少年問題專家:協助許多青少年走出憂鬱、自殘、傷人困境的心理醫師王浩威;大力推動《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正,協助「犯了錯的孩子」走出迷途的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為父母、師長提供意見。
心理醫師王浩威:當發現孩子「進不去」這個社會
第一步先放下緊張
現在很多小孩子都覺得自己「進不去」社會,我們社會的排他性越來越強,很多人被排除在外面。「進不去」的人們,也許是被排擠;但有些時候,社會沒有排擠他,是他自己感覺自己進不去。無論如何「進不去」的人,有一天會找到一個方式,讓社會看見他、聽見他。
電玩只是孩子逃避的去處
事發之後,大家把焦點放在鄭捷平日愛打電動玩具,認為是電玩害他犯錯。事實上,這些「進不去」的人,自然會找一個地方待著,電玩只是他躲進去的地方,不是電玩讓他變成這樣。
三十年前,台灣還沒有電玩的時候,這些人會躲在其他地方;三十年後出現了新的事物,這些人會躲到另外那個地方去。所以,重點是這些「進不去社會」的人,我們該怎麼對待他,而不是把焦點放在電玩上。
現在,很多父母都很焦慮,頻問「父母該怎麼做?」「是不是該帶小孩去看醫生?」事實上,父母越想問這些問題、越想知道自己該採取什麼措施,都會讓他們更傾向把小孩緊緊抓住,進而採取更多禁止措施。如此一來,社會上每個家庭都越來越傾向自我保護,排他性也隨之增強;在捷運列車、月台上安排警察駐守,也會發生類似的效果,社會越傾向保護、管束,只會讓孩子更「進不去」這個社會。
父母該怎麼辦?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學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你越是保護他,他越無法進入社會。從初步看到的資訊,鄭捷是一個家境非常好的小孩,也許就是家境太好了,這我們不確定,但無論如何,父母一定要放下自己的緊張與焦慮,小孩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式與社會互動,也才能成為「進得去」社會的人。
舉例來說,現在父母提到社會,好像覺得那像個危險的叢林一樣,不願意讓小孩踏進去。但這個「叢林」真的危險嗎?原住民部落不就讓小孩進叢林去學習、歷練嗎?這叢林是很溫和的,你放手讓他去闖,他才能學會如何在叢林裡生存,也才不會成為一個「進不去」社會的人。
二○○八年,日本東京秋葉原也發生隨意殺人事件(編按:犯人是二十五歲的派遣工加藤智大,駕駛卡車進入秋葉原後,開始揮刀砍殺路人,造成七死十傷)。事發之後,日本開始探究無差別殺人者的心理狀態,認為社會發展的狀態讓人變得「透明」,許多人覺得自己不被看見,最後用這種方式爆發出來。
所謂「透明」,就是人們感覺到:社會的眼睛只看得見我的地位、名聲或成就,你看不見我這個人,換句話說,他覺得社會上只有那些有權力的人才會被看見,而自己是不被看見的。
這次事件之後,可以感受到台灣與日本有越來越類似的社會結構,感覺到自己變「透明」的人也許會越來越多。更多限制反而強化排他性
前一陣子的學運,就可以從街頭上的年輕人感受到一種心聲,也就是「你看見我吧!聽見我吧!」一種渴望自己的存在被看見的感覺。但我們的總統竟然回應說:「年輕人的心聲我有聽到,也很願意聽,是林飛帆、陳為廷(學運領袖)不願意來跟我說話。」這實在是很不好的回應方式。
總而言之,還是希望我們的社會、父母,不要因為過度恐慌,就把家中的孩子或年輕人越管越緊、加諸更多限制;放他們去社會上真實地感覺、碰撞,就是最好的方法。再次強調,一個過度保護自己的社會,也會是一個「排他性」越來越強的社會,只會造就更多像鄭捷一樣,無法進入現實社會的人,絕對不是解決事情的好方法。
台大教授李茂生:每人都有反社會傾向 關鍵在如何導引
父母親的心態要正常!你要知道,小孩若有反社會性格,並不是一件壞事。愛因斯坦是不是有反社會人格?希特勒是不是有反社會人格?同樣是反社會人格,為什麼有人變成愛因斯坦、有人變成希特勒?
這不是一個遺傳問題,也並非某一個人天生就為惡魔的問題,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反社會的傾向,關鍵是父母親在發現小孩有反社會人格跡象:不願意或無法遵守社會規範、對某些事物異常執著(可能是特別愛打電玩,也可能是熱愛研究蟑螂)時,有沒有順著他的性格,順著他的「偏差」,去認識他、了解他的與眾不同之處,而且與他溝通?
培養自信 怪胎變奇才
如果父母願意花時間去肯定小孩,發現他的優點,而不是壓抑他,他就有自信面對社會,不會受到傷害,進而走上正確的道路。學校老師、同學也必須多花一點力氣,養成「容忍異端人格」的習慣,而不是把這樣的同學排除在正常班級之外、認定他是怪胎,而是要認識他,甚至欣賞他作為一種與眾不同的人。
舉一個例子,台灣教育界最近很喜歡談ADHD(過動症)。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很有反社會、跟父母與學校作對的傾向,老師就來建議父母,應該帶他去做ADHD的檢查,然後吃藥。我就跟這位父親說,那藥一吃下去,這孩子就完了!他會昏昏沉沉、整個人像被抽乾了一樣。你的孩子,一定有非常優秀、過人的地方,你順著我說的話去做,去待在他旁邊、好好認識他,看他到底「怪」在哪裡、優秀的地方又在哪裡,引導他發揮天賦,他會比任何乖巧的孩子都表現更突出。
這位爸爸相信了我的話,開始了解他、肯定他,後來這個孩子,因為父母的肯定,長出了第一層的保護機制,他活得很有自信,不會受到外界的傷害,現在在某個領域表現非常突出,老師跟同學也都嚇一跳,「原來你這麼厲害」,另眼相看。
這種帶著反社會色彩的孩子,如果能夠順著以上過程,找到與這個社會相處的方法,他可能會是大放異彩的天才,成為優秀的學者、科學家、藝術家,像貝多芬、尼采,這些人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作品會流傳一、兩百年都還影響後世。
忽視存在 孩子變惡魔
反之,如果父母不願意了解他,反而去壓抑他那份過人的「執著」,他就會變得沒有能力應對這個世界,覺得自己變得「透明」而不被看見。變得透明的孩子,他會感覺到自己發出的訊息,沒有人能回應,他會變得恐慌,覺得他人的眼光彷彿都穿透身體、看不見自己,最後發展出一套異常的為人處事方法,去證明自己的存在,悲劇就會發生。事發後,鄭捷父母出來道歉的說法,是很不負責任、不好的作法;聲明說「我們家被毀了」、「怎麼賠也賠不起」,還是在想社會對他求償的事情。沒有去反省鄭捷的成長歷程中,究竟父母、老師、社會做錯了什麼,鄭捷又經歷了什麼,這些沒人想了解,是一種糟糕的作法。
希望社會不要再汲汲營營在「揪出惡魔」,然後極力把他排除,讓這些孩子走上「有路無厝」的處境,只能在路上一直跑、一直跑,卻無處容身。
從校園到電影院,都暗藏殺機—近7年全球重大隨機殺人事件
捷運車廂殺人
2014年台灣台北 大學生鄭捷在捷運板南線上揮刀隨機砍殺乘客,造成4人死亡、24人受傷,為台北捷運首宗無差別殺人事件。
闖入小學槍殺
2013年美國康乃狄克州 亞當‧藍扎(Adam Lanza)持步槍闖入新鎮桑迪胡克小學,槍殺造成20名學童及6名教職員死亡、1人受傷,為美國史上死傷排名人數第二的校園槍擊案。
電影院裡開槍
201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
丹佛市 蝙蝠俠電影《黑暗騎士:黎明昇起》首映時,持槍男子霍姆斯(James Holmes)在電影院內向觀眾開槍,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傷。
假扮警察射擊
2011年挪威烏托亞島 持槍男子布列雷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假扮成警察,朝島上參加挪威執政工黨青年團營隊的人群射擊,造成69人死亡、66人受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挪威死傷最慘重的槍擊案。
鬧區揮刀砍人
2008年日本東京秋葉原 派遣工加藤智大駕卡車闖入秋葉原鬧區,下車揮刀砍人,造成7人死亡、10人受傷。為日本近30年來隨機殺人事件中,傷亡最多者。
出處 / 今周刊 910期 2014/05/29
預防下一個鄭捷 父母應該這麼做
不到一周,台灣與美國相繼發生青年隨機濫殺民眾事件,日本也有青年持鋸子砍傷偶像藝人團體。青少年真的是不定時炸彈嗎?他們內心真實的聲音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從這些事件中學習,阻止日後再度發生悲劇?
台北捷運發生隨機殺人造成四死二十四傷事件,震驚社會。不但通勤族人心惶惶,警方向媒體透露,家境優渥的殺人犯鄭捷,平日沉默寡言,卻「沉迷暴力電玩」的細節,也讓許多父母焦急地探問:如果我的孩子也愛打電動、不知如何與外界溝通,甚至出現反社會傾向時,我該如何處理?
《今周刊》訪問兩位青少年問題專家:協助許多青少年走出憂鬱、自殘、傷人困境的心理醫師王浩威;大力推動《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正,協助「犯了錯的孩子」走出迷途的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為父母、師長提供意見。
心理醫師王浩威:當發現孩子「進不去」這個社會
第一步先放下緊張
現在很多小孩子都覺得自己「進不去」社會,我們社會的排他性越來越強,很多人被排除在外面。「進不去」的人們,也許是被排擠;但有些時候,社會沒有排擠他,是他自己感覺自己進不去。無論如何「進不去」的人,有一天會找到一個方式,讓社會看見他、聽見他。
電玩只是孩子逃避的去處
事發之後,大家把焦點放在鄭捷平日愛打電動玩具,認為是電玩害他犯錯。事實上,這些「進不去」的人,自然會找一個地方待著,電玩只是他躲進去的地方,不是電玩讓他變成這樣。
三十年前,台灣還沒有電玩的時候,這些人會躲在其他地方;三十年後出現了新的事物,這些人會躲到另外那個地方去。所以,重點是這些「進不去社會」的人,我們該怎麼對待他,而不是把焦點放在電玩上。
現在,很多父母都很焦慮,頻問「父母該怎麼做?」「是不是該帶小孩去看醫生?」事實上,父母越想問這些問題、越想知道自己該採取什麼措施,都會讓他們更傾向把小孩緊緊抓住,進而採取更多禁止措施。如此一來,社會上每個家庭都越來越傾向自我保護,排他性也隨之增強;在捷運列車、月台上安排警察駐守,也會發生類似的效果,社會越傾向保護、管束,只會讓孩子更「進不去」這個社會。
父母該怎麼辦?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學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你越是保護他,他越無法進入社會。從初步看到的資訊,鄭捷是一個家境非常好的小孩,也許就是家境太好了,這我們不確定,但無論如何,父母一定要放下自己的緊張與焦慮,小孩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式與社會互動,也才能成為「進得去」社會的人。
舉例來說,現在父母提到社會,好像覺得那像個危險的叢林一樣,不願意讓小孩踏進去。但這個「叢林」真的危險嗎?原住民部落不就讓小孩進叢林去學習、歷練嗎?這叢林是很溫和的,你放手讓他去闖,他才能學會如何在叢林裡生存,也才不會成為一個「進不去」社會的人。
二○○八年,日本東京秋葉原也發生隨意殺人事件(編按:犯人是二十五歲的派遣工加藤智大,駕駛卡車進入秋葉原後,開始揮刀砍殺路人,造成七死十傷)。事發之後,日本開始探究無差別殺人者的心理狀態,認為社會發展的狀態讓人變得「透明」,許多人覺得自己不被看見,最後用這種方式爆發出來。
所謂「透明」,就是人們感覺到:社會的眼睛只看得見我的地位、名聲或成就,你看不見我這個人,換句話說,他覺得社會上只有那些有權力的人才會被看見,而自己是不被看見的。
這次事件之後,可以感受到台灣與日本有越來越類似的社會結構,感覺到自己變「透明」的人也許會越來越多。更多限制反而強化排他性
前一陣子的學運,就可以從街頭上的年輕人感受到一種心聲,也就是「你看見我吧!聽見我吧!」一種渴望自己的存在被看見的感覺。但我們的總統竟然回應說:「年輕人的心聲我有聽到,也很願意聽,是林飛帆、陳為廷(學運領袖)不願意來跟我說話。」這實在是很不好的回應方式。
總而言之,還是希望我們的社會、父母,不要因為過度恐慌,就把家中的孩子或年輕人越管越緊、加諸更多限制;放他們去社會上真實地感覺、碰撞,就是最好的方法。再次強調,一個過度保護自己的社會,也會是一個「排他性」越來越強的社會,只會造就更多像鄭捷一樣,無法進入現實社會的人,絕對不是解決事情的好方法。
台大教授李茂生:每人都有反社會傾向 關鍵在如何導引
父母親的心態要正常!你要知道,小孩若有反社會性格,並不是一件壞事。愛因斯坦是不是有反社會人格?希特勒是不是有反社會人格?同樣是反社會人格,為什麼有人變成愛因斯坦、有人變成希特勒?
這不是一個遺傳問題,也並非某一個人天生就為惡魔的問題,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反社會的傾向,關鍵是父母親在發現小孩有反社會人格跡象:不願意或無法遵守社會規範、對某些事物異常執著(可能是特別愛打電玩,也可能是熱愛研究蟑螂)時,有沒有順著他的性格,順著他的「偏差」,去認識他、了解他的與眾不同之處,而且與他溝通?
培養自信 怪胎變奇才
如果父母願意花時間去肯定小孩,發現他的優點,而不是壓抑他,他就有自信面對社會,不會受到傷害,進而走上正確的道路。學校老師、同學也必須多花一點力氣,養成「容忍異端人格」的習慣,而不是把這樣的同學排除在正常班級之外、認定他是怪胎,而是要認識他,甚至欣賞他作為一種與眾不同的人。
舉一個例子,台灣教育界最近很喜歡談ADHD(過動症)。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很有反社會、跟父母與學校作對的傾向,老師就來建議父母,應該帶他去做ADHD的檢查,然後吃藥。我就跟這位父親說,那藥一吃下去,這孩子就完了!他會昏昏沉沉、整個人像被抽乾了一樣。你的孩子,一定有非常優秀、過人的地方,你順著我說的話去做,去待在他旁邊、好好認識他,看他到底「怪」在哪裡、優秀的地方又在哪裡,引導他發揮天賦,他會比任何乖巧的孩子都表現更突出。
這位爸爸相信了我的話,開始了解他、肯定他,後來這個孩子,因為父母的肯定,長出了第一層的保護機制,他活得很有自信,不會受到外界的傷害,現在在某個領域表現非常突出,老師跟同學也都嚇一跳,「原來你這麼厲害」,另眼相看。
這種帶著反社會色彩的孩子,如果能夠順著以上過程,找到與這個社會相處的方法,他可能會是大放異彩的天才,成為優秀的學者、科學家、藝術家,像貝多芬、尼采,這些人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作品會流傳一、兩百年都還影響後世。
忽視存在 孩子變惡魔
反之,如果父母不願意了解他,反而去壓抑他那份過人的「執著」,他就會變得沒有能力應對這個世界,覺得自己變得「透明」而不被看見。變得透明的孩子,他會感覺到自己發出的訊息,沒有人能回應,他會變得恐慌,覺得他人的眼光彷彿都穿透身體、看不見自己,最後發展出一套異常的為人處事方法,去證明自己的存在,悲劇就會發生。事發後,鄭捷父母出來道歉的說法,是很不負責任、不好的作法;聲明說「我們家被毀了」、「怎麼賠也賠不起」,還是在想社會對他求償的事情。沒有去反省鄭捷的成長歷程中,究竟父母、老師、社會做錯了什麼,鄭捷又經歷了什麼,這些沒人想了解,是一種糟糕的作法。
希望社會不要再汲汲營營在「揪出惡魔」,然後極力把他排除,讓這些孩子走上「有路無厝」的處境,只能在路上一直跑、一直跑,卻無處容身。
從校園到電影院,都暗藏殺機—近7年全球重大隨機殺人事件
捷運車廂殺人
2014年台灣台北 大學生鄭捷在捷運板南線上揮刀隨機砍殺乘客,造成4人死亡、24人受傷,為台北捷運首宗無差別殺人事件。
闖入小學槍殺
2013年美國康乃狄克州 亞當‧藍扎(Adam Lanza)持步槍闖入新鎮桑迪胡克小學,槍殺造成20名學童及6名教職員死亡、1人受傷,為美國史上死傷排名人數第二的校園槍擊案。
電影院裡開槍
201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
丹佛市 蝙蝠俠電影《黑暗騎士:黎明昇起》首映時,持槍男子霍姆斯(James Holmes)在電影院內向觀眾開槍,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傷。
假扮警察射擊
2011年挪威烏托亞島 持槍男子布列雷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假扮成警察,朝島上參加挪威執政工黨青年團營隊的人群射擊,造成69人死亡、66人受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挪威死傷最慘重的槍擊案。
鬧區揮刀砍人
2008年日本東京秋葉原 派遣工加藤智大駕卡車闖入秋葉原鬧區,下車揮刀砍人,造成7人死亡、10人受傷。為日本近30年來隨機殺人事件中,傷亡最多者。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我們「正常人?」不也從社會得到很多?論鄭捷事件 @eaton
我們「正常人?」不也從社會得到很多?論鄭捷事件 @eaton
這次事件,台灣社會大致歸因於精神病、家庭教育失敗、經濟的自由主義擴大貧富差距、政治的保守主義抗拒改革,這些都會造成精神壓抑,無處發洩。若社會冷漠、家庭缺乏愛,當事人就可能走上極端。因此,就某種程度而言,自稱是正常人的我們也可能是共犯。
有錢人不僅影響政府制度,還會鋪天蓋地告訴大家,低薪魯蛇是因為懶惰、選錯行或是資質差。經濟幫辦跟著嚇唬你,想要滷蛋?到時連一粒米都沒得下鍋;提高基本薪會提高失業率(實證是假的);故意忽略自由主義、群帶關係、貪腐、錯誤制度或政府效能低造成失業或低薪。這些都造就富人及其利害關係人的年薪是基層的100-300倍,在台灣比比皆是。
不過,我個人是樂觀的,台灣社會的良心已開始萌芽。君不見國人不甚熟悉的音樂劇-雨果的《悲慘世界》在台灣熱映,好多不懂英文的老一輩或小孩熱淚盈眶地走出戲院?(參清大物理系教授王道維文章, http://www.fhl.net/main/movie/movie53.html)
大環境的壓抑短期內不易改變,但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學習如何愛孩子,有機會愛屋及烏,讓他們多點免疫力。最近重讀一些文章,發現兩個重點:
第一,放手讓孩子自由探索,父母只要在旁安慰、鼓勵,頂多接受諮詢。愈明確的道路,機會愈少,愈多「異域」的經驗,彈性和成熟度就愈高。自由探索另外一個好處是,人生總有悲歡離合,會更有能力面對課堂以外的人生挑戰。而不是哪一天突然面對了,只能手足無措。人生不會有標準答案,如何為自己找尋答案?甚至是,犯錯後能鼓起勇氣選擇補考,不沮喪放棄,勇敢做唯一的自己,才更珍貴。
(參台大教授: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3676 & 郭瑞祥:人生難料 但可以管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601001051-260102 )
第二,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是成績分數,內在智慧是主動學習的能力、慈悲、尊重和理性。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了!(參游乾桂,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authors/yu/ch6-01.html#
順著台大李茂生教授點出的,讓我們按著個人的機會,給那些只有一個突出的才能的透明人一些鼓勵及機會吧!有時人們的確想要聽別人的意見,但很多時候,他們只是希望那些愛他們和關心他們的人,能聆聽他們的心聲。( http://traditional-odb.org/2014/05/22/%e8%81%86%e8%81%bd/ )。
聆聽、鼓勵、給機會可能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及權益,但無所謂,我們「正常人?」不也從社會得到很多?
這次事件,台灣社會大致歸因於精神病、家庭教育失敗、經濟的自由主義擴大貧富差距、政治的保守主義抗拒改革,這些都會造成精神壓抑,無處發洩。若社會冷漠、家庭缺乏愛,當事人就可能走上極端。因此,就某種程度而言,自稱是正常人的我們也可能是共犯。
有錢人不僅影響政府制度,還會鋪天蓋地告訴大家,低薪魯蛇是因為懶惰、選錯行或是資質差。經濟幫辦跟著嚇唬你,想要滷蛋?到時連一粒米都沒得下鍋;提高基本薪會提高失業率(實證是假的);故意忽略自由主義、群帶關係、貪腐、錯誤制度或政府效能低造成失業或低薪。這些都造就富人及其利害關係人的年薪是基層的100-300倍,在台灣比比皆是。
不過,我個人是樂觀的,台灣社會的良心已開始萌芽。君不見國人不甚熟悉的音樂劇-雨果的《悲慘世界》在台灣熱映,好多不懂英文的老一輩或小孩熱淚盈眶地走出戲院?(參清大物理系教授王道維文章, http://www.fhl.net/main/movie/movie53.html)
大環境的壓抑短期內不易改變,但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學習如何愛孩子,有機會愛屋及烏,讓他們多點免疫力。最近重讀一些文章,發現兩個重點:
第一,放手讓孩子自由探索,父母只要在旁安慰、鼓勵,頂多接受諮詢。愈明確的道路,機會愈少,愈多「異域」的經驗,彈性和成熟度就愈高。自由探索另外一個好處是,人生總有悲歡離合,會更有能力面對課堂以外的人生挑戰。而不是哪一天突然面對了,只能手足無措。人生不會有標準答案,如何為自己找尋答案?甚至是,犯錯後能鼓起勇氣選擇補考,不沮喪放棄,勇敢做唯一的自己,才更珍貴。
(參台大教授: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3676 & 郭瑞祥:人生難料 但可以管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601001051-260102 )
第二,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是成績分數,內在智慧是主動學習的能力、慈悲、尊重和理性。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了!(參游乾桂,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authors/yu/ch6-01.html#
順著台大李茂生教授點出的,讓我們按著個人的機會,給那些只有一個突出的才能的透明人一些鼓勵及機會吧!有時人們的確想要聽別人的意見,但很多時候,他們只是希望那些愛他們和關心他們的人,能聆聽他們的心聲。( http://traditional-odb.org/2014/05/22/%e8%81%86%e8%81%bd/ )。
聆聽、鼓勵、給機會可能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及權益,但無所謂,我們「正常人?」不也從社會得到很多?
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主講人:游乾桂
這世代的孩子不是被寵壞,就是因貧窮,沒有被關愛,通通不幸福
看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
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主講人:游乾桂
聽說人一輩子看到一個人一眼只有1/61的機率,今天能與大家見面,希望大家把緣分放在心上,我們好「有緣」,好「惜緣」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
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透過對談了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現有科學知識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 1904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麻?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我。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
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是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
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佈分子,也對社會無用。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如果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二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希望孩子能夠來閱讀這兩本書,不單用眼睛。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身獨特性)。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了一手好手風琴,一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30歲的時候才唸醫科,38歲畢業。老頑童劉其偉,他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他在38歲才開始畫畫,66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因此,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如果2歲就會吊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會有害處。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長久,有人提早上大學資優生,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的生活。例如:有個人12歲上哈佛大學、16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因此,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
不要只是教孩子看書,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
,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學不到的東西。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但森林中的樹往往佇立不搖,我發現其中的道理隱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行道樹修修剪前,則弱不禁風。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就如同「失之東瑜,收之桑榆」的意思.不忘讚美孩子,讚美可以用最少的力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愛他自己,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麼好的東西出來?女兒就會越作越起勁。每天孩子一回來,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學了什麼?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自己會為自己加油,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將來的時代是創意取勝的時代,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例如:WALKMAN就是結合Walk和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處不方便而發明的;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的。
家長必須要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想,而是叫他好好再想一想。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慢導入現實是家長的責任。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1.75倍的效率。
建議每個家庭建構一個運動時間,我們家是騎腳踏車,兒子稱它為「發現台北的秘密花園」,因為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我發現台北的美,甚至發現住家(木柵)附近特別漂亮的地方和小湖泊。你對自己住地方了解嗎?是否能夠讓孩子有美好的回憶?和他們一起去織夢?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
讀者文摘上有個故事:老師告訴小朋友每個人只要捐出5元就能幫助非洲的人鑿一口井。有個小朋友回家跟媽媽要5元,媽媽說我們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這5元。後來老師說上次我說錯了,鑿一口井應該是5000元,於是那個小朋友號召全班同學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錢,加上企業的贊助,最後完成了這個夢想!因此,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希望每個父母能幫助孩子圓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時,原本很擔心他的安全,有次他跑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反而告訴我這裡有窟窿,你要小心喔!如果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這種特質(關心他人)會出不來! 我會帶孩子和我去球場,自然而然他很喜歡球類運動,也精通許多球技!也會自己看NBA(主動去學習),有次和一位年長者比賽他故意比輸,他告訴我他讓他的。
這世界原本就是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校,還原成一個人,馬上就要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助力,如果擁有這些特質,就會有機會!
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那年夏天,我們留下些什麼,將來,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看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
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主講人:游乾桂
聽說人一輩子看到一個人一眼只有1/61的機率,今天能與大家見面,希望大家把緣分放在心上,我們好「有緣」,好「惜緣」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
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透過對談了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現有科學知識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 1904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麻?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我。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
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是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
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佈分子,也對社會無用。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如果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二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希望孩子能夠來閱讀這兩本書,不單用眼睛。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身獨特性)。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了一手好手風琴,一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30歲的時候才唸醫科,38歲畢業。老頑童劉其偉,他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他在38歲才開始畫畫,66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因此,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如果2歲就會吊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會有害處。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長久,有人提早上大學資優生,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的生活。例如:有個人12歲上哈佛大學、16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因此,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
不要只是教孩子看書,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
,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學不到的東西。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但森林中的樹往往佇立不搖,我發現其中的道理隱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行道樹修修剪前,則弱不禁風。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就如同「失之東瑜,收之桑榆」的意思.不忘讚美孩子,讚美可以用最少的力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愛他自己,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麼好的東西出來?女兒就會越作越起勁。每天孩子一回來,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學了什麼?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自己會為自己加油,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將來的時代是創意取勝的時代,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例如:WALKMAN就是結合Walk和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處不方便而發明的;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的。
家長必須要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想,而是叫他好好再想一想。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慢導入現實是家長的責任。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1.75倍的效率。
建議每個家庭建構一個運動時間,我們家是騎腳踏車,兒子稱它為「發現台北的秘密花園」,因為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我發現台北的美,甚至發現住家(木柵)附近特別漂亮的地方和小湖泊。你對自己住地方了解嗎?是否能夠讓孩子有美好的回憶?和他們一起去織夢?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
讀者文摘上有個故事:老師告訴小朋友每個人只要捐出5元就能幫助非洲的人鑿一口井。有個小朋友回家跟媽媽要5元,媽媽說我們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這5元。後來老師說上次我說錯了,鑿一口井應該是5000元,於是那個小朋友號召全班同學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錢,加上企業的贊助,最後完成了這個夢想!因此,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希望每個父母能幫助孩子圓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時,原本很擔心他的安全,有次他跑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反而告訴我這裡有窟窿,你要小心喔!如果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這種特質(關心他人)會出不來! 我會帶孩子和我去球場,自然而然他很喜歡球類運動,也精通許多球技!也會自己看NBA(主動去學習),有次和一位年長者比賽他故意比輸,他告訴我他讓他的。
這世界原本就是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校,還原成一個人,馬上就要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助力,如果擁有這些特質,就會有機會!
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那年夏天,我們留下些什麼,將來,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Steve Jobs 演講全文(史丹佛畢典)
Steve Jobs 演講全文(史丹佛畢典)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
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
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
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
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料,我喜
歡Hare Krishna神廟的好料。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
,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serif與sanserif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又因為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
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HP的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的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
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聽眾鼓掌,Jobs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聽眾笑)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
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
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聽眾笑)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
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非常謝謝大家。(聽眾起立鼓掌二分鐘)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
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
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
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
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料,我喜
歡Hare Krishna神廟的好料。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
,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serif與sanserif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又因為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
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HP的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的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
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聽眾鼓掌,Jobs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聽眾笑)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
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
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聽眾笑)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
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非常謝謝大家。(聽眾起立鼓掌二分鐘)
蘋論:東海大學教我們的事
蘋論:東海大學教我們的事
2014年05月24日
事情發生了,我們像中古獵巫一般地翻找鄭捷的過去,他的家庭、交友,他在學校的表現,甚至連他在畢業紀念冊的留言,我們都解釋成「早已萌生殺機」。我們亟欲從這些蛛絲馬跡中歸納分類,目的是告訴自己:「還好我與我身邊的人跟鄭捷不一樣。」然後,我們可以號召血債血償,就像割除惡性腫瘤一樣,換得我們片刻安心。
--------------------------------------------------------------------------------
聲明充滿愛與自省
但東海大學不一樣,在他們的聲明裡,除向死傷者哀悼與向社會致歉外,也提到:「在東海的每一個人,無論憂喜勝敗,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愛著他們,卻也不夠愛他們。」東海沒有急著切割鄭捷,而是說:「我們多麼不希望此事發生,但若這是必然,我們願意是發生在我們所深愛的東海。因為我們可以有不一樣的承擔。」
老實說,這份發自於兇嫌就讀大學的道歉文並不好寫,但如果不是發自於深切的自責與自省,是寫不出這樣一篇充滿愛與承擔的文字。在捷運喋血事件發生後,社會的殺伐之氣陡然上升,人群間自我防衛的機制悄然啟動,主張嚴刑竣罰的聲浪更是甚囂塵上;這篇來自東大的自省聲明,適巧提供這個社會反思的機會。
捷運喋血事件之所以駭人,在於事前毫無徵兆。一個看似正常小康的家庭、一位學業成績中上的大學男孩,為何從小就蘊藏了殺機?想要幹場「大事業」?這過程中,我們的教育輔導機構為何沒有發現?我們的社會支援體系做了什麼?若這兇嫌長達十幾年的成長過程中,曾真確地感受到自己被愛、被接納、被關懷,是否會有不同結果?
冷血砍殺反映冷漠
某個程度來講,鄭捷選擇以冷血砍殺的方式來切斷他與這個社會的連結,反映出他所處的社會、家庭、學校集體冷漠。冷漠既然已鑄成這次的大錯,若我們對社會與人群還是回應以更多的冷漠,那不是讓錯誤繼續衍生下去嗎?
鄭捷當然要為自己喪心病狂的行徑付出代價,但去脈絡化地將他妖魔化,亟欲除之而後快,無助於理解事件本質,也難防憾事再發生。東海的聲明裡盼同學們彼此「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聊一句」、「走出自己的城堡,給彼此一個開始的機會」,那是我們從這件哀痛事件裡能學到的一課。
2014年05月24日
事情發生了,我們像中古獵巫一般地翻找鄭捷的過去,他的家庭、交友,他在學校的表現,甚至連他在畢業紀念冊的留言,我們都解釋成「早已萌生殺機」。我們亟欲從這些蛛絲馬跡中歸納分類,目的是告訴自己:「還好我與我身邊的人跟鄭捷不一樣。」然後,我們可以號召血債血償,就像割除惡性腫瘤一樣,換得我們片刻安心。
--------------------------------------------------------------------------------
聲明充滿愛與自省
但東海大學不一樣,在他們的聲明裡,除向死傷者哀悼與向社會致歉外,也提到:「在東海的每一個人,無論憂喜勝敗,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愛著他們,卻也不夠愛他們。」東海沒有急著切割鄭捷,而是說:「我們多麼不希望此事發生,但若這是必然,我們願意是發生在我們所深愛的東海。因為我們可以有不一樣的承擔。」
老實說,這份發自於兇嫌就讀大學的道歉文並不好寫,但如果不是發自於深切的自責與自省,是寫不出這樣一篇充滿愛與承擔的文字。在捷運喋血事件發生後,社會的殺伐之氣陡然上升,人群間自我防衛的機制悄然啟動,主張嚴刑竣罰的聲浪更是甚囂塵上;這篇來自東大的自省聲明,適巧提供這個社會反思的機會。
捷運喋血事件之所以駭人,在於事前毫無徵兆。一個看似正常小康的家庭、一位學業成績中上的大學男孩,為何從小就蘊藏了殺機?想要幹場「大事業」?這過程中,我們的教育輔導機構為何沒有發現?我們的社會支援體系做了什麼?若這兇嫌長達十幾年的成長過程中,曾真確地感受到自己被愛、被接納、被關懷,是否會有不同結果?
冷血砍殺反映冷漠
某個程度來講,鄭捷選擇以冷血砍殺的方式來切斷他與這個社會的連結,反映出他所處的社會、家庭、學校集體冷漠。冷漠既然已鑄成這次的大錯,若我們對社會與人群還是回應以更多的冷漠,那不是讓錯誤繼續衍生下去嗎?
鄭捷當然要為自己喪心病狂的行徑付出代價,但去脈絡化地將他妖魔化,亟欲除之而後快,無助於理解事件本質,也難防憾事再發生。東海的聲明裡盼同學們彼此「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聊一句」、「走出自己的城堡,給彼此一個開始的機會」,那是我們從這件哀痛事件裡能學到的一課。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杜震華:韓國大畢生待遇沒好過台灣
亂算
台灣大畢生起薪約2.6萬元(不包括額外項目的經常性薪支)。若中大型企業薪支超過一般企業3成(胡扯),而年終獎金和其他津貼為薪支2成的話,則台灣可比較的大畢生起薪應為4萬元左右(實際是2.7萬)。表面上看來,這還是遠低於韓國。但是,韓國物價高過台灣約4成(物價那有高40%?品質呢?胡扯),4萬元台幣約等於韓國的5.6萬元。韓國的國民賦稅比重約20%,為台灣12%的1.66倍,則台灣大畢生可使用的月薪等於韓國的6.2萬元。
------------
杜震華:韓國大畢生待遇沒好過台灣
2014年03月05日00:05 國家發展委員會管中閔主委日前一席「台灣已經不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談話,讓不少對政府質疑者找到了薪火,並以台灣大學畢業生薪水淪為四小龍之末,遠不及躍升的韓國,來揶揄政府、宣洩情緒。當然,對台灣的悶經濟感到不滿、對薪水無法提升感到怨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還是應對兩國大畢生的真實狀況有客觀了解。
論者每以韓國大學畢業生「月入」7萬多元新台幣和台灣的22K進行比較。事實上,7年前(民國96年)綠色執政下這個議題已經被炒過一次,只是當時由藍媒主炒,這次則在藍軍執政下換由綠媒主炒。若識者都明哲保身,讓事實混沌不清,令民眾老在媒體炒作下隨風起舞,台灣將難擺脫「理盲而濫情」,這才是令人擔憂之處。
事實上,勞委會在7年前已經做過澄清:韓國大畢生起薪7萬多元新台幣,是韓國經營者協會(Korea Employers Federation)調查1300多家中大型企業的「年薪」(已包括獎金、特別津貼、加班費等)所得的資料,台灣媒體直接將它除以12個月,得到7萬多元新台幣就直接拿來和台灣比較,這樣比較當然有不少問題。
事實上,台灣大畢生起薪約2.6萬元(不包括額外項目的經常性薪支)。若中大型企業薪支超過一般企業3成,而年終獎金和其他津貼為薪支2成的話,則台灣可比較的大畢生起薪應為4萬元左右。表面上看來,這還是遠低於韓國。但是,韓國物價高過台灣約4成,4萬元台幣約等於韓國的5.6萬元。韓國的國民賦稅比重約20%,為台灣12%的1.66倍,則台灣大畢生可使用的月薪等於韓國的6.2萬元。另外,韓國平均工時約為台灣的1.1倍,若超時工作有一半沒有適當的加班費可領,則台灣中大型企業大畢生月薪就等於韓國6.5萬元了。其實,若要讓台灣企業起薪提高,就要鼓勵企業國際化、大型化,才能用「國際待遇」聘用本國人力;台灣民眾不可能一方面反對開放市場、企業前進海外,一方面卻又要求高薪。
另外,別忽略韓國「臨時性就業者」(通常是低薪者)占總就業者比例約24%,台灣約5%;且韓國大畢生只有一半能迅速找到工作,台灣相對應的比例較高。這些現象都和OECD 經研部主任Angus Maddison的名作「世界經濟-歷史統計」的資料相互呼應:從50年代到本世紀初,經購買力(PPP)調整的人均生產,台灣一直高於韓國;最新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美國中央情報局評估數據,也都一再印證這個事實。
最後,韓國職場下班後若不和長官去交際應酬一番,通常就表示自己無能。也難怪,韓國人自殺率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所有的「幸福指數」調查,韓國都不如台灣。
因此,發洩完情緒之後,我們還是要認清:韓國大畢生的待遇其實沒有超過台灣!
台灣大畢生起薪約2.6萬元(不包括額外項目的經常性薪支)。若中大型企業薪支超過一般企業3成(胡扯),而年終獎金和其他津貼為薪支2成的話,則台灣可比較的大畢生起薪應為4萬元左右(實際是2.7萬)。表面上看來,這還是遠低於韓國。但是,韓國物價高過台灣約4成(物價那有高40%?品質呢?胡扯),4萬元台幣約等於韓國的5.6萬元。韓國的國民賦稅比重約20%,為台灣12%的1.66倍,則台灣大畢生可使用的月薪等於韓國的6.2萬元。
------------
杜震華:韓國大畢生待遇沒好過台灣
2014年03月05日00:05 國家發展委員會管中閔主委日前一席「台灣已經不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談話,讓不少對政府質疑者找到了薪火,並以台灣大學畢業生薪水淪為四小龍之末,遠不及躍升的韓國,來揶揄政府、宣洩情緒。當然,對台灣的悶經濟感到不滿、對薪水無法提升感到怨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還是應對兩國大畢生的真實狀況有客觀了解。
論者每以韓國大學畢業生「月入」7萬多元新台幣和台灣的22K進行比較。事實上,7年前(民國96年)綠色執政下這個議題已經被炒過一次,只是當時由藍媒主炒,這次則在藍軍執政下換由綠媒主炒。若識者都明哲保身,讓事實混沌不清,令民眾老在媒體炒作下隨風起舞,台灣將難擺脫「理盲而濫情」,這才是令人擔憂之處。
事實上,勞委會在7年前已經做過澄清:韓國大畢生起薪7萬多元新台幣,是韓國經營者協會(Korea Employers Federation)調查1300多家中大型企業的「年薪」(已包括獎金、特別津貼、加班費等)所得的資料,台灣媒體直接將它除以12個月,得到7萬多元新台幣就直接拿來和台灣比較,這樣比較當然有不少問題。
事實上,台灣大畢生起薪約2.6萬元(不包括額外項目的經常性薪支)。若中大型企業薪支超過一般企業3成,而年終獎金和其他津貼為薪支2成的話,則台灣可比較的大畢生起薪應為4萬元左右。表面上看來,這還是遠低於韓國。但是,韓國物價高過台灣約4成,4萬元台幣約等於韓國的5.6萬元。韓國的國民賦稅比重約20%,為台灣12%的1.66倍,則台灣大畢生可使用的月薪等於韓國的6.2萬元。另外,韓國平均工時約為台灣的1.1倍,若超時工作有一半沒有適當的加班費可領,則台灣中大型企業大畢生月薪就等於韓國6.5萬元了。其實,若要讓台灣企業起薪提高,就要鼓勵企業國際化、大型化,才能用「國際待遇」聘用本國人力;台灣民眾不可能一方面反對開放市場、企業前進海外,一方面卻又要求高薪。
另外,別忽略韓國「臨時性就業者」(通常是低薪者)占總就業者比例約24%,台灣約5%;且韓國大畢生只有一半能迅速找到工作,台灣相對應的比例較高。這些現象都和OECD 經研部主任Angus Maddison的名作「世界經濟-歷史統計」的資料相互呼應:從50年代到本世紀初,經購買力(PPP)調整的人均生產,台灣一直高於韓國;最新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美國中央情報局評估數據,也都一再印證這個事實。
最後,韓國職場下班後若不和長官去交際應酬一番,通常就表示自己無能。也難怪,韓國人自殺率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所有的「幸福指數」調查,韓國都不如台灣。
因此,發洩完情緒之後,我們還是要認清:韓國大畢生的待遇其實沒有超過台灣!
高處不勝寒(二):房價下跌 風險何在
2014/05/22 08:42:53
高處不勝寒(二):房價下跌 風險何在
鐘偉
編者按:目前對中國房地產運行的總體態勢、金融風險以及政策選擇逐步分化,考慮到房地產泡沫破滅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動盪,需要對局勢進行整體研判,並給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本文是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鐘偉“中國房地產高處不勝寒”系列的第二部分,主要討論房地產行業下行可能帶來的風險,在他看來,在需求側購房者的財務槓桿雖然較低,按揭貸款整體安全,但房價下跌可能帶來較為復雜的社會問題。
金融體系風險一:房地產消費槓桿低,開發環節預售款作用大
國際經驗表明,過度借債通常是導致房地產泡沫的主要原因,而過度借債尤其是金融體系過度為房地產提供融資,在房地產行業下行過程中受到的打擊最大。因此,債務水平或者槓桿水平是評估房地產泡沫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衡量房價下跌對金融穩定乃至經濟穩定的重要因素。
(1)居民部門槓桿率較低
房屋債務收入比(housing debt to income ratio )反映的是居民購房的負債程度。過去十年來,中國的住房按揭貸款快速增長,到2013年年底,住房按揭貸款余額為9.8萬億,佔各項貸款余額的13.9%,較2012年的12.9%略有提高。過去四年,按揭貸款余額佔居民可支配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8.6%、47.4%、46.3%、48.2%。在次貸危機之前,英美等國的這一比值均超過100%。
按揭貸款余額除以GDP是衡量住戶部門房屋債務規模的另一個指標。2013年,中國的這一指標為17.2%,而2006年這一比值在美國和英國分別為77%、82%,低於20%的發達國家幾乎沒有。因此,中國住戶部門的債務水平是比較低的。
我們還可以用貸款風險比(Loan to Value Ratios,LVR)來衡量槓桿率。
第一種度量方法是用按揭貸款余額除以物業的估值,這需要估算房屋存量的價值。我們使用房屋存量面積與全國房屋均價相乘得到。以2012年為例,中國房屋存量面積約162.6億平米,全國房屋均價約5791元,房屋存量價值約為88.3萬億,是GDP的1.7倍。2012年,按揭貸款余額為8.1萬億,由此房屋的貸款風險比是9.17%,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值,相當於資產負債率不到10%。
但這種方法存在一個問題,中國1998年才開始進行住房的商品化改革,這意味著目前存量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商品房,包括回遷房、房改房、福利房等等,這些房屋沒有使用按揭貸款,從而拉低了總體的住房債務率。不過即便目前債務水平上翻一倍,債務率也不到20%,仍然是比較安全的。
第二種方法是用每年新增住房貸款除以當年商品房銷售金額。2013年新增按揭貸款為1.7萬億,當年房屋銷售金額為8.14萬億,按揭的比例為20.88%;2012年新增按揭貸款為9600億元,而房屋銷售金額為6.45萬億,這意味著按揭的比例只有14.9%。
當然,這一估計也存在缺陷。首先,在分子項,新增按揭余額是當年淨增的余額,已經扣除了當年歸還的按揭,因此有一定的低估。其次,在分母項,房屋銷售金額指的是一手房的銷售,沒有包括二手房的銷售,因此也存在很大的低估。不過,即便考慮這些因素,中國的住房槓桿率應該不會顯著上升。中國住房債務水平較低的主要原因一是首付比例較高,二是有居民儲蓄的支撐。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中國居民部門在住房上的槓桿率是極低的,考慮到大部分是自住需求而非投資需求,房地產市場下行或者房價的下行將不會給按揭貸款的不良率產生較大的影響。
(2)房地產企業的槓桿率適中,但預售款融資是壓低槓桿率的關鍵
房地產企業的公開融資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中,地產開發貸款1.07萬億元,房產開發貸款3.52萬億元,兩口徑合並的房地產開發來自銀行的信貸余額大概在4.59萬億元。按照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3年底,總量10.3萬億的信托資產中,直接投向是房地產的信托貸款是1.03萬億,考慮到部分的口徑可能不是直接的地產項目,而是投向工商業企業的貸款(2.9萬億)和其他等口徑(1.47萬億),我們傾向於認為房地產企業從信托渠道融資的余額在2.5-3萬億左右。預估全社會對於房地產企業的總融資大概在7-10萬億元。
另一個統計口徑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房地產企業本年資金來源,房地產開發企業在2013年資金到位總額為12.2萬億,其中銀行信貸1.97萬億,自籌資金4.74萬億,其他資金來源5.45萬億。統計局的口徑難以區分來自非銀行渠道的融資,但其他資金來源中絕大部分是預售款。
相對於房地產企業僅2013年一年到位的資金總額就達到12.2萬億,全社會對房地產的總量融資7-10萬億來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絕對槓桿並不高,我們預計的槓桿率(負債/權益,扣除預售款)在1-1.5倍之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房地產企業的預售款是房地產企業資金運轉槓桿暫時相對適中的關鍵因素,如果因銷售的原因導致房地產企業預售款大幅下滑,就可能帶來房地產企業的槓桿率陡然上升的情況出現。
以142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作為分析樣本,我們發現其槓桿率在過去五年呈現明顯的逐年攀升的態勢,到2013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槓桿率(含預售款)已經達到2.86,但如果我們扣除預售款來計算槓桿率,2009-2013年這五年的槓桿率基本保持在1左右波動。考慮到上市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狀況相對更好的因素,和我們之前的預估一致,房地產企業的槓桿率(扣除預售款)大概在1-1.5倍,但當前每年5-6萬億的預售款成為房地產企業降低槓桿率的關鍵因素。
金融體系風險二:房地抵質押物價值下降是長期風險
除了直接的房地產企業,現實中大多數工業企業都是通過土地、廠房和設備等作為抵質押物在商業銀行進行融資的。土地價格的變動可能會對這類抵質押物的價格產生負面的影響,從而對金融體系的穩定產生負面影響。
國土資源部對全國重點城市的土地監控顯示,2003-2013年,全國平均地價漲幅為197%,2013年四季度全國重點城市平均地價每平米3349元,而上漲最快的是居住用途的土地,同期上漲了370%,價格為每平米5033元,工業用途土地價格上漲較為緩慢,同期僅僅上漲48%,價格為每平米700元。
總體來看,過去十年地價的上漲還高於房價的上漲,從國土資源部的監控數據來看,工業用地價格上漲較少,但整體地價的上漲依然較為猛烈。
考慮到工業企業獲得商業銀行貸款的主要抵質押物就是土地和廠房(可能還有持有物業的抵押),房地價格如果出現下跌也將對工業企業的信貸獲取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可供參考的是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所帶來的房價地價大幅下跌,直接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也在長期影響到了日本企業的全球競爭能力。
地方債務風險:存在刺破地方債務風險的可能
地方財政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性很高。以2013年為例,2013年地方本級財政收入6.9萬億,其中六項和土地及房產相關的稅收總額1.53萬億(包含: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契稅),如果僅考慮和土地相關的四項稅種,即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和契稅的稅收總額為1.07萬億。2013年,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的轉移支付總額4.8萬億,土地出讓金收入4.2萬億。
如果我們對地方政府財力進行歸類,2013年地方政府從土地相關的出讓和稅收共收入5.3萬億,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4.8萬億,地方政府的非土地相關收入5.8萬億。因此,土地相關財政佔地方政府總收入的大概1/3。剔除中央的轉移支付,大概佔地方財力的1/2。
考慮到2013年地方政府征地和拆遷補償以及一級土地開發所需要的支出大概2萬億,大概佔土地出讓金的一半,因此地方政府2013年在土地上獲取的淨收益大概在3萬億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行業在供給端的回落最明顯影響到的將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益,土地出讓收益的下降將會使得地方政府在土地上獲取的淨收益成比例減少,這可能會影響到地方政府對於地方債務還本付息的能力。
從地方債務的規模來看,審計署於去年12月30日公布了《全國政府債務審計結果》,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6月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06988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9256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66504億元。其中地方政府各類債務合計17.89萬億元。
從總量數據來看,地方政府債務每年的付息壓力在1.5-2萬億,當前土地出讓的淨收益尚能夠在總量上覆蓋地方政府債務的付息壓力,但如果土地價格下跌,土地出讓金額大幅下滑,那麼地方政府債務的延續能力在總量上就會受到考驗。
另外,地方債務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區域分布和省市縣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在統籌層級上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對於債務的償還能力得到一定的加強,但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如果土地收入大幅減少,將會嚴重影響到債務的可持續性(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鐘偉是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高處不勝寒(二):房價下跌 風險何在
鐘偉
編者按:目前對中國房地產運行的總體態勢、金融風險以及政策選擇逐步分化,考慮到房地產泡沫破滅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動盪,需要對局勢進行整體研判,並給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本文是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鐘偉“中國房地產高處不勝寒”系列的第二部分,主要討論房地產行業下行可能帶來的風險,在他看來,在需求側購房者的財務槓桿雖然較低,按揭貸款整體安全,但房價下跌可能帶來較為復雜的社會問題。
金融體系風險一:房地產消費槓桿低,開發環節預售款作用大
國際經驗表明,過度借債通常是導致房地產泡沫的主要原因,而過度借債尤其是金融體系過度為房地產提供融資,在房地產行業下行過程中受到的打擊最大。因此,債務水平或者槓桿水平是評估房地產泡沫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衡量房價下跌對金融穩定乃至經濟穩定的重要因素。
(1)居民部門槓桿率較低
房屋債務收入比(housing debt to income ratio )反映的是居民購房的負債程度。過去十年來,中國的住房按揭貸款快速增長,到2013年年底,住房按揭貸款余額為9.8萬億,佔各項貸款余額的13.9%,較2012年的12.9%略有提高。過去四年,按揭貸款余額佔居民可支配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8.6%、47.4%、46.3%、48.2%。在次貸危機之前,英美等國的這一比值均超過100%。
按揭貸款余額除以GDP是衡量住戶部門房屋債務規模的另一個指標。2013年,中國的這一指標為17.2%,而2006年這一比值在美國和英國分別為77%、82%,低於20%的發達國家幾乎沒有。因此,中國住戶部門的債務水平是比較低的。
我們還可以用貸款風險比(Loan to Value Ratios,LVR)來衡量槓桿率。
第一種度量方法是用按揭貸款余額除以物業的估值,這需要估算房屋存量的價值。我們使用房屋存量面積與全國房屋均價相乘得到。以2012年為例,中國房屋存量面積約162.6億平米,全國房屋均價約5791元,房屋存量價值約為88.3萬億,是GDP的1.7倍。2012年,按揭貸款余額為8.1萬億,由此房屋的貸款風險比是9.17%,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值,相當於資產負債率不到10%。
但這種方法存在一個問題,中國1998年才開始進行住房的商品化改革,這意味著目前存量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商品房,包括回遷房、房改房、福利房等等,這些房屋沒有使用按揭貸款,從而拉低了總體的住房債務率。不過即便目前債務水平上翻一倍,債務率也不到20%,仍然是比較安全的。
第二種方法是用每年新增住房貸款除以當年商品房銷售金額。2013年新增按揭貸款為1.7萬億,當年房屋銷售金額為8.14萬億,按揭的比例為20.88%;2012年新增按揭貸款為9600億元,而房屋銷售金額為6.45萬億,這意味著按揭的比例只有14.9%。
當然,這一估計也存在缺陷。首先,在分子項,新增按揭余額是當年淨增的余額,已經扣除了當年歸還的按揭,因此有一定的低估。其次,在分母項,房屋銷售金額指的是一手房的銷售,沒有包括二手房的銷售,因此也存在很大的低估。不過,即便考慮這些因素,中國的住房槓桿率應該不會顯著上升。中國住房債務水平較低的主要原因一是首付比例較高,二是有居民儲蓄的支撐。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中國居民部門在住房上的槓桿率是極低的,考慮到大部分是自住需求而非投資需求,房地產市場下行或者房價的下行將不會給按揭貸款的不良率產生較大的影響。
(2)房地產企業的槓桿率適中,但預售款融資是壓低槓桿率的關鍵
房地產企業的公開融資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中,地產開發貸款1.07萬億元,房產開發貸款3.52萬億元,兩口徑合並的房地產開發來自銀行的信貸余額大概在4.59萬億元。按照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3年底,總量10.3萬億的信托資產中,直接投向是房地產的信托貸款是1.03萬億,考慮到部分的口徑可能不是直接的地產項目,而是投向工商業企業的貸款(2.9萬億)和其他等口徑(1.47萬億),我們傾向於認為房地產企業從信托渠道融資的余額在2.5-3萬億左右。預估全社會對於房地產企業的總融資大概在7-10萬億元。
另一個統計口徑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房地產企業本年資金來源,房地產開發企業在2013年資金到位總額為12.2萬億,其中銀行信貸1.97萬億,自籌資金4.74萬億,其他資金來源5.45萬億。統計局的口徑難以區分來自非銀行渠道的融資,但其他資金來源中絕大部分是預售款。
相對於房地產企業僅2013年一年到位的資金總額就達到12.2萬億,全社會對房地產的總量融資7-10萬億來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絕對槓桿並不高,我們預計的槓桿率(負債/權益,扣除預售款)在1-1.5倍之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房地產企業的預售款是房地產企業資金運轉槓桿暫時相對適中的關鍵因素,如果因銷售的原因導致房地產企業預售款大幅下滑,就可能帶來房地產企業的槓桿率陡然上升的情況出現。
以142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作為分析樣本,我們發現其槓桿率在過去五年呈現明顯的逐年攀升的態勢,到2013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槓桿率(含預售款)已經達到2.86,但如果我們扣除預售款來計算槓桿率,2009-2013年這五年的槓桿率基本保持在1左右波動。考慮到上市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狀況相對更好的因素,和我們之前的預估一致,房地產企業的槓桿率(扣除預售款)大概在1-1.5倍,但當前每年5-6萬億的預售款成為房地產企業降低槓桿率的關鍵因素。
金融體系風險二:房地抵質押物價值下降是長期風險
除了直接的房地產企業,現實中大多數工業企業都是通過土地、廠房和設備等作為抵質押物在商業銀行進行融資的。土地價格的變動可能會對這類抵質押物的價格產生負面的影響,從而對金融體系的穩定產生負面影響。
國土資源部對全國重點城市的土地監控顯示,2003-2013年,全國平均地價漲幅為197%,2013年四季度全國重點城市平均地價每平米3349元,而上漲最快的是居住用途的土地,同期上漲了370%,價格為每平米5033元,工業用途土地價格上漲較為緩慢,同期僅僅上漲48%,價格為每平米700元。
總體來看,過去十年地價的上漲還高於房價的上漲,從國土資源部的監控數據來看,工業用地價格上漲較少,但整體地價的上漲依然較為猛烈。
考慮到工業企業獲得商業銀行貸款的主要抵質押物就是土地和廠房(可能還有持有物業的抵押),房地價格如果出現下跌也將對工業企業的信貸獲取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可供參考的是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所帶來的房價地價大幅下跌,直接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也在長期影響到了日本企業的全球競爭能力。
地方債務風險:存在刺破地方債務風險的可能
地方財政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性很高。以2013年為例,2013年地方本級財政收入6.9萬億,其中六項和土地及房產相關的稅收總額1.53萬億(包含: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契稅),如果僅考慮和土地相關的四項稅種,即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和契稅的稅收總額為1.07萬億。2013年,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的轉移支付總額4.8萬億,土地出讓金收入4.2萬億。
如果我們對地方政府財力進行歸類,2013年地方政府從土地相關的出讓和稅收共收入5.3萬億,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4.8萬億,地方政府的非土地相關收入5.8萬億。因此,土地相關財政佔地方政府總收入的大概1/3。剔除中央的轉移支付,大概佔地方財力的1/2。
考慮到2013年地方政府征地和拆遷補償以及一級土地開發所需要的支出大概2萬億,大概佔土地出讓金的一半,因此地方政府2013年在土地上獲取的淨收益大概在3萬億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行業在供給端的回落最明顯影響到的將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益,土地出讓收益的下降將會使得地方政府在土地上獲取的淨收益成比例減少,這可能會影響到地方政府對於地方債務還本付息的能力。
從地方債務的規模來看,審計署於去年12月30日公布了《全國政府債務審計結果》,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6月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06988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9256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66504億元。其中地方政府各類債務合計17.89萬億元。
從總量數據來看,地方政府債務每年的付息壓力在1.5-2萬億,當前土地出讓的淨收益尚能夠在總量上覆蓋地方政府債務的付息壓力,但如果土地價格下跌,土地出讓金額大幅下滑,那麼地方政府債務的延續能力在總量上就會受到考驗。
另外,地方債務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區域分布和省市縣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在統籌層級上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對於債務的償還能力得到一定的加強,但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如果土地收入大幅減少,將會嚴重影響到債務的可持續性(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鐘偉是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金像獎影后梅莉史翠普:這代女孩 不必再裝可愛
金像獎影后梅莉史翠普:這代女孩 不必再裝可愛
一九七八年,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演出電影《越戰獵鹿人》,一炮而紅。她在片中的角色琳達,是個痴痴等待男友從越戰返家的小鎮女孩。
2011-04-13 天下雜誌 448期 文/吳怡靜(整理)
二十八年後,史翠普再度以《穿著Prada的惡魔》一片,紅遍全球,這回,她變成了時尚圈的超級女強人米蘭達。
溫柔的琳達,曾經是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內,老一輩男性觀眾們最喜愛的史翠普角色。
但如今,在許多男人眼中,最欣賞這位演技女神的角色,竟然是跋扈又難搞的米蘭達。
「男人正在調整,」走過了三十幾年模仿人生百態的演藝生涯,六十歲的史翠普有感而發。
五月十七日,在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女子學院的畢業典禮上,史翠普從自己的成長故事出發,與畢業生分享對時代、性別與人生的滋味咀嚼。
談起成功之道,我可能不是家長們眼中的好模範。不過,我卻是個能在許多領域都假裝很內行的模仿專家,有很多假裝的專長,例如溪流泛舟、核輻射外洩、時尚搭配、咖啡種植、模仿波蘭口音、法國口音、義大利口音、《麥迪遜之橋》裡面的愛荷華式義大利口音……。
女人比男人更擅長表演
女人比男人更擅長表演,原因何在?因為我們必須如此,這是一種生存的技巧,是千百年來女人賴以求生的方式。
假裝或表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人類調適能力的一部份──我們會改變自己,以便適應時代,或者讓自己更有利。
六歲的我,把媽媽的裙子罩在頭上,抱著洋娃娃,扮演起耶穌誕生記的聖母瑪利亞,因為我的模樣太認真了,結果,我弟弟哈利也自動加入,跟著扮起約瑟夫來。
後來是九歲,我拿起媽媽的眉筆,照著記憶中,外婆臉上的皺紋,仔細地畫滿了自己的臉,然後讓我媽拍照留念。
高中的時候,我迷上了另外一種表演:學習讓自己吸引人。所以,我想像出一個受歡迎的校園美女,深入研究她,模仿她的髮型、唇膏、睫毛、服裝,而且一天只吃一個蘋果。我還努力學習像小孩那樣,輕聲咯笑,這一切都是為了吸引男生,同時被其他女生接納。
不只是外在的改變,我還從內在的個性下工夫。原本我的個性有點跋扈、固執,於是,我刻意培養柔軟、親和、甜美,甚至害羞的氣質,這招對男生非常有效,但其他女生卻看出了我是裝的,她們都不喜歡我。
到了高三,我真的說服自己相信,我已經變成了這個人,這個漂亮、聰明、溫柔的女孩,喜歡在男生講蠢笑話時咯咯地笑、在必要的時候表現出順從。我記得很清楚,那些男生都因此更喜歡我,而我也樂得繼續假裝。一直到我進了瓦瑟女子學院,交了一群好友,我的腦袋終於醒了過來。我發現,我再也不必假裝,我可以當笨蛋、發脾氣、邋里邋遢、逗趣或者精明,我的好友們一點也不介意。這讓我變得真實起來。不過,我還是把高中假裝的這個女孩形象,儲存在記憶裡,後來拍《越戰獵鹿人》時,我就用這種形象來扮演片中的琳達。這部電影奪得了一九七八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琳達就是一個藍領階級的小鎮女孩,美麗、嫻靜、痴痴等待男友從越戰返家。
男人最愛:琳達或米蘭達?
很多年紀跟我差不多的男人,包括柯林頓前總統,都曾經跟我說,這個角色(琳達)是我演過的女人當中,他們最喜愛的一個。在我心裡,我非常了解背後的原因。但是世界已經改變了,今天,大部份男人都說,他們最喜歡我演的角色,是《穿著Prada的惡魔》裡,那個難搞的時尚雜誌總編輯米蘭達。
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轉變。過去,男人會找琳達當女友,覺得她楚楚可憐,但現在,他們認同的卻是米蘭達。男人們認同米蘭達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她為自己和員工所立下的高標準、領導人的吃力不討好、「沒人了解我」,以及孤立感。他們同情她、甚至喜歡上她。
做電影的人都曉得,這一行最困難的挑戰,就是讓男性觀眾認同女主角,把她當成自己的化身。相反的,女性觀眾從小就開始認同男性角色:羅密歐、哈姆雷特,我記得我還會學彼得潘,拿劍對抗虎克船長──因為我把自己當成了彼得潘。但是,要讓男性認同茱麗葉、溫蒂、小婦人或小美人魚,那就難多了。
現在,總算,男人開始調整了(men are adapting)。他們正在改變自己最根深蒂固的偏見,這種改變,對他們父親一代來說,絕對很困難,對祖父一代更是不可能。而帶來轉變的關鍵,就是因為男人開始有了移情、同理心。
各位巴納德的女畢業生們,你們這一代不必裝可愛或壓抑自己的看法,你們接受了高等教育,可以想像一條跟過去一代非常不同的道路。
眼前全世界有許多問題,從貧窮、愛滋、人口走私到人權侵犯等,全都肇因於性別的不平等。未來,你們將有機會、也有責任,推動這些問題的改進。
這是一個屬於你們的時代,你們或許覺得,本來就該這樣,沒什麼稀奇,事實上,我們的世界從來沒有所謂的常態,只有不斷地改變、抗拒改變,然後是更多改變。歷史上從不曾有一刻像現在這樣,許多高等學位都頒發給了女性。一百年前,女人在這些學校裡,還只能當清潔工,但再過不久,大部份的法律、醫學學位可能都會被女性拿走;全球各地,過去被當成財產的貧窮婦女們,現在開始擁有自己的財產;《經濟學人》更指出,女性勞動力的增加,是過去二十年來,工業國家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她們對於全球GDP成長的貢獻之大,甚至超過了新科技,或者中國、印度這些新興巨人。
二十七年前,我回到母校瓦瑟學院,為畢業典禮致詞,大家都說我講得很棒。那篇演說,我寫得駕輕就熟,因為當時的我,無所不知:剛當上媽、拿了兩座金像獎、處處精明、曉得該說些什麼最討好。
但如今,我覺得自己懂得的東西,大概只有年輕女孩們的十六分之一吧,對於世事,我不再像以往那麼確定。
我今年六十歲,四個小孩都已經長大,也都面臨了跟你們一樣的挑戰。不過儘管如此,對於很多我始終沒搞懂,但還是很好奇的事情,我卻變得更加樂觀。
我被邀請來這裡致詞,是因為我的成功和名氣,但無論我拿下多少獎項,得獎這件事,對於我的個人幸福、人生的目的感,其實並沒有太多影響。對我來說,人生真正的意義,來自於用真切的感情,研究這個世界;來自於關注我所珍愛的人,以及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
而每當我在電視上,手裡拿著獎,滔滔不絕發表感言時,我都是在表演。當上名人,讓我學會了要隱身,但是成為演員,卻打開了我的靈魂。
你不必非得成名不可,你只要讓父母親為你感到光榮,就已足夠。而這一點,你們都已經做到了。
一九七八年,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演出電影《越戰獵鹿人》,一炮而紅。她在片中的角色琳達,是個痴痴等待男友從越戰返家的小鎮女孩。
2011-04-13 天下雜誌 448期 文/吳怡靜(整理)
二十八年後,史翠普再度以《穿著Prada的惡魔》一片,紅遍全球,這回,她變成了時尚圈的超級女強人米蘭達。
溫柔的琳達,曾經是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內,老一輩男性觀眾們最喜愛的史翠普角色。
但如今,在許多男人眼中,最欣賞這位演技女神的角色,竟然是跋扈又難搞的米蘭達。
「男人正在調整,」走過了三十幾年模仿人生百態的演藝生涯,六十歲的史翠普有感而發。
五月十七日,在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女子學院的畢業典禮上,史翠普從自己的成長故事出發,與畢業生分享對時代、性別與人生的滋味咀嚼。
談起成功之道,我可能不是家長們眼中的好模範。不過,我卻是個能在許多領域都假裝很內行的模仿專家,有很多假裝的專長,例如溪流泛舟、核輻射外洩、時尚搭配、咖啡種植、模仿波蘭口音、法國口音、義大利口音、《麥迪遜之橋》裡面的愛荷華式義大利口音……。
女人比男人更擅長表演
女人比男人更擅長表演,原因何在?因為我們必須如此,這是一種生存的技巧,是千百年來女人賴以求生的方式。
假裝或表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人類調適能力的一部份──我們會改變自己,以便適應時代,或者讓自己更有利。
六歲的我,把媽媽的裙子罩在頭上,抱著洋娃娃,扮演起耶穌誕生記的聖母瑪利亞,因為我的模樣太認真了,結果,我弟弟哈利也自動加入,跟著扮起約瑟夫來。
後來是九歲,我拿起媽媽的眉筆,照著記憶中,外婆臉上的皺紋,仔細地畫滿了自己的臉,然後讓我媽拍照留念。
高中的時候,我迷上了另外一種表演:學習讓自己吸引人。所以,我想像出一個受歡迎的校園美女,深入研究她,模仿她的髮型、唇膏、睫毛、服裝,而且一天只吃一個蘋果。我還努力學習像小孩那樣,輕聲咯笑,這一切都是為了吸引男生,同時被其他女生接納。
不只是外在的改變,我還從內在的個性下工夫。原本我的個性有點跋扈、固執,於是,我刻意培養柔軟、親和、甜美,甚至害羞的氣質,這招對男生非常有效,但其他女生卻看出了我是裝的,她們都不喜歡我。
到了高三,我真的說服自己相信,我已經變成了這個人,這個漂亮、聰明、溫柔的女孩,喜歡在男生講蠢笑話時咯咯地笑、在必要的時候表現出順從。我記得很清楚,那些男生都因此更喜歡我,而我也樂得繼續假裝。一直到我進了瓦瑟女子學院,交了一群好友,我的腦袋終於醒了過來。我發現,我再也不必假裝,我可以當笨蛋、發脾氣、邋里邋遢、逗趣或者精明,我的好友們一點也不介意。這讓我變得真實起來。不過,我還是把高中假裝的這個女孩形象,儲存在記憶裡,後來拍《越戰獵鹿人》時,我就用這種形象來扮演片中的琳達。這部電影奪得了一九七八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琳達就是一個藍領階級的小鎮女孩,美麗、嫻靜、痴痴等待男友從越戰返家。
男人最愛:琳達或米蘭達?
很多年紀跟我差不多的男人,包括柯林頓前總統,都曾經跟我說,這個角色(琳達)是我演過的女人當中,他們最喜愛的一個。在我心裡,我非常了解背後的原因。但是世界已經改變了,今天,大部份男人都說,他們最喜歡我演的角色,是《穿著Prada的惡魔》裡,那個難搞的時尚雜誌總編輯米蘭達。
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轉變。過去,男人會找琳達當女友,覺得她楚楚可憐,但現在,他們認同的卻是米蘭達。男人們認同米蘭達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她為自己和員工所立下的高標準、領導人的吃力不討好、「沒人了解我」,以及孤立感。他們同情她、甚至喜歡上她。
做電影的人都曉得,這一行最困難的挑戰,就是讓男性觀眾認同女主角,把她當成自己的化身。相反的,女性觀眾從小就開始認同男性角色:羅密歐、哈姆雷特,我記得我還會學彼得潘,拿劍對抗虎克船長──因為我把自己當成了彼得潘。但是,要讓男性認同茱麗葉、溫蒂、小婦人或小美人魚,那就難多了。
現在,總算,男人開始調整了(men are adapting)。他們正在改變自己最根深蒂固的偏見,這種改變,對他們父親一代來說,絕對很困難,對祖父一代更是不可能。而帶來轉變的關鍵,就是因為男人開始有了移情、同理心。
各位巴納德的女畢業生們,你們這一代不必裝可愛或壓抑自己的看法,你們接受了高等教育,可以想像一條跟過去一代非常不同的道路。
眼前全世界有許多問題,從貧窮、愛滋、人口走私到人權侵犯等,全都肇因於性別的不平等。未來,你們將有機會、也有責任,推動這些問題的改進。
這是一個屬於你們的時代,你們或許覺得,本來就該這樣,沒什麼稀奇,事實上,我們的世界從來沒有所謂的常態,只有不斷地改變、抗拒改變,然後是更多改變。歷史上從不曾有一刻像現在這樣,許多高等學位都頒發給了女性。一百年前,女人在這些學校裡,還只能當清潔工,但再過不久,大部份的法律、醫學學位可能都會被女性拿走;全球各地,過去被當成財產的貧窮婦女們,現在開始擁有自己的財產;《經濟學人》更指出,女性勞動力的增加,是過去二十年來,工業國家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她們對於全球GDP成長的貢獻之大,甚至超過了新科技,或者中國、印度這些新興巨人。
二十七年前,我回到母校瓦瑟學院,為畢業典禮致詞,大家都說我講得很棒。那篇演說,我寫得駕輕就熟,因為當時的我,無所不知:剛當上媽、拿了兩座金像獎、處處精明、曉得該說些什麼最討好。
但如今,我覺得自己懂得的東西,大概只有年輕女孩們的十六分之一吧,對於世事,我不再像以往那麼確定。
我今年六十歲,四個小孩都已經長大,也都面臨了跟你們一樣的挑戰。不過儘管如此,對於很多我始終沒搞懂,但還是很好奇的事情,我卻變得更加樂觀。
我被邀請來這裡致詞,是因為我的成功和名氣,但無論我拿下多少獎項,得獎這件事,對於我的個人幸福、人生的目的感,其實並沒有太多影響。對我來說,人生真正的意義,來自於用真切的感情,研究這個世界;來自於關注我所珍愛的人,以及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
而每當我在電視上,手裡拿著獎,滔滔不絕發表感言時,我都是在表演。當上名人,讓我學會了要隱身,但是成為演員,卻打開了我的靈魂。
你不必非得成名不可,你只要讓父母親為你感到光榮,就已足夠。而這一點,你們都已經做到了。
高處不勝寒(一):中國房地產巔峰已過
2014/05/21 08:38:01
高處不勝寒(一):中國房地產巔峰已過
正文 評論 更多觀點的文章 »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轉播到騰訊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到優士網 投稿 打印 轉發 0英文字體鐘偉
編者按:目前對中國房地產運行的總體態勢、金融風險以及政策選擇逐步分化,考慮到房地產泡沫破滅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動盪,需要對局勢進行整體研判,並給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本文是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鐘偉“中國房地產高處不勝寒”系列的第一部分,主要討論中國房地產市場總體的供求格局,在他看來,房地產行業已入平台期,巔峰過後將逐漸下行。
2010年房地產的限購限貸政策,是房地產行業中長期發展的重要拐點,我們認為房地產從2010年因限購政策的影響提前進入了成熟期。未來2-5年,房地產的中期趨勢依然是高位平台調整。我們判斷,房地產行業的巔峰其實早已過去,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平台期,房地產行業的供求關系,已經逐漸扭轉。
房地產行業的需求巔峰逐漸過去
(1)房地產新增需求正在面臨拐點
房地產的需求一般分為兩類:第一,居住需求;第二,投資需求。從影響因素上來說,居住需求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於人口和收入,而投資需求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價格預期、房產投資收益和資金成本等。
從新增婚姻家庭、新增城市人口、新增人口購買能力等方面來看,房地產的居住需求正在呈現緩慢放緩的態勢,即使從2010年開始實施的限購限貸政策,在局部限制了一些剛性的購房需求,但並不影響需求變動的方向。
第一,新增適婚家庭的拐點開始出現。
中國上一輪出生率的高峰期是在1981-1990年,十年的平均出生率達到了21.5口,出生率的最高峰值出現在1987年,毫無疑問,80後是新增住房需求最旺盛的一代。1991-2000年,中國的出生率從19.68口(1990年出生率為21口)逐漸下滑至14.64口,2002年下滑至12口左右,其後一直保持在12口左右的水平。
按照生育高峰推斷適婚人群規模,2014-2016年每年新增適婚人群就將出現明顯的拐點,80後一代對於住房剛性需求的頂峰逐漸過去。
第二,新增城市人口預計每年1200萬人左右。
到2013年底,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6%左右。《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目標中提出,“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縮小2個百分點左右,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提出解決“三個一億人的問題”,第一個一億人要解決的人群是已經在城市裡面工作、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把他們落戶在城鎮,第二個一億人是指已經在城市裡面居住了,但是居住條件很差、很惡劣,就是所謂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第三個一億人就是指現在還在農村的人口,特別是在城鎮化水平相對落後的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促進全國城鎮化的均衡發展。
考慮到新型城鎮化規劃的正面影響,到2020年城市人口的城市化率從53.7%上升至60%,平均每年提高0.9個百分點,即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大約為1200萬人,對應的住房需求大概為400萬套。再考慮到一億人的棚戶區改造,將要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大概3600萬套(不在商品房的供給口徑內),而另外一億需要落戶的人口,部分可能已經在城市擁有住房。
第三,新增城市人口的購買力仍顯不足。
新型城鎮化雖然能夠推動農民的就地城市化進程,但新增城市人口的住房購買力卻將呈現下降的趨勢。考慮到很大一部分農民工在城市或者城郊已經擁有自己的住房,這2.36億的農民工依然是農村人口中收入較高的一部分,而剩下的農村勞動力人口,從收入和儲蓄的角度來看,購買力不足的情況將會更加突出。而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台階,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均呈現放緩的跡象,農村土地改革也尚需較長的時間,因此在短期內吸引新增城市人口購買商品房具有較大的難度。
投資住房需求方面,政策的影響因素持續發酵,限購限貸政策在過去三年對於投資需求的擠壓非常明顯;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來自於利率市場化,國內利率市場化和海外投資渠道的逐漸開放,意味著房屋租售比將被迫向下回歸,其結果是要麼租金上升,要麼房價下跌;隨著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逐漸逆轉,未來指望房地產投資需求的大幅上升也變得越來越不現實。
第一,投資需求在當前中國的購房需求中已經佔比較低,即使限購限貸政策有所放鬆,投資需求依然不可能大幅上升。
過去三年,受到房地產限購限貸政策的擠壓,投資需求被大大擠出市場,以限購政策以來當年新增住房按揭貸款佔當年房屋銷售的佔比來看,2010-2013年分別為26.55%、14.20%、14.91%和20.88%。按揭率顯示購房環節槓桿基本消失。槓桿率的消失意味著房地產投資的主要收益將來自於房價的上漲和房租收益率,而價格預期的改變對於房地產投資需求中長期的變化依然是較為不利的。另一個制約因素將來自於房地產稅的立法和征收,對於國內房地產中長期投資需求,這依然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第二,利率市場化進程是不容低估的影響因素,中國的金融體系從利率管制逐步向利率市場化轉變的前期,無風險利率出現大幅提升,成為資金的重要投資方向,中長期來看,利率市場化進程將逼迫房屋租售比向正常回歸。
房地產投資需求本是居民資產配置中的重要一環, 2000-2010年,國內居民尚缺乏投資渠道,股市房市成為較為單一的居民投資渠道,但這個過程在2010年後被逐漸打破,主要原因是利率市場化進程推動了存款側無風險利率的大幅上升,加上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限依然受到管制,不均衡的雙重價格導致以理財產品收益率為代表的無風險利率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資金投資於理財、信托等金融產品,如2013年商業銀行理財的余額已經達到10萬億元左右,截止到2013年信托行業管理的資產規模也接近11萬億元。
(2)房地產存量數據顯示需求尚能穩定4-6年
戶均住房套數是反映住房存量充足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戶均套數的估計需要兩個數據:一是城市的存量住房,二是城市戶數。
從統計局公布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積來看,2011年為32.7平米,如果每戶家庭3個人,每套房98平米的話,那麼城市戶均套數就是1,說明目前供求基本平衡。但是統計局公布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積高估了城市人口實際的居住面積,原因在於:第一,統計局在計算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時,使用的是城鎮戶籍人口,而非常住人口,但當前城鎮常住人口佔比達到53.7%,而城鎮戶籍人口佔比只有35.7%,兩者相差2.36億人;第二,在城鎮戶籍人口中,集體戶也不在統計局計算的口徑之內,然而,集體戶正是那些尚未落戶的住房剛需群體。因此,如果考慮到城市集體戶,以及大量的城市非戶籍常住人口,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可能下降至25平米以下。
如果我們用統計局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積來估算存量房,那麼2011年,城市住房面積約為153.6億平米。如果按每套住房100平米來計算,中國存量住房約為1.54億套。2011年年底,城鎮戶籍人口約4.7億人,城鎮戶均規模約2.87人,可估算全國城鎮戶數(戶籍)約為1.64億戶。由此估算,2011年中國戶均住房套數為0.94套,到2012年上升至0.97套。
如上所述,由於統計局公布的人均居住面積存在高估,因此實際的戶均套數可能會低於上述估計。無論如何,從戶均套數來看,中國的住房總量並不存在過剩現象。
然而,考慮到每套住房100平米可能會高估單套住宅面積,未來城市常住人口達到60%,城市人口總數大約8.16億人,所需要的住房總量2.72 -2.85億套,按照戶均一套估算(從海外的經驗來看,戶均一套時住房房地產市場的存量基本平衡),所需住宅總面積250-285億平米。而截止到2013年,存量的住宅面積接近180億平米,按照每年10-12億平的新房銷售量,預計7-10年房地產存量的供求平衡就將出現。但我們預計住房需求的相對平穩期將縮短,可能僅能維持4-6年。
房地產供求失衡或從局部走向全面
2013年受到上半年房地產銷售報復性反彈的影響,房地產投資再次出現加速。2013年房屋新開工面積超過20億平米,房屋施工面積已經達到66.56億平米。房地產在2013年糟糕的供給端表現無疑給短期的房地產市場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房地產供求失衡的狀況迅速從局部走向全面。
截止到2013年底,商品房住宅的施工面積48.63億平米,當年的新開工面積14.58億平米,按照我們對供需側變化的計算,供給在未來出現明顯的斷崖式下跌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原因是在需求進入到一個高位平穩期後(即每年的銷售保持在10-15億平米,但難以有較快增長以後),開發商預期的顯著變化很有可能帶來新開工的斷崖式下滑。
如2014年1-2月,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27.4%,房屋銷售面積同比增長-0.1%,考慮到2013年1-2月房屋銷售極高的基數因素,我們可以對短期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得出以下結論:第一,銷售量方面的表現依然處於高位;第二,新開工的下滑可能意味著開發商對於市場預期開始出現明顯轉變。
另一個短期的轉變因素發生在商品房交易市場上,2014年前三個月,全國30大城市商品房交易同比下滑20%左右,其中一線城市同比下滑40%,再現2012年上半年的情況。如果考慮到限購限貸政策已經持續三年之久,政策的邊際效應早已過去的問題,此輪轉變的核心因素應該是對房價上漲預期的快速調整,越來越多人開始不再認為房價不會下跌。
我們對2010年房地產銷售的情況和房地產價格走勢的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房地產量價之間存在明顯的因果效應,成交量的變化是未來成交價格變化的重要原因,成交量對價格影響的滯後時間在3-6個月。供求關系的變化首先影響房地產交易量,成交量出現明顯的收縮或增加,3-6個月以後,明顯影響到價格的走勢。按照量為價先的經驗,2014年1-3月份房地產成交的明顯萎縮,將會在價格上逐漸得到反映,如果加上預期變化的推動,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房價調整壓力。
2014-2015年,我們不排除在房地產的供給側,尤其是住房新開工會出現明顯的回落,房屋新開工面積的絕對量將低於房屋銷售面積,隨後更大的可能性將會逐漸緩慢回落。
目前的兩難是,如果2014年房屋供給側繼續放大,則未來市場平衡將更艱難;如果今年房地產銷售和新開工失速,其涉及投資的同比少增可能逾萬億,這將給投資增長和經濟增長穩定在合理區間內構成挑戰。
房價上漲程度已然透支未來
國內過去十年房價上漲的程度已然透支了未來,從絕對漲幅、房價收入比和住房租金回報率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絕對房價已經很高了,因此在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的時間點,房價的下行壓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大。
(1)過去十年房價上漲較快
房價漲幅是識別房地產泡沫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因此討論房地產泡沫的先決條件是看房價的漲幅,如果房價漲幅很小,就可以排除房地產泡沫。討論中國房價漲幅的麻煩之處在於目前沒有一個權威的指標可以真實或比較真實的刻畫房價狀況。
第一個指標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我們以2004年7月為基數編制房價指數。該指數顯示, 2004年7月份以來,新房價格累計漲幅為77%;二手房價格累計漲幅為57%。
第二個指標是住建部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公布的全國房屋均價數據,該指標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規律,每年的年初相比頭一年的年底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該指標顯示,到2014年2月,全國房屋均價為6775元/平米,從2004年7月份以來,全國房屋均價上漲了150%。
第三個指標是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百城房價指數,該指標時間跨度較短,從2010年6月才開始統計。該指數顯示,從2010年6月至今百城住宅價格上漲21.7%,一線城市上漲38.3%。從絕對數來看,2014年3月,百城房價為11002元/平米,一線城市房價為28765元/平米。
第四個指標是中原地產的二手房價格指數,該指數沒有全國的。從一線城市的情況來看,2004年5月至2014年3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手房的價格分別上漲了374%、346%、505%、420%。目前北京二手房均價為34556元/平米。
從房價絕對水平來看,中指院與中原地產的數據與真實情況應該相差不大。由於北京的新房多在五環外,因此新房價格應該低於二手房價格。當然,從房價漲幅來看,即便是漲幅最大的中原二手房指數,與實際情況相比還是存在一定低估。
(2)房價收入比遠超國際水平
房價收入比是識別房地產價格泡沫的最常用指標,這一指標用來衡量人們的購房支付能力。國內的房價收入比從官方口徑和民間口徑得出的結論大相徑庭。如果我們以北上廣深這類的一線城市為例,房價收入比已經達到30倍,遠遠高於國際水平。
房價收入比可用一套100平米住房的平均價格除以一個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來計算。住房總價由住房均價所得,由於全國的住房均價只有住建部公布,因此盡管這一數據存在低估,我們不得不使用這一數據。2013年年底,全國住房均價6237元/平米,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955元,戶均規模使用2012年的數據2.86人,由此估算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77091元,房價收入比為8.1倍,即假定一個家庭把所有的可支配收入用於購房,平均需要8.1年的時間才能購買一套住房。
盡管在過去的十年,中國房價經歷了顯著的快速上漲,但全國的房價收入比卻在不斷下降。原因在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要快於住建部所統計的房價增速。過去10年(2004年-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1.9倍,復合增速11.1%,而住建部所統計的房屋均價增長了1.3倍,復合增速8.7%。
住建部的統計數據未必是錯誤的,只不過這一數據只統計新房,而大城市的新房越來越往郊區遷移,因此,房價的數據失真了。由此來看,中國的房價收入比可能顯著高於目前所估算的8.1倍(國外有民間機構計算中國2011年房價收入比為29倍)。
為了更真實的反映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我們用中原地產的城市房價指數來估算房價收入比。以北京為例,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2013年年底,北京二手房房價為34652元/平米,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321元,城鎮戶均規模使用2012年底的數據2.73人,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10076元。據此估算,房價收入比約為31倍,顯著高於全國的8.1倍。
發達國家的房價收入比一般為6-7倍,美國只有3倍。為什麼中國或者說至少在大城市,能支撐30倍的房價收入比?可能的原因有:第一,中國過高的儲蓄率支撐了高房價收入比。在中國,尤其是在大城市,一個普通的家庭購房,往往耗盡幾代人所有的積蓄才能湊夠首付。其實房價收入比較高的現象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很多國家都存在。國民儲蓄率越高的國家,房價收入比也越高。第二,目前買房的主體,其收入往往高於人均可支配收入。據統計,收入排名前20%的城鎮家庭的平均收入是城鎮居民總體平均收入的3倍;排名前40%家庭的平均收入則是總體平均收入的2倍。2011年,全國平均收入水平為21809元,但最高收入戶、高收入戶、中等偏上收入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58841元、35579元、26419元,顯著高於平均水平。
總之,相對於居民收入來講,中國的房價、尤其是大城市的房價確實過高了。
(3)住房租金回報率較低
租金回報率或房價租金比也是衡量房地產泡沫的常用指標。中國官方尚未公布房價租金比,但中原地產公布了2008年以來的租金回報率(房價租金比的倒數)。2008年以來,中國一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持續下行,北京的租金回報率從3.5%下降至目前的2%,上海從3%下降至2.0%,深圳從3.9%下降至2.2%,廣州從4.5%下降至2.5%。
租金回報率的下降要麼是租金的下降,要麼是房價的上漲幅度超過租金的漲幅,從租金價格指數來看,答案是後者。從2009年至今,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的租金價格分別上漲了34%、63%、59%、31%,但二手房房價上漲的幅度分別為69%、107%、167%、112%。因此,一線城市的數據表明,在過去的五年,房價、租金漲幅都很大,但房價的漲幅遠超租金的漲幅,由此導致租金回報率持續走低。
目前一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為2-2.5%,即需要40-50年的時間才能通過租金收回成本,顯然,這是一個很低的數字,遠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4-5%的平均水平。即便與巴西、香港等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一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仍然是偏低的,但比台灣、韓國的水平略高一些。(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鐘偉是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高處不勝寒(一):中國房地產巔峰已過
正文 評論 更多觀點的文章 »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轉播到騰訊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到優士網 投稿 打印 轉發 0英文字體鐘偉
編者按:目前對中國房地產運行的總體態勢、金融風險以及政策選擇逐步分化,考慮到房地產泡沫破滅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動盪,需要對局勢進行整體研判,並給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本文是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鐘偉“中國房地產高處不勝寒”系列的第一部分,主要討論中國房地產市場總體的供求格局,在他看來,房地產行業已入平台期,巔峰過後將逐漸下行。
2010年房地產的限購限貸政策,是房地產行業中長期發展的重要拐點,我們認為房地產從2010年因限購政策的影響提前進入了成熟期。未來2-5年,房地產的中期趨勢依然是高位平台調整。我們判斷,房地產行業的巔峰其實早已過去,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平台期,房地產行業的供求關系,已經逐漸扭轉。
房地產行業的需求巔峰逐漸過去
(1)房地產新增需求正在面臨拐點
房地產的需求一般分為兩類:第一,居住需求;第二,投資需求。從影響因素上來說,居住需求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於人口和收入,而投資需求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價格預期、房產投資收益和資金成本等。
從新增婚姻家庭、新增城市人口、新增人口購買能力等方面來看,房地產的居住需求正在呈現緩慢放緩的態勢,即使從2010年開始實施的限購限貸政策,在局部限制了一些剛性的購房需求,但並不影響需求變動的方向。
第一,新增適婚家庭的拐點開始出現。
中國上一輪出生率的高峰期是在1981-1990年,十年的平均出生率達到了21.5口,出生率的最高峰值出現在1987年,毫無疑問,80後是新增住房需求最旺盛的一代。1991-2000年,中國的出生率從19.68口(1990年出生率為21口)逐漸下滑至14.64口,2002年下滑至12口左右,其後一直保持在12口左右的水平。
按照生育高峰推斷適婚人群規模,2014-2016年每年新增適婚人群就將出現明顯的拐點,80後一代對於住房剛性需求的頂峰逐漸過去。
第二,新增城市人口預計每年1200萬人左右。
到2013年底,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6%左右。《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目標中提出,“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縮小2個百分點左右,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提出解決“三個一億人的問題”,第一個一億人要解決的人群是已經在城市裡面工作、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把他們落戶在城鎮,第二個一億人是指已經在城市裡面居住了,但是居住條件很差、很惡劣,就是所謂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第三個一億人就是指現在還在農村的人口,特別是在城鎮化水平相對落後的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促進全國城鎮化的均衡發展。
考慮到新型城鎮化規劃的正面影響,到2020年城市人口的城市化率從53.7%上升至60%,平均每年提高0.9個百分點,即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大約為1200萬人,對應的住房需求大概為400萬套。再考慮到一億人的棚戶區改造,將要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大概3600萬套(不在商品房的供給口徑內),而另外一億需要落戶的人口,部分可能已經在城市擁有住房。
第三,新增城市人口的購買力仍顯不足。
新型城鎮化雖然能夠推動農民的就地城市化進程,但新增城市人口的住房購買力卻將呈現下降的趨勢。考慮到很大一部分農民工在城市或者城郊已經擁有自己的住房,這2.36億的農民工依然是農村人口中收入較高的一部分,而剩下的農村勞動力人口,從收入和儲蓄的角度來看,購買力不足的情況將會更加突出。而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台階,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均呈現放緩的跡象,農村土地改革也尚需較長的時間,因此在短期內吸引新增城市人口購買商品房具有較大的難度。
投資住房需求方面,政策的影響因素持續發酵,限購限貸政策在過去三年對於投資需求的擠壓非常明顯;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來自於利率市場化,國內利率市場化和海外投資渠道的逐漸開放,意味著房屋租售比將被迫向下回歸,其結果是要麼租金上升,要麼房價下跌;隨著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逐漸逆轉,未來指望房地產投資需求的大幅上升也變得越來越不現實。
第一,投資需求在當前中國的購房需求中已經佔比較低,即使限購限貸政策有所放鬆,投資需求依然不可能大幅上升。
過去三年,受到房地產限購限貸政策的擠壓,投資需求被大大擠出市場,以限購政策以來當年新增住房按揭貸款佔當年房屋銷售的佔比來看,2010-2013年分別為26.55%、14.20%、14.91%和20.88%。按揭率顯示購房環節槓桿基本消失。槓桿率的消失意味著房地產投資的主要收益將來自於房價的上漲和房租收益率,而價格預期的改變對於房地產投資需求中長期的變化依然是較為不利的。另一個制約因素將來自於房地產稅的立法和征收,對於國內房地產中長期投資需求,這依然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第二,利率市場化進程是不容低估的影響因素,中國的金融體系從利率管制逐步向利率市場化轉變的前期,無風險利率出現大幅提升,成為資金的重要投資方向,中長期來看,利率市場化進程將逼迫房屋租售比向正常回歸。
房地產投資需求本是居民資產配置中的重要一環, 2000-2010年,國內居民尚缺乏投資渠道,股市房市成為較為單一的居民投資渠道,但這個過程在2010年後被逐漸打破,主要原因是利率市場化進程推動了存款側無風險利率的大幅上升,加上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限依然受到管制,不均衡的雙重價格導致以理財產品收益率為代表的無風險利率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資金投資於理財、信托等金融產品,如2013年商業銀行理財的余額已經達到10萬億元左右,截止到2013年信托行業管理的資產規模也接近11萬億元。
(2)房地產存量數據顯示需求尚能穩定4-6年
戶均住房套數是反映住房存量充足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戶均套數的估計需要兩個數據:一是城市的存量住房,二是城市戶數。
從統計局公布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積來看,2011年為32.7平米,如果每戶家庭3個人,每套房98平米的話,那麼城市戶均套數就是1,說明目前供求基本平衡。但是統計局公布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積高估了城市人口實際的居住面積,原因在於:第一,統計局在計算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時,使用的是城鎮戶籍人口,而非常住人口,但當前城鎮常住人口佔比達到53.7%,而城鎮戶籍人口佔比只有35.7%,兩者相差2.36億人;第二,在城鎮戶籍人口中,集體戶也不在統計局計算的口徑之內,然而,集體戶正是那些尚未落戶的住房剛需群體。因此,如果考慮到城市集體戶,以及大量的城市非戶籍常住人口,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可能下降至25平米以下。
如果我們用統計局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積來估算存量房,那麼2011年,城市住房面積約為153.6億平米。如果按每套住房100平米來計算,中國存量住房約為1.54億套。2011年年底,城鎮戶籍人口約4.7億人,城鎮戶均規模約2.87人,可估算全國城鎮戶數(戶籍)約為1.64億戶。由此估算,2011年中國戶均住房套數為0.94套,到2012年上升至0.97套。
如上所述,由於統計局公布的人均居住面積存在高估,因此實際的戶均套數可能會低於上述估計。無論如何,從戶均套數來看,中國的住房總量並不存在過剩現象。
然而,考慮到每套住房100平米可能會高估單套住宅面積,未來城市常住人口達到60%,城市人口總數大約8.16億人,所需要的住房總量2.72 -2.85億套,按照戶均一套估算(從海外的經驗來看,戶均一套時住房房地產市場的存量基本平衡),所需住宅總面積250-285億平米。而截止到2013年,存量的住宅面積接近180億平米,按照每年10-12億平的新房銷售量,預計7-10年房地產存量的供求平衡就將出現。但我們預計住房需求的相對平穩期將縮短,可能僅能維持4-6年。
房地產供求失衡或從局部走向全面
2013年受到上半年房地產銷售報復性反彈的影響,房地產投資再次出現加速。2013年房屋新開工面積超過20億平米,房屋施工面積已經達到66.56億平米。房地產在2013年糟糕的供給端表現無疑給短期的房地產市場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房地產供求失衡的狀況迅速從局部走向全面。
截止到2013年底,商品房住宅的施工面積48.63億平米,當年的新開工面積14.58億平米,按照我們對供需側變化的計算,供給在未來出現明顯的斷崖式下跌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原因是在需求進入到一個高位平穩期後(即每年的銷售保持在10-15億平米,但難以有較快增長以後),開發商預期的顯著變化很有可能帶來新開工的斷崖式下滑。
如2014年1-2月,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27.4%,房屋銷售面積同比增長-0.1%,考慮到2013年1-2月房屋銷售極高的基數因素,我們可以對短期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得出以下結論:第一,銷售量方面的表現依然處於高位;第二,新開工的下滑可能意味著開發商對於市場預期開始出現明顯轉變。
另一個短期的轉變因素發生在商品房交易市場上,2014年前三個月,全國30大城市商品房交易同比下滑20%左右,其中一線城市同比下滑40%,再現2012年上半年的情況。如果考慮到限購限貸政策已經持續三年之久,政策的邊際效應早已過去的問題,此輪轉變的核心因素應該是對房價上漲預期的快速調整,越來越多人開始不再認為房價不會下跌。
我們對2010年房地產銷售的情況和房地產價格走勢的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房地產量價之間存在明顯的因果效應,成交量的變化是未來成交價格變化的重要原因,成交量對價格影響的滯後時間在3-6個月。供求關系的變化首先影響房地產交易量,成交量出現明顯的收縮或增加,3-6個月以後,明顯影響到價格的走勢。按照量為價先的經驗,2014年1-3月份房地產成交的明顯萎縮,將會在價格上逐漸得到反映,如果加上預期變化的推動,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房價調整壓力。
2014-2015年,我們不排除在房地產的供給側,尤其是住房新開工會出現明顯的回落,房屋新開工面積的絕對量將低於房屋銷售面積,隨後更大的可能性將會逐漸緩慢回落。
目前的兩難是,如果2014年房屋供給側繼續放大,則未來市場平衡將更艱難;如果今年房地產銷售和新開工失速,其涉及投資的同比少增可能逾萬億,這將給投資增長和經濟增長穩定在合理區間內構成挑戰。
房價上漲程度已然透支未來
國內過去十年房價上漲的程度已然透支了未來,從絕對漲幅、房價收入比和住房租金回報率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絕對房價已經很高了,因此在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的時間點,房價的下行壓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大。
(1)過去十年房價上漲較快
房價漲幅是識別房地產泡沫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因此討論房地產泡沫的先決條件是看房價的漲幅,如果房價漲幅很小,就可以排除房地產泡沫。討論中國房價漲幅的麻煩之處在於目前沒有一個權威的指標可以真實或比較真實的刻畫房價狀況。
第一個指標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我們以2004年7月為基數編制房價指數。該指數顯示, 2004年7月份以來,新房價格累計漲幅為77%;二手房價格累計漲幅為57%。
第二個指標是住建部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公布的全國房屋均價數據,該指標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規律,每年的年初相比頭一年的年底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該指標顯示,到2014年2月,全國房屋均價為6775元/平米,從2004年7月份以來,全國房屋均價上漲了150%。
第三個指標是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百城房價指數,該指標時間跨度較短,從2010年6月才開始統計。該指數顯示,從2010年6月至今百城住宅價格上漲21.7%,一線城市上漲38.3%。從絕對數來看,2014年3月,百城房價為11002元/平米,一線城市房價為28765元/平米。
第四個指標是中原地產的二手房價格指數,該指數沒有全國的。從一線城市的情況來看,2004年5月至2014年3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手房的價格分別上漲了374%、346%、505%、420%。目前北京二手房均價為34556元/平米。
從房價絕對水平來看,中指院與中原地產的數據與真實情況應該相差不大。由於北京的新房多在五環外,因此新房價格應該低於二手房價格。當然,從房價漲幅來看,即便是漲幅最大的中原二手房指數,與實際情況相比還是存在一定低估。
(2)房價收入比遠超國際水平
房價收入比是識別房地產價格泡沫的最常用指標,這一指標用來衡量人們的購房支付能力。國內的房價收入比從官方口徑和民間口徑得出的結論大相徑庭。如果我們以北上廣深這類的一線城市為例,房價收入比已經達到30倍,遠遠高於國際水平。
房價收入比可用一套100平米住房的平均價格除以一個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來計算。住房總價由住房均價所得,由於全國的住房均價只有住建部公布,因此盡管這一數據存在低估,我們不得不使用這一數據。2013年年底,全國住房均價6237元/平米,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955元,戶均規模使用2012年的數據2.86人,由此估算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77091元,房價收入比為8.1倍,即假定一個家庭把所有的可支配收入用於購房,平均需要8.1年的時間才能購買一套住房。
盡管在過去的十年,中國房價經歷了顯著的快速上漲,但全國的房價收入比卻在不斷下降。原因在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要快於住建部所統計的房價增速。過去10年(2004年-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1.9倍,復合增速11.1%,而住建部所統計的房屋均價增長了1.3倍,復合增速8.7%。
住建部的統計數據未必是錯誤的,只不過這一數據只統計新房,而大城市的新房越來越往郊區遷移,因此,房價的數據失真了。由此來看,中國的房價收入比可能顯著高於目前所估算的8.1倍(國外有民間機構計算中國2011年房價收入比為29倍)。
為了更真實的反映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我們用中原地產的城市房價指數來估算房價收入比。以北京為例,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2013年年底,北京二手房房價為34652元/平米,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321元,城鎮戶均規模使用2012年底的數據2.73人,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10076元。據此估算,房價收入比約為31倍,顯著高於全國的8.1倍。
發達國家的房價收入比一般為6-7倍,美國只有3倍。為什麼中國或者說至少在大城市,能支撐30倍的房價收入比?可能的原因有:第一,中國過高的儲蓄率支撐了高房價收入比。在中國,尤其是在大城市,一個普通的家庭購房,往往耗盡幾代人所有的積蓄才能湊夠首付。其實房價收入比較高的現象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很多國家都存在。國民儲蓄率越高的國家,房價收入比也越高。第二,目前買房的主體,其收入往往高於人均可支配收入。據統計,收入排名前20%的城鎮家庭的平均收入是城鎮居民總體平均收入的3倍;排名前40%家庭的平均收入則是總體平均收入的2倍。2011年,全國平均收入水平為21809元,但最高收入戶、高收入戶、中等偏上收入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58841元、35579元、26419元,顯著高於平均水平。
總之,相對於居民收入來講,中國的房價、尤其是大城市的房價確實過高了。
(3)住房租金回報率較低
租金回報率或房價租金比也是衡量房地產泡沫的常用指標。中國官方尚未公布房價租金比,但中原地產公布了2008年以來的租金回報率(房價租金比的倒數)。2008年以來,中國一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持續下行,北京的租金回報率從3.5%下降至目前的2%,上海從3%下降至2.0%,深圳從3.9%下降至2.2%,廣州從4.5%下降至2.5%。
租金回報率的下降要麼是租金的下降,要麼是房價的上漲幅度超過租金的漲幅,從租金價格指數來看,答案是後者。從2009年至今,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的租金價格分別上漲了34%、63%、59%、31%,但二手房房價上漲的幅度分別為69%、107%、167%、112%。因此,一線城市的數據表明,在過去的五年,房價、租金漲幅都很大,但房價的漲幅遠超租金的漲幅,由此導致租金回報率持續走低。
目前一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為2-2.5%,即需要40-50年的時間才能通過租金收回成本,顯然,這是一個很低的數字,遠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4-5%的平均水平。即便與巴西、香港等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一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仍然是偏低的,但比台灣、韓國的水平略高一些。(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鐘偉是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史上最大加稅案」的漏洞(eaton)
「史上最大加稅案」的漏洞(原題:大股東透過鉅額交易逃稅)
2014-05-20 06:00
◎ 陳舉
立法院最近三讀通過「史上最大加稅案」的財政健全方案,其中增加高所得者稅率四十五%的級距,及兩稅合一股利扣抵率從一百%扣抵降至五十%,財政部預期可增加六百億元稅收。
不要高興得太早,台灣的稅基漏洞多得很,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能收到多少還不一定。若不信,我馬上公布一個大漏洞。大股東,特別是不必公開申報的非董監事,可以跟證券商合作,於除權息前,透過鉅額交易相互買賣股票期貨與股票,除權息後再買賣轉回,如此大股東可以規避綜所稅,證券商依稅法規定也不必繳稅。
台灣上市櫃公司市值約廿八兆元,若其中十%利用上述漏洞,假設配發股息四%,就可以規避四百零八億元的綜所稅。我不知道被加稅的九千五百位富人知道這件事情會不會服氣?但我一定知道,經常公開呼籲政府,要堵住免稅漏洞的張忠謀先生一定不會服氣。
(作者為企業顧問,嘉義市民)
2014-05-20 06:00
◎ 陳舉
立法院最近三讀通過「史上最大加稅案」的財政健全方案,其中增加高所得者稅率四十五%的級距,及兩稅合一股利扣抵率從一百%扣抵降至五十%,財政部預期可增加六百億元稅收。
不要高興得太早,台灣的稅基漏洞多得很,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能收到多少還不一定。若不信,我馬上公布一個大漏洞。大股東,特別是不必公開申報的非董監事,可以跟證券商合作,於除權息前,透過鉅額交易相互買賣股票期貨與股票,除權息後再買賣轉回,如此大股東可以規避綜所稅,證券商依稅法規定也不必繳稅。
台灣上市櫃公司市值約廿八兆元,若其中十%利用上述漏洞,假設配發股息四%,就可以規避四百零八億元的綜所稅。我不知道被加稅的九千五百位富人知道這件事情會不會服氣?但我一定知道,經常公開呼籲政府,要堵住免稅漏洞的張忠謀先生一定不會服氣。
(作者為企業顧問,嘉義市民)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為什麼說中國房地產泡沫瀕臨破滅?
2014/05/19 09:33:27
為什麼說中國房地產泡沫瀕臨破滅?
洪灝
在19世紀阿拉斯加淘金熱的時候,有一年的冬天特別寒冷,工人們的生存條件非常艱苦,常常飢腸轆轆,僅僅靠吃著沙丁魚罐頭來維持生計。從而一個交易活躍的沙丁魚市場也就應運而生。盡管後來氣候有所回暖,但是沙丁魚罐頭的交易卻並未停止,其價格的上漲反而癒演癒烈。一名不知情的工人傾囊買下了一個沙丁魚罐頭,想品嘗一下這一昂貴的珍肴,然而打開罐頭卻發現裡頭的沙丁魚早已經變黑腐爛了。他急忙跑回賣家那裡理論,卻被笑著告知這些魚罐頭是拿來交易的,而不是拿來吃的。
這個小故事其實也簡單地給出了泡沫的定義:如果一種商品的價錢和它的使用價值完全脫鉤了,那麼這就是泡沫。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商品的價格上漲並不是因為它的使用價值在不斷地提高,而僅僅是因為漲了而漲,那麼這就是泡沫。
當然,泡沫與泡沫之間並不盡相同。簡單地說,如果一個泡沫是建立在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資產基礎之上的,同時是以銀行參與大規模的信貸創造而煽風點火的,那麼這種泡沫破滅時對實體經濟所產生的後果將非常嚴重。比如,18世紀荷蘭的鬱金香泡沫,以及各個國家所經歷了的房地產泡沫。
然而,如果一個泡沫的形成是由於過度地投資實體經濟的生產工具,那麼這樣的泡沫“雖破猶榮”。比如19世紀美國和英國的鐵路泡沫,以及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這些泡沫雖然最終由於過度投資,估值過高而破滅,它們卻留下了許多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生活的生產資料。我們可以不過分地說,如果沒有當年的互聯網泡沫,互聯網經濟或許難以發展到如今這樣的高度。
這兩種泡沫的區別,也解釋了為什麼美國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經濟只經過了短暫的衰退而再次騰飛,而在2008年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卻一蹶不振,必須經過政府反復的大力刺激,方得復蘇。一般來說,一個泡沫破滅的最終推手是信貸創造的放緩或停止。同時,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的現象既是泡沫白熱化、即將破滅的表現之一,也是一個重要的觸發點。
當下,中國的市場裡存在著兩個顯著的泡沫,一個是樓市,另一個是小盤股。這兩個泡沫的價格上漲都遠遠地脫離了基本面支持,僅僅是因為漲而漲。然而如前所述,房地產泡沫屬於惡性泡沫,它的最終破滅將對經濟產生嚴重的沖擊。而小盤股的泡沫則屬於良性泡沫,泡沫破滅後還是可以留下許多實際的生產資料從而提高生產率並且改善人們的生活。
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房價已經漲了很久了,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點破滅?
三月份央行在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的時候,曾於其新聞稿中表示中國的經常賬戶盈余相對於GDP比例已下降至2.1%,因此,“國際收支趨於平衡,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礎”。另一方面,中國“財政金融風險可控,外匯儲備充裕,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較強,人民幣匯率也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簡而言之,根據央行的意見,人民幣的估值似乎已達到了一個長期均衡點。值得注意的是,此說法與中國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已然見頂的時間吻合。假如這個解讀是正確的,那麼自2005年7月匯率改革以來所展開的人民幣升值趨勢終於將告一段落。事實上,自從三月以來,人民幣開始快速貶值,而房地產價格升幅也同時迅速收窄。
假如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發生趨勢性的逆轉,那麼房地產長期升值的趨勢也將戛然而止,甚至逆轉。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可通過廉價的匯率推動出口,以增加外匯儲備。然後可以開始讓貨幣升值,以便進行大規模的資產價值重估。一旦匯率升值至接近平衡點,資產價值重估將會停止。匯率調整的步驟反映出財富如何通過廉價的貨幣制度首先從國外生產商轉移至國內生產商,然後通過資產重估轉移至上層階級,最終轉移至大部分人──資產泡沫的最終接捧者。
這個過程聽起來耳熟能詳。2005年7月,當中國開始進行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外匯儲備只有8,000億美元,但現在這個數字已增長四倍至接近四萬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的房地產價格已急升約四倍至泡沫水平。若以史為鑒,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逆轉將會是中國房地產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強大阻力。
中國已逐漸警覺房地產泡沫隱現的風險。盡管許多市場人士仍在爭辯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否存在泡沫,但有關爭辯並不切題。中國房地產泡沫爆破只是時間問題。我們的研究顯示,中國房地產價格上漲與貨幣供應量密切相關,貨幣供應量走勢領先約2-3個季度。此外,在12個月滾動的基礎上,現時逾60%的新廣義貨幣供應量僅流入商品房銷售。有關比率實際上已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十分驚人(見下圖)。
Bloomberg
難怪中國在大量“印錢”之後卻尚未經歷過太多的通脹壓力──房地產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吸收了國內大部分新貨幣供應量。然而,隨著貨幣供應量接近歷史低點且不易擴張,加上大部分新增貨幣供應量已被配置到商品房銷售,目前市場根本沒有充裕資金進一步推高房價。流動性增長的收緊讓房地產泡沫當下面臨持續擠壓,甚至會成為泡沫爆破的觸發點。
隨著房地產風險的不斷暴露,有關部門已經開始採取應對措施。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取消限購為房地產鬆綁。同時,在一個央行與各大商業銀行的內部會議上,管理層用口頭指導的方式要求商業銀行提高發放房貸的效率。但這些措施都是徒勞,或者在最好的情況之下僅僅能暫緩房地產價格下行的時間和速度,但終究不能改變其運行的趨勢。商業銀行房貸的放緩其實與存款大量流失沖擊了其貸款能力有很大關系。同時,也由於房價處於一個非常高的位置,甚至有報道稱銀行表示不願意貸款是因為“房子根本不值這麼多錢”。歸根結底,對房地產信貸增長的放緩甚至縮減將成為房地產泡沫破滅的主要推手。
如前所述,兩類泡沫的破滅所產生的後果截然不同。除了對實體經濟生產效率的影響不同之外,對股票投資者的意義也不盡相同。在2000年美國的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美國的銀行板塊跑贏了標普500 指數超過了85%。然而,在日本房地產破滅之後,日本銀行板塊跑輸了日經指數超過了75%。當下的中國投資者應該以史為鑒。
(本文作者洪灝是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自2001年起獲得CFA証書。原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執行總經理。您可以通過新浪微博與作者聯系。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為什麼說中國房地產泡沫瀕臨破滅?
洪灝
在19世紀阿拉斯加淘金熱的時候,有一年的冬天特別寒冷,工人們的生存條件非常艱苦,常常飢腸轆轆,僅僅靠吃著沙丁魚罐頭來維持生計。從而一個交易活躍的沙丁魚市場也就應運而生。盡管後來氣候有所回暖,但是沙丁魚罐頭的交易卻並未停止,其價格的上漲反而癒演癒烈。一名不知情的工人傾囊買下了一個沙丁魚罐頭,想品嘗一下這一昂貴的珍肴,然而打開罐頭卻發現裡頭的沙丁魚早已經變黑腐爛了。他急忙跑回賣家那裡理論,卻被笑著告知這些魚罐頭是拿來交易的,而不是拿來吃的。
這個小故事其實也簡單地給出了泡沫的定義:如果一種商品的價錢和它的使用價值完全脫鉤了,那麼這就是泡沫。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商品的價格上漲並不是因為它的使用價值在不斷地提高,而僅僅是因為漲了而漲,那麼這就是泡沫。
當然,泡沫與泡沫之間並不盡相同。簡單地說,如果一個泡沫是建立在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資產基礎之上的,同時是以銀行參與大規模的信貸創造而煽風點火的,那麼這種泡沫破滅時對實體經濟所產生的後果將非常嚴重。比如,18世紀荷蘭的鬱金香泡沫,以及各個國家所經歷了的房地產泡沫。
然而,如果一個泡沫的形成是由於過度地投資實體經濟的生產工具,那麼這樣的泡沫“雖破猶榮”。比如19世紀美國和英國的鐵路泡沫,以及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這些泡沫雖然最終由於過度投資,估值過高而破滅,它們卻留下了許多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生活的生產資料。我們可以不過分地說,如果沒有當年的互聯網泡沫,互聯網經濟或許難以發展到如今這樣的高度。
這兩種泡沫的區別,也解釋了為什麼美國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經濟只經過了短暫的衰退而再次騰飛,而在2008年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卻一蹶不振,必須經過政府反復的大力刺激,方得復蘇。一般來說,一個泡沫破滅的最終推手是信貸創造的放緩或停止。同時,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的現象既是泡沫白熱化、即將破滅的表現之一,也是一個重要的觸發點。
當下,中國的市場裡存在著兩個顯著的泡沫,一個是樓市,另一個是小盤股。這兩個泡沫的價格上漲都遠遠地脫離了基本面支持,僅僅是因為漲而漲。然而如前所述,房地產泡沫屬於惡性泡沫,它的最終破滅將對經濟產生嚴重的沖擊。而小盤股的泡沫則屬於良性泡沫,泡沫破滅後還是可以留下許多實際的生產資料從而提高生產率並且改善人們的生活。
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房價已經漲了很久了,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點破滅?
三月份央行在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的時候,曾於其新聞稿中表示中國的經常賬戶盈余相對於GDP比例已下降至2.1%,因此,“國際收支趨於平衡,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礎”。另一方面,中國“財政金融風險可控,外匯儲備充裕,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較強,人民幣匯率也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簡而言之,根據央行的意見,人民幣的估值似乎已達到了一個長期均衡點。值得注意的是,此說法與中國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已然見頂的時間吻合。假如這個解讀是正確的,那麼自2005年7月匯率改革以來所展開的人民幣升值趨勢終於將告一段落。事實上,自從三月以來,人民幣開始快速貶值,而房地產價格升幅也同時迅速收窄。
假如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發生趨勢性的逆轉,那麼房地產長期升值的趨勢也將戛然而止,甚至逆轉。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可通過廉價的匯率推動出口,以增加外匯儲備。然後可以開始讓貨幣升值,以便進行大規模的資產價值重估。一旦匯率升值至接近平衡點,資產價值重估將會停止。匯率調整的步驟反映出財富如何通過廉價的貨幣制度首先從國外生產商轉移至國內生產商,然後通過資產重估轉移至上層階級,最終轉移至大部分人──資產泡沫的最終接捧者。
這個過程聽起來耳熟能詳。2005年7月,當中國開始進行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外匯儲備只有8,000億美元,但現在這個數字已增長四倍至接近四萬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的房地產價格已急升約四倍至泡沫水平。若以史為鑒,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逆轉將會是中國房地產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強大阻力。
中國已逐漸警覺房地產泡沫隱現的風險。盡管許多市場人士仍在爭辯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否存在泡沫,但有關爭辯並不切題。中國房地產泡沫爆破只是時間問題。我們的研究顯示,中國房地產價格上漲與貨幣供應量密切相關,貨幣供應量走勢領先約2-3個季度。此外,在12個月滾動的基礎上,現時逾60%的新廣義貨幣供應量僅流入商品房銷售。有關比率實際上已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十分驚人(見下圖)。
Bloomberg
難怪中國在大量“印錢”之後卻尚未經歷過太多的通脹壓力──房地產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吸收了國內大部分新貨幣供應量。然而,隨著貨幣供應量接近歷史低點且不易擴張,加上大部分新增貨幣供應量已被配置到商品房銷售,目前市場根本沒有充裕資金進一步推高房價。流動性增長的收緊讓房地產泡沫當下面臨持續擠壓,甚至會成為泡沫爆破的觸發點。
隨著房地產風險的不斷暴露,有關部門已經開始採取應對措施。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取消限購為房地產鬆綁。同時,在一個央行與各大商業銀行的內部會議上,管理層用口頭指導的方式要求商業銀行提高發放房貸的效率。但這些措施都是徒勞,或者在最好的情況之下僅僅能暫緩房地產價格下行的時間和速度,但終究不能改變其運行的趨勢。商業銀行房貸的放緩其實與存款大量流失沖擊了其貸款能力有很大關系。同時,也由於房價處於一個非常高的位置,甚至有報道稱銀行表示不願意貸款是因為“房子根本不值這麼多錢”。歸根結底,對房地產信貸增長的放緩甚至縮減將成為房地產泡沫破滅的主要推手。
如前所述,兩類泡沫的破滅所產生的後果截然不同。除了對實體經濟生產效率的影響不同之外,對股票投資者的意義也不盡相同。在2000年美國的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美國的銀行板塊跑贏了標普500 指數超過了85%。然而,在日本房地產破滅之後,日本銀行板塊跑輸了日經指數超過了75%。當下的中國投資者應該以史為鑒。
(本文作者洪灝是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自2001年起獲得CFA証書。原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執行總經理。您可以通過新浪微博與作者聯系。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世界資源不會枯竭
這個推論其實仍充滿假設
找得到替代石油的東西
溫度不會提高
----------
2014年 05月 17日 10:17
世界資源不會枯竭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下面這些說法:人類將“用光”地球資源,“耗盡”原油,“觸及”環境與污染抗衡的“底線”,或者“接近”土地承載“上限”,無法支持更多人口?所有諸如此類的說法都建立在一條假設的基礎之上,那就是:資源是定量的,金屬、原油、干凈的空氣、土地都是如此,并且人類對資源的消費將使我們面臨資源耗竭的風險。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International)總干事吉姆‧利佩(Jim Leape)表示:“我們使用的資源已經超出了地球可持續產出資源的50%,除非人類做出改變,否則這個數目將直線上升—到2030年時,兩個地球甚至都將不足以承擔養育人類的重任。”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前身是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但是,人類歷史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種種瓶頸。歸根結底,就像沙特阿拉伯一位石油部長曾經說過的,石器時代的終結并不是由石頭的短缺造成的。生態學家把這稱作“生態位構建”(niche construction)—即人類(當然也包括一些其他動物)能夠通過某種方式提高環境的產出,從而為自身創造新的機會。農業就是生態位構建的一個經典例證:人類停止依賴自然的饋贈,并用人工和產量更高的農業替代了自然。
經濟學家把同樣的現象叫做創新。生態學家困擾他們的地方在于生態學家太傾向于從靜態極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了。生態學家似乎不能看到當鯨油開始短缺的時候,人類發現了石油,或者當農業產量難以提高的時候,人類發明了化肥,或者當玻璃纖維問世之后,人類對銅的需求下降了。
這種困擾是絕對雙向的。生態學家認為,經濟學家之所以擁護所謂“市場”或“價格”的迷信魔法,是為了避免面對增長受限的現實。在生態學家出席的會議上,博取歡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個有關經濟學家的粗魯玩笑。
這兩個陣營我都曾經生活過。我在生態學的學術領域研究過七年,后來又在《經濟學人》(Economist)雜志供職八年。當我還是生態學者的時候(在學術領域而非政治領域的生態學者,盡管我的車上也貼著反對使用核武器的貼紙),我非常支持有關地球承載能力的觀點—即增長是受限的。現在,我更傾向于支持增長無限論,因為人類總是可以創造出以小博大的新方法。
這一分歧是當前很多政治問題的核心所在,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人們對環境問題各執一詞的原因。比如,在有關氣候問題的辯論中,悲觀主義者認為環境對過量二氧化碳排放的應對能力有限,氣候快速變暖在所難免。因此,經濟持續發展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長將最終令全球變暖達到危險的速度。但是,樂觀主義者卻認為,經濟發展將帶來科技創新,從而促進低碳能源的應用。遠在產生太多危害前,全球變暖就會因此止步。
例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最近發布了一項非常驚人的預測稱,與工業化前相比,2100年的氣溫將上升3.7至4.8攝氏度。這一預測是基于如下假設的基礎上的:科技創新很少產生,已持續50年的人口增速放緩結束,人均收入僅實現三倍增長以及經濟領域中的能源效率沒有太多改善。基本上,這意味著2100年與今天的世界沒有太多區別,但是卻有更多的人口消耗著更多的煤炭和原油,從而導致排放量的增加。然而,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到2100年時,人均收入將實現五至十倍的增長,科技將出現翻天覆地的進步,而人口增長也將停止。人口比現在增加得不是太多,而需要的碳比現在少得多。
Stephen Webster
1679年,荷蘭偉大的顯微鏡學家安東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預測,地球可以承載134億人口,大多數人口統計學家認為全球人口永遠也不會達到這個數字。自那時起,有關地球承載能力的預測一直在10億人口到1,000億人口之間徘徊,從來沒有取得共識的跡象。
經濟學家指出,通過應用化肥、機械化、殺蟲劑以及灌溉技術,人類一直在不斷地提高土地的單位產量。未來的創新勢必將進一步突破土地的極限。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杰西‧奧索貝爾(Jesse Ausubel)通過計算稱,從全球范圍來看,在過去50年間,收獲等量食物所需的土地面積減少了65%。
生態學家提出了異議,他們稱這些創新都建立在原油和天然氣等非再生資源的基礎上,或建立在地下蓄水層等再生速度不及消耗速度的可再生資源的基礎上。因此,目前的產出水平無法維持,更不用說提高了。
生態學家卡爾‧沙夫納(Carl Safina)在最近出版的《懶惰觀點》(The View from Lazy Point)一書中預測道,如果全世界每個人都按照美國人的生活標準生活,那么我們將需要兩個半地球,因為按照美國的消費水平,全球的農業耕地最多只能養活25億人口。哈佛大學(Harvard)名譽教授、生態學泰斗E‧O‧威爾遜(E.O. Wilson)認為,人類只有全部食素,全球的農田才能養活100億人口。
經濟學家回應道,鑒于全球的很多地方特別是非洲尚未使用化肥和現代耕種技術,因此沒有理由相信出產等量食物所需的全球耕地面積持續減少的趨勢將終結。事實上,奧索貝爾與他的同事依多‧威爾尼克(Iddo Wernick)、保羅‧魏格納(Paul Waggoner)通過共同研究得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結論:即使對人口增長以及由此帶來的對肉類和其他食物的需求量做最大膽的假設,并對全球未來食物產量的增加做最謹慎的預期,我們2050年需要的耕地面積也少于2000年。(前提是我們不再在本可以耕種糧食的土地上種植更多的生物燃料作物。)
但是,產量擴大一定建立在可能枯竭的投入之上嗎?就拿水——一種在很多地方限制食物產量的商品來說。到2000年時,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做出的關于用水需求的預測都被證實是大大高估了:全球的用水量只有30年前專家預期的一半。
原因在于,全新的灌溉科技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一些國家,例如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已經通過滴灌技術大幅削減了用水量。再加上全球范圍內太陽能海水脫鹽技術的運用,淡水成為限制人口增長因素的可能性非常小。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庫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在于1972年出版的暢銷書《增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中曾經寫道,到現在為止,人類早該碰上各種各樣的天花板了,也早該耗盡各種金屬、燃料、礦物質和空間了。為什么這些都沒有發生呢?簡而言之,科技:更好的采礦技術,更高效的材料利用,以及如果某種資源短缺導致價格升高,那么將有更低廉的材料成為替代品。電腦連接器上的鍍金涂層厚度只有40年前的百分之一。汽車和建筑所用的鋼材也持續減少。
直到大約10年前,天然氣和原油可能會在短短幾十年內先后耗盡的預期還是合理的。如果這成為現實的話,那么農業產量將急劇下降,全球將面對進退兩難的境地:要么砍伐幸存的熱帶雨林來種植農作物,要么挨餓。
但是多虧了水力壓裂技術和頁岩氣革命,石油頂峰和天然氣頂峰一直在被延后。石油和天然氣有朝一日終會枯竭,但是這個概率就像你乘一艘小舟從愛爾蘭的一個港口向西,有朝一日劃出了大西洋一樣。就像遠在你還沒抵達紐芬蘭之前就可能停止劃船一樣,我們也非常可能在化石燃料耗盡前早已找到了廉價的替代品。
經濟學家、金屬交易商蒂姆‧沃斯托(Tim Worstall)給出了一個關于稀有金屬碲的例子。碲是制造某些太陽能面板的關鍵原料。碲是地殼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十億個原子中才有一個碲原子。碲將會迅速耗盡嗎?沃斯托預計,碲的總儲量有一億兩千萬噸,換句話說,可供使用一百萬年之久。碲大量存在于銅礦石精煉所產生的殘渣—即銅泥—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值得提取。未來,人類還可以回收舊太陽能面板的配件,從中提取碲用以生產新的太陽能面板。
再舉一個磷的例子。磷是制造農業肥料的一種重要元素。最豐富的磷礦都差不多開采殆盡了,如位于南太平洋瑙魯島的磷礦。這是否意味著全球的磷礦資源行將枯竭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世界上仍然存在著大量品級較低的磷礦,并且如果人類急需要磷的話,其實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向土地中施入的磷原子仍然存在,尤其是在河口的污泥中。取得磷資源只不過是將它們重新集中起來而已。
1972年,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生態學家保羅‧歐利希(Paul Ehrlich)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公式:IPAT。這個公式的含義是人類的影響力等于人口數量乘以富裕程度再乘以技術水平。換句話說,地球上的人口越多,富裕程度越高,科技水平越發達,對地球的破壞性也就越嚴重。
許多生態學家仍然認同這一學說。該學說在生態學領域已經取得了至高無上的神圣地位。但是,這一學說并不符合過去40年的實際情況。在許多方面,更高的富裕程度和更新的科技已經降低而非增加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相對富裕的、使用新科技的人群不再收集木柴取火,也不再從森林中狩獵取食;他們開始使用電能并食用人工飼養的家禽—這兩種活動所需的土地資源均大大減少了。2006年,奧索貝爾通過統計得出,沒有任何一個人均GDP超過4,600美元的國家出現了森林資源儲備(無論是以密度還是面積作為考量基數)減少的現象。
海地98%的森林都遭到了砍伐,整個國家從衛星圖片上看簡直是一片棕黃;而海地的鄰國多米尼加共和國則郁郁蔥蔥并被大片森林所覆蓋。這樣的差別根源于海地的貧困,貧困致使這個國家必須依賴木材為民生及工業提供能源。而多米尼加共和國則有財力使用化石燃料,并對居民使用丙烷氣烹飪實施財政補貼,這樣人們就不會砍伐森林了。
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歸因于“消費”這個詞對兩個陣營而言意味著不同的含義。生態學家對“消費”的定義是“用盡某種資源的行為”;而經濟學家對“消費”的定義是“公眾購買商品和服務的行為”(上述兩則定義均取自牛津詞典)。
但是,當用水、碲或磷制成的產品被公眾購買時,這些資源在什么意義上被“用盡”了呢?這些資源仍然存在于產品本身或環境之中。水可以通過排水系統重回自然并再次被利用。磷可以通過堆肥被循環使用。碲存在于太陽能面板中,也能被回收。就像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在其1980年出版的著作《知識和決策》(Knowledge and Decisions)中寫到的那樣,“盡管人類很隨便地談及‘生產’,但人類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摧毀物質,人類僅僅是在轉化物質。”
鑒于創新—或“生態位構建”—激發了更大的生產力,生態學家們將如何對下面的論點做出解釋呢?“我們已經透支了行星銀行,如果按照美國人的生活標準衡量,我們至少還需要另外一個星球。”
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是一家由馬希斯‧威克那格(Mathis Wackernagel)創建于加利福利亞州奧克蘭的智庫,該智庫獲得了超過70個國際環境保護組織的支持。通過對全球足跡網絡的計算結果進行核查,答案趨于明朗。該智庫認為,為提高產量而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在將來被吸收,必須要進行相當規模的樹木種植。廣泛被使用的指標“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假定,人類所需土地面積的54%必須被貢獻出來進行“碳吸收”。
但是,如果樹木種植并不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唯一途徑呢?或者,如果加以灌溉和施肥,樹木可以以更快的速度生長,人類需要的樹木數量因而變少呢?或者,我們可以減少排放,就像美國最近在發電中以天然氣取代煤炭那樣?又或者,我們容忍某些性質的排放增加(比如那些可以令農作物顯著增產的排放)?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都能令生態透支大幅減少,并且令我們“行星銀行”中的資金實現正增長。
在生態學家的陣營中,奧地利克拉根福大學(Klagenfurt University)的赫爾穆特‧哈伯爾(Helmut Haberl)是少有的重視經濟學理論的人。他指出,他的同事們一直在使用“凈初級生產的人類占用”(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生態極限的指標。這一概念指的是全球的綠色植物中被人類及人類飼養的動物吃掉或阻止增長的比例。一些生態學家已經開始聲稱,人類已經使用了地球上超過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綠色植物。
哈伯爾博士稱,從幾個方面來看,上述生態學家的觀點是錯誤的。首先,綠色植物被人類占用的比例仍然相當低:根據他的估算,約有14.2%的綠色植物是被人類或人類飼養的動物吃掉的,另有9.6%的綠色植物受羊群或建筑的影響而無法生長。第二,大部分經濟增長并非依賴更多生物數量的消耗而實現的。事實上,人類占用通常會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和農作物增產而下降—這是農業集約化帶來的結果,而不是開墾更多土地的結果。
最后,人類活動實際上能夠增加綠色植物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長。農作物吸收的化肥通過野生鳥類和動物被帶到了森林與河流中,這將促進野生綠色植物的生長(有時過多的化肥會造成藻華現象)。在尼羅河三角洲等地區,野生生態系統在受到人類干預后反而更加多產了,盡管大量土地被人類開墾成農田的事實的確存在。
如果我能就地球環境許個愿的話,那么這個愿望就是把這兩大陣營集合在一起—組織一場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的盛大聚會。我將向他們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問題解決前誰也不許離開,這個問題就是:創新如何能夠改善環境?
(本文作者里德利(Ridley)是《理性的樂觀主義者》作者,也是英國上議院議員。)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找得到替代石油的東西
溫度不會提高
----------
2014年 05月 17日 10:17
世界資源不會枯竭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下面這些說法:人類將“用光”地球資源,“耗盡”原油,“觸及”環境與污染抗衡的“底線”,或者“接近”土地承載“上限”,無法支持更多人口?所有諸如此類的說法都建立在一條假設的基礎之上,那就是:資源是定量的,金屬、原油、干凈的空氣、土地都是如此,并且人類對資源的消費將使我們面臨資源耗竭的風險。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International)總干事吉姆‧利佩(Jim Leape)表示:“我們使用的資源已經超出了地球可持續產出資源的50%,除非人類做出改變,否則這個數目將直線上升—到2030年時,兩個地球甚至都將不足以承擔養育人類的重任。”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前身是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但是,人類歷史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種種瓶頸。歸根結底,就像沙特阿拉伯一位石油部長曾經說過的,石器時代的終結并不是由石頭的短缺造成的。生態學家把這稱作“生態位構建”(niche construction)—即人類(當然也包括一些其他動物)能夠通過某種方式提高環境的產出,從而為自身創造新的機會。農業就是生態位構建的一個經典例證:人類停止依賴自然的饋贈,并用人工和產量更高的農業替代了自然。
經濟學家把同樣的現象叫做創新。生態學家困擾他們的地方在于生態學家太傾向于從靜態極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了。生態學家似乎不能看到當鯨油開始短缺的時候,人類發現了石油,或者當農業產量難以提高的時候,人類發明了化肥,或者當玻璃纖維問世之后,人類對銅的需求下降了。
這種困擾是絕對雙向的。生態學家認為,經濟學家之所以擁護所謂“市場”或“價格”的迷信魔法,是為了避免面對增長受限的現實。在生態學家出席的會議上,博取歡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個有關經濟學家的粗魯玩笑。
這兩個陣營我都曾經生活過。我在生態學的學術領域研究過七年,后來又在《經濟學人》(Economist)雜志供職八年。當我還是生態學者的時候(在學術領域而非政治領域的生態學者,盡管我的車上也貼著反對使用核武器的貼紙),我非常支持有關地球承載能力的觀點—即增長是受限的。現在,我更傾向于支持增長無限論,因為人類總是可以創造出以小博大的新方法。
這一分歧是當前很多政治問題的核心所在,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人們對環境問題各執一詞的原因。比如,在有關氣候問題的辯論中,悲觀主義者認為環境對過量二氧化碳排放的應對能力有限,氣候快速變暖在所難免。因此,經濟持續發展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長將最終令全球變暖達到危險的速度。但是,樂觀主義者卻認為,經濟發展將帶來科技創新,從而促進低碳能源的應用。遠在產生太多危害前,全球變暖就會因此止步。
例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最近發布了一項非常驚人的預測稱,與工業化前相比,2100年的氣溫將上升3.7至4.8攝氏度。這一預測是基于如下假設的基礎上的:科技創新很少產生,已持續50年的人口增速放緩結束,人均收入僅實現三倍增長以及經濟領域中的能源效率沒有太多改善。基本上,這意味著2100年與今天的世界沒有太多區別,但是卻有更多的人口消耗著更多的煤炭和原油,從而導致排放量的增加。然而,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到2100年時,人均收入將實現五至十倍的增長,科技將出現翻天覆地的進步,而人口增長也將停止。人口比現在增加得不是太多,而需要的碳比現在少得多。
Stephen Webster
1679年,荷蘭偉大的顯微鏡學家安東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預測,地球可以承載134億人口,大多數人口統計學家認為全球人口永遠也不會達到這個數字。自那時起,有關地球承載能力的預測一直在10億人口到1,000億人口之間徘徊,從來沒有取得共識的跡象。
經濟學家指出,通過應用化肥、機械化、殺蟲劑以及灌溉技術,人類一直在不斷地提高土地的單位產量。未來的創新勢必將進一步突破土地的極限。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杰西‧奧索貝爾(Jesse Ausubel)通過計算稱,從全球范圍來看,在過去50年間,收獲等量食物所需的土地面積減少了65%。
生態學家提出了異議,他們稱這些創新都建立在原油和天然氣等非再生資源的基礎上,或建立在地下蓄水層等再生速度不及消耗速度的可再生資源的基礎上。因此,目前的產出水平無法維持,更不用說提高了。
生態學家卡爾‧沙夫納(Carl Safina)在最近出版的《懶惰觀點》(The View from Lazy Point)一書中預測道,如果全世界每個人都按照美國人的生活標準生活,那么我們將需要兩個半地球,因為按照美國的消費水平,全球的農業耕地最多只能養活25億人口。哈佛大學(Harvard)名譽教授、生態學泰斗E‧O‧威爾遜(E.O. Wilson)認為,人類只有全部食素,全球的農田才能養活100億人口。
經濟學家回應道,鑒于全球的很多地方特別是非洲尚未使用化肥和現代耕種技術,因此沒有理由相信出產等量食物所需的全球耕地面積持續減少的趨勢將終結。事實上,奧索貝爾與他的同事依多‧威爾尼克(Iddo Wernick)、保羅‧魏格納(Paul Waggoner)通過共同研究得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結論:即使對人口增長以及由此帶來的對肉類和其他食物的需求量做最大膽的假設,并對全球未來食物產量的增加做最謹慎的預期,我們2050年需要的耕地面積也少于2000年。(前提是我們不再在本可以耕種糧食的土地上種植更多的生物燃料作物。)
但是,產量擴大一定建立在可能枯竭的投入之上嗎?就拿水——一種在很多地方限制食物產量的商品來說。到2000年時,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做出的關于用水需求的預測都被證實是大大高估了:全球的用水量只有30年前專家預期的一半。
原因在于,全新的灌溉科技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一些國家,例如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已經通過滴灌技術大幅削減了用水量。再加上全球范圍內太陽能海水脫鹽技術的運用,淡水成為限制人口增長因素的可能性非常小。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庫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在于1972年出版的暢銷書《增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中曾經寫道,到現在為止,人類早該碰上各種各樣的天花板了,也早該耗盡各種金屬、燃料、礦物質和空間了。為什么這些都沒有發生呢?簡而言之,科技:更好的采礦技術,更高效的材料利用,以及如果某種資源短缺導致價格升高,那么將有更低廉的材料成為替代品。電腦連接器上的鍍金涂層厚度只有40年前的百分之一。汽車和建筑所用的鋼材也持續減少。
直到大約10年前,天然氣和原油可能會在短短幾十年內先后耗盡的預期還是合理的。如果這成為現實的話,那么農業產量將急劇下降,全球將面對進退兩難的境地:要么砍伐幸存的熱帶雨林來種植農作物,要么挨餓。
但是多虧了水力壓裂技術和頁岩氣革命,石油頂峰和天然氣頂峰一直在被延后。石油和天然氣有朝一日終會枯竭,但是這個概率就像你乘一艘小舟從愛爾蘭的一個港口向西,有朝一日劃出了大西洋一樣。就像遠在你還沒抵達紐芬蘭之前就可能停止劃船一樣,我們也非常可能在化石燃料耗盡前早已找到了廉價的替代品。
經濟學家、金屬交易商蒂姆‧沃斯托(Tim Worstall)給出了一個關于稀有金屬碲的例子。碲是制造某些太陽能面板的關鍵原料。碲是地殼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十億個原子中才有一個碲原子。碲將會迅速耗盡嗎?沃斯托預計,碲的總儲量有一億兩千萬噸,換句話說,可供使用一百萬年之久。碲大量存在于銅礦石精煉所產生的殘渣—即銅泥—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值得提取。未來,人類還可以回收舊太陽能面板的配件,從中提取碲用以生產新的太陽能面板。
再舉一個磷的例子。磷是制造農業肥料的一種重要元素。最豐富的磷礦都差不多開采殆盡了,如位于南太平洋瑙魯島的磷礦。這是否意味著全球的磷礦資源行將枯竭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世界上仍然存在著大量品級較低的磷礦,并且如果人類急需要磷的話,其實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向土地中施入的磷原子仍然存在,尤其是在河口的污泥中。取得磷資源只不過是將它們重新集中起來而已。
1972年,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生態學家保羅‧歐利希(Paul Ehrlich)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公式:IPAT。這個公式的含義是人類的影響力等于人口數量乘以富裕程度再乘以技術水平。換句話說,地球上的人口越多,富裕程度越高,科技水平越發達,對地球的破壞性也就越嚴重。
許多生態學家仍然認同這一學說。該學說在生態學領域已經取得了至高無上的神圣地位。但是,這一學說并不符合過去40年的實際情況。在許多方面,更高的富裕程度和更新的科技已經降低而非增加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相對富裕的、使用新科技的人群不再收集木柴取火,也不再從森林中狩獵取食;他們開始使用電能并食用人工飼養的家禽—這兩種活動所需的土地資源均大大減少了。2006年,奧索貝爾通過統計得出,沒有任何一個人均GDP超過4,600美元的國家出現了森林資源儲備(無論是以密度還是面積作為考量基數)減少的現象。
海地98%的森林都遭到了砍伐,整個國家從衛星圖片上看簡直是一片棕黃;而海地的鄰國多米尼加共和國則郁郁蔥蔥并被大片森林所覆蓋。這樣的差別根源于海地的貧困,貧困致使這個國家必須依賴木材為民生及工業提供能源。而多米尼加共和國則有財力使用化石燃料,并對居民使用丙烷氣烹飪實施財政補貼,這樣人們就不會砍伐森林了。
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歸因于“消費”這個詞對兩個陣營而言意味著不同的含義。生態學家對“消費”的定義是“用盡某種資源的行為”;而經濟學家對“消費”的定義是“公眾購買商品和服務的行為”(上述兩則定義均取自牛津詞典)。
但是,當用水、碲或磷制成的產品被公眾購買時,這些資源在什么意義上被“用盡”了呢?這些資源仍然存在于產品本身或環境之中。水可以通過排水系統重回自然并再次被利用。磷可以通過堆肥被循環使用。碲存在于太陽能面板中,也能被回收。就像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在其1980年出版的著作《知識和決策》(Knowledge and Decisions)中寫到的那樣,“盡管人類很隨便地談及‘生產’,但人類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摧毀物質,人類僅僅是在轉化物質。”
鑒于創新—或“生態位構建”—激發了更大的生產力,生態學家們將如何對下面的論點做出解釋呢?“我們已經透支了行星銀行,如果按照美國人的生活標準衡量,我們至少還需要另外一個星球。”
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是一家由馬希斯‧威克那格(Mathis Wackernagel)創建于加利福利亞州奧克蘭的智庫,該智庫獲得了超過70個國際環境保護組織的支持。通過對全球足跡網絡的計算結果進行核查,答案趨于明朗。該智庫認為,為提高產量而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在將來被吸收,必須要進行相當規模的樹木種植。廣泛被使用的指標“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假定,人類所需土地面積的54%必須被貢獻出來進行“碳吸收”。
但是,如果樹木種植并不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唯一途徑呢?或者,如果加以灌溉和施肥,樹木可以以更快的速度生長,人類需要的樹木數量因而變少呢?或者,我們可以減少排放,就像美國最近在發電中以天然氣取代煤炭那樣?又或者,我們容忍某些性質的排放增加(比如那些可以令農作物顯著增產的排放)?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都能令生態透支大幅減少,并且令我們“行星銀行”中的資金實現正增長。
在生態學家的陣營中,奧地利克拉根福大學(Klagenfurt University)的赫爾穆特‧哈伯爾(Helmut Haberl)是少有的重視經濟學理論的人。他指出,他的同事們一直在使用“凈初級生產的人類占用”(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生態極限的指標。這一概念指的是全球的綠色植物中被人類及人類飼養的動物吃掉或阻止增長的比例。一些生態學家已經開始聲稱,人類已經使用了地球上超過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綠色植物。
哈伯爾博士稱,從幾個方面來看,上述生態學家的觀點是錯誤的。首先,綠色植物被人類占用的比例仍然相當低:根據他的估算,約有14.2%的綠色植物是被人類或人類飼養的動物吃掉的,另有9.6%的綠色植物受羊群或建筑的影響而無法生長。第二,大部分經濟增長并非依賴更多生物數量的消耗而實現的。事實上,人類占用通常會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和農作物增產而下降—這是農業集約化帶來的結果,而不是開墾更多土地的結果。
最后,人類活動實際上能夠增加綠色植物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長。農作物吸收的化肥通過野生鳥類和動物被帶到了森林與河流中,這將促進野生綠色植物的生長(有時過多的化肥會造成藻華現象)。在尼羅河三角洲等地區,野生生態系統在受到人類干預后反而更加多產了,盡管大量土地被人類開墾成農田的事實的確存在。
如果我能就地球環境許個愿的話,那么這個愿望就是把這兩大陣營集合在一起—組織一場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的盛大聚會。我將向他們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問題解決前誰也不許離開,這個問題就是:創新如何能夠改善環境?
(本文作者里德利(Ridley)是《理性的樂觀主義者》作者,也是英國上議院議員。)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約伯記》的三種苦難觀/王道維(清大物理系教授)
《約伯記》的三種苦難觀/王道維(清大物理系教授)
2012/12/05 07:05
〈約伯記〉是《舊約聖經》裡的一卷書。它無疑是西方文學歷史上一本偉大的經典,深刻地影響著後世許多的文學家與其作品,包括中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但丁的《神曲》(Divina Commedia)、與德國最偉大的作家歌德的《浮士德》(Faust),與英國十八世紀的文學泰斗約漢‧米爾頓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甚至到本世紀的一些文學作品與戲劇都能尋見約伯記所影響過的痕跡。
我這篇文章主要不是要介紹《約伯記》的內容本身,而是想藉由其內容討論整體而言,人類在遇到苦難時所回應的三種基本方式(其實還有其他幾種變形,但那些部份的分析會留到以後再分享)。但是為了有些背景瞭解,所以以下我還是先簡單介紹《約伯記》故事的大要。
《約伯記》內容簡介:
《約伯記》的故事其實很單純,就是一個叫約伯的人,本身非常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上帝也祝福他生活上許多的富足。但是魔鬼撒但在上帝面前指控這是因為上帝的祝福才使他有此敬虔的生命,如果上帝允許苦難臨到他,約伯就會離棄上帝。上帝因此允許魔鬼在某些範圍內施加苦難於約伯。但事實上,整個故事從頭到尾,約伯一直到最後都不知道這段在天上的對話。
結果從那一天開始,約伯本來平靜的生活突然都亂了套:他的子女與財產一夕間都被強盜殺害掠奪,然後他的身體又發生病瘡,令他生不如死。本來他還堅定地相信上帝的主權,絕不因此放棄對上帝的信仰。但是對苦難的巨大悲情使得他情緒非常的低落而無法如以前那樣有信心承認上帝的慈愛與公義。
後來約伯的三位朋友特地從遠地來看他,為他所受的苦哀傷靜默七天之久。後來約伯打破沉默,為自己悲涼的遭遇哀哭,言詞間也表達出對自己平白無故遭受這樣的困境而表達對上帝的抱怨與質疑。於是乎約伯的三位朋友覺得約伯似乎過於自義,反倒開始質疑約伯一定有作了某些惹動上帝發怒的事,而希望他能悔改。但約伯則極力辯解,認為自己並未作出這樣罪大惡極之事,反而指責三位朋友沒有憐憫的心腸與歪曲事實,因而要求直接與上帝對質以表明清白。整本《約伯記》的主體就是記載了他們之間三段來回辯論,並以優美的希伯來詩歌表達深邃的神學與倫理洞見。
最後上帝親自向約伯與其朋友說話,並未直接回答約伯的問題,而是以創造時的大能與智慧展現,使得約伯等人禁口不語,承認自己的卑微渺小。約伯甚至說出「從前風聞有你,如今親眼見你」的重大信仰告白。上帝也為約伯作見證,認為那三位朋友「講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伯41:7-9)。故事最後以約伯得回所喪失的財物與新生的兒女作結。
第一種苦難觀 ── 因果報應論:
在《約伯記》的辯論中,約伯的朋友主要是採取「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論點。也就是說,因為上帝是公義的,所以必會執行對世間萬物的審判。所以人所作的事情如果符合上帝的心意,就會得著上帝的祝福;反之,就會得到上帝的懲罰,也就是苦難的原因。因此約伯所受的極大苦難正顯示出他一定有作過某種非常得罪上帝的事情才會如此。這顯然是與我們華人社會中所熟知的佛教因果輪迴的思想非常接近,也與我們社會上或生活中許多「法則」相關,例如我們如果常常對人不好,那大概很難會得到也對我們好的朋友。
如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苦難中的約伯所能作的就是不斷地反省所做錯的事情,為自己的罪悔改,祈求上帝回心轉意而祝福於他。這也是他那三個朋友所希望他能聽勸的部分。也就是說,上帝其實只是某種宇宙秩序的維護者,其意志與個性已經完全化為某種律法或規則。但是佛教所謂的「因果輪迴」主要是建立在無神論的思想,也就是說認為人心的「貪、瞋、癡」才是萬相生滅的源頭。所以除了消極的不造業與積功德以消災以外,更要積極修行才能得到了悟生死,甚至脫離因果輪迴的般若智慧。
第二種苦難觀 ── 宿命無常論:
相對於這三位朋友,在《約伯記》大部分的辯論中,約伯對上帝的苦毒其實源自於其近乎其「宿命論」的上帝觀。也就是說,相信這宇宙真有一為完全的主宰者,但是他所行的卻完全憑自己心意,毫無規則可循。若是如此,又有誰能站在他面前說:「你不應該如此」呢?也就是說,即使義人如約伯也可能突然遭遇極大的苦難(不是因為他的罪),而某些明明罪惡滔天的人卻可能完全活在順境,沒有絲毫被上帝懲罰,完全沒有真正的規則可以猜測遵行。如果遇到這樣不辨是非卻又我行我素的全能主宰,難怪約伯會如此沮喪與哀鳴無助。
其實這樣「宿命論」的上帝觀比較容易出現在強調絕對順服與沒有救贖的伊斯蘭教中,也可以出現於無神論思想的「絕對命定論」或「機械唯物論」。也就是說,人類的道德判斷其實並沒有甚麼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只能完全按照冥冥不可知「天意」而逆來順受,無法從人這一端發起任何的改變(例如行功德或積業障)。
第三種苦難觀 ── 衝突的真實與超越:
很明顯的,以上兩個生命觀是剛好相反的。一個是相信某種既定的因果規則與善惡賞罰的標準,因而使人可以在其中得知避災求福的方法。另一個是幾乎不相信有真正的善惡原則,完全取決於人所無法干涉甚至無法明瞭的絕對命定。我們可以簡單的說,《約伯記》的主要辯論架構就是在這兩個極端的觀點中探討人在苦難中的地位與掙扎。選擇第一種觀點的人會自然地問自己該做甚麼來避免下次的災禍,而持第二種觀點的人會覺得個人的無辜,質疑正義的可能與生命的意義。
但是《約伯記》的後段,上帝親自向約伯顯現所出現表達的觀點,顯然與這兩者相關卻又不同於這兩者。上帝並不是說這些苦難都是魔鬼撒但的計謀,也不是說這是一種意外的結果;祂沒有將約伯的罪行一一條列作為懲罰的理由,當然也更沒有說這是他一時性起、無人可奈他何的專權。反之,上帝在旋風中向約伯所表明的,一方面說祂的確就是那創造一切的主宰,但是祂在造這些東西的時候所隱藏於其中的美善心意卻是約伯所未曾明白的。
例如38章4-10節的一段:「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地的尺度?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處?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海水衝出,如出胎胞,那時誰將它關閉呢?是我用雲彩當海的衣服,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為它定界限,又安門和閂,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
也就是說,約伯的朋友一直以為有一個明確賞善罰惡的上帝就足以表明他們正確無誤的信仰,其實是比較膚淺的,因為這樣的上帝其實與一台機器沒有太多差別:只會按著某種規則作事,最後一定會落到「善惡的判斷完全由個人生命順逆的決定」的一種功利主義。反過來說,約伯雖然知道上帝的絕對主權是不能抵抗的,但是祂缺乏的卻是對上帝「良善心意」的了解與信心。不過,約伯雖然受到三位朋友「因果報應論」的攻擊,但是在本質上還是比較接近對上帝的了解。所以上帝後來在向約伯與其朋友顯現的時候(伯41:7-9),責備他們「講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
同樣是偉大創造的上帝,一個是被約伯視為「任憑己意、毫無章法、冷酷無情」的獨裁者,而另一個角度則是可看為「週詳考慮、有所不為、關愛憐憫」的慈愛天父。這兩種的不同並非關於上帝創造的偉大「事實」,而是對其「心意」的不同體會。而《新約聖經》更明白地說到我們因著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為我們受死所成就的救贖,使得我們可以有理由憑信心等候與仰望。即使在我們身處苦難之中仍能相信「上帝的良善」而得安慰,知道將來必有完全實現其救贖的一天。就如舊約《耶利米書》29:11所說:
「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對受苦的當事人而言,這意味著一個奇蹟的可能。如同耶穌在世時,遇到一個生來瞎眼的人。門徒問,這他的罪還是他父母的罪?耶穌卻回答說:「這不是他的罪,也不是他父母的罪,而是為了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榮耀來。」因而就醫治了他,使他重見光明。
結語: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內心所隱藏的灰暗的角落非常的漠視,以至於常常只是用符合某種「正直」的行為來遮掩,其實卻在心中隱藏許多的自義與某種不可觸碰的堅持,最後導致對上帝的本性也有了扭曲的期待與解釋。其實我們真正的渴望仍然是來自心靈與上帝的分離,不可能被世上物質或情感所滿足,只是這靈魂的饑渴並無法在有限的今世得著完全的滿足,需要憑信心守候。
由此看來,約伯之前是「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罪惡」,從因果報應來說雖然是絕對公義正確的,但並不表示他對上帝的「心意」有足夠的認識。所以上帝也藉由此機會讓他經歷這一切,暴露出其內心所隱藏的,進而更新對上帝的經驗與對自身的體悟。所以約伯後來才說:「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你」(42:5)
延伸閱讀:「上帝,為什麼?」── 黑人,苦難,惡
延伸閱讀:菩提與塵埃
延伸閱讀:尋求一生的呼召
延伸閱讀:上帝啊,拯救吧!
延伸閱讀:溫馨一世情──曹慶與植物人的故事
延伸閱讀:化苦毒為祝福──戴淑媺的故事
2012/12/05 07:05
〈約伯記〉是《舊約聖經》裡的一卷書。它無疑是西方文學歷史上一本偉大的經典,深刻地影響著後世許多的文學家與其作品,包括中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但丁的《神曲》(Divina Commedia)、與德國最偉大的作家歌德的《浮士德》(Faust),與英國十八世紀的文學泰斗約漢‧米爾頓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甚至到本世紀的一些文學作品與戲劇都能尋見約伯記所影響過的痕跡。
我這篇文章主要不是要介紹《約伯記》的內容本身,而是想藉由其內容討論整體而言,人類在遇到苦難時所回應的三種基本方式(其實還有其他幾種變形,但那些部份的分析會留到以後再分享)。但是為了有些背景瞭解,所以以下我還是先簡單介紹《約伯記》故事的大要。
《約伯記》內容簡介:
《約伯記》的故事其實很單純,就是一個叫約伯的人,本身非常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上帝也祝福他生活上許多的富足。但是魔鬼撒但在上帝面前指控這是因為上帝的祝福才使他有此敬虔的生命,如果上帝允許苦難臨到他,約伯就會離棄上帝。上帝因此允許魔鬼在某些範圍內施加苦難於約伯。但事實上,整個故事從頭到尾,約伯一直到最後都不知道這段在天上的對話。
結果從那一天開始,約伯本來平靜的生活突然都亂了套:他的子女與財產一夕間都被強盜殺害掠奪,然後他的身體又發生病瘡,令他生不如死。本來他還堅定地相信上帝的主權,絕不因此放棄對上帝的信仰。但是對苦難的巨大悲情使得他情緒非常的低落而無法如以前那樣有信心承認上帝的慈愛與公義。
後來約伯的三位朋友特地從遠地來看他,為他所受的苦哀傷靜默七天之久。後來約伯打破沉默,為自己悲涼的遭遇哀哭,言詞間也表達出對自己平白無故遭受這樣的困境而表達對上帝的抱怨與質疑。於是乎約伯的三位朋友覺得約伯似乎過於自義,反倒開始質疑約伯一定有作了某些惹動上帝發怒的事,而希望他能悔改。但約伯則極力辯解,認為自己並未作出這樣罪大惡極之事,反而指責三位朋友沒有憐憫的心腸與歪曲事實,因而要求直接與上帝對質以表明清白。整本《約伯記》的主體就是記載了他們之間三段來回辯論,並以優美的希伯來詩歌表達深邃的神學與倫理洞見。
最後上帝親自向約伯與其朋友說話,並未直接回答約伯的問題,而是以創造時的大能與智慧展現,使得約伯等人禁口不語,承認自己的卑微渺小。約伯甚至說出「從前風聞有你,如今親眼見你」的重大信仰告白。上帝也為約伯作見證,認為那三位朋友「講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伯41:7-9)。故事最後以約伯得回所喪失的財物與新生的兒女作結。
第一種苦難觀 ── 因果報應論:
在《約伯記》的辯論中,約伯的朋友主要是採取「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論點。也就是說,因為上帝是公義的,所以必會執行對世間萬物的審判。所以人所作的事情如果符合上帝的心意,就會得著上帝的祝福;反之,就會得到上帝的懲罰,也就是苦難的原因。因此約伯所受的極大苦難正顯示出他一定有作過某種非常得罪上帝的事情才會如此。這顯然是與我們華人社會中所熟知的佛教因果輪迴的思想非常接近,也與我們社會上或生活中許多「法則」相關,例如我們如果常常對人不好,那大概很難會得到也對我們好的朋友。
如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苦難中的約伯所能作的就是不斷地反省所做錯的事情,為自己的罪悔改,祈求上帝回心轉意而祝福於他。這也是他那三個朋友所希望他能聽勸的部分。也就是說,上帝其實只是某種宇宙秩序的維護者,其意志與個性已經完全化為某種律法或規則。但是佛教所謂的「因果輪迴」主要是建立在無神論的思想,也就是說認為人心的「貪、瞋、癡」才是萬相生滅的源頭。所以除了消極的不造業與積功德以消災以外,更要積極修行才能得到了悟生死,甚至脫離因果輪迴的般若智慧。
第二種苦難觀 ── 宿命無常論:
相對於這三位朋友,在《約伯記》大部分的辯論中,約伯對上帝的苦毒其實源自於其近乎其「宿命論」的上帝觀。也就是說,相信這宇宙真有一為完全的主宰者,但是他所行的卻完全憑自己心意,毫無規則可循。若是如此,又有誰能站在他面前說:「你不應該如此」呢?也就是說,即使義人如約伯也可能突然遭遇極大的苦難(不是因為他的罪),而某些明明罪惡滔天的人卻可能完全活在順境,沒有絲毫被上帝懲罰,完全沒有真正的規則可以猜測遵行。如果遇到這樣不辨是非卻又我行我素的全能主宰,難怪約伯會如此沮喪與哀鳴無助。
其實這樣「宿命論」的上帝觀比較容易出現在強調絕對順服與沒有救贖的伊斯蘭教中,也可以出現於無神論思想的「絕對命定論」或「機械唯物論」。也就是說,人類的道德判斷其實並沒有甚麼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只能完全按照冥冥不可知「天意」而逆來順受,無法從人這一端發起任何的改變(例如行功德或積業障)。
第三種苦難觀 ── 衝突的真實與超越:
很明顯的,以上兩個生命觀是剛好相反的。一個是相信某種既定的因果規則與善惡賞罰的標準,因而使人可以在其中得知避災求福的方法。另一個是幾乎不相信有真正的善惡原則,完全取決於人所無法干涉甚至無法明瞭的絕對命定。我們可以簡單的說,《約伯記》的主要辯論架構就是在這兩個極端的觀點中探討人在苦難中的地位與掙扎。選擇第一種觀點的人會自然地問自己該做甚麼來避免下次的災禍,而持第二種觀點的人會覺得個人的無辜,質疑正義的可能與生命的意義。
但是《約伯記》的後段,上帝親自向約伯顯現所出現表達的觀點,顯然與這兩者相關卻又不同於這兩者。上帝並不是說這些苦難都是魔鬼撒但的計謀,也不是說這是一種意外的結果;祂沒有將約伯的罪行一一條列作為懲罰的理由,當然也更沒有說這是他一時性起、無人可奈他何的專權。反之,上帝在旋風中向約伯所表明的,一方面說祂的確就是那創造一切的主宰,但是祂在造這些東西的時候所隱藏於其中的美善心意卻是約伯所未曾明白的。
例如38章4-10節的一段:「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地的尺度?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處?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海水衝出,如出胎胞,那時誰將它關閉呢?是我用雲彩當海的衣服,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為它定界限,又安門和閂,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
也就是說,約伯的朋友一直以為有一個明確賞善罰惡的上帝就足以表明他們正確無誤的信仰,其實是比較膚淺的,因為這樣的上帝其實與一台機器沒有太多差別:只會按著某種規則作事,最後一定會落到「善惡的判斷完全由個人生命順逆的決定」的一種功利主義。反過來說,約伯雖然知道上帝的絕對主權是不能抵抗的,但是祂缺乏的卻是對上帝「良善心意」的了解與信心。不過,約伯雖然受到三位朋友「因果報應論」的攻擊,但是在本質上還是比較接近對上帝的了解。所以上帝後來在向約伯與其朋友顯現的時候(伯41:7-9),責備他們「講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
同樣是偉大創造的上帝,一個是被約伯視為「任憑己意、毫無章法、冷酷無情」的獨裁者,而另一個角度則是可看為「週詳考慮、有所不為、關愛憐憫」的慈愛天父。這兩種的不同並非關於上帝創造的偉大「事實」,而是對其「心意」的不同體會。而《新約聖經》更明白地說到我們因著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為我們受死所成就的救贖,使得我們可以有理由憑信心等候與仰望。即使在我們身處苦難之中仍能相信「上帝的良善」而得安慰,知道將來必有完全實現其救贖的一天。就如舊約《耶利米書》29:11所說:
「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對受苦的當事人而言,這意味著一個奇蹟的可能。如同耶穌在世時,遇到一個生來瞎眼的人。門徒問,這他的罪還是他父母的罪?耶穌卻回答說:「這不是他的罪,也不是他父母的罪,而是為了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榮耀來。」因而就醫治了他,使他重見光明。
結語: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內心所隱藏的灰暗的角落非常的漠視,以至於常常只是用符合某種「正直」的行為來遮掩,其實卻在心中隱藏許多的自義與某種不可觸碰的堅持,最後導致對上帝的本性也有了扭曲的期待與解釋。其實我們真正的渴望仍然是來自心靈與上帝的分離,不可能被世上物質或情感所滿足,只是這靈魂的饑渴並無法在有限的今世得著完全的滿足,需要憑信心守候。
由此看來,約伯之前是「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罪惡」,從因果報應來說雖然是絕對公義正確的,但並不表示他對上帝的「心意」有足夠的認識。所以上帝也藉由此機會讓他經歷這一切,暴露出其內心所隱藏的,進而更新對上帝的經驗與對自身的體悟。所以約伯後來才說:「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你」(42:5)
延伸閱讀:「上帝,為什麼?」── 黑人,苦難,惡
延伸閱讀:菩提與塵埃
延伸閱讀:尋求一生的呼召
延伸閱讀:上帝啊,拯救吧!
延伸閱讀:溫馨一世情──曹慶與植物人的故事
延伸閱讀:化苦毒為祝福──戴淑媺的故事
《約伯記》的三種苦難觀/王道維(清大教授)
《約伯記》的三種苦難觀/王道維(清大教授) 2012/12/05 07:05
〈約伯記〉是《舊約聖經》裡的一卷書。它無疑是西方文學歷史上一本偉大的經典,深刻地影響著後世許多的文學家與其作品,包括中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但丁的《神曲》(Divina Commedia)、與德國最偉大的作家歌德的《浮士德》(Faust),與英國十八世紀的文學泰斗約漢‧米爾頓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甚至到本世紀的一些文學作品與戲劇都能尋見約伯記所影響過的痕跡。
我這篇文章主要不是要介紹《約伯記》的內容本身,而是想藉由其內容討論整體而言,人類在遇到苦難時所回應的三種基本方式(其實還有其他幾種變形,但那些部份的分析會留到以後再分享)。但是為了有些背景瞭解,所以以下我還是先簡單介紹《約伯記》故事的大要。
《約伯記》內容簡介:
《約伯記》的故事其實很單純,就是一個叫約伯的人,本身非常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上帝也祝福他生活上許多的富足。但是魔鬼撒但在上帝面前指控這是因為上帝的祝福才使他有此敬虔的生命,如果上帝允許苦難臨到他,約伯就會離棄上帝。上帝因此允許魔鬼在某些範圍內施加苦難於約伯。但事實上,整個故事從頭到尾,約伯一直到最後都不知道這段在天上的對話。
結果從那一天開始,約伯本來平靜的生活突然都亂了套:他的子女與財產一夕間都被強盜殺害掠奪,然後他的身體又發生病瘡,令他生不如死。本來他還堅定地相信上帝的主權,絕不因此放棄對上帝的信仰。但是對苦難的巨大悲情使得他情緒非常的低落而無法如以前那樣有信心承認上帝的慈愛與公義。
後來約伯的三位朋友特地從遠地來看他,為他所受的苦哀傷靜默七天之久。後來約伯打破沉默,為自己悲涼的遭遇哀哭,言詞間也表達出對自己平白無故遭受這樣的困境而表達對上帝的抱怨與質疑。於是乎約伯的三位朋友覺得約伯似乎過於自義,反倒開始質疑約伯一定有作了某些惹動上帝發怒的事,而希望他能悔改。但約伯則極力辯解,認為自己並未作出這樣罪大惡極之事,反而指責三位朋友沒有憐憫的心腸與歪曲事實,因而要求直接與上帝對質以表明清白。
整本《約伯記》的主體就是記載了他們之間三段來回辯論,並以優美的希伯來詩歌表達深邃的神學與倫理洞見。 最後上帝親自向約伯與其朋友說話,並未直接回答約伯的問題,而是以創造時的大能與智慧展現,使得約伯等人禁口不語,承認自己的卑微渺小。約伯甚至說出「從前風聞有你,如今親眼見你」的重大信仰告白。上帝也為約伯作見證,認為那三位朋友「講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伯41:7-9)。故事最後以約伯得回所喪失的財物與新生的兒女作結。
第一種苦難觀 ── 因果報應論:
在《約伯記》的辯論中,約伯的朋友主要是採取「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論點。也就是說,因為上帝是公義的,所以必會執行對世間萬物的審判。所以人所作的事情如果符合上帝的心意,就會得著上帝的祝福;反之,就會得到上帝的懲罰,也就是苦難的原因。因此約伯所受的極大苦難正顯示出他一定有作過某種非常得罪上帝的事情才會如此。這顯然是與我們華人社會中所熟知的佛教因果輪迴的思想非常接近,也與我們社會上或生活中許多「法則」相關,例如我們如果常常對人不好,那大概很難會得到也對我們好的朋友。
如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苦難中的約伯所能作的就是不斷地反省所做錯的事情,為自己的罪悔改,祈求上帝回心轉意而祝福於他。這也是他那三個朋友所希望他能聽勸的部分。也就是說,上帝其實只是某種宇宙秩序的維護者,其意志與個性已經完全化為某種律法或規則。但是佛教所謂的「因果輪迴」主要是建立在無神論的思想,也就是說認為人心的「貪、瞋、癡」才是萬相生滅的源頭。所以除了消極的不造業與積功德以消災以外,更要積極修行才能得到了悟生死,甚至脫離因果輪迴的般若智慧。
第二種苦難觀 ── 宿命無常論:
相對於這三位朋友,在《約伯記》大部分的辯論中,約伯對上帝的苦毒其實源自於其近乎其「宿命論」的上帝觀。也就是說,相信這宇宙真有一為完全的主宰者,但是他所行的卻完全憑自己心意,毫無規則可循。若是如此,又有誰能站在他面前說:「你不應該如此」呢?也就是說,即使義人如約伯也可能突然遭遇極大的苦難(不是因為他的罪),而某些明明罪惡滔天的人卻可能完全活在順境,沒有絲毫被上帝懲罰,完全沒有真正的規則可以猜測遵行。如果遇到這樣不辨是非卻又我行我素的全能主宰,難怪約伯會如此沮喪與哀鳴無助。
其實這樣「宿命論」的上帝觀比較容易出現在強調絕對順服與沒有救贖的伊斯蘭教中,也可以出現於無神論思想的「絕對命定論」或「機械唯物論」。也就是說,人類的道德判斷其實並沒有甚麼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只能完全按照冥冥不可知「天意」而逆來順受,無法從人這一端發起任何的改變(例如行功德或積業障)。
第三種苦難觀 ── 衝突的真實與超越:
很明顯的,以上兩個生命觀是剛好相反的。一個是相信某種既定的因果規則與善惡賞罰的標準,因而使人可以在其中得知避災求福的方法。另一個是幾乎不相信有真正的善惡原則,完全取決於人所無法干涉甚至無法明瞭的絕對命定。我們可以簡單的說,《約伯記》的主要辯論架構就是在這兩個極端的觀點中探討人在苦難中的地位與掙扎。選擇第一種觀點的人會自然地問自己該做甚麼來避免下次的災禍,而持第二種觀點的人會覺得個人的無辜,質疑正義的可能與生命的意義。
但是《約伯記》的後段,上帝親自向約伯顯現所出現表達的觀點,顯然與這兩者相關卻又不同於這兩者。上帝並不是說這些苦難都是魔鬼撒但的計謀,也不是說這是一種意外的結果;祂沒有將約伯的罪行一一條列作為懲罰的理由,當然也更沒有說這是他一時性起、無人可奈他何的專權。反之,上帝在旋風中向約伯所表明的,一方面說祂的確就是那創造一切的主宰,但是祂在造這些東西的時候所隱藏於其中的美善心意卻是約伯所未曾明白的。
例如38章4-10節的一段:「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地的尺度?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處?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海水衝出,如出胎胞,那時誰將它關閉呢?是我用雲彩當海的衣服,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為它定界限,又安門和閂,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
也就是說,約伯的朋友一直以為有一個明確賞善罰惡的上帝就足以表明他們正確無誤的信仰,其實是比較膚淺的,因為這樣的上帝其實與一台機器沒有太多差別:只會按著某種規則作事,最後一定會落到「善惡的判斷完全由個人生命順逆的決定」的一種功利主義。反過來說,約伯雖然知道上帝的絕對主權是不能抵抗的,但是祂缺乏的卻是對上帝「良善心意」的了解與信心。不過,約伯雖然受到三位朋友「因果報應論」的攻擊,但是在本質上還是比較接近對上帝的了解。所以上帝後來在向約伯與其朋友顯現的時候(伯41:7-9),責備他們「講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
同樣是偉大創造的上帝,一個是被約伯視為「任憑己意、毫無章法、冷酷無情」的獨裁者,而另一個角度則是可看為「週詳考慮、有所不為、關愛憐憫」的慈愛天父。這兩種的不同並非關於上帝創造的偉大「事實」,而是對其「心意」的不同體會。而《新約聖經》更明白地說到我們因著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為我們受死所成就的救贖,使得我們可以有理由憑信心等候與仰望。即使在我們身處苦難之中仍能相信「上帝的良善」而得安慰,知道將來必有完全實現其救贖的一天。就如舊約《耶利米書》29:11所說: 「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對受苦的當事人而言,這意味著一個奇蹟的可能。如同耶穌在世時,遇到一個生來瞎眼的人。門徒問,這他的罪還是他父母的罪?耶穌卻回答說:「這不是他的罪,也不是他父母的罪,而是為了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榮耀來。」因而就醫治了他,使他重見光明。
結語: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內心所隱藏的灰暗的角落非常的漠視,以至於常常只是用符合某種「正直」的行為來遮掩,其實卻在心中隱藏許多的自義與某種不可觸碰的堅持,最後導致對上帝的本性也有了扭曲的期待與解釋。其實我們真正的渴望仍然是來自心靈與上帝的分離,不可能被世上物質或情感所滿足,只是這靈魂的饑渴並無法在有限的今世得著完全的滿足,需要憑信心守候。
由此看來,約伯之前是「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罪惡」,從因果報應來說雖然是絕對公義正確的,但並不表示他對上帝的「心意」有足夠的認識。所以上帝也藉由此機會讓他經歷這一切,暴露出其內心所隱藏的,進而更新對上帝的經驗與對自身的體悟。所以約伯後來才說:「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你」(42:5)
《約伯記》的三種苦難觀
《約伯記》的三種苦難觀
2012/12/05 07:05
〈約伯記〉是《舊約聖經》裡的一卷書。它無疑是西方文學歷史上一本偉大的經典,深刻地影響著後世許多的文學家與其作品,包括中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但丁的《神曲》(Divina Commedia)、與德國最偉大的作家歌德的《浮士德》(Faust),與英國十八世紀的文學泰斗約漢‧米爾頓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甚至到本世紀的一些文學作品與戲劇都能尋見約伯記所影響過的痕跡。
我這篇文章主要不是要介紹《約伯記》的內容本身,而是想藉由其內容討論整體而言,人類在遇到苦難時所回應的三種基本方式(其實還有其他幾種變形,但那些部份的分析會留到以後再分享)。但是為了有些背景瞭解,所以以下我還是先簡單介紹《約伯記》故事的大要。
《約伯記》內容簡介:
《約伯記》的故事其實很單純,就是一個叫約伯的人,本身非常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上帝也祝福他生活上許多的富足。但是魔鬼撒但在上帝面前指控這是因為上帝的祝福才使他有此敬虔的生命,如果上帝允許苦難臨到他,約伯就會離棄上帝。上帝因此允許魔鬼在某些範圍內施加苦難於約伯。但事實上,整個故事從頭到尾,約伯一直到最後都不知道這段在天上的對話。
結果從那一天開始,約伯本來平靜的生活突然都亂了套:他的子女與財產一夕間都被強盜殺害掠奪,然後他的身體又發生病瘡,令他生不如死。本來他還堅定地相信上帝的主權,絕不因此放棄對上帝的信仰。但是對苦難的巨大悲情使得他情緒非常的低落而無法如以前那樣有信心承認上帝的慈愛與公義。
後來約伯的三位朋友特地從遠地來看他,為他所受的苦哀傷靜默七天之久。後來約伯打破沉默,為自己悲涼的遭遇哀哭,言詞間也表達出對自己平白無故遭受這樣的困境而表達對上帝的抱怨與質疑。於是乎約伯的三位朋友覺得約伯似乎過於自義,反倒開始質疑約伯一定有作了某些惹動上帝發怒的事,而希望他能悔改。但約伯則極力辯解,認為自己並未作出這樣罪大惡極之事,反而指責三位朋友沒有憐憫的心腸與歪曲事實,因而要求直接與上帝對質以表明清白。整本《約伯記》的主體就是記載了他們之間三段來回辯論,並以優美的希伯來詩歌表達深邃的神學與倫理洞見。
最後上帝親自向約伯與其朋友說話,並未直接回答約伯的問題,而是以創造時的大能與智慧展現,使得約伯等人禁口不語,承認自己的卑微渺小。約伯甚至說出「從前風聞有你,如今親眼見你」的重大信仰告白。上帝也為約伯作見證,認為那三位朋友「講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伯41:7-9)。故事最後以約伯得回所喪失的財物與新生的兒女作結。
第一種苦難觀 ── 因果報應論:
在《約伯記》的辯論中,約伯的朋友主要是採取「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論點。也就是說,因為上帝是公義的,所以必會執行對世間萬物的審判。所以人所作的事情如果符合上帝的心意,就會得著上帝的祝福;反之,就會得到上帝的懲罰,也就是苦難的原因。因此約伯所受的極大苦難正顯示出他一定有作過某種非常得罪上帝的事情才會如此。這顯然是與我們華人社會中所熟知的佛教因果輪迴的思想非常接近,也與我們社會上或生活中許多「法則」相關,例如我們如果常常對人不好,那大概很難會得到也對我們好的朋友。
如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苦難中的約伯所能作的就是不斷地反省所做錯的事情,為自己的罪悔改,祈求上帝回心轉意而祝福於他。這也是他那三個朋友所希望他能聽勸的部分。也就是說,上帝其實只是某種宇宙秩序的維護者,其意志與個性已經完全化為某種律法或規則。但是佛教所謂的「因果輪迴」主要是建立在無神論的思想,也就是說認為人心的「貪、瞋、癡」才是萬相生滅的源頭。所以除了消極的不造業與積功德以消災以外,更要積極修行才能得到了悟生死,甚至脫離因果輪迴的般若智慧。
第二種苦難觀 ── 宿命無常論:
相對於這三位朋友,在《約伯記》大部分的辯論中,約伯對上帝的苦毒其實源自於其近乎其「宿命論」的上帝觀。也就是說,相信這宇宙真有一為完全的主宰者,但是他所行的卻完全憑自己心意,毫無規則可循。若是如此,又有誰能站在他面前說:「你不應該如此」呢?也就是說,即使義人如約伯也可能突然遭遇極大的苦難(不是因為他的罪),而某些明明罪惡滔天的人卻可能完全活在順境,沒有絲毫被上帝懲罰,完全沒有真正的規則可以猜測遵行。如果遇到這樣不辨是非卻又我行我素的全能主宰,難怪約伯會如此沮喪與哀鳴無助。
其實這樣「宿命論」的上帝觀比較容易出現在強調絕對順服與沒有救贖的伊斯蘭教中,也可以出現於無神論思想的「絕對命定論」或「機械唯物論」。也就是說,人類的道德判斷其實並沒有甚麼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只能完全按照冥冥不可知「天意」而逆來順受,無法從人這一端發起任何的改變(例如行功德或積業障)。
第三種苦難觀 ── 衝突的真實與超越:
很明顯的,以上兩個生命觀是剛好相反的。一個是相信某種既定的因果規則與善惡賞罰的標準,因而使人可以在其中得知避災求福的方法。另一個是幾乎不相信有真正的善惡原則,完全取決於人所無法干涉甚至無法明瞭的絕對命定。我們可以簡單的說,《約伯記》的主要辯論架構就是在這兩個極端的觀點中探討人在苦難中的地位與掙扎。選擇第一種觀點的人會自然地問自己該做甚麼來避免下次的災禍,而持第二種觀點的人會覺得個人的無辜,質疑正義的可能與生命的意義。
但是《約伯記》的後段,上帝親自向約伯顯現所出現表達的觀點,顯然與這兩者相關卻又不同於這兩者。上帝並不是說這些苦難都是魔鬼撒但的計謀,也不是說這是一種意外的結果;祂沒有將約伯的罪行一一條列作為懲罰的理由,當然也更沒有說這是他一時性起、無人可奈他何的專權。反之,上帝在旋風中向約伯所表明的,一方面說祂的確就是那創造一切的主宰,但是祂在造這些東西的時候所隱藏於其中的美善心意卻是約伯所未曾明白的。
例如38章4-10節的一段:「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地的尺度?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處?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海水衝出,如出胎胞,那時誰將它關閉呢?是我用雲彩當海的衣服,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為它定界限,又安門和閂,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
也就是說,約伯的朋友一直以為有一個明確賞善罰惡的上帝就足以表明他們正確無誤的信仰,其實是比較膚淺的,因為這樣的上帝其實與一台機器沒有太多差別:只會按著某種規則作事,最後一定會落到「善惡的判斷完全由個人生命順逆的決定」的一種功利主義。反過來說,約伯雖然知道上帝的絕對主權是不能抵抗的,但是祂缺乏的卻是對上帝「良善心意」的了解與信心。不過,約伯雖然受到三位朋友「因果報應論」的攻擊,但是在本質上還是比較接近對上帝的了解。所以上帝後來在向約伯與其朋友顯現的時候(伯41:7-9),責備他們「講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
同樣是偉大創造的上帝,一個是被約伯視為「任憑己意、毫無章法、冷酷無情」的獨裁者,而另一個角度則是可看為「週詳考慮、有所不為、關愛憐憫」的慈愛天父。這兩種的不同並非關於上帝創造的偉大「事實」,而是對其「心意」的不同體會。而《新約聖經》更明白地說到我們因著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為我們受死所成就的救贖,使得我們可以有理由憑信心等候與仰望。即使在我們身處苦難之中仍能相信「上帝的良善」而得安慰,知道將來必有完全實現其救贖的一天。就如舊約《耶利米書》29:11所說:
「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對受苦的當事人而言,這意味著一個奇蹟的可能。如同耶穌在世時,遇到一個生來瞎眼的人。門徒問,這他的罪還是他父母的罪?耶穌卻回答說:「這不是他的罪,也不是他父母的罪,而是為了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榮耀來。」因而就醫治了他,使他重見光明。
結語: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內心所隱藏的灰暗的角落非常的漠視,以至於常常只是用符合某種「正直」的行為來遮掩,其實卻在心中隱藏許多的自義與某種不可觸碰的堅持,最後導致對上帝的本性也有了扭曲的期待與解釋。其實我們真正的渴望仍然是來自心靈與上帝的分離,不可能被世上物質或情感所滿足,只是這靈魂的饑渴並無法在有限的今世得著完全的滿足,需要憑信心守候。
由此看來,約伯之前是「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罪惡」,從因果報應來說雖然是絕對公義正確的,但並不表示他對上帝的「心意」有足夠的認識。所以上帝也藉由此機會讓他經歷這一切,暴露出其內心所隱藏的,進而更新對上帝的經驗與對自身的體悟。所以約伯後來才說:「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你」(42:5)
延伸閱讀:「上帝,為什麼?」── 黑人,苦難,惡
延伸閱讀:菩提與塵埃
延伸閱讀:尋求一生的呼召
延伸閱讀:上帝啊,拯救吧!
延伸閱讀:溫馨一世情──曹慶與植物人的故事
延伸閱讀:化苦毒為祝福──戴淑媺的故事
2012/12/05 07:05
〈約伯記〉是《舊約聖經》裡的一卷書。它無疑是西方文學歷史上一本偉大的經典,深刻地影響著後世許多的文學家與其作品,包括中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但丁的《神曲》(Divina Commedia)、與德國最偉大的作家歌德的《浮士德》(Faust),與英國十八世紀的文學泰斗約漢‧米爾頓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甚至到本世紀的一些文學作品與戲劇都能尋見約伯記所影響過的痕跡。
我這篇文章主要不是要介紹《約伯記》的內容本身,而是想藉由其內容討論整體而言,人類在遇到苦難時所回應的三種基本方式(其實還有其他幾種變形,但那些部份的分析會留到以後再分享)。但是為了有些背景瞭解,所以以下我還是先簡單介紹《約伯記》故事的大要。
《約伯記》內容簡介:
《約伯記》的故事其實很單純,就是一個叫約伯的人,本身非常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上帝也祝福他生活上許多的富足。但是魔鬼撒但在上帝面前指控這是因為上帝的祝福才使他有此敬虔的生命,如果上帝允許苦難臨到他,約伯就會離棄上帝。上帝因此允許魔鬼在某些範圍內施加苦難於約伯。但事實上,整個故事從頭到尾,約伯一直到最後都不知道這段在天上的對話。
結果從那一天開始,約伯本來平靜的生活突然都亂了套:他的子女與財產一夕間都被強盜殺害掠奪,然後他的身體又發生病瘡,令他生不如死。本來他還堅定地相信上帝的主權,絕不因此放棄對上帝的信仰。但是對苦難的巨大悲情使得他情緒非常的低落而無法如以前那樣有信心承認上帝的慈愛與公義。
後來約伯的三位朋友特地從遠地來看他,為他所受的苦哀傷靜默七天之久。後來約伯打破沉默,為自己悲涼的遭遇哀哭,言詞間也表達出對自己平白無故遭受這樣的困境而表達對上帝的抱怨與質疑。於是乎約伯的三位朋友覺得約伯似乎過於自義,反倒開始質疑約伯一定有作了某些惹動上帝發怒的事,而希望他能悔改。但約伯則極力辯解,認為自己並未作出這樣罪大惡極之事,反而指責三位朋友沒有憐憫的心腸與歪曲事實,因而要求直接與上帝對質以表明清白。整本《約伯記》的主體就是記載了他們之間三段來回辯論,並以優美的希伯來詩歌表達深邃的神學與倫理洞見。
最後上帝親自向約伯與其朋友說話,並未直接回答約伯的問題,而是以創造時的大能與智慧展現,使得約伯等人禁口不語,承認自己的卑微渺小。約伯甚至說出「從前風聞有你,如今親眼見你」的重大信仰告白。上帝也為約伯作見證,認為那三位朋友「講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伯41:7-9)。故事最後以約伯得回所喪失的財物與新生的兒女作結。
第一種苦難觀 ── 因果報應論:
在《約伯記》的辯論中,約伯的朋友主要是採取「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論點。也就是說,因為上帝是公義的,所以必會執行對世間萬物的審判。所以人所作的事情如果符合上帝的心意,就會得著上帝的祝福;反之,就會得到上帝的懲罰,也就是苦難的原因。因此約伯所受的極大苦難正顯示出他一定有作過某種非常得罪上帝的事情才會如此。這顯然是與我們華人社會中所熟知的佛教因果輪迴的思想非常接近,也與我們社會上或生活中許多「法則」相關,例如我們如果常常對人不好,那大概很難會得到也對我們好的朋友。
如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苦難中的約伯所能作的就是不斷地反省所做錯的事情,為自己的罪悔改,祈求上帝回心轉意而祝福於他。這也是他那三個朋友所希望他能聽勸的部分。也就是說,上帝其實只是某種宇宙秩序的維護者,其意志與個性已經完全化為某種律法或規則。但是佛教所謂的「因果輪迴」主要是建立在無神論的思想,也就是說認為人心的「貪、瞋、癡」才是萬相生滅的源頭。所以除了消極的不造業與積功德以消災以外,更要積極修行才能得到了悟生死,甚至脫離因果輪迴的般若智慧。
第二種苦難觀 ── 宿命無常論:
相對於這三位朋友,在《約伯記》大部分的辯論中,約伯對上帝的苦毒其實源自於其近乎其「宿命論」的上帝觀。也就是說,相信這宇宙真有一為完全的主宰者,但是他所行的卻完全憑自己心意,毫無規則可循。若是如此,又有誰能站在他面前說:「你不應該如此」呢?也就是說,即使義人如約伯也可能突然遭遇極大的苦難(不是因為他的罪),而某些明明罪惡滔天的人卻可能完全活在順境,沒有絲毫被上帝懲罰,完全沒有真正的規則可以猜測遵行。如果遇到這樣不辨是非卻又我行我素的全能主宰,難怪約伯會如此沮喪與哀鳴無助。
其實這樣「宿命論」的上帝觀比較容易出現在強調絕對順服與沒有救贖的伊斯蘭教中,也可以出現於無神論思想的「絕對命定論」或「機械唯物論」。也就是說,人類的道德判斷其實並沒有甚麼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只能完全按照冥冥不可知「天意」而逆來順受,無法從人這一端發起任何的改變(例如行功德或積業障)。
第三種苦難觀 ── 衝突的真實與超越:
很明顯的,以上兩個生命觀是剛好相反的。一個是相信某種既定的因果規則與善惡賞罰的標準,因而使人可以在其中得知避災求福的方法。另一個是幾乎不相信有真正的善惡原則,完全取決於人所無法干涉甚至無法明瞭的絕對命定。我們可以簡單的說,《約伯記》的主要辯論架構就是在這兩個極端的觀點中探討人在苦難中的地位與掙扎。選擇第一種觀點的人會自然地問自己該做甚麼來避免下次的災禍,而持第二種觀點的人會覺得個人的無辜,質疑正義的可能與生命的意義。
但是《約伯記》的後段,上帝親自向約伯顯現所出現表達的觀點,顯然與這兩者相關卻又不同於這兩者。上帝並不是說這些苦難都是魔鬼撒但的計謀,也不是說這是一種意外的結果;祂沒有將約伯的罪行一一條列作為懲罰的理由,當然也更沒有說這是他一時性起、無人可奈他何的專權。反之,上帝在旋風中向約伯所表明的,一方面說祂的確就是那創造一切的主宰,但是祂在造這些東西的時候所隱藏於其中的美善心意卻是約伯所未曾明白的。
例如38章4-10節的一段:「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地的尺度?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處?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海水衝出,如出胎胞,那時誰將它關閉呢?是我用雲彩當海的衣服,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為它定界限,又安門和閂,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
也就是說,約伯的朋友一直以為有一個明確賞善罰惡的上帝就足以表明他們正確無誤的信仰,其實是比較膚淺的,因為這樣的上帝其實與一台機器沒有太多差別:只會按著某種規則作事,最後一定會落到「善惡的判斷完全由個人生命順逆的決定」的一種功利主義。反過來說,約伯雖然知道上帝的絕對主權是不能抵抗的,但是祂缺乏的卻是對上帝「良善心意」的了解與信心。不過,約伯雖然受到三位朋友「因果報應論」的攻擊,但是在本質上還是比較接近對上帝的了解。所以上帝後來在向約伯與其朋友顯現的時候(伯41:7-9),責備他們「講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
同樣是偉大創造的上帝,一個是被約伯視為「任憑己意、毫無章法、冷酷無情」的獨裁者,而另一個角度則是可看為「週詳考慮、有所不為、關愛憐憫」的慈愛天父。這兩種的不同並非關於上帝創造的偉大「事實」,而是對其「心意」的不同體會。而《新約聖經》更明白地說到我們因著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為我們受死所成就的救贖,使得我們可以有理由憑信心等候與仰望。即使在我們身處苦難之中仍能相信「上帝的良善」而得安慰,知道將來必有完全實現其救贖的一天。就如舊約《耶利米書》29:11所說:
「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對受苦的當事人而言,這意味著一個奇蹟的可能。如同耶穌在世時,遇到一個生來瞎眼的人。門徒問,這他的罪還是他父母的罪?耶穌卻回答說:「這不是他的罪,也不是他父母的罪,而是為了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榮耀來。」因而就醫治了他,使他重見光明。
結語: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內心所隱藏的灰暗的角落非常的漠視,以至於常常只是用符合某種「正直」的行為來遮掩,其實卻在心中隱藏許多的自義與某種不可觸碰的堅持,最後導致對上帝的本性也有了扭曲的期待與解釋。其實我們真正的渴望仍然是來自心靈與上帝的分離,不可能被世上物質或情感所滿足,只是這靈魂的饑渴並無法在有限的今世得著完全的滿足,需要憑信心守候。
由此看來,約伯之前是「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罪惡」,從因果報應來說雖然是絕對公義正確的,但並不表示他對上帝的「心意」有足夠的認識。所以上帝也藉由此機會讓他經歷這一切,暴露出其內心所隱藏的,進而更新對上帝的經驗與對自身的體悟。所以約伯後來才說:「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你」(42:5)
延伸閱讀:「上帝,為什麼?」── 黑人,苦難,惡
延伸閱讀:菩提與塵埃
延伸閱讀:尋求一生的呼召
延伸閱讀:上帝啊,拯救吧!
延伸閱讀:溫馨一世情──曹慶與植物人的故事
延伸閱讀:化苦毒為祝福──戴淑媺的故事
你我可「曾經活過」?--於魏德聖《海角七號》之後
你我可「曾經活過」?--於魏德聖《海角七號》之後
作者 許媛如 2011.09.18
「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我便記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記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 神對挪亞說:這就是我與地上一切有血肉之物立約的記號了。」(創世記九章13-17節)
曾經,在深夜聆聽拉赫曼尼諾夫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時,我淚流滿面,那是俄羅斯流亡音樂家拉赫曼尼諾夫憂鬱症發作後期所創造的作品,1901年完成,作品第十八號,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鋼琴協奏曲,屬於晚期浪漫樂派。
在第一樂章中板(moderato)展開主題之前,節奏緩慢而沉重的和弦就已經讓我深深沉醉,悲切、哀傷、優美、情感真摯流露,那樣的作品若非歷經人世滄桑,實在很難深入聽者的靈魂某處。但是沒多少人知道,在這首曲子問世之前,拉赫曼尼諾夫有整整三年的時間寫不出任何音符,第一協奏曲的挫敗把他掩埋在極度的自我懷疑與憂鬱之中,他說:「我就像中風的人一樣,已不知如何使喚我的雙手與頭腦…」。
後來他求助於心理治療,被埋在地底有如岩漿一般的熱情一夕之間爆發,繼第二號獲得空前成功後,第三號d小調鋼琴協奏曲在紐約首演時更是獲得滿堂彩,其中《交響情人夢》、《鋼琴師》(Shine)等電影都曾以這兩首巨作音樂作為主題。即使1917年蘇維埃政權成立後,拉赫曼尼諾夫在革命中失去一切,從此走上亡命之途,而且終生未再重踏故土,但是可以確信的一點是他「曾經活過」。
也曾經,在梵谷自畫像中我看到他眼中深深的孤傲與無助,梵谷是個悲劇性人物,他的心藏在沒有人能夠了解的陰暗角落,說不出的無奈讓他只能用畫筆揮灑燃燒的靈魂。
1853年出生於津德爾特的梵谷是位荷蘭後印象派畫家,表現主義先鋒。早期,他投身於藝術販賣工作,後來成了傳道人與貧困的採礦工人,一生由弟弟西奧提供經濟援助。梵谷最著名的作品多半在他生前最後二年完成,此段時期梵谷已深陷精神分裂之中,1890年7月27日傍晚,梵谷以手槍自盡,死前說了一句話:「La tristesse durera toujours.」(法語,意為我的悲傷會永遠留存。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
但是他的作品《星夜》、《向日葵》、《烏鴉飛過的麥田》等,現在卻成為全球最知名、最廣為人知,也最昂貴的藝術作品。梵谷雖然窮苦潦倒,但是他的作品卻永留萬世,同樣可以確信的一點也是他「曾經活過」。
一位四十歲、才拍了第二部劇情長片,在區區五百萬輔導金的杯水車薪中舉債五千萬,卻讓沉寂多年的國片重新發光的《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也曾經失業在家很久,他說:「那種感覺就是全身都是力量,但是找不到人跟你對打,就像一隻獅子、一隻鬥狗被關在籠子裏,一旦那個籠子打開了,衝出去,看到誰就咬那種心情。」
魏德聖是一個敢於夢想的人,他活著就是為了電影,但是他的夢想過於龐大,讓他自己遍體鱗傷,經濟壓力與未知前途讓他幾乎崩潰。他說,有一次他出車禍,倒地的那一剎那,他腦子浮現的竟是「太好了,我終於不用拍片了。」為了堅持「理想」,魏德聖連吃好幾個月的泡麵,一天靠著十幾塊錢度日,《海角七號》這部精采、叫好又叫座的電影,足足讓他等了十五年。
國片從李安、吳念真、蔡明亮、張藝謀之後沉寂了好一段時間,海角七號、冏男孩、1895…又重新開啟國片市場,新銳導演一個一個開始掘出,魏德聖的成功也確信了一點:「曾經活過」。
上班途中我會經過網咖,幾十輛摩托車挨挨擠擠攤在大太陽下,裡面滿是沒有志向,渾渾噩噩度日的年輕人,我不禁想起阿嬤住的那間老人院,年紀已近尾聲的老人們個個眼神空洞,面無表情坐在門廊,他們等待的是甚麼?沒有目標的年輕人就與等死的老人沒有兩樣,我覺得人生最悲哀的不過如此,不知道自己有深埋的潛力,不願意找尋生命的動力,吃喝玩樂混吃等死,年輕的歲月不該像死人一樣阿?
我們或許成不了藝術家、科學家,我們可能也沒機會名揚國際,但是敢於尋夢、圓夢,代表我們曾經活過!梵谷、畢卡索、貝多芬先前皆都窮苦潦倒,但是他們在活著的時候用熱情燃燒生命,他們並沒有虛度人生,而且我相信在他們埋頭創作的過程中,他們一定覺得比任何富翁都要來得富足,至少他們留下了他們曾經存在的軌跡。上帝給人自由意志決定如何過日子,你可以選擇熬夜打電玩、暴斃網咖,你可以選擇吸毒過量、橫死街頭,當然你更可以決定無所事事、虛耗一生,但是我相信上帝一定希望你做其他的選擇,夜深人靜時,你不妨沉澱一下,你心裡的聲音會告訴你,你還是一個「活人」,你的生命絕對不只如此。
拉赫曼尼諾夫在他的摯友--心理名醫尼可萊.達爾協助之下, 在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之後,他完成了更澎湃、更壯麗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魏德聖在失業絕望之際,他的老婆義無反顧的支持,讓他登上國際舞台;文森梵谷卻在唯一的支柱--西奧結婚之後頓失所靠,舉槍自殺,上帝創造的人類有著無限的可能,人類腦袋中的錯縱複雜也無限延伸,不為瘋狂成不了藝術家,很多藝術家都曾經歷這段過程,有人幸運在有生之年享受成果,有部分人卻在死後才被掘出。但是他們通通有著同樣的特點,那就是「曾經活過」。
海角七號締造票房新史時,魏德聖在一次專訪中引用了電影中最精彩的一句對白:「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是阿!只要你做了另一個選擇,「彩虹」永遠都會出現的,去找你的彩虹吧!不要讓你的人生徒留空白,做甚麼都好,只希望你知道自己「曾經活過」。
對抗身周圍的奴隸制度:《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閱讀心得
對抗身周圍的奴隸制度:《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閱讀心得
王道仁
壹、 前言
在醫院工作,常有機會接觸外籍勞工,雖然一直想多加關心,但常受阻於語言不通。而站在病人的立場,醫生重視的是病人是否能得到好的照顧,而語言不通且剛來台灣的新手看護,卻常令醫生擔心。我也做過外勞體檢,覺得很難做人,因為越認真檢查就越有可能會發現異常,例如心雜音;而發現的問題若做進一步檢查常有90%以上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常遇到外勞不希望我認真檢查,因為他們擔心會被送回國不能工作。
這次上課觀看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的紀錄片「八東病房」,並閱讀《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中的〈漂浪之歌〉。1 這些外籍勞工的生命故事,讓我有很多省思。聖經說:「因為耶和華─你們的上帝─他是萬神之神,萬主之主,至大的上帝,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賄賂。他為孤兒寡婦伸冤,又憐愛寄居的,賜給他衣食。所以你們要憐愛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申10:17-19)我想這是我們在台灣的基督徒要好好學習的。
貳、 外勞的工作與生活處境
外勞在台灣的工作生活處境到底是如何呢?看完影片和書,不由得讓我覺得外勞在台灣簡直是承受奴隸待遇。只要想想看,一年365天都不休假,這種生活誰過得下去呢?當初我做住院醫師的時候,即使值班很多,最累也差不多是一週工作100小時。這已經很誇張了,因為如果週休二日每天8小時的話,一週只有40小時。當初工作得那麼累,就只有離開工作場所才有辦法休息。但外籍勞工很多根本沒有休假,並且吃住都是在工作的地方,怎麼可能有好的休息呢?我完全可以體會書中荻微娜不想回「家」的心情:「那是工作的地方」2 !
外籍勞工經濟狀況的描述也讓我更加體會那個無奈:會作外籍勞工就是因為有經濟壓力,是不得已的。不管是背負龐大的債務,或是突然失業無以為繼,或是家人生意失敗的牽連……因此來就是一定得賺到錢回去。而一來台灣就代表著要先付仲介費,3 若是被提前解約就會賠得很慘,難怪每一位外勞都不願意被檢查出身體有問題。
外籍勞工沒有辦法離職轉換雇主,是造成外勞逃跑的重大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外勞變成像奴隸一樣的重大原因之一。因為沒辦法轉換雇主,雇主的要求就要全部遵守,不然就是提前解約慘賠。因此性侵、早上工廠工作晚上繼續做家務工作、沒有休假等等沒有人受得了的待遇,4 也都忍氣吞聲忍了下來。
這些外籍勞工也是活生生的人哪!為何我們無動於衷?
參、 對抗新的奴隸制度
其實我知道很多雇主並不是故意要讓外籍勞工承受這種非人的待遇,在還沒接觸這些文本,仔細思考以前,我也沒發覺外勞沒休假有什麼不對。我們之所以會忽略掉這些,其實是因為我們忘記他們和我們一樣,我們以為他們是自願來台灣作奴僕服務我們的,我們以為他們承受得了我們自以為合理的待遇。殊不知他們也是不得已,並且背負著強大的壓力,因此只有一直忍。我們根本沒有關懷到他們的心靈,根本不知道他們內心的痛苦與吶喊。
奴隸制度不應該存在,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基本的尊重。我們在看英美的歷史時,常在心裡竊笑:怎麼會有人容許奴隸制度存在呢?這麼不合人性的事情,還要靠打仗才廢除,那時候的人不知道在想什麼?!我們讀歷史的時候,常批評有些人對奴隸制度的沉默。但我們自己呢?看到外勞在台灣受到這種類似奴隸的待遇,難道我們不應該發出聲音嗎?
肆、 結論
台灣應該有更多人去關注外籍勞工,特別是台灣的教會,因為他們是弱勢中的弱勢,而上帝關心他們。應該要讓外勞有休假的權利,至少每週有一天安息日。正如聖經上說:「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驢可以歇息,並使你婢女的兒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暢。」(出23:12)應該要讓外勞有可以轉換雇主的權利,讓雇主也學習如何做一個好雇主。並且應該要檢討仲介公司對外勞的剝削,提前解約應該要退還部分的仲介金。求上帝赦免我們過去的罪,並帶領我們建立合上帝心意的外勞制度。
註腳
1 顧玉玲,〈漂浪之歌〉,《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台北縣:印刻文學生活雜誌,2008),108-193。
2 顧玉玲,〈漂浪之歌〉,118。
3 顧玉玲,〈漂浪之歌〉,169。
4 顧玉玲,〈漂浪之歌〉,142-147。
參考文獻
顧玉玲。〈漂浪之歌〉。《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台北縣:印刻文學生活雜誌,2008。
王道仁
壹、 前言
在醫院工作,常有機會接觸外籍勞工,雖然一直想多加關心,但常受阻於語言不通。而站在病人的立場,醫生重視的是病人是否能得到好的照顧,而語言不通且剛來台灣的新手看護,卻常令醫生擔心。我也做過外勞體檢,覺得很難做人,因為越認真檢查就越有可能會發現異常,例如心雜音;而發現的問題若做進一步檢查常有90%以上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常遇到外勞不希望我認真檢查,因為他們擔心會被送回國不能工作。
這次上課觀看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的紀錄片「八東病房」,並閱讀《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中的〈漂浪之歌〉。1 這些外籍勞工的生命故事,讓我有很多省思。聖經說:「因為耶和華─你們的上帝─他是萬神之神,萬主之主,至大的上帝,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賄賂。他為孤兒寡婦伸冤,又憐愛寄居的,賜給他衣食。所以你們要憐愛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申10:17-19)我想這是我們在台灣的基督徒要好好學習的。
貳、 外勞的工作與生活處境
外勞在台灣的工作生活處境到底是如何呢?看完影片和書,不由得讓我覺得外勞在台灣簡直是承受奴隸待遇。只要想想看,一年365天都不休假,這種生活誰過得下去呢?當初我做住院醫師的時候,即使值班很多,最累也差不多是一週工作100小時。這已經很誇張了,因為如果週休二日每天8小時的話,一週只有40小時。當初工作得那麼累,就只有離開工作場所才有辦法休息。但外籍勞工很多根本沒有休假,並且吃住都是在工作的地方,怎麼可能有好的休息呢?我完全可以體會書中荻微娜不想回「家」的心情:「那是工作的地方」2 !
外籍勞工經濟狀況的描述也讓我更加體會那個無奈:會作外籍勞工就是因為有經濟壓力,是不得已的。不管是背負龐大的債務,或是突然失業無以為繼,或是家人生意失敗的牽連……因此來就是一定得賺到錢回去。而一來台灣就代表著要先付仲介費,3 若是被提前解約就會賠得很慘,難怪每一位外勞都不願意被檢查出身體有問題。
外籍勞工沒有辦法離職轉換雇主,是造成外勞逃跑的重大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外勞變成像奴隸一樣的重大原因之一。因為沒辦法轉換雇主,雇主的要求就要全部遵守,不然就是提前解約慘賠。因此性侵、早上工廠工作晚上繼續做家務工作、沒有休假等等沒有人受得了的待遇,4 也都忍氣吞聲忍了下來。
這些外籍勞工也是活生生的人哪!為何我們無動於衷?
參、 對抗新的奴隸制度
其實我知道很多雇主並不是故意要讓外籍勞工承受這種非人的待遇,在還沒接觸這些文本,仔細思考以前,我也沒發覺外勞沒休假有什麼不對。我們之所以會忽略掉這些,其實是因為我們忘記他們和我們一樣,我們以為他們是自願來台灣作奴僕服務我們的,我們以為他們承受得了我們自以為合理的待遇。殊不知他們也是不得已,並且背負著強大的壓力,因此只有一直忍。我們根本沒有關懷到他們的心靈,根本不知道他們內心的痛苦與吶喊。
奴隸制度不應該存在,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基本的尊重。我們在看英美的歷史時,常在心裡竊笑:怎麼會有人容許奴隸制度存在呢?這麼不合人性的事情,還要靠打仗才廢除,那時候的人不知道在想什麼?!我們讀歷史的時候,常批評有些人對奴隸制度的沉默。但我們自己呢?看到外勞在台灣受到這種類似奴隸的待遇,難道我們不應該發出聲音嗎?
肆、 結論
台灣應該有更多人去關注外籍勞工,特別是台灣的教會,因為他們是弱勢中的弱勢,而上帝關心他們。應該要讓外勞有休假的權利,至少每週有一天安息日。正如聖經上說:「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驢可以歇息,並使你婢女的兒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暢。」(出23:12)應該要讓外勞有可以轉換雇主的權利,讓雇主也學習如何做一個好雇主。並且應該要檢討仲介公司對外勞的剝削,提前解約應該要退還部分的仲介金。求上帝赦免我們過去的罪,並帶領我們建立合上帝心意的外勞制度。
註腳
1 顧玉玲,〈漂浪之歌〉,《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台北縣:印刻文學生活雜誌,2008),108-193。
2 顧玉玲,〈漂浪之歌〉,118。
3 顧玉玲,〈漂浪之歌〉,169。
4 顧玉玲,〈漂浪之歌〉,142-147。
參考文獻
顧玉玲。〈漂浪之歌〉。《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台北縣:印刻文學生活雜誌,2008。
更大的價值-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更大的價值-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湛藍海面上,正進行一場精彩的帆船奧運比賽,各國選手無不卯足全力往終點前進。忽然,海面上刮起狂風,許多艘帆船因此劇烈的搖晃著。
位居第二的勞倫斯(Lawrence Lemieux),眼看就要追上冠軍,此時卻瞥見不遠處有兩名選手,因帆船翻覆而落海,「該回頭嗎?……但他們都穿著救生衣,救生艇也快到了……。」
一邊是夢寐以求的奧運獎牌,一邊是需要幫助的生命,勞倫斯在兩難中做出了決定──調轉船身、逆風往兩名選手駛去!為了將兩人拉上船,勞倫斯的船一度也差點傾覆,所幸最後順利的完成救援,此時救生艇才到達現場。
當勞倫斯重新回到比賽時,名次已滑落至二十二名,「雖然我沒有得到金牌,但我不覺遺憾,因為生命的價值更寶貴。」
勞倫斯看似犧牲了獎牌,卻贏得更大的價值!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湛藍海面上,正進行一場精彩的帆船奧運比賽,各國選手無不卯足全力往終點前進。忽然,海面上刮起狂風,許多艘帆船因此劇烈的搖晃著。
位居第二的勞倫斯(Lawrence Lemieux),眼看就要追上冠軍,此時卻瞥見不遠處有兩名選手,因帆船翻覆而落海,「該回頭嗎?……但他們都穿著救生衣,救生艇也快到了……。」
一邊是夢寐以求的奧運獎牌,一邊是需要幫助的生命,勞倫斯在兩難中做出了決定──調轉船身、逆風往兩名選手駛去!為了將兩人拉上船,勞倫斯的船一度也差點傾覆,所幸最後順利的完成救援,此時救生艇才到達現場。
當勞倫斯重新回到比賽時,名次已滑落至二十二名,「雖然我沒有得到金牌,但我不覺遺憾,因為生命的價值更寶貴。」
勞倫斯看似犧牲了獎牌,卻贏得更大的價值!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真愛密碼-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真愛密碼-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真愛是分享:分享你的軟弱和害怕,遠勝於獨自承擔。
*真愛是體諒:從對方的角度思考,並明白其感受。能與對方同喜,悲傷時成為可依賴的肩膀。
*真愛是接納:接納彼此的缺陷,會帶來無比的安全感。
*真愛是原諒:原諒教會了我們另一種愛的方式,也強化了愛的根基。
*真愛是忠誠:誠實的表達自己,能建立真實的信任關係。
*真愛是承諾:愛不只是在好天氣時作伴,更是暴風雨時能一起同行。
*真愛是犧牲:犧牲不是放棄快樂,而是因著使他人快樂而獲得幸福。
真愛並不遙遠,只要你有一顆願意的心!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真愛是分享:分享你的軟弱和害怕,遠勝於獨自承擔。
*真愛是體諒:從對方的角度思考,並明白其感受。能與對方同喜,悲傷時成為可依賴的肩膀。
*真愛是接納:接納彼此的缺陷,會帶來無比的安全感。
*真愛是原諒:原諒教會了我們另一種愛的方式,也強化了愛的根基。
*真愛是忠誠:誠實的表達自己,能建立真實的信任關係。
*真愛是承諾:愛不只是在好天氣時作伴,更是暴風雨時能一起同行。
*真愛是犧牲:犧牲不是放棄快樂,而是因著使他人快樂而獲得幸福。
真愛並不遙遠,只要你有一顆願意的心!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一千多篇的故事 -蒲公英希望月刊
一千個故事 -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你的妻子罹患癌症,估計所剩時間不多……。」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瞬間粉碎了眉村卓與妻子十多年的幸福生活。
兩人在學生時代因著喜愛閱讀而相識、相戀。婚後,眉村卓在妻子支持下,成為日本知名的小說家。但自從妻子生病後,眉村卓寫作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
看著妻子深受病痛所苦,眉村卓陷入極深的絕望,「除了依靠藥物,難道就沒有什麼是我能做的嗎?」這時,他想到了兩人共同的興趣,便決定每天都要寫一篇故事給妻子閱讀!
眉村卓絞盡腦汁,用最短的文字,寫出一篇篇生活趣味故事,即使遇到寫作瓶頸,但當他想到妻子在閱讀後,或者會心微笑、或者開懷大笑,病情甚至穩定下來,便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寫下去。
當妻子逐漸陷入昏迷,眉村卓依然每天完成故事,並坐在病床旁朗讀。四年多後,他的妻子過世了,而這一千多篇的故事,正見證一份不離棄的愛。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你的妻子罹患癌症,估計所剩時間不多……。」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瞬間粉碎了眉村卓與妻子十多年的幸福生活。
兩人在學生時代因著喜愛閱讀而相識、相戀。婚後,眉村卓在妻子支持下,成為日本知名的小說家。但自從妻子生病後,眉村卓寫作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
看著妻子深受病痛所苦,眉村卓陷入極深的絕望,「除了依靠藥物,難道就沒有什麼是我能做的嗎?」這時,他想到了兩人共同的興趣,便決定每天都要寫一篇故事給妻子閱讀!
眉村卓絞盡腦汁,用最短的文字,寫出一篇篇生活趣味故事,即使遇到寫作瓶頸,但當他想到妻子在閱讀後,或者會心微笑、或者開懷大笑,病情甚至穩定下來,便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寫下去。
當妻子逐漸陷入昏迷,眉村卓依然每天完成故事,並坐在病床旁朗讀。四年多後,他的妻子過世了,而這一千多篇的故事,正見證一份不離棄的愛。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一元的新發現-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一元的新發現-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小時候,家裡的角落偶爾會有掉落的硬幣,由於金額很小,我總是不屑一顧。外婆卻會撿起來收好,並告訴我說:「就算是一塊錢,也很有價值啊!」我沒當回事,直到有一次跟外婆去買菜。
擁擠的市場,到處是叫賣的聲音,外婆牽著我走到蔬菜攤前,老闆喊著:「白菜一顆十九元!」「給你二十元,不用找錢了!」外婆說。老闆愣了一下,笑著說:「這怎麼好意思呢!」於是順手抓一把青蔥塞進袋裡!
我們又走到了肉攤:「這塊豬肉九十七元!」外婆掏出了一百元的紙鈔說:「你賣的肉真新鮮、料理起來特別好吃,就算一百元,不用找我錢了!」老闆笑著,又多切了一塊豬肝給外婆。
一路上,外婆跟攤販們說說笑笑,回到家,剛學算數的我,忍不住算了算,說:「外婆,我們今天總共多花了五塊錢……。」
「不如來算算,我們多得到了什麼?」外婆微笑道。我仔細的想了想:有兩顆巧克力糖、餐桌上的加菜、好的心情、好的回憶,以及我對待零錢的新態度。
從此,我看重每一塊錢,因為只要我願意,小小的零錢也能啟動快樂,為生活帶來無數的幸福!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小時候,家裡的角落偶爾會有掉落的硬幣,由於金額很小,我總是不屑一顧。外婆卻會撿起來收好,並告訴我說:「就算是一塊錢,也很有價值啊!」我沒當回事,直到有一次跟外婆去買菜。
擁擠的市場,到處是叫賣的聲音,外婆牽著我走到蔬菜攤前,老闆喊著:「白菜一顆十九元!」「給你二十元,不用找錢了!」外婆說。老闆愣了一下,笑著說:「這怎麼好意思呢!」於是順手抓一把青蔥塞進袋裡!
我們又走到了肉攤:「這塊豬肉九十七元!」外婆掏出了一百元的紙鈔說:「你賣的肉真新鮮、料理起來特別好吃,就算一百元,不用找我錢了!」老闆笑著,又多切了一塊豬肝給外婆。
一路上,外婆跟攤販們說說笑笑,回到家,剛學算數的我,忍不住算了算,說:「外婆,我們今天總共多花了五塊錢……。」
「不如來算算,我們多得到了什麼?」外婆微笑道。我仔細的想了想:有兩顆巧克力糖、餐桌上的加菜、好的心情、好的回憶,以及我對待零錢的新態度。
從此,我看重每一塊錢,因為只要我願意,小小的零錢也能啟動快樂,為生活帶來無數的幸福!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酪梨牛奶-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酪梨牛奶-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朋友送的巧克力,大家分著吃。」「這蛋糕好好吃喔,就多買了一條,我們等下吃……」每當有人問:「聆芸,你好像很怕別人餓著了?」她總會開心的說:「因為我很喜歡跟別人分享啊!」
出生在一個純樸小鎮的聆芸,一家人和樂融融。有一天,聆芸父親的朋友提了一袋酪梨前來拜訪,聆芸從來沒見過這種水果,好奇的問東問西,才知道這種水果在當時要價不菲,不是可以輕易吃到的,她和弟弟便滿心期待著,切開牛油果享用的那一刻。
「這要怎麼吃啊?」看著爸爸小心翼翼將酪梨切對半,挖出籽,接著將酪梨放入果汁機,再拿出冰箱的牛奶一起倒入,幾分鐘後,冰冰涼涼的酪梨牛奶就完成了,聆芸與弟弟正在垂涎三尺的時候,爸爸竟說:「端去請隔壁的王伯伯一家來喝!」
「我們自己喝都不夠了,為什麼還要分給別人……。」
小小的聆芸實在捨不得,心裡忍不住嘟囔著,但還是照著爸爸的話端了過去。只見鄰居幾個孩子,每個人拿著一小杯,「喔!真的好好喝喔!」「託你們的福,我這輩子第一次喝到!」大家邊喝邊談笑,每個人臉上都是開心的笑容,聆芸也覺得自己這一杯格外的甘甜美味!
聆芸從這個時刻起,開始喜歡分享的滋味!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朋友送的巧克力,大家分著吃。」「這蛋糕好好吃喔,就多買了一條,我們等下吃……」每當有人問:「聆芸,你好像很怕別人餓著了?」她總會開心的說:「因為我很喜歡跟別人分享啊!」
出生在一個純樸小鎮的聆芸,一家人和樂融融。有一天,聆芸父親的朋友提了一袋酪梨前來拜訪,聆芸從來沒見過這種水果,好奇的問東問西,才知道這種水果在當時要價不菲,不是可以輕易吃到的,她和弟弟便滿心期待著,切開牛油果享用的那一刻。
「這要怎麼吃啊?」看著爸爸小心翼翼將酪梨切對半,挖出籽,接著將酪梨放入果汁機,再拿出冰箱的牛奶一起倒入,幾分鐘後,冰冰涼涼的酪梨牛奶就完成了,聆芸與弟弟正在垂涎三尺的時候,爸爸竟說:「端去請隔壁的王伯伯一家來喝!」
「我們自己喝都不夠了,為什麼還要分給別人……。」
小小的聆芸實在捨不得,心裡忍不住嘟囔著,但還是照著爸爸的話端了過去。只見鄰居幾個孩子,每個人拿著一小杯,「喔!真的好好喝喔!」「託你們的福,我這輩子第一次喝到!」大家邊喝邊談笑,每個人臉上都是開心的笑容,聆芸也覺得自己這一杯格外的甘甜美味!
聆芸從這個時刻起,開始喜歡分享的滋味!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最珍貴的禮物-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最珍貴的禮物-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非洲肯亞的艾諾森村是個原始部落,以畜牧維生。這天,村裡第一位在美國完成學業的青年返回部落,村民開心的聚在一起慶祝。
「美國是什麼樣子?」「有發生什麼趣事嗎?」「美國人一家有幾隻牛?」從未離開過部落的村民,對美國充滿好奇,爭相發問。
那位青年分享著所見所聞,並描述了九一一事件的情況,「飛機撞擊紐約最高的兩棟大樓,造成了三千多人死亡……」話說至此,只見村民個個面色凝重,氣氛充滿了哀戚。
此時,有人問道,「我們是不是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幾經討論,他們達成了決議。
不久後,在肯亞的美國大使館,收到了從艾諾森村送來的禮物──十四隻健壯的母牛,以表達慰問。這令美國大使又震驚又感動,因為對艾諾森村而言,牛隻是最有價值的財產,而他們一口氣就送了十四隻!
一份關懷,不在形式,在乎一顆真誠的心。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非洲肯亞的艾諾森村是個原始部落,以畜牧維生。這天,村裡第一位在美國完成學業的青年返回部落,村民開心的聚在一起慶祝。
「美國是什麼樣子?」「有發生什麼趣事嗎?」「美國人一家有幾隻牛?」從未離開過部落的村民,對美國充滿好奇,爭相發問。
那位青年分享著所見所聞,並描述了九一一事件的情況,「飛機撞擊紐約最高的兩棟大樓,造成了三千多人死亡……」話說至此,只見村民個個面色凝重,氣氛充滿了哀戚。
此時,有人問道,「我們是不是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幾經討論,他們達成了決議。
不久後,在肯亞的美國大使館,收到了從艾諾森村送來的禮物──十四隻健壯的母牛,以表達慰問。這令美國大使又震驚又感動,因為對艾諾森村而言,牛隻是最有價值的財產,而他們一口氣就送了十四隻!
一份關懷,不在形式,在乎一顆真誠的心。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小巷裡的大愛-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小巷裡的大愛-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叭……叭叭……」一輛機車駛進不到兩米寬的小巷,由於巷內雜草叢生,拿著拐杖、步履緩慢的九十歲郭婆婆,一聽到喇叭聲,緊張得要讓路,卻差點跌倒在地!這樣驚險的畫面,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
幾十年來,住在巷底的郭婆婆,進出都得冒著危險,兒子顧念母親安危,便接她一起同住。但郭婆婆實在住不習慣,好幾次表達想要搬回老家的心願。
幾個鄰居得知此事,便商議一起清理小巷、並申請拓寬巷道,「要拓寬小巷,就必須拆掉附近的房屋!」村長的回應令其他住戶極度為難。就在大家陷入一片沉默,難以抉擇之時,住在小巷旁的黃阿姨第一個站了出來,當機立斷,「拆吧!就把我住的房間拆了吧!」
大家聽了,無不震驚,尤其是黃阿姨的家人,趕緊上前阻止,「您要想清楚啊!這可是您住了幾十年的房子,您捨得嗎?」
「當然捨不得呀!」黃阿姨含著眼淚回答,「但是,我更珍惜郭婆婆想回家的心情,而且人命關天,總不能看著危險發生卻坐視不管吧!」
黃阿姨的話令在場的人為之動容,紛紛表示也願意拆掉自己的圍牆、舊房和倉庫!不久後,狹窄髒亂的小巷,因為許多人的大愛,變成了寬敞大道!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叭……叭叭……」一輛機車駛進不到兩米寬的小巷,由於巷內雜草叢生,拿著拐杖、步履緩慢的九十歲郭婆婆,一聽到喇叭聲,緊張得要讓路,卻差點跌倒在地!這樣驚險的畫面,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
幾十年來,住在巷底的郭婆婆,進出都得冒著危險,兒子顧念母親安危,便接她一起同住。但郭婆婆實在住不習慣,好幾次表達想要搬回老家的心願。
幾個鄰居得知此事,便商議一起清理小巷、並申請拓寬巷道,「要拓寬小巷,就必須拆掉附近的房屋!」村長的回應令其他住戶極度為難。就在大家陷入一片沉默,難以抉擇之時,住在小巷旁的黃阿姨第一個站了出來,當機立斷,「拆吧!就把我住的房間拆了吧!」
大家聽了,無不震驚,尤其是黃阿姨的家人,趕緊上前阻止,「您要想清楚啊!這可是您住了幾十年的房子,您捨得嗎?」
「當然捨不得呀!」黃阿姨含著眼淚回答,「但是,我更珍惜郭婆婆想回家的心情,而且人命關天,總不能看著危險發生卻坐視不管吧!」
黃阿姨的話令在場的人為之動容,紛紛表示也願意拆掉自己的圍牆、舊房和倉庫!不久後,狹窄髒亂的小巷,因為許多人的大愛,變成了寬敞大道!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繼續往前進-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繼續往前進-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有時一些狀況,會讓我們想放棄,
但遇到困難時,越是需要堅持才能突破。
當你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請繼續往前。
當你處在舒適地帶,請繼續往前。
當人們認為你根本做不到,請繼續往前。
當你因進度緩慢感到受挫與士氣低落,請繼續往前。
當你覺得似乎別人更容易成功,請繼續往前。
當要完成的任務又大又難,請繼續往前。
當你發現才往前一步,卻又後退兩步,請繼續往前。
今天,每一天,都要繼續往前。
你會發現自己可以跨過障礙,而且可以做到的更多!
即使摔得鼻青臉腫,你仍然在前進。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有時一些狀況,會讓我們想放棄,
但遇到困難時,越是需要堅持才能突破。
當你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請繼續往前。
當你處在舒適地帶,請繼續往前。
當人們認為你根本做不到,請繼續往前。
當你因進度緩慢感到受挫與士氣低落,請繼續往前。
當你覺得似乎別人更容易成功,請繼續往前。
當要完成的任務又大又難,請繼續往前。
當你發現才往前一步,卻又後退兩步,請繼續往前。
今天,每一天,都要繼續往前。
你會發現自己可以跨過障礙,而且可以做到的更多!
即使摔得鼻青臉腫,你仍然在前進。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珍惜過程-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珍惜過程-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麥可拿到了一支神奇的遙控器,不僅能操控所有電器,更棒的是,還可以操控時間!
當他與妻子發生口角,妻子不高興的叨念時,麥克於是趕緊按下「快轉」,轉眼間,妻子便恢復平靜,一切就像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
當他工作遇到瓶頸,感到疲憊不堪的時候,他決定按下「快轉」,不消多久,麥可便跳過困難,直接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升遷。
麥可高興極了!畢竟可以跳過人生中枯燥、痛苦的片段,是多棒的事情!但是後來,遙控器失控了,不
再聽他使喚。一轉眼,時間迅速流逝,麥可有了一份成功的事業,卻也同時得到一段破碎的婚姻,還有冷淡的親子關係……。
這是一部電影的故事,它點出了許多人們曾有過的想法──如果能跳過許多困難的過程、可以逃避麻煩和不開心的事情,該有多好?只是,我們卻沒想到,如此一來,我們也將錯失了成長的機會,以及讓結果變得更好的可能。
以珍惜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人事物,將發現人生的每分每秒都彌足珍貴,每個過程都是祝福!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麥可拿到了一支神奇的遙控器,不僅能操控所有電器,更棒的是,還可以操控時間!
當他與妻子發生口角,妻子不高興的叨念時,麥克於是趕緊按下「快轉」,轉眼間,妻子便恢復平靜,一切就像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
當他工作遇到瓶頸,感到疲憊不堪的時候,他決定按下「快轉」,不消多久,麥可便跳過困難,直接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升遷。
麥可高興極了!畢竟可以跳過人生中枯燥、痛苦的片段,是多棒的事情!但是後來,遙控器失控了,不
再聽他使喚。一轉眼,時間迅速流逝,麥可有了一份成功的事業,卻也同時得到一段破碎的婚姻,還有冷淡的親子關係……。
這是一部電影的故事,它點出了許多人們曾有過的想法──如果能跳過許多困難的過程、可以逃避麻煩和不開心的事情,該有多好?只是,我們卻沒想到,如此一來,我們也將錯失了成長的機會,以及讓結果變得更好的可能。
以珍惜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人事物,將發現人生的每分每秒都彌足珍貴,每個過程都是祝福!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一起吃晚餐-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一起吃晚餐-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豐正和庭純是對新婚夫妻,庭純雖然知道豐正嗜辣,但認為調味一重就吃不出食物的味道,每頓料理總是以清爽原味為原則;而豐正知道庭純的心意,便不曾對她所煮的菜說過什麼。
過年時,庭純和豐正回到婆家,因為豐正全家都是重口味,因此放眼望去只見紅通通的一桌,每道都是香辣油亮的菜餚。豐正開心的胃口大開,庭純則躊躇著該如何下箸……。
這個時候,婆婆突然笑咪咪的端上一碗冬瓜湯和酸梅汁給庭純,「真不好意思,今年我們第一次吃團圓飯,我煮菜還是只照著平常的習慣,忘了妳不太吃辣,妳可以用這碗清湯漂去辣味,酸梅汁也可以解辣。」婆婆的貼心,讓庭純頓時心中滿是感動。
這頓晚餐,一家人吃得非常開心盡興,豐正津津有味的吃了好多碗飯,庭純心想,好久沒看到豐正吃得這麼滿足了……。
過幾天,晚餐的餐桌上多了一道辣炒雞丁,看到豐正高興的模樣,庭純說:「你吃得開心,我也覺得開心。」
兩人的口味依舊沒有改變,但餐桌上開始出現彼此喜歡的菜色,顯出了一份溫柔與貼心的愛。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豐正和庭純是對新婚夫妻,庭純雖然知道豐正嗜辣,但認為調味一重就吃不出食物的味道,每頓料理總是以清爽原味為原則;而豐正知道庭純的心意,便不曾對她所煮的菜說過什麼。
過年時,庭純和豐正回到婆家,因為豐正全家都是重口味,因此放眼望去只見紅通通的一桌,每道都是香辣油亮的菜餚。豐正開心的胃口大開,庭純則躊躇著該如何下箸……。
這個時候,婆婆突然笑咪咪的端上一碗冬瓜湯和酸梅汁給庭純,「真不好意思,今年我們第一次吃團圓飯,我煮菜還是只照著平常的習慣,忘了妳不太吃辣,妳可以用這碗清湯漂去辣味,酸梅汁也可以解辣。」婆婆的貼心,讓庭純頓時心中滿是感動。
這頓晚餐,一家人吃得非常開心盡興,豐正津津有味的吃了好多碗飯,庭純心想,好久沒看到豐正吃得這麼滿足了……。
過幾天,晚餐的餐桌上多了一道辣炒雞丁,看到豐正高興的模樣,庭純說:「你吃得開心,我也覺得開心。」
兩人的口味依舊沒有改變,但餐桌上開始出現彼此喜歡的菜色,顯出了一份溫柔與貼心的愛。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生命箴言-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生命箴言-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改變需要動力,而動力則需要好的理由。願以下每一句語錄,都能成為你往前突破的動力,讓你擁有不一樣的生命!
力量不是來自勝利,而是來自在處境中的掙扎。遭遇艱難時決定不妥協,那就是力量。
黑暗無法驅走黑暗,只有光才可以;仇恨無法驅走仇恨,只有愛才可以。
人們比你所想像的更寬宏大量,但你得原諒自己。放下令你苦澀的事情,然後往前邁進。
勇氣不過是在害怕中仍踏步向前。
若不冒險,你或許能避開苦難或哀傷,但也因此不能更多學習感受、改變、成長、愛與生活。人生最大的危害是不願冒險,不願冒險的人,一無所成也一無所有,唯有願意冒險的人擁有自由。
快樂不代表每件事都是完美,而是你已下定決心讓眼界超越一切的不完美。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改變需要動力,而動力則需要好的理由。願以下每一句語錄,都能成為你往前突破的動力,讓你擁有不一樣的生命!
力量不是來自勝利,而是來自在處境中的掙扎。遭遇艱難時決定不妥協,那就是力量。
黑暗無法驅走黑暗,只有光才可以;仇恨無法驅走仇恨,只有愛才可以。
人們比你所想像的更寬宏大量,但你得原諒自己。放下令你苦澀的事情,然後往前邁進。
勇氣不過是在害怕中仍踏步向前。
若不冒險,你或許能避開苦難或哀傷,但也因此不能更多學習感受、改變、成長、愛與生活。人生最大的危害是不願冒險,不願冒險的人,一無所成也一無所有,唯有願意冒險的人擁有自由。
快樂不代表每件事都是完美,而是你已下定決心讓眼界超越一切的不完美。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香甜的飯-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香甜的飯-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一下班,美慈匆匆到安親班接了女兒妮妮,又緊接著回家張羅晚餐,每天還要為烹調不同菜式傷腦筋,一頓飯完成,幾乎已食慾全消。
這時,妮妮卻將功課攤開在餐桌上,美慈不耐的情緒正一觸即發,妮妮卻煞有介事的說:「這個功課和吃飯有關呢!」原來老師要大家做個關於米飯的小實驗。 見
妮妮夾起一口飯,放進美慈嘴裡,又同樣遞一口飯給爸爸,「先不要吞下去喔!」
「好,可以開始嚼了!」妮妮數著咀嚼的次數:「一、二、三……。」數到「十」的時候,妮妮問爸媽:「吃出來了嗎?有甜甜的味道!這是因為米飯含有澱粉,澱粉會釋放甜味……。」
聽妮妮一臉興奮的講解,爸爸忍不住笑道:「真的啊!好香甜呢!」
看著父女倆的笑容,美慈疲憊又急躁的心情漸漸緩和下來,「平凡又普通的飯,慢慢咀嚼,也別有一番滋味。」
慢下腳步,用心品味,即使生活看似一成不變,也將體會出幸福的滋味,而能由衷發出感謝與讚美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一下班,美慈匆匆到安親班接了女兒妮妮,又緊接著回家張羅晚餐,每天還要為烹調不同菜式傷腦筋,一頓飯完成,幾乎已食慾全消。
這時,妮妮卻將功課攤開在餐桌上,美慈不耐的情緒正一觸即發,妮妮卻煞有介事的說:「這個功課和吃飯有關呢!」原來老師要大家做個關於米飯的小實驗。 見
妮妮夾起一口飯,放進美慈嘴裡,又同樣遞一口飯給爸爸,「先不要吞下去喔!」
「好,可以開始嚼了!」妮妮數著咀嚼的次數:「一、二、三……。」數到「十」的時候,妮妮問爸媽:「吃出來了嗎?有甜甜的味道!這是因為米飯含有澱粉,澱粉會釋放甜味……。」
聽妮妮一臉興奮的講解,爸爸忍不住笑道:「真的啊!好香甜呢!」
看著父女倆的笑容,美慈疲憊又急躁的心情漸漸緩和下來,「平凡又普通的飯,慢慢咀嚼,也別有一番滋味。」
慢下腳步,用心品味,即使生活看似一成不變,也將體會出幸福的滋味,而能由衷發出感謝與讚美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幽默櫥窗-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幽默櫥窗-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發言權
太太關心的對先生說:「你近來老是說夢話,要不要我陪你去醫院檢查一下?」
先生驚慌說:「不用,如果醫生治好我這毛病,那我連在家中僅存的一點發言權都沒有了!」
寓意:夫妻間若多以欣賞、支持、諒解做為溝通基礎,能讓交流更順暢。
答非所問
深夜,勤務中心鈴聲大作……。
「先生,我孩子剛剛吞下一枝原子筆,請趕緊派救護車來!」
「別慌!將地址告訴我,救護車隨後就到。」
「那我們這段時間應該怎麼辦?」
「先用鉛筆吧!」
寓意: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
先看樣本
人潮洶湧的百貨公司裡,一位女士憤怒的對售貨員說:「幸好我沒打算在你們這兒找『禮貌』,在這兒根本找不到!」
售貨員回覆:「可以讓我先看看您的樣本嗎?」
寓意:你要求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先怎樣待人。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發言權
太太關心的對先生說:「你近來老是說夢話,要不要我陪你去醫院檢查一下?」
先生驚慌說:「不用,如果醫生治好我這毛病,那我連在家中僅存的一點發言權都沒有了!」
寓意:夫妻間若多以欣賞、支持、諒解做為溝通基礎,能讓交流更順暢。
答非所問
深夜,勤務中心鈴聲大作……。
「先生,我孩子剛剛吞下一枝原子筆,請趕緊派救護車來!」
「別慌!將地址告訴我,救護車隨後就到。」
「那我們這段時間應該怎麼辦?」
「先用鉛筆吧!」
寓意: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
先看樣本
人潮洶湧的百貨公司裡,一位女士憤怒的對售貨員說:「幸好我沒打算在你們這兒找『禮貌』,在這兒根本找不到!」
售貨員回覆:「可以讓我先看看您的樣本嗎?」
寓意:你要求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先怎樣待人。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生命中的珍珠-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生命中的珍珠-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考門夫婦(Mr. & Mrs. Cowman)極為相愛,兩人以義工為志向,四處幫助有需要的人,足跡遍及韓國和日本。然而就在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之際,考門先生卻突然心臟病發!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兩人最後不得不回鄉休養。
長達六年的時間,考門先生纏綿病榻,凡事都需要妻子照顧,考門夫人隨侍在側,沒有一夜可以一覺到天亮。在無數漫漫黑夜,她開始提筆寫作,把身體的疲憊、心靈的憂傷,都化為流暢的文字,以日記形式記錄心路歷程。
「儘管試煉的枝葉重重包圍;光,仍能照明其中每個細小的縫隙。」考門夫人將日記彙集付梓後,便是家喻戶曉的《荒漠甘泉》,這本書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簡單而雋永的寓意,讓千百萬人得到安慰與力量;她曾經痛苦的生命經歷,竟化為無數祝福。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考門夫婦(Mr. & Mrs. Cowman)極為相愛,兩人以義工為志向,四處幫助有需要的人,足跡遍及韓國和日本。然而就在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之際,考門先生卻突然心臟病發!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兩人最後不得不回鄉休養。
長達六年的時間,考門先生纏綿病榻,凡事都需要妻子照顧,考門夫人隨侍在側,沒有一夜可以一覺到天亮。在無數漫漫黑夜,她開始提筆寫作,把身體的疲憊、心靈的憂傷,都化為流暢的文字,以日記形式記錄心路歷程。
「儘管試煉的枝葉重重包圍;光,仍能照明其中每個細小的縫隙。」考門夫人將日記彙集付梓後,便是家喻戶曉的《荒漠甘泉》,這本書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簡單而雋永的寓意,讓千百萬人得到安慰與力量;她曾經痛苦的生命經歷,竟化為無數祝福。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星期專論》自私的社會沒有幸福的個人!
《星期專論》自私的社會沒有幸福的個人!
2014-05-18
◎南方朔
一九六○至一九七○年,是美國和歐洲學生運動的十年。整個歐美被學運,以及同步發展的反越戰、民權運動以及女權、環境運動等搞得天翻地覆,甚至有人說它已不是學生運動,而是學生革命。因為一九六○年代的學運非常重要,早年我還做過專業的研究,並寫了一本《憤怒之愛》的著作。
60年代學運社運 獲美官方回應
由於對當年的學運和社運有全程的了解,我注意到美國這個國家有幾個了不起的品質:
(一)當學運和社運在發展時,會出現許多難以控制的情況和做出過度的反應,但本質上,美國政府仍心知肚明,學運和社運是正當的,因此學運和社運同時或稍後,美國政府都能對運動的訴求做出回應。這顯示出美國的民主體制已明白表達不滿、參與運動是民主人權的神聖成分,並樂於和運動對話,把運動當作政治與社會改革的動力。
(二)美國學運和社運後,美國的頂級名流,像洛克斐勒三世及美國銀行董事長藍德堡等人,立即發表著作,肯定學運與社運的價值。洛克斐勒三世並認為六○年代的學運和社運推動了新面向的改革,它對民主的深化影響至鉅,他甚至認為美國獨立革命替美國建立了基本的民主架構,只能算是第一次革命。六○年代的學運和社運,替美國的民權和多元民主扎根,乃是美國的第二次革命。洛克斐勒三世和藍德堡可說是美國最大的政商貴族,他們都站出來肯定學運和社運,難怪後來美國會有民權和政治社會的大改革、進步的貴族、政黨和政府,乃是使得要求改革的運動熱情不會被浪費的保證。
高尚的自私 無法增進社會公義
(三)在一九六○年代,美國也出了一位偉大的宗教領袖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他是個基督新教牧師和神學家,同時也是個社會運動家和社會科學家。他察覺到在西方社會,以前的人都相信,一個人只要敬愛上帝,學上帝的道,多行慈善,就可以創造一個合道德的政治及社會,但他認為這只是高尚的自私、它並不能建造出一個合道德的社會,社會所需要的是公義,只有信教和慈善是不夠的。因此尼布爾寫了《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會》,徹底改變了基督徒的信仰。他在書中表示,一個人普通的自私或高尚的自私,都無法增進社會國家的公義。一個真正的基督徒,除了必須信仰上帝的道,多行慈善外,還必須要相信公義及推廣公義。他把私人的美德拉高到了公義的層次,對美國六○年代成為進步時代居功至偉。
台灣批評太多 是假中立真反動
看過六○年代美國的學運和社運對促進美國進步的那一段歷史後,我們可以回頭來看台灣學運社運所受到的待遇。今天台灣會出現學運和社運,基本上是反映了台灣要求民主深化的呼聲,台灣式的威權民主已走到了極限,它成了台灣進一步發展的阻力,台灣式的威權民主已違背了民主互動的基本規則。台灣在制度及行為上已需要一次革命性的大改革。如果台灣是個正常國家,任何統治者都必然樂於和學運社運對話,共促改革。但台灣卻不然,統治者和統治階級完全不理睬學運社運的訴求,也不想理解運動的深層意義,他們的反應是:
—根據專制主義惡法亦法、邪惡的秩序也是秩序的邏輯,將所有的人心不滿都妖魔化和非法化。
—他們不惜發起內鬥,號召自己的徒眾發動反運動,並自稱是愛國運動,將人民自發的學運和社運說成是不愛國,愛國在台灣已成了統治者庇護自己無能濫權的最後工具。
—全世界所有促成進步的學運社運都一定會衝撞到既有的秩序,這是進步的社會成本,於是台灣的統治者和統治階級遂開始在這方面做文章,宣傳說學運社運替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這是一種希望煽起人們的小私利情緒來否定公義的策略。
—台灣統治階級的若干所謂名流,開始發表一些奇怪的言論,例如有名流宣稱台灣批評太多,應該每人多扮演建設性角色云云,這是一種假中立、假勵志、真反動,以軟性方式企圖打壓學運和社運;最荒唐的是,居然有名流宣稱「民主不能當飯吃」,這已是公開的反民主了,這是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出現的論調,卻被台灣宣傳。
自私的商幫文化 山西幫最典型
綜合上述這些反應,我們已可看出,由於台灣學運和社運的壯大,一個新型的反改革運動已告出現,它完全沒有任何理性的基礎,遂只好在鼓勵人們的自私上下手。這是一種古代東方專制主義的復辟。中國古代的專制王權,為了壓制人民的呼聲,遂在鼓吹人們的自私上下手,一個人最好少管公共事務,多管生活的安穩,以求發財致富,一世無慮;如果行有餘力,則吃齋拜佛,多做善事,希望能有福報,這些都是惡劣的自
私或高尚的自私,它都和國家與社會的公義無關。縱使是高尚的自私,也無法造成社會與國家的進步。近代中國學術界研究古代各種商幫,發現到商人自私求利,大了後就搞政商關係,賺了大錢後就養戲子、蓋豪宅,這種自私的商幫文化,以「山西幫」最為典型,今天的郭台銘鼓吹反民主的自私價值,就是古代山西幫的再現。
因此,今天的台灣,已到了文化發展的關鍵期,統治者為了反改革,已開始鼓吹人的自私,要用自私來壓抑一個國家社會最重要的公義。這是可怕的趨勢,沒有公義,台灣會有幸福的個人嗎?
2014-05-18
◎南方朔
一九六○至一九七○年,是美國和歐洲學生運動的十年。整個歐美被學運,以及同步發展的反越戰、民權運動以及女權、環境運動等搞得天翻地覆,甚至有人說它已不是學生運動,而是學生革命。因為一九六○年代的學運非常重要,早年我還做過專業的研究,並寫了一本《憤怒之愛》的著作。
60年代學運社運 獲美官方回應
由於對當年的學運和社運有全程的了解,我注意到美國這個國家有幾個了不起的品質:
(一)當學運和社運在發展時,會出現許多難以控制的情況和做出過度的反應,但本質上,美國政府仍心知肚明,學運和社運是正當的,因此學運和社運同時或稍後,美國政府都能對運動的訴求做出回應。這顯示出美國的民主體制已明白表達不滿、參與運動是民主人權的神聖成分,並樂於和運動對話,把運動當作政治與社會改革的動力。
(二)美國學運和社運後,美國的頂級名流,像洛克斐勒三世及美國銀行董事長藍德堡等人,立即發表著作,肯定學運與社運的價值。洛克斐勒三世並認為六○年代的學運和社運推動了新面向的改革,它對民主的深化影響至鉅,他甚至認為美國獨立革命替美國建立了基本的民主架構,只能算是第一次革命。六○年代的學運和社運,替美國的民權和多元民主扎根,乃是美國的第二次革命。洛克斐勒三世和藍德堡可說是美國最大的政商貴族,他們都站出來肯定學運和社運,難怪後來美國會有民權和政治社會的大改革、進步的貴族、政黨和政府,乃是使得要求改革的運動熱情不會被浪費的保證。
高尚的自私 無法增進社會公義
(三)在一九六○年代,美國也出了一位偉大的宗教領袖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他是個基督新教牧師和神學家,同時也是個社會運動家和社會科學家。他察覺到在西方社會,以前的人都相信,一個人只要敬愛上帝,學上帝的道,多行慈善,就可以創造一個合道德的政治及社會,但他認為這只是高尚的自私、它並不能建造出一個合道德的社會,社會所需要的是公義,只有信教和慈善是不夠的。因此尼布爾寫了《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會》,徹底改變了基督徒的信仰。他在書中表示,一個人普通的自私或高尚的自私,都無法增進社會國家的公義。一個真正的基督徒,除了必須信仰上帝的道,多行慈善外,還必須要相信公義及推廣公義。他把私人的美德拉高到了公義的層次,對美國六○年代成為進步時代居功至偉。
台灣批評太多 是假中立真反動
看過六○年代美國的學運和社運對促進美國進步的那一段歷史後,我們可以回頭來看台灣學運社運所受到的待遇。今天台灣會出現學運和社運,基本上是反映了台灣要求民主深化的呼聲,台灣式的威權民主已走到了極限,它成了台灣進一步發展的阻力,台灣式的威權民主已違背了民主互動的基本規則。台灣在制度及行為上已需要一次革命性的大改革。如果台灣是個正常國家,任何統治者都必然樂於和學運社運對話,共促改革。但台灣卻不然,統治者和統治階級完全不理睬學運社運的訴求,也不想理解運動的深層意義,他們的反應是:
—根據專制主義惡法亦法、邪惡的秩序也是秩序的邏輯,將所有的人心不滿都妖魔化和非法化。
—他們不惜發起內鬥,號召自己的徒眾發動反運動,並自稱是愛國運動,將人民自發的學運和社運說成是不愛國,愛國在台灣已成了統治者庇護自己無能濫權的最後工具。
—全世界所有促成進步的學運社運都一定會衝撞到既有的秩序,這是進步的社會成本,於是台灣的統治者和統治階級遂開始在這方面做文章,宣傳說學運社運替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這是一種希望煽起人們的小私利情緒來否定公義的策略。
—台灣統治階級的若干所謂名流,開始發表一些奇怪的言論,例如有名流宣稱台灣批評太多,應該每人多扮演建設性角色云云,這是一種假中立、假勵志、真反動,以軟性方式企圖打壓學運和社運;最荒唐的是,居然有名流宣稱「民主不能當飯吃」,這已是公開的反民主了,這是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出現的論調,卻被台灣宣傳。
自私的商幫文化 山西幫最典型
綜合上述這些反應,我們已可看出,由於台灣學運和社運的壯大,一個新型的反改革運動已告出現,它完全沒有任何理性的基礎,遂只好在鼓勵人們的自私上下手。這是一種古代東方專制主義的復辟。中國古代的專制王權,為了壓制人民的呼聲,遂在鼓吹人們的自私上下手,一個人最好少管公共事務,多管生活的安穩,以求發財致富,一世無慮;如果行有餘力,則吃齋拜佛,多做善事,希望能有福報,這些都是惡劣的自
私或高尚的自私,它都和國家與社會的公義無關。縱使是高尚的自私,也無法造成社會與國家的進步。近代中國學術界研究古代各種商幫,發現到商人自私求利,大了後就搞政商關係,賺了大錢後就養戲子、蓋豪宅,這種自私的商幫文化,以「山西幫」最為典型,今天的郭台銘鼓吹反民主的自私價值,就是古代山西幫的再現。
因此,今天的台灣,已到了文化發展的關鍵期,統治者為了反改革,已開始鼓吹人的自私,要用自私來壓抑一個國家社會最重要的公義。這是可怕的趨勢,沒有公義,台灣會有幸福的個人嗎?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藍色星期一-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藍色星期一-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唉……又是討厭的星期一!」每到星期日晚上,茱莉總會格外沮喪,因為假期結束,就得面對現實壓力,讓人難以一夜好眠。
星期一早上,茱莉一臉消沉的走去上班途中,突然一個藍色信封出現在她眼前!「這是送給妳的,星期一快樂!」遞信封的是一位笑容滿面的女士,接過信封的茱莉不知所措,正想問些什麼,那名女士已消失在人群中。
茱莉小心翼翼的打開藍色信封,裡頭竟有一張十英鎊鈔票,還有一張親筆寫的小卡片:「星期一是很棒的!」而署名是「星期一給予」(Give Mondays),茱莉不禁會心一笑,心情也明亮了起來……。
這是在英國倫敦一個團體進行的活動,他們認為星期一是一週美好的開始,為了改變大眾對「憂鬱星期一」(Blue Monday)的印象,決定將小禮物和祝福語放入藍色信封,以給予的行動傳遞喜樂,並鼓勵大家加入散播美好星期一的行列。
「原來,星期一是這麼令人期待的,」茱莉擺脫沉悶的心情,笑了起來,「我也想將這樣的喜樂傳遞出去,就選在下週一吧!」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唉……又是討厭的星期一!」每到星期日晚上,茱莉總會格外沮喪,因為假期結束,就得面對現實壓力,讓人難以一夜好眠。
星期一早上,茱莉一臉消沉的走去上班途中,突然一個藍色信封出現在她眼前!「這是送給妳的,星期一快樂!」遞信封的是一位笑容滿面的女士,接過信封的茱莉不知所措,正想問些什麼,那名女士已消失在人群中。
茱莉小心翼翼的打開藍色信封,裡頭竟有一張十英鎊鈔票,還有一張親筆寫的小卡片:「星期一是很棒的!」而署名是「星期一給予」(Give Mondays),茱莉不禁會心一笑,心情也明亮了起來……。
這是在英國倫敦一個團體進行的活動,他們認為星期一是一週美好的開始,為了改變大眾對「憂鬱星期一」(Blue Monday)的印象,決定將小禮物和祝福語放入藍色信封,以給予的行動傳遞喜樂,並鼓勵大家加入散播美好星期一的行列。
「原來,星期一是這麼令人期待的,」茱莉擺脫沉悶的心情,笑了起來,「我也想將這樣的喜樂傳遞出去,就選在下週一吧!」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倒立看世界-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倒立看世界-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你可曾想過,如果把世界倒過來看,會是什麼樣子?
有個男孩從小就擅於表演用雙手倒立的特技,父母也鼓勵他發揮所長,他因此有個夢想:「要用『倒立』來看遍世界!」
他以倒立的方式,完成了歷時五個月、繞行兩萬公里的旅程,透過完全相反的角度,讓人們看見腳下土地的另一種面貌,更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過程中,他除了忍受身體的辛苦,還要面對許多質疑聲音,這個與眾不同的選擇並不容易,卻讓他更深的認識自己,也盼望能鼓勵其他有著同樣感受的人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如果你曾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我們也要告訴你:你並不孤單!讓我們一起用不同的角度、全新的眼光,邁向人生的無限可能。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你可曾想過,如果把世界倒過來看,會是什麼樣子?
有個男孩從小就擅於表演用雙手倒立的特技,父母也鼓勵他發揮所長,他因此有個夢想:「要用『倒立』來看遍世界!」
他以倒立的方式,完成了歷時五個月、繞行兩萬公里的旅程,透過完全相反的角度,讓人們看見腳下土地的另一種面貌,更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過程中,他除了忍受身體的辛苦,還要面對許多質疑聲音,這個與眾不同的選擇並不容易,卻讓他更深的認識自己,也盼望能鼓勵其他有著同樣感受的人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如果你曾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我們也要告訴你:你並不孤單!讓我們一起用不同的角度、全新的眼光,邁向人生的無限可能。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關鍵的一跳-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關鍵的一跳-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福斯貝里……,換你了!」體育課上,老師讓大家排隊練習跳高,一時恍神的福斯貝里(Richard Fosbury),聽到老師點名,慌亂出列,卻完全忘了基本動作,他硬著頭皮縱身一跳,竟以背對的方式越過跳杆,在當時,跳高都是以面朝下的姿勢,因此當他落下時四腳朝天的滑稽模樣,惹得同學們笑彎了腰。
福斯貝里熱愛運動,但嘗試過籃球、橄欖球、田徑等項目,表現卻都差強人意,而這個出其不意的經驗,讓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跳高才能!
「如果跑弧線接近欄杆,順勢轉身背對起跳,再刻意提高臀部,或許就可以增加跳躍的高度!」當福斯貝里遇到瓶頸時,想到了這個方法,他大膽嘗試,真的成功突破了!
之後他不斷練習、調整,直到一九六八年的奧運會上,福斯貝里首次以「背越」的獨特姿勢,跳出刷新世界紀錄的驚人成績!其跳高姿勢更是蔚為風潮,成為現今奧運賽普遍採用的跳躍方式。
一份堅持加上敏銳的觀察,造就這關鍵的一跳,也開創出運動史上的新局面!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福斯貝里……,換你了!」體育課上,老師讓大家排隊練習跳高,一時恍神的福斯貝里(Richard Fosbury),聽到老師點名,慌亂出列,卻完全忘了基本動作,他硬著頭皮縱身一跳,竟以背對的方式越過跳杆,在當時,跳高都是以面朝下的姿勢,因此當他落下時四腳朝天的滑稽模樣,惹得同學們笑彎了腰。
福斯貝里熱愛運動,但嘗試過籃球、橄欖球、田徑等項目,表現卻都差強人意,而這個出其不意的經驗,讓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跳高才能!
「如果跑弧線接近欄杆,順勢轉身背對起跳,再刻意提高臀部,或許就可以增加跳躍的高度!」當福斯貝里遇到瓶頸時,想到了這個方法,他大膽嘗試,真的成功突破了!
之後他不斷練習、調整,直到一九六八年的奧運會上,福斯貝里首次以「背越」的獨特姿勢,跳出刷新世界紀錄的驚人成績!其跳高姿勢更是蔚為風潮,成為現今奧運賽普遍採用的跳躍方式。
一份堅持加上敏銳的觀察,造就這關鍵的一跳,也開創出運動史上的新局面!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新的你-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新的你-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每一天,都有許多選擇在你面前。
你的選擇帶來結果,
你也會成為你所選擇的樣子。
所以,你應該問問自己想要變得如何。
你要微笑,還是愁眉苦臉?
你想要當一個樂觀的人,或者悲觀的人?
你要成為一個感恩的人,還是找事情抱怨?
你要敞開心去學習和成長,還是像一隻倉鼠整天滾著輪子?
你要為你的目標展開行動,還是漫無目的的過生活?
你要投資在和另一半、孩子和朋友的關係,還是選擇退出?
你要成為影響世界的人,還是被世界影響?
或許你曾為錯誤的決定懊悔,
但下一個決定永遠都是你可以重新開始的機會。
揮別過去,擁抱全新的你!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每一天,都有許多選擇在你面前。
你的選擇帶來結果,
你也會成為你所選擇的樣子。
所以,你應該問問自己想要變得如何。
你要微笑,還是愁眉苦臉?
你想要當一個樂觀的人,或者悲觀的人?
你要成為一個感恩的人,還是找事情抱怨?
你要敞開心去學習和成長,還是像一隻倉鼠整天滾著輪子?
你要為你的目標展開行動,還是漫無目的的過生活?
你要投資在和另一半、孩子和朋友的關係,還是選擇退出?
你要成為影響世界的人,還是被世界影響?
或許你曾為錯誤的決定懊悔,
但下一個決定永遠都是你可以重新開始的機會。
揮別過去,擁抱全新的你!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支援前線-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支援前線-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二次大戰全面爆發,德軍勢如破竹的橫掃歐洲,英法聯軍節節敗退,最後被逼至法國邊境的敦克爾克海灘。
為保護僅存的戰力,聯軍決定撤守,但因德國攻勢猛烈,使得聯軍軍艦無法停靠岸邊,要撤離兵力相當困難,幾乎等同於不可能的任務。
無計可施下,英國政府決定向人民求援,希望召集所有私人船隻出動,儘管情勢危險萬分,卻獲得人民們的熱烈支持。由於小船吃水不深,可以靈活的往來岸邊,大家便紛紛開出漁船、客輪、遊艇,甚至救生艇,大大小小的船隻共八百多艘,在槍林彈雨之中,不斷穿梭接駁,將一批批的官兵載回岸上。
十天之內,這些小船總共救出了高達三十四萬大軍,寫下一次成功撤退的記錄;因此保存下來的戰力,更成為四年之後,在諾曼地戰役中反攻的精銳部隊。
兩個人合力可抵抗一人的襲擊,單獨抵抗就無把握。三股合成的繩子是不容易拉斷的。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二次大戰全面爆發,德軍勢如破竹的橫掃歐洲,英法聯軍節節敗退,最後被逼至法國邊境的敦克爾克海灘。
為保護僅存的戰力,聯軍決定撤守,但因德國攻勢猛烈,使得聯軍軍艦無法停靠岸邊,要撤離兵力相當困難,幾乎等同於不可能的任務。
無計可施下,英國政府決定向人民求援,希望召集所有私人船隻出動,儘管情勢危險萬分,卻獲得人民們的熱烈支持。由於小船吃水不深,可以靈活的往來岸邊,大家便紛紛開出漁船、客輪、遊艇,甚至救生艇,大大小小的船隻共八百多艘,在槍林彈雨之中,不斷穿梭接駁,將一批批的官兵載回岸上。
十天之內,這些小船總共救出了高達三十四萬大軍,寫下一次成功撤退的記錄;因此保存下來的戰力,更成為四年之後,在諾曼地戰役中反攻的精銳部隊。
兩個人合力可抵抗一人的襲擊,單獨抵抗就無把握。三股合成的繩子是不容易拉斷的。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一半的信-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一半的信-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曼尼和姊姊莎莉在同個城市工作,雖然住的不遠,但平常各忙各的,生活上交集不多,也就很少往來。
一日,母親來探望姊弟倆,發現兩人之間相當疏離,想到他們小時候總是玩在一起、形影不離的模樣,母親希望能喚起那份情誼……。
「親愛的曼尼和莎莉:你們好嗎?這隻木刻貓頭鷹是曼尼的最愛……」
幾天後,曼尼收到母親寄來的包裹,裡面有一封信和一個音樂盒,信被撕了一半,因此不知道後面寫了些什麼?摸不著頭緒的曼尼,只知道音樂盒是莎莉的,便拿去給姊姊。
「我的信也被撕掉一半,不知道前面寫了些什麼?」原來,莎莉也收到同樣的包裹,裡面是一半的信和木刻貓頭鷹。
兩個人把信拼湊在一塊,看到裡面寫著的是關於他們小時候的點點滴滴,當年父親出差帶回來這兩件禮物,莎莉喜歡的是貓頭鷹,不過因為知道弟弟也喜歡,自己便選了音樂盒
「……莎莉是一個永遠都會守護弟弟的姊姊。」母親在信中寫著。
淡忘的童年往事重現腦海,讓兩人回味無窮,這個晚上,他們聊了許多,再次回到熟悉的感覺,「以後,也該常見面聊聊……。」曼尼和莎莉彼此約定著。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曼尼和姊姊莎莉在同個城市工作,雖然住的不遠,但平常各忙各的,生活上交集不多,也就很少往來。
一日,母親來探望姊弟倆,發現兩人之間相當疏離,想到他們小時候總是玩在一起、形影不離的模樣,母親希望能喚起那份情誼……。
「親愛的曼尼和莎莉:你們好嗎?這隻木刻貓頭鷹是曼尼的最愛……」
幾天後,曼尼收到母親寄來的包裹,裡面有一封信和一個音樂盒,信被撕了一半,因此不知道後面寫了些什麼?摸不著頭緒的曼尼,只知道音樂盒是莎莉的,便拿去給姊姊。
「我的信也被撕掉一半,不知道前面寫了些什麼?」原來,莎莉也收到同樣的包裹,裡面是一半的信和木刻貓頭鷹。
兩個人把信拼湊在一塊,看到裡面寫著的是關於他們小時候的點點滴滴,當年父親出差帶回來這兩件禮物,莎莉喜歡的是貓頭鷹,不過因為知道弟弟也喜歡,自己便選了音樂盒
「……莎莉是一個永遠都會守護弟弟的姊姊。」母親在信中寫著。
淡忘的童年往事重現腦海,讓兩人回味無窮,這個晚上,他們聊了許多,再次回到熟悉的感覺,「以後,也該常見面聊聊……。」曼尼和莎莉彼此約定著。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好爸爸手冊-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好爸爸手冊-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當第一個小孩出生時,我才發現沒有所謂的好爸爸手冊。接著,我更了解當一個父親是我一生最大的挑戰,因為我並不總是對的。然而,有幾件事情是我希望孩子們要記得的: 1. 他們是被愛的:他們會犯錯,我也有不同意他們的時候,但我仍會永遠愛他們、尊重他們。 2. 努力的價值:生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我希望他們知道,值得擁有的,就值得流汗獲取。 3. 如何堅持突破挑戰:我想讓他們知道,如何克服成長途中必經的挑戰,而非輕易放棄。 4. 好的飲食習慣:我有責任教導孩子們好的飲食習慣,使他們擁有健康。 5. 好的禮貌:說請、謝謝、和對不起不只是禮貌,也是體貼他人感受的方式。 這並不是一張詳盡的清單,仍有許多事是我希望他們知道的。而我祈願自己能先成為榜樣,幫助他們了解這些事的重要性。 你又希望傳授什麼價值觀給你的孩子呢?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愛的支柱-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愛的支柱-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爸爸,您回來啦!」克雷一如往常,開心迎接剛下班進門的父親,但父親卻一反常態,只勉強的牽動嘴角笑了一下,便走進書房去,整個晚上都沒有出來。
雖然父母沒有在克雷面前提起任何事,但克雷仍察覺父親的悶悶不樂──他的白頭髮變多、笑容變少了,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爸爸到底怎麼了……?」這天,他鼓起勇氣問媽媽,媽媽沉默了半晌,才說:「爸爸失去工作了,他擔心讓我們吃苦,也害怕工作不容易找,所以心情不好。」
克雷希望能分擔爸爸的辛苦,可是他的年紀還小,能做些什麼呢?克雷決定拿出信紙,一字一句寫下他的心情,「爸爸,我不知道怎麼幫忙,可是我會好好讀書,不讓您擔心,也會一直為您祈禱,支持您……。」趁父親睡著時,他悄悄把信放在父親的書桌上。
克雷一直偷偷觀察父親看到信之後的反應,但父親卻隻字未提,不過,他注意到父親漸漸恢復活力,也開始有了面試的機會,不久後,父親找到一份新工作,家中又開始有了歡笑聲。
二十年過去,克雷的父親因病過世,當他在收拾父親遺物時,赫然發現在父親每日攜帶的皮夾中,夾著他當年所寫的信,紙張已然泛黃,且明顯有過淚水的痕跡。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爸爸,您回來啦!」克雷一如往常,開心迎接剛下班進門的父親,但父親卻一反常態,只勉強的牽動嘴角笑了一下,便走進書房去,整個晚上都沒有出來。
雖然父母沒有在克雷面前提起任何事,但克雷仍察覺父親的悶悶不樂──他的白頭髮變多、笑容變少了,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爸爸到底怎麼了……?」這天,他鼓起勇氣問媽媽,媽媽沉默了半晌,才說:「爸爸失去工作了,他擔心讓我們吃苦,也害怕工作不容易找,所以心情不好。」
克雷希望能分擔爸爸的辛苦,可是他的年紀還小,能做些什麼呢?克雷決定拿出信紙,一字一句寫下他的心情,「爸爸,我不知道怎麼幫忙,可是我會好好讀書,不讓您擔心,也會一直為您祈禱,支持您……。」趁父親睡著時,他悄悄把信放在父親的書桌上。
克雷一直偷偷觀察父親看到信之後的反應,但父親卻隻字未提,不過,他注意到父親漸漸恢復活力,也開始有了面試的機會,不久後,父親找到一份新工作,家中又開始有了歡笑聲。
二十年過去,克雷的父親因病過世,當他在收拾父親遺物時,赫然發現在父親每日攜帶的皮夾中,夾著他當年所寫的信,紙張已然泛黃,且明顯有過淚水的痕跡。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傳承之美-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傳承之美-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在生活與醫療條件都相當貧乏的年代,有個小男孩,跟著行醫的父親上街,看見路旁倒著一個人,全身長滿爛瘡,還發出陣陣惡臭。
年幼的男孩看到,不禁害怕的躲在父親身後,但父親卻毫不遲疑的走上前去,將對方抱到車上,載回診所治療。
多年之後,男孩也成為一位醫生,在他看診時,總會將聽診器先握在手上,待溫熱之後,再放到病人身上診斷;他還有個特別的習慣,只要看到流浪的街友,一定帶回醫院,或為他們治療,或為他們洗淨身體……,雖然父親從未告訴他,一個好醫生該怎麼做,但在他的身上,卻處處可見父親的典範。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在生活與醫療條件都相當貧乏的年代,有個小男孩,跟著行醫的父親上街,看見路旁倒著一個人,全身長滿爛瘡,還發出陣陣惡臭。
年幼的男孩看到,不禁害怕的躲在父親身後,但父親卻毫不遲疑的走上前去,將對方抱到車上,載回診所治療。
多年之後,男孩也成為一位醫生,在他看診時,總會將聽診器先握在手上,待溫熱之後,再放到病人身上診斷;他還有個特別的習慣,只要看到流浪的街友,一定帶回醫院,或為他們治療,或為他們洗淨身體……,雖然父親從未告訴他,一個好醫生該怎麼做,但在他的身上,卻處處可見父親的典範。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一起去郊遊-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一起去郊遊-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走不動了!」八歲的佑佑一屁股坐在石頭上。
「加油!爸爸知道你可以的,山上的風景更漂亮,我們要一起欣賞啊!」父親牽起佑佑的手,帶著他繼續往上爬。
翻過山坡,佑佑看到一棵百年巨木,卻失望的說:「我以為這棵老樹會很特別,沒想到長得這麼不起眼。」
「別只看外表,它可是價值連城的檜木呢!檜木能防止蟲蛀、不易腐壞,是珍貴的建材,所以不要只憑外貌來評斷人事物啊!」聽了爸爸的解說,佑佑便改口嚷著:「那我要和大樹一起拍照!」
爸爸買了一輛檜木小火車,送給佑佑當作紀念品。「好香啊!」佑佑放在掌心不住把玩,但回程時卻發現小火車的香味消失了。
爸爸說:「你把眼睛閉上,然後數到三。」
「啊!香味又出現了!」佑佑驚呼,央求爸爸告訴他緣由。
「時間久了,檜木的毛細孔會被堵塞,只要用力摩擦幾下,就能喚出香氣。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你願意成為一個被磨鍊的人,會發現祝福也跟著湧流出來。」
這趟郊遊,沿路與爸爸說說笑笑,讓佑佑學到好多東西,更有許多難忘的回憶,「爸爸,下次我們要去哪兒玩?」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走不動了!」八歲的佑佑一屁股坐在石頭上。
「加油!爸爸知道你可以的,山上的風景更漂亮,我們要一起欣賞啊!」父親牽起佑佑的手,帶著他繼續往上爬。
翻過山坡,佑佑看到一棵百年巨木,卻失望的說:「我以為這棵老樹會很特別,沒想到長得這麼不起眼。」
「別只看外表,它可是價值連城的檜木呢!檜木能防止蟲蛀、不易腐壞,是珍貴的建材,所以不要只憑外貌來評斷人事物啊!」聽了爸爸的解說,佑佑便改口嚷著:「那我要和大樹一起拍照!」
爸爸買了一輛檜木小火車,送給佑佑當作紀念品。「好香啊!」佑佑放在掌心不住把玩,但回程時卻發現小火車的香味消失了。
爸爸說:「你把眼睛閉上,然後數到三。」
「啊!香味又出現了!」佑佑驚呼,央求爸爸告訴他緣由。
「時間久了,檜木的毛細孔會被堵塞,只要用力摩擦幾下,就能喚出香氣。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你願意成為一個被磨鍊的人,會發現祝福也跟著湧流出來。」
這趟郊遊,沿路與爸爸說說笑笑,讓佑佑學到好多東西,更有許多難忘的回憶,「爸爸,下次我們要去哪兒玩?」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過去與未來-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過去與未來-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usnavy/6127659488
九一一事件讓無數家庭破碎,重擊了人們的心靈,面對遺址,該如何重建?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
最後,原址成為一座紀念廣場,巨大的瀑布在此不斷循環,刻上近三千名罹難者姓名,表達無盡的思念;而紀念廣場的旁邊,則開始興建大樓,將成為紐約市的新景觀,象徵全新的開始。
兩種風格截然不同的建物,代表著過去與未來的接軌,人們汲取歷史的教訓,帶著盼望繼續向前。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usnavy/6127659488
九一一事件讓無數家庭破碎,重擊了人們的心靈,面對遺址,該如何重建?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
最後,原址成為一座紀念廣場,巨大的瀑布在此不斷循環,刻上近三千名罹難者姓名,表達無盡的思念;而紀念廣場的旁邊,則開始興建大樓,將成為紐約市的新景觀,象徵全新的開始。
兩種風格截然不同的建物,代表著過去與未來的接軌,人們汲取歷史的教訓,帶著盼望繼續向前。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繽紛人生-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繽紛人生-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插畫家麥斯一次應邀教孩子畫畫。「麥斯叔叔,可以在我的臉上畫一朵花嗎?」有個小女孩提出請求,麥斯樂意的點頭,接著用筆沾了沾調色盤上的橘色,此時小女孩搖搖頭說:「我不喜歡橘色。」又指了指右邊的臉頰,「只能畫在右邊,而且不能畫太大……。」麥斯耐心的聽完,最後完成一朵黃色的小花。
後面排隊的孩子見狀,也紛紛提出相同的要求,直到最後一個孩子,當麥斯正要畫上小花時,那個孩子卻說:「我的整張臉都可以畫,而且您要畫什麼都可以!」
麥斯笑著點頭:「我還有好多顏色沒有用到,這下全派上用場了!」麥斯在孩子臉上畫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因此她成為全場最與眾不同的一位。
生命如同一張畫布,不再自我設限,將出現意想不到的繽紛色彩!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插畫家麥斯一次應邀教孩子畫畫。「麥斯叔叔,可以在我的臉上畫一朵花嗎?」有個小女孩提出請求,麥斯樂意的點頭,接著用筆沾了沾調色盤上的橘色,此時小女孩搖搖頭說:「我不喜歡橘色。」又指了指右邊的臉頰,「只能畫在右邊,而且不能畫太大……。」麥斯耐心的聽完,最後完成一朵黃色的小花。
後面排隊的孩子見狀,也紛紛提出相同的要求,直到最後一個孩子,當麥斯正要畫上小花時,那個孩子卻說:「我的整張臉都可以畫,而且您要畫什麼都可以!」
麥斯笑著點頭:「我還有好多顏色沒有用到,這下全派上用場了!」麥斯在孩子臉上畫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因此她成為全場最與眾不同的一位。
生命如同一張畫布,不再自我設限,將出現意想不到的繽紛色彩!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找到你自己-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找到你自己-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你有時可能覺得……
你無法完成每件事,來滿足所有人,
你無法完成每件事,且都做得一樣好,
你無法完成每件事,都勝於別人的表現。
因為你需要……
找到你是誰,並活出你自己,
決定哪件事最優先,然後著手進行,
發掘你的力量,並善用它們,
學著不與他人比較,
因為沒有人要跟你比賽「做你自己」。
漸漸的,你會學到……
接受自己的特別之處,
設定優先次序和做出決定,
與自己的有限共處,
並發現你是個很棒且獨特的人。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你有時可能覺得……
你無法完成每件事,來滿足所有人,
你無法完成每件事,且都做得一樣好,
你無法完成每件事,都勝於別人的表現。
因為你需要……
找到你是誰,並活出你自己,
決定哪件事最優先,然後著手進行,
發掘你的力量,並善用它們,
學著不與他人比較,
因為沒有人要跟你比賽「做你自己」。
漸漸的,你會學到……
接受自己的特別之處,
設定優先次序和做出決定,
與自己的有限共處,
並發現你是個很棒且獨特的人。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投球遊戲-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投球遊戲-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拜託!能不能做些有趣的事情?」學生們有氣無力的哀求著,在一八九O年,只要碰到下雪天,學生們就只能待在室內,滿身活力無處可以宣洩。
詹姆斯接獲校方指示,希望開發一項能激起學生興趣的運動,而且就算是天候不佳,也能玩得盡興。這讓詹姆斯傷透了腦筋,不過看著學生們無精打采的樣子,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讓他決定要好好研究一番。
從參考英式足球到美式橄欖球,詹姆斯的改良計劃一一失敗,他決定換個方式,不再是改良「某一項」運動,而是揉合所有運動的特色,再找出可開發的新元素。
經分析後,他發現球要夠大,大家才容易上手,而且只能用一顆球,才夠刺激;他又觀察到,許多運動大多是透過橫衝直撞而得分,他靈機一動,決定將球門高掛在上方,球員必須以「投球」的方式才能得分,增加了不同的挑戰性。
這個刺激又不失「優雅」的運動,四季都能進行,並大幅降低許多危險的運動傷害,迅速受到學生的熱愛,形成風潮,並在一九三六年成為奧運競賽項目。
這個新運動,就是風靡全球、至今歷久不衰的籃球。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拜託!能不能做些有趣的事情?」學生們有氣無力的哀求著,在一八九O年,只要碰到下雪天,學生們就只能待在室內,滿身活力無處可以宣洩。
詹姆斯接獲校方指示,希望開發一項能激起學生興趣的運動,而且就算是天候不佳,也能玩得盡興。這讓詹姆斯傷透了腦筋,不過看著學生們無精打采的樣子,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讓他決定要好好研究一番。
從參考英式足球到美式橄欖球,詹姆斯的改良計劃一一失敗,他決定換個方式,不再是改良「某一項」運動,而是揉合所有運動的特色,再找出可開發的新元素。
經分析後,他發現球要夠大,大家才容易上手,而且只能用一顆球,才夠刺激;他又觀察到,許多運動大多是透過橫衝直撞而得分,他靈機一動,決定將球門高掛在上方,球員必須以「投球」的方式才能得分,增加了不同的挑戰性。
這個刺激又不失「優雅」的運動,四季都能進行,並大幅降低許多危險的運動傷害,迅速受到學生的熱愛,形成風潮,並在一九三六年成為奧運競賽項目。
這個新運動,就是風靡全球、至今歷久不衰的籃球。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愛與自由-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愛與自由-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醫生,請您一定要治好我,我不想再讓我的孩子受到傷害……。」瓊麗向醫生哭訴著。
幾天前,她和五歲女兒走在路上,突然飛來一群鴿子,瓊麗從小就特別懼怕鳥類,因此她嚇得立刻跑開,忘記孩子獨自被留在街上,這讓她內疚不已,也發現事情的嚴重性。
療程從一支羽毛開始,就已讓瓊麗害怕的無法承受:「快拿開,我不能呼吸了!」醫生卻說:「想想妳的女兒。」瓊麗顫抖著咬緊牙根,努力讓自己坐在位置上,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才漸漸冷靜下來。
「我一定要克服這件事。」要學習面對最害怕的事物,對瓊麗來說很不容易,但因著對女兒的愛,她決定要進行下去。
生命中的難題和恐懼,常使人寸步難行,而愛,卻能吸引我們勇敢跨出黑暗。
愛,能使我們得自由,願我們都能得著那自由的新生命。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醫生,請您一定要治好我,我不想再讓我的孩子受到傷害……。」瓊麗向醫生哭訴著。
幾天前,她和五歲女兒走在路上,突然飛來一群鴿子,瓊麗從小就特別懼怕鳥類,因此她嚇得立刻跑開,忘記孩子獨自被留在街上,這讓她內疚不已,也發現事情的嚴重性。
療程從一支羽毛開始,就已讓瓊麗害怕的無法承受:「快拿開,我不能呼吸了!」醫生卻說:「想想妳的女兒。」瓊麗顫抖著咬緊牙根,努力讓自己坐在位置上,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才漸漸冷靜下來。
「我一定要克服這件事。」要學習面對最害怕的事物,對瓊麗來說很不容易,但因著對女兒的愛,她決定要進行下去。
生命中的難題和恐懼,常使人寸步難行,而愛,卻能吸引我們勇敢跨出黑暗。
愛,能使我們得自由,願我們都能得著那自由的新生命。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確信-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確信-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珍妮的父親在她幼時,因跑船時常不在家;加上個性沉默寡言,讓珍妮感到難以親近,因此當兩人相處時,珍妮總會不斷看著牆上的時鐘,期待指針再走快一點!
後來母親因病過世,父女間的距離更遠了,珍妮常認為,自己不過是父親必須背負的一個責任。
幾年過去,長大的珍妮搬出家裡,與父親見面的次數更加少了,因此當她得知,自己必須照顧因重病開刀的父親時,心中只有抗拒。「但畢竟是自己的爸爸……。」珍妮只能無奈的告訴自己。
照料父親期間,珍妮並未和父親有太多的互動,直到要進入手術室的前一刻,父親突然開口喚她:「珍妮,這幾天辛苦妳了,……對不起,爸爸過去從沒好好陪伴妳……。」緊握著珍妮的手,他忍不住哽咽道。
突然之間,珍妮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手術結束後,珍妮繼續陪在父親身邊,但心情已有所不同,「不知道爸爸還需要什麼?或許我可以做些吃的給他……。」珍妮發現,自己已不再害怕與父親相處的時刻。
父親不久後便過世了,儘管與父親之間,快樂的記憶並不多,但當父親握住她的手時,卻讓珍妮確信,自己是被愛著的……。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珍妮的父親在她幼時,因跑船時常不在家;加上個性沉默寡言,讓珍妮感到難以親近,因此當兩人相處時,珍妮總會不斷看著牆上的時鐘,期待指針再走快一點!
後來母親因病過世,父女間的距離更遠了,珍妮常認為,自己不過是父親必須背負的一個責任。
幾年過去,長大的珍妮搬出家裡,與父親見面的次數更加少了,因此當她得知,自己必須照顧因重病開刀的父親時,心中只有抗拒。「但畢竟是自己的爸爸……。」珍妮只能無奈的告訴自己。
照料父親期間,珍妮並未和父親有太多的互動,直到要進入手術室的前一刻,父親突然開口喚她:「珍妮,這幾天辛苦妳了,……對不起,爸爸過去從沒好好陪伴妳……。」緊握著珍妮的手,他忍不住哽咽道。
突然之間,珍妮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手術結束後,珍妮繼續陪在父親身邊,但心情已有所不同,「不知道爸爸還需要什麼?或許我可以做些吃的給他……。」珍妮發現,自己已不再害怕與父親相處的時刻。
父親不久後便過世了,儘管與父親之間,快樂的記憶並不多,但當父親握住她的手時,卻讓珍妮確信,自己是被愛著的……。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修鞋人-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修鞋人-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阿吉年輕時曾誤入歧途,因此坐過幾年牢,出獄後,一度不知自己能做什麼,便每天到處撿拾廢棄物,然後分類送到舊貨收購站,做為經濟來源。
在所有撿拾的東西中,唯獨鞋子會被阿吉留下,因為曾有一位老師傅,願意傳授給阿吉補鞋的手藝,所以他會將損壞的鞋一一修好,不論是運動鞋、休閒鞋、皮鞋、童鞋……,在阿吉的巧手下,都有機會重獲新生。
隨著日積月累,鞋子越來越多,他便開始將鞋子免費分送出去,尤其送給那些買不起新鞋的人;阿吉的手藝越來越純熟,甚至有鞋商前來向他請教鞋子常破損的部位,以改善製鞋的技術。
原本是要被丟棄的東西,在阿吉手中,卻能再次被使用。「生命就像這些鞋子,一旦有機會被修復,就可以重新出發!」阿吉送給人們的不只是一雙雙「新」鞋,更是一份對生命的新盼望!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阿吉年輕時曾誤入歧途,因此坐過幾年牢,出獄後,一度不知自己能做什麼,便每天到處撿拾廢棄物,然後分類送到舊貨收購站,做為經濟來源。
在所有撿拾的東西中,唯獨鞋子會被阿吉留下,因為曾有一位老師傅,願意傳授給阿吉補鞋的手藝,所以他會將損壞的鞋一一修好,不論是運動鞋、休閒鞋、皮鞋、童鞋……,在阿吉的巧手下,都有機會重獲新生。
隨著日積月累,鞋子越來越多,他便開始將鞋子免費分送出去,尤其送給那些買不起新鞋的人;阿吉的手藝越來越純熟,甚至有鞋商前來向他請教鞋子常破損的部位,以改善製鞋的技術。
原本是要被丟棄的東西,在阿吉手中,卻能再次被使用。「生命就像這些鞋子,一旦有機會被修復,就可以重新出發!」阿吉送給人們的不只是一雙雙「新」鞋,更是一份對生命的新盼望!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有你真好!-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有你真好!-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曾看過一則有趣的廣告:偌大的賣場中,一座奇特的機器吸引眾人停下腳步,那是一台「巨型販賣機」,由於投幣孔的位置太高,多數人都只是在旁觀望,想喝飲料的人,雖試圖踮起腳跟、跳躍,仍無法投下硬幣。
突然間,有個女孩彎下腰、兩手交叉,讓另一個女孩踩在自己的手掌上,那名女孩扶著機器、往上一蹬,加上朋友的推力,終於觸及投幣孔、投下硬幣,竟同時掉下兩瓶飲料,原來是買一送一!於是大家也紛紛邀請身旁的人,以兩、三人一組,一個抬著一個,透過合作,每個人都喝到了沁涼的飲料,並開心的互相擁抱、拍掌,甚至跳起舞來,整個廣場洋溢著歡笑!
信任,是合作的開始,而合作,往往能帶出更大的力量。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曾看過一則有趣的廣告:偌大的賣場中,一座奇特的機器吸引眾人停下腳步,那是一台「巨型販賣機」,由於投幣孔的位置太高,多數人都只是在旁觀望,想喝飲料的人,雖試圖踮起腳跟、跳躍,仍無法投下硬幣。
突然間,有個女孩彎下腰、兩手交叉,讓另一個女孩踩在自己的手掌上,那名女孩扶著機器、往上一蹬,加上朋友的推力,終於觸及投幣孔、投下硬幣,竟同時掉下兩瓶飲料,原來是買一送一!於是大家也紛紛邀請身旁的人,以兩、三人一組,一個抬著一個,透過合作,每個人都喝到了沁涼的飲料,並開心的互相擁抱、拍掌,甚至跳起舞來,整個廣場洋溢著歡笑!
信任,是合作的開始,而合作,往往能帶出更大的力量。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飛機上的溫情-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飛機上的溫情-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母親病危,請你趕快回來……。」在美國舊金山工作的德瑞克,一接到家人緊急來電,立刻訂了當晚的末班飛機,準備在德州轉機,趕往偏遠的家鄉。
怎知因為該班機延遲起飛,勢必趕不上中途的轉機,想到可能無法再見到母親,德瑞克忍不住傷心,在座位上哭了出來。
「先生?怎麼了?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一位空服員經過見狀,好心的遞上紙巾,耐心傾聽德瑞克說明緣由,聽完後更安慰他:「我們會盡一切方法幫助你的!」
空服員將此事轉告機長,機長也竭盡所能的爭取時間,抵達轉機處時,德瑞克懷抱一絲希望、全力奔向登機門,仍已超過該班機的起飛時間……。
「德瑞克先生嗎?我們正在等您!」突然,他聽到一位空服員著急的呼喚他,德瑞克還搞不清楚狀況,就被帶上了飛機。原來,是這間航空公司為了讓他能趕到醫院,特地調度航班,並與機上所有的乘客達成協議──要等到德瑞克到達後,才會起飛。
最終,德瑞克順利見到母親,當他拿出空服員曾遞給他的紙巾,擦拭淚水的同時,回想起一路上受到來自許多陌生人的幫助,心裡也充滿暖暖的安慰。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母親病危,請你趕快回來……。」在美國舊金山工作的德瑞克,一接到家人緊急來電,立刻訂了當晚的末班飛機,準備在德州轉機,趕往偏遠的家鄉。
怎知因為該班機延遲起飛,勢必趕不上中途的轉機,想到可能無法再見到母親,德瑞克忍不住傷心,在座位上哭了出來。
「先生?怎麼了?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一位空服員經過見狀,好心的遞上紙巾,耐心傾聽德瑞克說明緣由,聽完後更安慰他:「我們會盡一切方法幫助你的!」
空服員將此事轉告機長,機長也竭盡所能的爭取時間,抵達轉機處時,德瑞克懷抱一絲希望、全力奔向登機門,仍已超過該班機的起飛時間……。
「德瑞克先生嗎?我們正在等您!」突然,他聽到一位空服員著急的呼喚他,德瑞克還搞不清楚狀況,就被帶上了飛機。原來,是這間航空公司為了讓他能趕到醫院,特地調度航班,並與機上所有的乘客達成協議──要等到德瑞克到達後,才會起飛。
最終,德瑞克順利見到母親,當他拿出空服員曾遞給他的紙巾,擦拭淚水的同時,回想起一路上受到來自許多陌生人的幫助,心裡也充滿暖暖的安慰。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避風港-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避風港-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英文老歌「黃絲帶」的歌詞敘述一個故事:主角是個入獄服刑三年的男子,出獄前夕,他寫了一封信給妻子,問她是否還願意接納他?如果願意的話,請她在家門前那棵老橡樹繫上一條黃絲帶;而如果他沒有看到黃絲帶,便會識相的離開。
在返家的公車上,男主角的心裡七上八下,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甚至不敢睜開眼睛,於是,懇求公車司機幫他看看結果如何。
沒想到,在經過他家門前時,公車司機和所有乘客都發出歡呼的聲音,他睜開雙眼,只見家門前的老橡樹上,繫著數百條的黃絲帶,正在風中飛舞著……。
沒有人會忘記回家的路,但真正的歸屬感,卻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你需要有人陪你一起找回「回家」的心情,以致不論身處何方,都能知道生命中有一份真正的愛,能成為我們永遠的避風港。
深思與實踐:你的避風港在何方?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英文老歌「黃絲帶」的歌詞敘述一個故事:主角是個入獄服刑三年的男子,出獄前夕,他寫了一封信給妻子,問她是否還願意接納他?如果願意的話,請她在家門前那棵老橡樹繫上一條黃絲帶;而如果他沒有看到黃絲帶,便會識相的離開。
在返家的公車上,男主角的心裡七上八下,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甚至不敢睜開眼睛,於是,懇求公車司機幫他看看結果如何。
沒想到,在經過他家門前時,公車司機和所有乘客都發出歡呼的聲音,他睜開雙眼,只見家門前的老橡樹上,繫著數百條的黃絲帶,正在風中飛舞著……。
沒有人會忘記回家的路,但真正的歸屬感,卻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你需要有人陪你一起找回「回家」的心情,以致不論身處何方,都能知道生命中有一份真正的愛,能成為我們永遠的避風港。
深思與實踐:你的避風港在何方?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三道門-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三道門-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有個男子嘗盡失敗,滿腹挫折,使他對這個世界充滿憤恨。
他向一位智者訴說自己的遭遇,「我走不下去了……。」智者卻指著前方的三道門說:「每道門上都有一句話,只要你願意試著去做,就可以繼續往前。」
男子半信半疑的來到第一道門前,看見上面寫著「接納自己」。男子這才發現,自己之所以活在自責與苦惱之中,是因為不願接受自己缺點,總是將眼光放在做不到的事,卻忽略自己的長處;他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其實,我沒那麼糟……。」
來到第二道門前,上面寫著「接納別人」。男子發現,原來自己時常怨天尤人,是因為無法接受別人與自己的差異,所以難以理解與體諒別人的難處,「其他人也盡力了,或許我應該多體貼一些。」
到了最後一道門,上頭寫著「接納世界」。他才漸漸領悟,這世界雖不完美,但仍有溫暖可愛的一面,而自己只是一味逃避黑暗,卻從未真正付出、或嘗試做些改變……。
穿越三道門,男子彷彿打開心中的桎梏,他決定再次敞開心胸,以接納的態度,再次擁抱未來!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有個男子嘗盡失敗,滿腹挫折,使他對這個世界充滿憤恨。
他向一位智者訴說自己的遭遇,「我走不下去了……。」智者卻指著前方的三道門說:「每道門上都有一句話,只要你願意試著去做,就可以繼續往前。」
男子半信半疑的來到第一道門前,看見上面寫著「接納自己」。男子這才發現,自己之所以活在自責與苦惱之中,是因為不願接受自己缺點,總是將眼光放在做不到的事,卻忽略自己的長處;他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其實,我沒那麼糟……。」
來到第二道門前,上面寫著「接納別人」。男子發現,原來自己時常怨天尤人,是因為無法接受別人與自己的差異,所以難以理解與體諒別人的難處,「其他人也盡力了,或許我應該多體貼一些。」
到了最後一道門,上頭寫著「接納世界」。他才漸漸領悟,這世界雖不完美,但仍有溫暖可愛的一面,而自己只是一味逃避黑暗,卻從未真正付出、或嘗試做些改變……。
穿越三道門,男子彷彿打開心中的桎梏,他決定再次敞開心胸,以接納的態度,再次擁抱未來!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我們的家-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我們的家-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我從小住在鄉下,習慣寬敞廣闊的空間,但婚後和先生搬進市區公寓,兩個人擠在一個小空間,甚至得共用一個衣櫥,讓我很不適應。
「這公寓又小、租金又貴,住得真不舒服……。」我不止一次抱怨,但先生都只是沉默微笑,我知道目前我們的經濟負擔不了購屋的壓力,只能選擇慢慢習慣。
不知不覺過了兩年,我漸漸適應了家中的空間。某天,鄰居突然搬走,幾經評估後,我和先生決定搬過去,那裡比較寬敞,我也終於有自己的衣櫥,我為這樣的改變感到開心不已!
但沒多久,我卻開始覺得不便。空間變大後,東西不知不覺增加,卻不見得會用到,要花在做家事的時間也變多了。從前我們共用一間書房,想到什麼都可以直接討論;但現在想說句話,還不知道對方在哪個房間……。
「原以為大房子比較好,但怎麼又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我有些困惑的對先生說。
先生卻溫柔的說:「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優點,重要的是,我們能擁有共同經營的家啊!這陣子搬家整理東西,辛苦妳了,這個家有妳真好!」
深思與實踐:與其抱怨,不如用感恩的眼光看待,人生可以擁有更多喜樂。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我從小住在鄉下,習慣寬敞廣闊的空間,但婚後和先生搬進市區公寓,兩個人擠在一個小空間,甚至得共用一個衣櫥,讓我很不適應。
「這公寓又小、租金又貴,住得真不舒服……。」我不止一次抱怨,但先生都只是沉默微笑,我知道目前我們的經濟負擔不了購屋的壓力,只能選擇慢慢習慣。
不知不覺過了兩年,我漸漸適應了家中的空間。某天,鄰居突然搬走,幾經評估後,我和先生決定搬過去,那裡比較寬敞,我也終於有自己的衣櫥,我為這樣的改變感到開心不已!
但沒多久,我卻開始覺得不便。空間變大後,東西不知不覺增加,卻不見得會用到,要花在做家事的時間也變多了。從前我們共用一間書房,想到什麼都可以直接討論;但現在想說句話,還不知道對方在哪個房間……。
「原以為大房子比較好,但怎麼又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我有些困惑的對先生說。
先生卻溫柔的說:「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優點,重要的是,我們能擁有共同經營的家啊!這陣子搬家整理東西,辛苦妳了,這個家有妳真好!」
深思與實踐:與其抱怨,不如用感恩的眼光看待,人生可以擁有更多喜樂。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幽默櫥窗-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幽默櫥窗-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發言權
太太關心的對先生說:「你近來老是說夢話,要不要我陪你去醫院檢查一下?」
先生驚慌說:「不用,如果醫生治好我這毛病,那我連在家中僅存的一點發言權都沒有了!」
寓意:夫妻間若多以欣賞、支持、諒解做為溝通基礎,能讓交流更順暢。
答非所問
深夜,勤務中心鈴聲大作……。
「先生,我孩子剛剛吞下一枝原子筆,請趕緊派救護車來!」
「別慌!將地址告訴我,救護車隨後就到。」
「那我們這段時間應該怎麼辦?」
「先用鉛筆吧!」
寓意: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
先看樣本
人潮洶湧的百貨公司裡,一位女士憤怒的對售貨員說:「幸好我沒打算在你們這兒找『禮貌』,在這兒根本找不到!」
售貨員回覆:「可以讓我先看看您的樣本嗎?」
寓意:你要求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先怎樣待人。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發言權
太太關心的對先生說:「你近來老是說夢話,要不要我陪你去醫院檢查一下?」
先生驚慌說:「不用,如果醫生治好我這毛病,那我連在家中僅存的一點發言權都沒有了!」
寓意:夫妻間若多以欣賞、支持、諒解做為溝通基礎,能讓交流更順暢。
答非所問
深夜,勤務中心鈴聲大作……。
「先生,我孩子剛剛吞下一枝原子筆,請趕緊派救護車來!」
「別慌!將地址告訴我,救護車隨後就到。」
「那我們這段時間應該怎麼辦?」
「先用鉛筆吧!」
寓意: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
先看樣本
人潮洶湧的百貨公司裡,一位女士憤怒的對售貨員說:「幸好我沒打算在你們這兒找『禮貌』,在這兒根本找不到!」
售貨員回覆:「可以讓我先看看您的樣本嗎?」
寓意:你要求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先怎樣待人。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盼望之路-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盼望之路-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不,黛維,不要離開我……。」看著摯愛的妻子嚥下最後一口氣,曼奇再也無法承受,悲傷欲絕的痛哭著……。
曼奇與妻子住在印度一個偏僻村莊,村前橫亙著一座高山,阻礙了對外交通,山路艱險,村民們常得冒險跋涉。這天,曼奇的妻子遭遇山難,就因交通不便,來不及就醫而過世了。
「如果有一條比較好走的路,或許結果會不一樣……。」多年來,村民屢次向政府申請鑿山闢路,卻得不到任何回應,此刻,曼奇下定決心──拿著鑿子、鐵錘與鐵鏟,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他也要開出一條路!
「真是傻子,想用雙手開路?怎麼可能!」曼奇對村民們的訕笑充耳不聞,只是日以繼夜的專注鑿山。
年復一年,曼奇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紛紛為他送上食物、添購工具。曼奇用了二十多年的歲月,真的開鑿出了一條寬敞的道路,將原本通往城鎮的距離,從需遠繞七十五公里,縮短到只剩下一公里的距離!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不,黛維,不要離開我……。」看著摯愛的妻子嚥下最後一口氣,曼奇再也無法承受,悲傷欲絕的痛哭著……。
曼奇與妻子住在印度一個偏僻村莊,村前橫亙著一座高山,阻礙了對外交通,山路艱險,村民們常得冒險跋涉。這天,曼奇的妻子遭遇山難,就因交通不便,來不及就醫而過世了。
「如果有一條比較好走的路,或許結果會不一樣……。」多年來,村民屢次向政府申請鑿山闢路,卻得不到任何回應,此刻,曼奇下定決心──拿著鑿子、鐵錘與鐵鏟,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他也要開出一條路!
「真是傻子,想用雙手開路?怎麼可能!」曼奇對村民們的訕笑充耳不聞,只是日以繼夜的專注鑿山。
年復一年,曼奇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紛紛為他送上食物、添購工具。曼奇用了二十多年的歲月,真的開鑿出了一條寬敞的道路,將原本通往城鎮的距離,從需遠繞七十五公里,縮短到只剩下一公里的距離!
深思與實踐: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生命箴言-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生命箴言-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改變需要動力,而動力則需要好的理由。願以下每一句語錄,都能成為你往前突破的動力,讓你擁有不一樣的生命!
力量不是來自勝利,而是來自在處境中的掙扎。遭遇艱難時決定不妥協,那就是力量。
黑暗無法驅走黑暗,只有光才可以;仇恨無法驅走仇恨,只有愛才可以。
人們比你所想像的更寬宏大量,但你得原諒自己。放下令你苦澀的事情,然後往前邁進。
勇氣不過是在害怕中仍踏步向前。
若不冒險,你或許能避開苦難或哀傷,但也因此不能更多學習感受、改變、成長、愛與生活。人生最大的危害是不願冒險,不願冒險的人,一無所成也一無所有,唯有願意冒險的人擁有自由。
深思與實踐:快樂不代表每件事都是完美,而是你已下定決心讓眼界超越一切的不完美。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改變需要動力,而動力則需要好的理由。願以下每一句語錄,都能成為你往前突破的動力,讓你擁有不一樣的生命!
力量不是來自勝利,而是來自在處境中的掙扎。遭遇艱難時決定不妥協,那就是力量。
黑暗無法驅走黑暗,只有光才可以;仇恨無法驅走仇恨,只有愛才可以。
人們比你所想像的更寬宏大量,但你得原諒自己。放下令你苦澀的事情,然後往前邁進。
勇氣不過是在害怕中仍踏步向前。
若不冒險,你或許能避開苦難或哀傷,但也因此不能更多學習感受、改變、成長、愛與生活。人生最大的危害是不願冒險,不願冒險的人,一無所成也一無所有,唯有願意冒險的人擁有自由。
深思與實踐:快樂不代表每件事都是完美,而是你已下定決心讓眼界超越一切的不完美。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香甜的飯-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香甜的飯-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一下班,美慈匆匆到安親班接了女兒妮妮,又緊接著回家張羅晚餐,每天還要為烹調不同菜式傷腦筋,一頓飯完成,幾乎已食慾全消。
這時,妮妮卻將功課攤開在餐桌上,美慈不耐的情緒正一觸即發,妮妮卻煞有介事的說:「這個功課和吃飯有關呢!」原來老師要大家做個關於米飯的小實驗。 見
妮妮夾起一口飯,放進美慈嘴裡,又同樣遞一口飯給爸爸,「先不要吞下去喔!」
「好,可以開始嚼了!」妮妮數著咀嚼的次數:「一、二、三……。」數到「十」的時候,妮妮問爸媽:「吃出來了嗎?有甜甜的味道!這是因為米飯含有澱粉,澱粉會釋放甜味……。」
聽妮妮一臉興奮的講解,爸爸忍不住笑道:「真的啊!好香甜呢!」
看著父女倆的笑容,美慈疲憊又急躁的心情漸漸緩和下來,「平凡又普通的飯,慢慢咀嚼,也別有一番滋味。」
深思與實踐:慢下腳步,用心品味,即使生活看似一成不變,也將體會出幸福的滋味,而能由衷發出感謝與讚美。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一下班,美慈匆匆到安親班接了女兒妮妮,又緊接著回家張羅晚餐,每天還要為烹調不同菜式傷腦筋,一頓飯完成,幾乎已食慾全消。
這時,妮妮卻將功課攤開在餐桌上,美慈不耐的情緒正一觸即發,妮妮卻煞有介事的說:「這個功課和吃飯有關呢!」原來老師要大家做個關於米飯的小實驗。 見
妮妮夾起一口飯,放進美慈嘴裡,又同樣遞一口飯給爸爸,「先不要吞下去喔!」
「好,可以開始嚼了!」妮妮數著咀嚼的次數:「一、二、三……。」數到「十」的時候,妮妮問爸媽:「吃出來了嗎?有甜甜的味道!這是因為米飯含有澱粉,澱粉會釋放甜味……。」
聽妮妮一臉興奮的講解,爸爸忍不住笑道:「真的啊!好香甜呢!」
看著父女倆的笑容,美慈疲憊又急躁的心情漸漸緩和下來,「平凡又普通的飯,慢慢咀嚼,也別有一番滋味。」
深思與實踐:慢下腳步,用心品味,即使生活看似一成不變,也將體會出幸福的滋味,而能由衷發出感謝與讚美。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禮物-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禮物-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今年小玲的外婆生日,阿姨們特地從國外回來一起慶生,而她們的裝束讓小玲看得目瞪口呆︰平日家庭主婦妝扮的大阿姨,竟穿上套裝,足蹬高跟鞋,妝容更是別具心思;一向幹練的小阿姨,卻穿上洗白的麻料上衣配淡灰色束腰長裙,一臉素顏。
小玲忍不住問:「大阿姨,為什麼來看外婆,要這麼盛重打扮?」
大阿姨說:「妳外婆每次出門,一定把自己打扮得大方得體,表示她重視這件事、這個約會、這個人。妳外婆的生日這麼重要,我要特別裝扮,表示我的重視。」
小玲接著又問小阿姨,她則說:「我穿的是外婆做的衣服,以前生活艱苦,但外婆仍一針一線的縫。所以每次來看她,我都會穿上她細心做的衣服,表達我對外婆的感恩。」
回程路上,我問:「媽,為什麼您沒有特別做什麼呢?」
媽媽摸摸我的頭,說:「因為我帶了外婆心愛的小外孫女啊!」
小玲才明白,表達心意的方式會因人而異,但相同的是那份真誠的愛,才是最珍貴的。
深思與實踐:真誠的愛,才是最珍貴的。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今年小玲的外婆生日,阿姨們特地從國外回來一起慶生,而她們的裝束讓小玲看得目瞪口呆︰平日家庭主婦妝扮的大阿姨,竟穿上套裝,足蹬高跟鞋,妝容更是別具心思;一向幹練的小阿姨,卻穿上洗白的麻料上衣配淡灰色束腰長裙,一臉素顏。
小玲忍不住問:「大阿姨,為什麼來看外婆,要這麼盛重打扮?」
大阿姨說:「妳外婆每次出門,一定把自己打扮得大方得體,表示她重視這件事、這個約會、這個人。妳外婆的生日這麼重要,我要特別裝扮,表示我的重視。」
小玲接著又問小阿姨,她則說:「我穿的是外婆做的衣服,以前生活艱苦,但外婆仍一針一線的縫。所以每次來看她,我都會穿上她細心做的衣服,表達我對外婆的感恩。」
回程路上,我問:「媽,為什麼您沒有特別做什麼呢?」
媽媽摸摸我的頭,說:「因為我帶了外婆心愛的小外孫女啊!」
小玲才明白,表達心意的方式會因人而異,但相同的是那份真誠的愛,才是最珍貴的。
深思與實踐:真誠的愛,才是最珍貴的。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生命中的珍珠-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生命中的珍珠-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考門夫婦(Mr. & Mrs. Cowman)極為相愛,兩人以義工為志向,四處幫助有需要的人,足跡遍及韓國和日本。然而就在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之際,考門先生卻突然心臟病發!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兩人最後不得不回鄉休養。
長達六年的時間,考門先生纏綿病榻,凡事都需要妻子照顧,考門夫人隨侍在側,沒有一夜可以一覺到天亮。在無數漫漫黑夜,她開始提筆寫作,把身體的疲憊、心靈的憂傷,都化為流暢的文字,以日記形式記錄心路歷程。
「儘管試煉的枝葉重重包圍;光,仍能照明其中每個細小的縫隙。」考門夫人將日記彙集付梓後,便是家喻戶曉的《荒漠甘泉》,這本書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簡單而雋永的寓意,讓千百萬人得到安慰與力量;她曾經痛苦的生命經歷,竟化為無數祝福。
深思與實踐:生命中,讓人流淚的砂礫,也可以變成一顆顆珍貴美麗的珍珠!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考門夫婦(Mr. & Mrs. Cowman)極為相愛,兩人以義工為志向,四處幫助有需要的人,足跡遍及韓國和日本。然而就在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之際,考門先生卻突然心臟病發!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兩人最後不得不回鄉休養。
長達六年的時間,考門先生纏綿病榻,凡事都需要妻子照顧,考門夫人隨侍在側,沒有一夜可以一覺到天亮。在無數漫漫黑夜,她開始提筆寫作,把身體的疲憊、心靈的憂傷,都化為流暢的文字,以日記形式記錄心路歷程。
「儘管試煉的枝葉重重包圍;光,仍能照明其中每個細小的縫隙。」考門夫人將日記彙集付梓後,便是家喻戶曉的《荒漠甘泉》,這本書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簡單而雋永的寓意,讓千百萬人得到安慰與力量;她曾經痛苦的生命經歷,竟化為無數祝福。
深思與實踐:生命中,讓人流淚的砂礫,也可以變成一顆顆珍貴美麗的珍珠!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投球遊戲-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投球遊戲-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拜託!能不能做些有趣的事情?」學生們有氣無力的哀求著,在一八九O年,只要碰到下雪天,學生們就只能待在室內,滿身活力無處可以宣洩。
詹姆斯接獲校方指示,希望開發一項能激起學生興趣的運動,而且就算是天候不佳,也能玩得盡興。這讓詹姆斯傷透了腦筋,不過看著學生們無精打采的樣子,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讓他決定要好好研究一番。
從參考英式足球到美式橄欖球,詹姆斯的改良計劃一一失敗,他決定換個方式,不再是改良「某一項」運動,而是揉合所有運動的特色,再找出可開發的新元素。
經分析後,他發現球要夠大,大家才容易上手,而且只能用一顆球,才夠刺激;他又觀察到,許多運動大多是透過橫衝直撞而得分,他靈機一動,決定將球門高掛在上方,球員必須以「投球」的方式才能得分,增加了不同的挑戰性。
這個刺激又不失「優雅」的運動,四季都能進行,並大幅降低許多危險的運動傷害,迅速受到學生的熱愛,形成風潮,並在一九三六年成為奧運競賽項目。
這個新運動,就是風靡全球、至今歷久不衰的籃球。
深思與實踐:研究再研究。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拜託!能不能做些有趣的事情?」學生們有氣無力的哀求著,在一八九O年,只要碰到下雪天,學生們就只能待在室內,滿身活力無處可以宣洩。
詹姆斯接獲校方指示,希望開發一項能激起學生興趣的運動,而且就算是天候不佳,也能玩得盡興。這讓詹姆斯傷透了腦筋,不過看著學生們無精打采的樣子,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讓他決定要好好研究一番。
從參考英式足球到美式橄欖球,詹姆斯的改良計劃一一失敗,他決定換個方式,不再是改良「某一項」運動,而是揉合所有運動的特色,再找出可開發的新元素。
經分析後,他發現球要夠大,大家才容易上手,而且只能用一顆球,才夠刺激;他又觀察到,許多運動大多是透過橫衝直撞而得分,他靈機一動,決定將球門高掛在上方,球員必須以「投球」的方式才能得分,增加了不同的挑戰性。
這個刺激又不失「優雅」的運動,四季都能進行,並大幅降低許多危險的運動傷害,迅速受到學生的熱愛,形成風潮,並在一九三六年成為奧運競賽項目。
這個新運動,就是風靡全球、至今歷久不衰的籃球。
深思與實踐:研究再研究。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飛機上的溫情-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飛機上的溫情-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母親病危,請你趕快回來……。」在美國舊金山工作的德瑞克,一接到家人緊急來電,立刻訂了當晚的末班飛機,準備在德州轉機,趕往偏遠的家鄉。
怎知因為該班機延遲起飛,勢必趕不上中途的轉機,想到可能無法再見到母親,德瑞克忍不住傷心,在座位上哭了出來。
「先生?怎麼了?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一位空服員經過見狀,好心的遞上紙巾,耐心傾聽德瑞克說明緣由,聽完後更安慰他:「我們會盡一切方法幫助你的!」
空服員將此事轉告機長,機長也竭盡所能的爭取時間,抵達轉機處時,德瑞克懷抱一絲希望、全力奔向登機門,仍已超過該班機的起飛時間……。
「德瑞克先生嗎?我們正在等您!」突然,他聽到一位空服員著急的呼喚他,德瑞克還搞不清楚狀況,就被帶上了飛機。原來,是這間航空公司為了讓他能趕到醫院,特地調度航班,並與機上所有的乘客達成協議──要等到德瑞克到達後,才會起飛。
最終,德瑞克順利見到母親,當他拿出空服員曾遞給他的紙巾,擦拭淚水的同時,回想起一路上受到來自許多陌生人的幫助,心裡也充滿暖暖的安慰。
深思與實踐:要跟喜樂的人同喜樂,跟哭泣的人同哭泣。無論對什麼人,要同心彼此關懷。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母親病危,請你趕快回來……。」在美國舊金山工作的德瑞克,一接到家人緊急來電,立刻訂了當晚的末班飛機,準備在德州轉機,趕往偏遠的家鄉。
怎知因為該班機延遲起飛,勢必趕不上中途的轉機,想到可能無法再見到母親,德瑞克忍不住傷心,在座位上哭了出來。
「先生?怎麼了?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一位空服員經過見狀,好心的遞上紙巾,耐心傾聽德瑞克說明緣由,聽完後更安慰他:「我們會盡一切方法幫助你的!」
空服員將此事轉告機長,機長也竭盡所能的爭取時間,抵達轉機處時,德瑞克懷抱一絲希望、全力奔向登機門,仍已超過該班機的起飛時間……。
「德瑞克先生嗎?我們正在等您!」突然,他聽到一位空服員著急的呼喚他,德瑞克還搞不清楚狀況,就被帶上了飛機。原來,是這間航空公司為了讓他能趕到醫院,特地調度航班,並與機上所有的乘客達成協議──要等到德瑞克到達後,才會起飛。
最終,德瑞克順利見到母親,當他拿出空服員曾遞給他的紙巾,擦拭淚水的同時,回想起一路上受到來自許多陌生人的幫助,心裡也充滿暖暖的安慰。
深思與實踐:要跟喜樂的人同喜樂,跟哭泣的人同哭泣。無論對什麼人,要同心彼此關懷。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評:一本書,勝過一大堆評論
評:每個國家的條件本來就不一樣,當然有不同的solution
這是常識
--------
一本書,勝過一大堆評論
這本書是劍橋大學最當紅的韓裔經濟學者張夏準寫的,最大特色是他從發展中國家的角度在看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產業、經濟與貿易政策,而不是從美國或跨國企業的角度在看問題。它不但切合我們的需要,而且顛覆流行的見解,卻又獲獎無數,讚譽盈尺。《金融時報》首席主筆馬丁.沃夫(Martin Wolf)說:「本書作者對全球化的評論,說不定是這世界上最精闢入理的。他不會否認開發中國家融入世界經濟之中的好處。但他援引歷史的殷鑑主張,必須讓這些國家以自己的條件進行整合才行。」
台灣跟美國的自然資源不一樣,經濟規模與發展程度不一樣,我們可以適用相同的經濟思維與發展策略嗎?我在跟業界共事的過程,清楚地知道答案是絕不可能的──美國的跨國企業壟斷專利,靠智財權剝削我們的勞動成果,而我們是不管做多少研發都無法突破這種智財權的剝削,使得老闆們普遍認為:「研發只是增加成本,浪費資源,根本無法回收。」;美國的跨國企業是在 WTO 訂遊戲規則的人,而我們是在WTO裡被霸凌的人,剝削者與被剝削者怎麼有可能適用相同的經濟思維與發展策略嗎?
這個第一線的經驗讓我確知:台灣的經濟與產業政策有問題,評論也有問題,因此一直在找國內的各種評論,希望有人從台灣的立場去談經濟與產業的問題,而且是腳踏實地地真正了解台灣現實處境的人,而不是拿著教科書在傳授美國跨國企業意識型態的那種「財經專家」。可惜,我找到的有用資訊太少,只好自己去閱讀國外的文獻來跟自己在產業界第一線的經驗對話。不過,如果兩年前我就知道這本書的存在,它必將大大地節省我許多的力氣。
Noam Chomsky 讚譽這本書是「真實世界的經濟學」:「張夏準比較經濟發展的標準理論及工業革命以來的實際情況,揭露兩者間的背離之處。他犀利的分析顯示,奉行主流理論如何又為何會造成嚴重且無止盡的傷害,特別是最脆弱而缺乏保護的國家。他更進一步提供切實且建設性的方案,以可靠的經濟理論和歷史依據為基礎,使全球經濟能重新規劃並朝向更人道且文明的方向邁進。他並警告未採取正確行動可能造成的後果,嚴正而貼切。」
中央研究院的瞿宛文是我所知最認真研究台灣問題的經濟學者,也是少數清楚主張「台灣的經濟問題不同於已發展國家,必須尋找自己的策略」的學者。她為這本書寫的推薦序同樣地值得一讀。
這是常識
--------
一本書,勝過一大堆評論
這本書是劍橋大學最當紅的韓裔經濟學者張夏準寫的,最大特色是他從發展中國家的角度在看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產業、經濟與貿易政策,而不是從美國或跨國企業的角度在看問題。它不但切合我們的需要,而且顛覆流行的見解,卻又獲獎無數,讚譽盈尺。《金融時報》首席主筆馬丁.沃夫(Martin Wolf)說:「本書作者對全球化的評論,說不定是這世界上最精闢入理的。他不會否認開發中國家融入世界經濟之中的好處。但他援引歷史的殷鑑主張,必須讓這些國家以自己的條件進行整合才行。」
台灣跟美國的自然資源不一樣,經濟規模與發展程度不一樣,我們可以適用相同的經濟思維與發展策略嗎?我在跟業界共事的過程,清楚地知道答案是絕不可能的──美國的跨國企業壟斷專利,靠智財權剝削我們的勞動成果,而我們是不管做多少研發都無法突破這種智財權的剝削,使得老闆們普遍認為:「研發只是增加成本,浪費資源,根本無法回收。」;美國的跨國企業是在 WTO 訂遊戲規則的人,而我們是在WTO裡被霸凌的人,剝削者與被剝削者怎麼有可能適用相同的經濟思維與發展策略嗎?
這個第一線的經驗讓我確知:台灣的經濟與產業政策有問題,評論也有問題,因此一直在找國內的各種評論,希望有人從台灣的立場去談經濟與產業的問題,而且是腳踏實地地真正了解台灣現實處境的人,而不是拿著教科書在傳授美國跨國企業意識型態的那種「財經專家」。可惜,我找到的有用資訊太少,只好自己去閱讀國外的文獻來跟自己在產業界第一線的經驗對話。不過,如果兩年前我就知道這本書的存在,它必將大大地節省我許多的力氣。
Noam Chomsky 讚譽這本書是「真實世界的經濟學」:「張夏準比較經濟發展的標準理論及工業革命以來的實際情況,揭露兩者間的背離之處。他犀利的分析顯示,奉行主流理論如何又為何會造成嚴重且無止盡的傷害,特別是最脆弱而缺乏保護的國家。他更進一步提供切實且建設性的方案,以可靠的經濟理論和歷史依據為基礎,使全球經濟能重新規劃並朝向更人道且文明的方向邁進。他並警告未採取正確行動可能造成的後果,嚴正而貼切。」
中央研究院的瞿宛文是我所知最認真研究台灣問題的經濟學者,也是少數清楚主張「台灣的經濟問題不同於已發展國家,必須尋找自己的策略」的學者。她為這本書寫的推薦序同樣地值得一讀。
評:計量科學為何變成學術與人類的禍害
評:其實只要資料的時間點差異不大,其它條件有時變化不大
並非不能數量分析
---------
2014年5月13日星期二
計量科學為何變成學術與人類的禍害
在劍橋期間,我以對控制理論了解的寬廣度(跨所有的派系)與深入度嚇壞系上幾個最頂尖的老師,所以才被特許兩年畢業。但是,我後來的論文發表量很少,因為我無法認同控制學界的主流研究,我認為它們是在浪費老師和學生的精力。我寧可去做一些有用而很難發表的研究。 其實,我在出國前就已經從國際學術界大老們的許多篇論文知道:機械、化工與控制界的計量研究已經嚴重地脫離現實世界的真貌,在研究學者自己幻想出來而子虛烏有的問題。所以我特地挑了一位兼長理論與工程實務的指導教授。後來卻發現工程界的弊端被經學界與社會學界一再複製,以致於計量科學最後變成學術界與人類的禍害。工程界只不過是浪費學生的青春,經濟學界則製造出一大堆害死人的理論。 我可以從控制理論如何應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講一些計量科學為何不易用在社會科學,以及一些應該會有用的建議。但是首先要簡單說明控制理論和經濟學有多親近。
控制學界研究 modeling 的時間遠比經濟學界長,處理理論與現實問題之落差的經驗遠比經學界豐富且成功。而且,從控制理論的角度看經濟現象已經是經濟學最前緣的主流研究分支之一,甚至有一個專門的期刊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被經濟學界評為僅次於「A+ : Top journals」的「A: Excellent journals」。這個研究取向據說是 2011年諾貝爾獎得主 Thomas J. Sargent 開始的。 從控制系統的理論與經驗觀點看,經濟系統的定量模擬在實用上的價值不會太高,不如整合各種定量法則與在地經濟體的實際了解,並形成巧妙運用與「診斷」」、「處方」的智慧。因此,經濟系應該要教大四和研究所學生關於台灣經濟體系的特質,以及如何銜接理論與現實的技巧,這樣才能培養出對台灣社會有用的人才。
先談控制工程是如何成功地解決理論與現實的落差。
一、控制學界的興與衰 其實,控制工程師所以能解決複雜的 system modeling 和 control,靠的不是 analytical solution,而是靠很多 informal 的 rules of thumb(它們是在 linear theories 的基礎上延伸出去的)和 cut-and-try。更重要的是在現場累積出來的「靈活運用與拿捏的智慧」。 如果只靠 analytical solutions,控制工程師根本無法解決任何實際的問題! 而我們應用的 model 簡單到嚇人:面對化工系統這種 highly nonlinear system,我們的 model 只不過是 first order linear system with time delay。 其實,系統越複雜,所需要的 model 越簡單(以便於發展出有用的 rules of thumbs,並利用 iterative cut-and-try 來逐漸累積現場經驗,拿捏出較佳的模型參數)。 但是這個傳統而有效的智慧和「手藝」已經在控制學界失傳了! 今天經濟學界風迷所謂的 robust control ,其實它就是控制工程的學術研究脫離工業現場後的廢物,工業界根本沒有人在用(因為根本就沒有用)! 原因是:控制界號稱最先進的 H-infinity control 過分注重數學解的嚴謹性,使得控制理論的發展是在遷就 mathematically tractable(尤其是強調要有 analytical solution),因此在 problem formulation 上已經跟 control engineering 徹底脫節。 病根與病徵都跟理論經濟學的發展若合符節。 這個「理論與工程需要徹底脫節」的大病在電機系被備受尊敬的上一輩大老 I. M. Horowitz 寫成一篇 IEEE Trans. AC(控制界 bar far the most cited journal)的 full paper "Superiority of transfer function over state-variable methods in linear time-invariant feedback system design" 痛罵一頓。 然後玩數學的原班人馬就轉向,開始把 problem formulation變成 transfer function description,並研究它在 function space的解。所謂的 H-infinity control 和 robust control 就是這樣誕生的。 但是兩大根本的毛病還是沒改:只在乎解析解而不在乎problem formulation 跟現實問題的嚴重脫節;不肯吸收過去控制界存在的大量 engineering expertise and rules of thumb,使得 control engineering 進入了 dark age。 更嚴重的是,控制界後來發展出惡劣的文化:很多志在當電機系教授的電機系畢業生,從大四就開始到數學系修課而不修跟實務有關的相關課程,碩士班念應用數學所,博士班的論文 style 就像應用數學系的碩士論文;但是對控制工程界數十年來累積的經驗和智慧一無所知。 H-infinity control 四大巨頭之一跟我討論過我論文的一些假設前提,問出來的問題無知到連三十年前大學部學生都知道的基本觀念都沒有我也沒辦法教他 (只會玩數學而沒有任何札實的工程觀念)。 我相信上面這一段話用來描述經濟學界也完全適用。
二、計量科學為何變成學術與人類的禍害 全世界強調(mathematically sophisticated)的學術界目前都深受「為了遷就數學解的嚴謹度而使理論與實務徹底脫節」之害。 化工界的化工控制大老 (年久而忘了名字) 也曾在化工界最頂尖的期刊上罵過,機械工程學界也深受此害。 這一切,就是因為 60年代美國想要追趕太空競賽的落後局面,卻發現美國所缺的關鍵技術(optimal control and optimal planning)早已在俄國有數學解(Pontryagin's maximum (or minimum) principle),因此開始美國學術界瘋狂迷戀數學解的傳統。但是發展過頭後,美國頂尖的研究型大學的理論研究都已經嚴重地跟實際問題脫節了:只管數學有多嚴謹、有多難,而不管齊數學形式是否合理。 如果你去看 1960年代工程界的期刊論文,不是有數學且有解就可以當論文發表,而是要先在 Introduction 裡面定義問題,並討論這個問題在工業上的對應,確立其 significances,然後再第二節提出「problem formulation」,說明你的數學模型有哪些假設,這些假設在哪些現實條件下是合理的,以便再這兩節裡 justify 你的模型的價值與合理性。之後才可以開始解數學題。但是現在的理論論文的研究動機都是「因為別人解不出來而我解得出來」,或者「因為這數學問題沒人解過」,所以「人云亦云」地盲從沒有意義的研究,大家只是在比誰學過的應用數學技巧比較多。 如果把學術界看成是一個 market,你可以看到這個 market 的行為模性跟「理性預期」差多遠:真正懂得理論與現實得關聯的人都被邊緣化,反而沒有用的理論變成主流,綁架一大堆最頂尖的師生在從事對現實世界毫無意義的研究,浪費人生與青春。這樣的現象絕對不是「政府失靈」就可以解釋得通的。
三、經濟學不該學控制學界的壞榜樣 回到「從控制理論看經濟學」,其實經濟體系與遠比控制系統難以模擬和描述,其差距之大遠遠超乎 Robert Shiller 所能想像的。我們擁有一些有利的條件,是經濟學永遠都不可能擁有的:(1)我們的系統不管多麼非線性,至少是特性穩定,不會隨時間而變,所以才可以被反覆實驗來匯整數據。但是經濟系統的特性一直在變,從方法論的角度看,根本就已經無法適用「歸納法」。所以,我也不看好 Econophysics。(2)我們可以孤立控制變因,所以可以設計出「訊號╱雜訊比」較高的實驗與量測條件,從而使量到的數據有高度的可信度。但是經濟系統無法孤立控制變因,因此量到的 aggregate output 裡面藏有大量不相關因素的貢獻(控制理論叫 noise and disturbance responses),數據天生無法乾淨(量到的大部份是 contributed by noise and disturbances,not by signal),因此 modeling 的技巧再高,最後 model 的可信度都必然很低。 因此,從控制系統的觀點看,經濟學要追求的是定量的法則、實務的經驗與智慧,而不是越來越精確的 model。 至於 neuro-fuzzy model,控制學界早已完爛了,根本鮮少產出實用的成果,以至於相關的 journals 已經嚴重欠缺 contributors,大家都辦不下去。 而經濟學界卻有一大堆還不知道,用這些把戲來騙人,換取中研院院士的地位。不過,這故事我就不去深談了。
後記: 一位在美的台籍經濟學者跟我通信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因為他也懂工程和控制理論在經濟學界的發展,兩人聊得興起,我就寫了這一篇毫不通俗的文章當回信。又覺得或許有人會有興趣讀,就不管裡頭有多少術語而直接刊出了。
並非不能數量分析
---------
2014年5月13日星期二
計量科學為何變成學術與人類的禍害
在劍橋期間,我以對控制理論了解的寬廣度(跨所有的派系)與深入度嚇壞系上幾個最頂尖的老師,所以才被特許兩年畢業。但是,我後來的論文發表量很少,因為我無法認同控制學界的主流研究,我認為它們是在浪費老師和學生的精力。我寧可去做一些有用而很難發表的研究。 其實,我在出國前就已經從國際學術界大老們的許多篇論文知道:機械、化工與控制界的計量研究已經嚴重地脫離現實世界的真貌,在研究學者自己幻想出來而子虛烏有的問題。所以我特地挑了一位兼長理論與工程實務的指導教授。後來卻發現工程界的弊端被經學界與社會學界一再複製,以致於計量科學最後變成學術界與人類的禍害。工程界只不過是浪費學生的青春,經濟學界則製造出一大堆害死人的理論。 我可以從控制理論如何應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講一些計量科學為何不易用在社會科學,以及一些應該會有用的建議。但是首先要簡單說明控制理論和經濟學有多親近。
控制學界研究 modeling 的時間遠比經濟學界長,處理理論與現實問題之落差的經驗遠比經學界豐富且成功。而且,從控制理論的角度看經濟現象已經是經濟學最前緣的主流研究分支之一,甚至有一個專門的期刊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被經濟學界評為僅次於「A+ : Top journals」的「A: Excellent journals」。這個研究取向據說是 2011年諾貝爾獎得主 Thomas J. Sargent 開始的。 從控制系統的理論與經驗觀點看,經濟系統的定量模擬在實用上的價值不會太高,不如整合各種定量法則與在地經濟體的實際了解,並形成巧妙運用與「診斷」」、「處方」的智慧。因此,經濟系應該要教大四和研究所學生關於台灣經濟體系的特質,以及如何銜接理論與現實的技巧,這樣才能培養出對台灣社會有用的人才。
先談控制工程是如何成功地解決理論與現實的落差。
一、控制學界的興與衰 其實,控制工程師所以能解決複雜的 system modeling 和 control,靠的不是 analytical solution,而是靠很多 informal 的 rules of thumb(它們是在 linear theories 的基礎上延伸出去的)和 cut-and-try。更重要的是在現場累積出來的「靈活運用與拿捏的智慧」。 如果只靠 analytical solutions,控制工程師根本無法解決任何實際的問題! 而我們應用的 model 簡單到嚇人:面對化工系統這種 highly nonlinear system,我們的 model 只不過是 first order linear system with time delay。 其實,系統越複雜,所需要的 model 越簡單(以便於發展出有用的 rules of thumbs,並利用 iterative cut-and-try 來逐漸累積現場經驗,拿捏出較佳的模型參數)。 但是這個傳統而有效的智慧和「手藝」已經在控制學界失傳了! 今天經濟學界風迷所謂的 robust control ,其實它就是控制工程的學術研究脫離工業現場後的廢物,工業界根本沒有人在用(因為根本就沒有用)! 原因是:控制界號稱最先進的 H-infinity control 過分注重數學解的嚴謹性,使得控制理論的發展是在遷就 mathematically tractable(尤其是強調要有 analytical solution),因此在 problem formulation 上已經跟 control engineering 徹底脫節。 病根與病徵都跟理論經濟學的發展若合符節。 這個「理論與工程需要徹底脫節」的大病在電機系被備受尊敬的上一輩大老 I. M. Horowitz 寫成一篇 IEEE Trans. AC(控制界 bar far the most cited journal)的 full paper "Superiority of transfer function over state-variable methods in linear time-invariant feedback system design" 痛罵一頓。 然後玩數學的原班人馬就轉向,開始把 problem formulation變成 transfer function description,並研究它在 function space的解。所謂的 H-infinity control 和 robust control 就是這樣誕生的。 但是兩大根本的毛病還是沒改:只在乎解析解而不在乎problem formulation 跟現實問題的嚴重脫節;不肯吸收過去控制界存在的大量 engineering expertise and rules of thumb,使得 control engineering 進入了 dark age。 更嚴重的是,控制界後來發展出惡劣的文化:很多志在當電機系教授的電機系畢業生,從大四就開始到數學系修課而不修跟實務有關的相關課程,碩士班念應用數學所,博士班的論文 style 就像應用數學系的碩士論文;但是對控制工程界數十年來累積的經驗和智慧一無所知。 H-infinity control 四大巨頭之一跟我討論過我論文的一些假設前提,問出來的問題無知到連三十年前大學部學生都知道的基本觀念都沒有我也沒辦法教他 (只會玩數學而沒有任何札實的工程觀念)。 我相信上面這一段話用來描述經濟學界也完全適用。
二、計量科學為何變成學術與人類的禍害 全世界強調(mathematically sophisticated)的學術界目前都深受「為了遷就數學解的嚴謹度而使理論與實務徹底脫節」之害。 化工界的化工控制大老 (年久而忘了名字) 也曾在化工界最頂尖的期刊上罵過,機械工程學界也深受此害。 這一切,就是因為 60年代美國想要追趕太空競賽的落後局面,卻發現美國所缺的關鍵技術(optimal control and optimal planning)早已在俄國有數學解(Pontryagin's maximum (or minimum) principle),因此開始美國學術界瘋狂迷戀數學解的傳統。但是發展過頭後,美國頂尖的研究型大學的理論研究都已經嚴重地跟實際問題脫節了:只管數學有多嚴謹、有多難,而不管齊數學形式是否合理。 如果你去看 1960年代工程界的期刊論文,不是有數學且有解就可以當論文發表,而是要先在 Introduction 裡面定義問題,並討論這個問題在工業上的對應,確立其 significances,然後再第二節提出「problem formulation」,說明你的數學模型有哪些假設,這些假設在哪些現實條件下是合理的,以便再這兩節裡 justify 你的模型的價值與合理性。之後才可以開始解數學題。但是現在的理論論文的研究動機都是「因為別人解不出來而我解得出來」,或者「因為這數學問題沒人解過」,所以「人云亦云」地盲從沒有意義的研究,大家只是在比誰學過的應用數學技巧比較多。 如果把學術界看成是一個 market,你可以看到這個 market 的行為模性跟「理性預期」差多遠:真正懂得理論與現實得關聯的人都被邊緣化,反而沒有用的理論變成主流,綁架一大堆最頂尖的師生在從事對現實世界毫無意義的研究,浪費人生與青春。這樣的現象絕對不是「政府失靈」就可以解釋得通的。
三、經濟學不該學控制學界的壞榜樣 回到「從控制理論看經濟學」,其實經濟體系與遠比控制系統難以模擬和描述,其差距之大遠遠超乎 Robert Shiller 所能想像的。我們擁有一些有利的條件,是經濟學永遠都不可能擁有的:(1)我們的系統不管多麼非線性,至少是特性穩定,不會隨時間而變,所以才可以被反覆實驗來匯整數據。但是經濟系統的特性一直在變,從方法論的角度看,根本就已經無法適用「歸納法」。所以,我也不看好 Econophysics。(2)我們可以孤立控制變因,所以可以設計出「訊號╱雜訊比」較高的實驗與量測條件,從而使量到的數據有高度的可信度。但是經濟系統無法孤立控制變因,因此量到的 aggregate output 裡面藏有大量不相關因素的貢獻(控制理論叫 noise and disturbance responses),數據天生無法乾淨(量到的大部份是 contributed by noise and disturbances,not by signal),因此 modeling 的技巧再高,最後 model 的可信度都必然很低。 因此,從控制系統的觀點看,經濟學要追求的是定量的法則、實務的經驗與智慧,而不是越來越精確的 model。 至於 neuro-fuzzy model,控制學界早已完爛了,根本鮮少產出實用的成果,以至於相關的 journals 已經嚴重欠缺 contributors,大家都辦不下去。 而經濟學界卻有一大堆還不知道,用這些把戲來騙人,換取中研院院士的地位。不過,這故事我就不去深談了。
後記: 一位在美的台籍經濟學者跟我通信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因為他也懂工程和控制理論在經濟學界的發展,兩人聊得興起,我就寫了這一篇毫不通俗的文章當回信。又覺得或許有人會有興趣讀,就不管裡頭有多少術語而直接刊出了。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評:美國半數新增財富流向10%富人
評:富人會一直頭資,貧窮惡化不會變
重點在如何讓大家都錢可以投資
------------
美國半數新增財富流向10%富人
ANNIE LOWREY 2013年10月08日
華盛頓——一項研究顯示,美國人當中收入最高的10%所取得的收入,在2012年全國總收入中所佔的比例超過了一半,這是政府從一個世紀以前開始收集相關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這項最新的研究是由著名經濟學家伊曼紐爾·賽斯(Emmanuel Saez)和托馬斯·皮凱迪(Thomas Piketty)做出的。
收入最高的1%佔據了美國人總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這是自1913年政府設立一項所得稅以來的最高紀錄。
相关文章
富人有錢更有特權
極端不平等毒害着美國社會
奧巴馬稱貧富差距傷害美國社會
財政緊縮只是迎合最富有的1%
美國超級精英正毀滅開放型體制
美國貧富差距創大蕭條以來新高
這些數字顯示出,即使經歷了衰退,美國仍然處在一個新的鍍金時代(Gilded Age),收入集中的程度與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發生之前的年份相當,甚至還要更嚴重。
高股價、房屋價格高漲、企業利潤飆升,都在經濟復蘇時期推高了美國最富裕人群的收入。而其他人的收入則由於藍領和白領就業人群中失業率高企、工資水平停滯而受到抑制。
賽斯在對數據進行分析時寫道,「這些結果顯示出,『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只是暫時壓低了最高收入所佔的比例,並沒有抵消上世紀70年代以來發生的高收入階層收入比例的急劇提升。」賽斯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經濟學家。
收入水平最高的1%人在總收入中所佔的比例,在大衰退前和大蕭條前的水平為略高於20%。此比例在2012年回到了上述水平,從2011年的19.7%躍升至約22.5%。
這種提高可能在部分上要歸咎於一個一次性的因素。國會在最後一刻達成妥協,避免了布殊時代的減稅舉措在今年1月過期失效,這些妥協中包括了若干項對富人增稅措施,比如提高投資收益的稅負。在了解到稅率即將變動後,許多企業派發了巨額股息,投資者套現離場。
然而經濟學家也注意到,無論計入還是排除取得的資本受益,呈現的趨勢都是相同的,這顯示出,暫時性的稅收變動,並不是2012年最富有的1%人相對於其他人境況好很多的唯一原因。
更廣泛的原因是,富裕的家庭在復蘇期間從股市的繁榮中獲得的收益比別人大得多。道瓊斯(Dow Jones)工業平均指數自2009年初探底以來,股指已經翻了不止一番。約有一半家庭持有股票,其中既有直接持有,也有通過退休金賬戶等投資工具持有。然而最富有的10%家庭總共擁有90%的股票,在套現或得到分紅時,他們的資產凈值和收入都會擴大。
在多數依賴工資收入的家庭中,經濟狀況仍然是很低落的。由於相對較高的失業率長期持續,企業並沒有提高員工薪酬的壓力,因為無論是員工還是僱主都明白,有很多沒有工作的人願意拿更少的錢工作。美國就業人口和正在找工作的人口比例達到了35年來的最低水平。
不過對報告中的99%人來說,還有一點好消息。賽斯和皮凱迪的研究顯示,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在2009年至2011年之間一直停滯,但在2012年,收入水平重新開始增長——儘管只有1%,而同一年最富有的1%人,收入卻大增近20%。最富有的0.01%人,收入則更是激增了32%。
新數據顯示,收入最高的1%人口在經濟衰退期間收入出現了急劇下降,降幅約36%,而在復蘇期間收入回升的幅度幾乎相當,約31%。另外99%人口的收入水平在衰退期間大幅下跌近12%,而且從那以後就幾乎沒有再增長,僅提高了0.4%。於是,在衰退結束以來的總收入中,那1%人斬獲了總額的近95%。
賽斯和皮凱迪提出,如果經濟形勢或稅收政策不發生急劇改變,收入向最富有人群集中的趨勢就不會扭轉。賽斯寫道,國會在今年1月談判確定的增稅並不會產生很大效果,「儘管效果不能忽視,但相當有限。」
賽斯和巴黎經濟學院(Paris School of Economics)的皮凱迪計劃在明年1月更完整的統計數據公布後,再次更新他們的數據。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9月11日。
重點在如何讓大家都錢可以投資
------------
美國半數新增財富流向10%富人
ANNIE LOWREY 2013年10月08日
華盛頓——一項研究顯示,美國人當中收入最高的10%所取得的收入,在2012年全國總收入中所佔的比例超過了一半,這是政府從一個世紀以前開始收集相關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這項最新的研究是由著名經濟學家伊曼紐爾·賽斯(Emmanuel Saez)和托馬斯·皮凱迪(Thomas Piketty)做出的。
收入最高的1%佔據了美國人總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這是自1913年政府設立一項所得稅以來的最高紀錄。
相关文章
富人有錢更有特權
極端不平等毒害着美國社會
奧巴馬稱貧富差距傷害美國社會
財政緊縮只是迎合最富有的1%
美國超級精英正毀滅開放型體制
美國貧富差距創大蕭條以來新高
這些數字顯示出,即使經歷了衰退,美國仍然處在一個新的鍍金時代(Gilded Age),收入集中的程度與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發生之前的年份相當,甚至還要更嚴重。
高股價、房屋價格高漲、企業利潤飆升,都在經濟復蘇時期推高了美國最富裕人群的收入。而其他人的收入則由於藍領和白領就業人群中失業率高企、工資水平停滯而受到抑制。
賽斯在對數據進行分析時寫道,「這些結果顯示出,『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只是暫時壓低了最高收入所佔的比例,並沒有抵消上世紀70年代以來發生的高收入階層收入比例的急劇提升。」賽斯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經濟學家。
收入水平最高的1%人在總收入中所佔的比例,在大衰退前和大蕭條前的水平為略高於20%。此比例在2012年回到了上述水平,從2011年的19.7%躍升至約22.5%。
這種提高可能在部分上要歸咎於一個一次性的因素。國會在最後一刻達成妥協,避免了布殊時代的減稅舉措在今年1月過期失效,這些妥協中包括了若干項對富人增稅措施,比如提高投資收益的稅負。在了解到稅率即將變動後,許多企業派發了巨額股息,投資者套現離場。
然而經濟學家也注意到,無論計入還是排除取得的資本受益,呈現的趨勢都是相同的,這顯示出,暫時性的稅收變動,並不是2012年最富有的1%人相對於其他人境況好很多的唯一原因。
更廣泛的原因是,富裕的家庭在復蘇期間從股市的繁榮中獲得的收益比別人大得多。道瓊斯(Dow Jones)工業平均指數自2009年初探底以來,股指已經翻了不止一番。約有一半家庭持有股票,其中既有直接持有,也有通過退休金賬戶等投資工具持有。然而最富有的10%家庭總共擁有90%的股票,在套現或得到分紅時,他們的資產凈值和收入都會擴大。
在多數依賴工資收入的家庭中,經濟狀況仍然是很低落的。由於相對較高的失業率長期持續,企業並沒有提高員工薪酬的壓力,因為無論是員工還是僱主都明白,有很多沒有工作的人願意拿更少的錢工作。美國就業人口和正在找工作的人口比例達到了35年來的最低水平。
不過對報告中的99%人來說,還有一點好消息。賽斯和皮凱迪的研究顯示,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在2009年至2011年之間一直停滯,但在2012年,收入水平重新開始增長——儘管只有1%,而同一年最富有的1%人,收入卻大增近20%。最富有的0.01%人,收入則更是激增了32%。
新數據顯示,收入最高的1%人口在經濟衰退期間收入出現了急劇下降,降幅約36%,而在復蘇期間收入回升的幅度幾乎相當,約31%。另外99%人口的收入水平在衰退期間大幅下跌近12%,而且從那以後就幾乎沒有再增長,僅提高了0.4%。於是,在衰退結束以來的總收入中,那1%人斬獲了總額的近95%。
賽斯和皮凱迪提出,如果經濟形勢或稅收政策不發生急劇改變,收入向最富有人群集中的趨勢就不會扭轉。賽斯寫道,國會在今年1月談判確定的增稅並不會產生很大效果,「儘管效果不能忽視,但相當有限。」
賽斯和巴黎經濟學院(Paris School of Economics)的皮凱迪計劃在明年1月更完整的統計數據公布後,再次更新他們的數據。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9月11日。
評:極端不平等毒害着美國社會
是的,好毒,但為何被毒的人不覺醒?
-----------
極端不平等毒害着美國社會
保羅·克魯格曼 2013年09月16日
幾天前,《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談論了一個遭到極端不平等侵蝕的社會。這個社會宣稱要讓最優秀、最聰明的人得到回報,不論他們有着怎樣的家庭背景。但實際情況卻是,令富家子弟受益的機會和關係,總是與來自中產及工人階層的孩子無緣。從文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這個社會裡,橫亘在任人唯賢的理想與日趨寡頭壟斷的現實之間的鴻溝,正讓人產生深深的挫敗感。
為什麼極端不平等是極具破壞力的?為什麼「只要機會均等,結果是否公平並不重要」之類的說辭聽起來如此空洞?這篇報道對此做了簡要的說明。假如富人在富裕程度上超出其他人太多,以致於生活在了另外一種社會和物質體系之中,那麼這一事實本身就足以讓任何機會均等的概念變得一文不值。
相关文章
受教育越多,越難養家糊口?
被貧困打碎的大學夢
奧巴馬稱貧富差距傷害美國社會
硅谷建富人機場,貧富分化加劇
美國窮人上升空間大?看你住在哪
對了,我們到底在說哪個社會?答案是: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它是一家精英機構,但其內部目前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特徵,普通學員和來自富有家庭的准精英學員之間涇渭分明。
當然,核心問題在於,像這家商學院一樣,美國也出現了兩極分化,而且其程度只會更為嚴重——最新發佈的納稅人收入數據表明了這一點。
我們所談及的數據,是由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和伊曼紐爾·賽斯(Emmanuel Saez)在過去數十年間收集整理的,他們利用美國國稅局的數據來估算收入集中在美國社會頂層的程度。據其估算,「大蕭條」(Great Recession)期間,由於資本利得、華爾街獎金之類大幅縮水,高收入階層的收入份額受到了衝擊。但自從2009年經濟復蘇之後,有錢人捲土重來,收入集中程度更上層樓,95%的收入流向了佔總人口1%的最富有的人。事實上,超過60%的收入都流向了在總人口中佔比0.1%、年入190萬美元以上的人。
基本上,當大多數美國人仍然生活在經濟低迷的環境之中時,富豪們不但撈回了所有損失,而且還衝勁十足地繼續向前。
補充一點,這些數字應該可以(但未必能)徹底絞殺如下觀點:收入不平等之所以日益加劇,完全是因為與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相比,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群幹得更出色。只有一小部分大學畢業生可以打入那無往不利的1%。與此同時,很多——甚至是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過得都很艱難。他們擁有高學歷——通常是以負債纍纍為代價得來的,但還是有許多人處於失業或者未充分就業狀態,而更多找到工作的人則發現,他們所受的昂貴教育在工作中全無用武之地。那個在星巴克給顧客端拿鐵的大學畢業生已經談論太多了,但他的事迹的確反映了一種非常現實的情況。
是什麼力量讓龐大的收入所得流向了社會頂層?圍繞這一點有着很激烈的爭論,一些經濟學家至今仍聲稱,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收入體現出了同樣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濟貢獻。我想我應該指出,超高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來自金融產業,你或許還記得,就是這個產業當初瀕臨崩潰,差一點拖垮整個經濟,它是靠了納稅人的幫助才度過難關的。
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收入日益向社會頂層集中,這種效應都會傷害一切作為美國立國之本的價值觀。這些年來,我們與自己的理想漸行漸遠。世代承襲的特權把機會均等擠到了一邊;金錢的威力把有效的民主擠到了一邊。
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此時此刻,羅斯福新政(New Deal)下產生的那種社會轉型——不僅依靠政府實施的種種規劃,還要通過大幅度提高工人議價能力,創造出一個「中產階級社會」——在政治上是遙不可及的。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我們連小一點的進步都不去爭取,至少做些什麼來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以比爾·德布拉西奧(Bill de Blasio)的提案為例。德布拉西奧在周二的民主黨內初選中獲得的票數最多,有可能成為下一任紐約市長,他提議普及早教,並對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的人徵收少量附加稅,用以支付所需費用。那幫人當然還是跑出來驚聲尖叫了,念叨着他們那被傷害的情感;過去幾年裡他們經常這樣,哪怕另一頭已經賺了個盆豐缽滿。但毫無疑問,這正是我們該乾的事情:至少向愈發富有的富人再多徵收一點稅款,好給不那麼富有的孩子們帶來更多的機會。
一些權威人士已經暗示,德布拉西奧的意外上位,意味着一種新的經濟民粹主義正在嶄露頭角,而這種經濟民粹主義將會撼動整個政治體系。這話似乎說得太早了;但我希望他們沒有說錯。因為極端不平等仍在日益加劇——而這種不平等正在毒害我們的社會
-----------
極端不平等毒害着美國社會
保羅·克魯格曼 2013年09月16日
幾天前,《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談論了一個遭到極端不平等侵蝕的社會。這個社會宣稱要讓最優秀、最聰明的人得到回報,不論他們有着怎樣的家庭背景。但實際情況卻是,令富家子弟受益的機會和關係,總是與來自中產及工人階層的孩子無緣。從文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這個社會裡,橫亘在任人唯賢的理想與日趨寡頭壟斷的現實之間的鴻溝,正讓人產生深深的挫敗感。
為什麼極端不平等是極具破壞力的?為什麼「只要機會均等,結果是否公平並不重要」之類的說辭聽起來如此空洞?這篇報道對此做了簡要的說明。假如富人在富裕程度上超出其他人太多,以致於生活在了另外一種社會和物質體系之中,那麼這一事實本身就足以讓任何機會均等的概念變得一文不值。
相关文章
受教育越多,越難養家糊口?
被貧困打碎的大學夢
奧巴馬稱貧富差距傷害美國社會
硅谷建富人機場,貧富分化加劇
美國窮人上升空間大?看你住在哪
對了,我們到底在說哪個社會?答案是: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它是一家精英機構,但其內部目前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特徵,普通學員和來自富有家庭的准精英學員之間涇渭分明。
當然,核心問題在於,像這家商學院一樣,美國也出現了兩極分化,而且其程度只會更為嚴重——最新發佈的納稅人收入數據表明了這一點。
我們所談及的數據,是由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和伊曼紐爾·賽斯(Emmanuel Saez)在過去數十年間收集整理的,他們利用美國國稅局的數據來估算收入集中在美國社會頂層的程度。據其估算,「大蕭條」(Great Recession)期間,由於資本利得、華爾街獎金之類大幅縮水,高收入階層的收入份額受到了衝擊。但自從2009年經濟復蘇之後,有錢人捲土重來,收入集中程度更上層樓,95%的收入流向了佔總人口1%的最富有的人。事實上,超過60%的收入都流向了在總人口中佔比0.1%、年入190萬美元以上的人。
基本上,當大多數美國人仍然生活在經濟低迷的環境之中時,富豪們不但撈回了所有損失,而且還衝勁十足地繼續向前。
補充一點,這些數字應該可以(但未必能)徹底絞殺如下觀點:收入不平等之所以日益加劇,完全是因為與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相比,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群幹得更出色。只有一小部分大學畢業生可以打入那無往不利的1%。與此同時,很多——甚至是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過得都很艱難。他們擁有高學歷——通常是以負債纍纍為代價得來的,但還是有許多人處於失業或者未充分就業狀態,而更多找到工作的人則發現,他們所受的昂貴教育在工作中全無用武之地。那個在星巴克給顧客端拿鐵的大學畢業生已經談論太多了,但他的事迹的確反映了一種非常現實的情況。
是什麼力量讓龐大的收入所得流向了社會頂層?圍繞這一點有着很激烈的爭論,一些經濟學家至今仍聲稱,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收入體現出了同樣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濟貢獻。我想我應該指出,超高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來自金融產業,你或許還記得,就是這個產業當初瀕臨崩潰,差一點拖垮整個經濟,它是靠了納稅人的幫助才度過難關的。
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收入日益向社會頂層集中,這種效應都會傷害一切作為美國立國之本的價值觀。這些年來,我們與自己的理想漸行漸遠。世代承襲的特權把機會均等擠到了一邊;金錢的威力把有效的民主擠到了一邊。
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此時此刻,羅斯福新政(New Deal)下產生的那種社會轉型——不僅依靠政府實施的種種規劃,還要通過大幅度提高工人議價能力,創造出一個「中產階級社會」——在政治上是遙不可及的。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我們連小一點的進步都不去爭取,至少做些什麼來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以比爾·德布拉西奧(Bill de Blasio)的提案為例。德布拉西奧在周二的民主黨內初選中獲得的票數最多,有可能成為下一任紐約市長,他提議普及早教,並對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的人徵收少量附加稅,用以支付所需費用。那幫人當然還是跑出來驚聲尖叫了,念叨着他們那被傷害的情感;過去幾年裡他們經常這樣,哪怕另一頭已經賺了個盆豐缽滿。但毫無疑問,這正是我們該乾的事情:至少向愈發富有的富人再多徵收一點稅款,好給不那麼富有的孩子們帶來更多的機會。
一些權威人士已經暗示,德布拉西奧的意外上位,意味着一種新的經濟民粹主義正在嶄露頭角,而這種經濟民粹主義將會撼動整個政治體系。這話似乎說得太早了;但我希望他們沒有說錯。因為極端不平等仍在日益加劇——而這種不平等正在毒害我們的社會
評:富人主導的社會,有錢人更有錢
難道會便得不利富人
否則富人就不會富了
除非有悲天憫人的胸懷
那種人不多,無商不奸
------------
富人主導的社會,有錢人更有錢
保羅·克魯格曼 2014年05月12日
《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在旗下的《阿爾法》(Alpha)雜誌發佈了最新的「富豪榜」,也就是對25位薪酬最高的對沖基金經理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人能掙好多錢。吃驚嗎?
不過在斷定這份報告無甚新意之前,我們還是考慮一下這25個男人(對,的確都是男人),2013年總共掙了210億美元(約合1300億元人民幣)意味着什麼吧。具體而言,我們來考慮一下他們的財運怎樣駁斥了人們對美國收入的不平等現象普遍存在的誤解。
相关文章
美國的中產階級,光環已褪色
富人適用高稅率符合美國傳統
別讓美國富豪吃慣了政府福利
別替美國貧富分化遮醜
美國半數新增財富流向10%富人
貧富差距日益懸殊並非巧合
極端不平等毒害着美國社會
首先,現代不平等的關鍵並不在於畢業生,而是在於寡頭。為極速加劇的不平等辯解的人,總是想遮蔽真正的富豪賺取的巨額收入,把他們藏在一群有些許小富的人背後。他們並不談論那1%或者那0.1%,而是會談論大學畢業生高漲的收入,或者收入水平最高的5%人。這樣轉移焦點,目標是柔化收入不平等的圖景,顯得我們討論的彷彿是普通白領專業人士,通過教育和勤奮力爭上遊的故事。
然而很多美國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勤奮努力。例如,教師。然而他們卻賺不到大錢。去年,那25位對沖基金經理賺到的錢,比美國全部幼兒園教師整體收入的兩倍還要多。而且這種情況並非一直就有:上層中產階級和超級富豪之間的巨大鴻溝,直到里根(Reagan)時代才出現。
其次,忽略所謂「就業崗位創造者」的種種說辭吧。保守派希望你相信,在現代美國,巨額回報都給了創新者和企業家,他們建立企業,推動技術進步。然而那些對沖基金經理卻並不是以此謀生的,他們從事的生意是金融投機,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形容,這是「猜測普通人會怎麼預測普通人的行為」。由於他們的許多收入來自傭金,不如說他們實際上從事的生意是,說服別人他們能預見普通人對普通人的猜想。
過去或許還能面無表情地辯解,所有這些投機取巧的勾當都是有建設性的,金融界的經營實際上為社會提供的服務,與他們取得的回報相稱。然而現在,證據顯示對沖基金對於所有人都是一樁壞買賣,只有基金經理除外,他們提供的回報率並沒有高到足以證明自己應當拿到那麼多傭金,他們也是經濟不穩定的重要來源。
在更宏大的意義上,我們仍然面臨著失控的金融業所引發的危機陰影。儘管通過讓納稅人買單救助銀行,避免了全面性的災難,但是要想彌補損失掉的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以及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我們差的還遠。考慮一下這樣的歷史,你真的願意宣稱美國收入最高的人——他們大多數人要麼管理金融業務,要麼是大型企業的高管——是經濟英雄嗎?
最後,觀察一下富豪榜,就能發現托馬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在他的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中表達的觀點是有根據的,即我們正在走向一個富人主導的社會,而且他們的財富許多源自繼承,而非工作。
乍看上去,這一點並沒有那麼明顯。富豪榜中的人物畢竟是白手起家。但總體而言他們致富的時間都是很久以前。就像《彭博視點》(Bloomberg View)的馬特·萊文(Matt Levine)指出的,現在頂尖的基金經理中,許多人的收入並非來自用他人資金進行的投資,而是來自他們自身積累的財富所取得的回報。也就是說,他們之所以賺錢這麼多,原因是他們本來就已經很富有了。
而且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長期來看,極端的收入不平等會導致極端的財富不平等;的確,美國收入最高的0.1%人口所擁有的財富比例已經回到了「鍍金時代」的程度。這反過來又意味着,高收入越來越多地來自投資收入,而非薪酬。繼承成為巨額財富的最重要來源,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但這個問題為什麼重要呢?基本上是因為它涉及稅收。
針對高收入者和擁有巨額財富者徵收高額稅收,是美國長期的傳統,這一設計意在限制經濟力量的集中,同時提高財政收入。然而當下,一旦提到恢復這樣的傳統,就會面臨憤怒的指責:對富人徵稅是有破壞性的,是不道德的。有破壞性是因為,這樣會使就業崗位的創造者不願努力工作;不道德是因為,人們有權保留自己賺到的錢。
然而這種論調的核心基礎在於,我們對富人都是怎樣的人、富人的錢是怎樣賺到的存在的錯誤理解。下次聽到有人宣稱迫害富人有多麼殘忍時,請想想那些做對沖基金的傢伙,再問問自己,讓他們多繳一些稅,真的是一件糟糕的事嗎?
否則富人就不會富了
除非有悲天憫人的胸懷
那種人不多,無商不奸
------------
富人主導的社會,有錢人更有錢
保羅·克魯格曼 2014年05月12日
《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在旗下的《阿爾法》(Alpha)雜誌發佈了最新的「富豪榜」,也就是對25位薪酬最高的對沖基金經理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人能掙好多錢。吃驚嗎?
不過在斷定這份報告無甚新意之前,我們還是考慮一下這25個男人(對,的確都是男人),2013年總共掙了210億美元(約合1300億元人民幣)意味着什麼吧。具體而言,我們來考慮一下他們的財運怎樣駁斥了人們對美國收入的不平等現象普遍存在的誤解。
相关文章
美國的中產階級,光環已褪色
富人適用高稅率符合美國傳統
別讓美國富豪吃慣了政府福利
別替美國貧富分化遮醜
美國半數新增財富流向10%富人
貧富差距日益懸殊並非巧合
極端不平等毒害着美國社會
首先,現代不平等的關鍵並不在於畢業生,而是在於寡頭。為極速加劇的不平等辯解的人,總是想遮蔽真正的富豪賺取的巨額收入,把他們藏在一群有些許小富的人背後。他們並不談論那1%或者那0.1%,而是會談論大學畢業生高漲的收入,或者收入水平最高的5%人。這樣轉移焦點,目標是柔化收入不平等的圖景,顯得我們討論的彷彿是普通白領專業人士,通過教育和勤奮力爭上遊的故事。
然而很多美國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勤奮努力。例如,教師。然而他們卻賺不到大錢。去年,那25位對沖基金經理賺到的錢,比美國全部幼兒園教師整體收入的兩倍還要多。而且這種情況並非一直就有:上層中產階級和超級富豪之間的巨大鴻溝,直到里根(Reagan)時代才出現。
其次,忽略所謂「就業崗位創造者」的種種說辭吧。保守派希望你相信,在現代美國,巨額回報都給了創新者和企業家,他們建立企業,推動技術進步。然而那些對沖基金經理卻並不是以此謀生的,他們從事的生意是金融投機,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形容,這是「猜測普通人會怎麼預測普通人的行為」。由於他們的許多收入來自傭金,不如說他們實際上從事的生意是,說服別人他們能預見普通人對普通人的猜想。
過去或許還能面無表情地辯解,所有這些投機取巧的勾當都是有建設性的,金融界的經營實際上為社會提供的服務,與他們取得的回報相稱。然而現在,證據顯示對沖基金對於所有人都是一樁壞買賣,只有基金經理除外,他們提供的回報率並沒有高到足以證明自己應當拿到那麼多傭金,他們也是經濟不穩定的重要來源。
在更宏大的意義上,我們仍然面臨著失控的金融業所引發的危機陰影。儘管通過讓納稅人買單救助銀行,避免了全面性的災難,但是要想彌補損失掉的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以及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我們差的還遠。考慮一下這樣的歷史,你真的願意宣稱美國收入最高的人——他們大多數人要麼管理金融業務,要麼是大型企業的高管——是經濟英雄嗎?
最後,觀察一下富豪榜,就能發現托馬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在他的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中表達的觀點是有根據的,即我們正在走向一個富人主導的社會,而且他們的財富許多源自繼承,而非工作。
乍看上去,這一點並沒有那麼明顯。富豪榜中的人物畢竟是白手起家。但總體而言他們致富的時間都是很久以前。就像《彭博視點》(Bloomberg View)的馬特·萊文(Matt Levine)指出的,現在頂尖的基金經理中,許多人的收入並非來自用他人資金進行的投資,而是來自他們自身積累的財富所取得的回報。也就是說,他們之所以賺錢這麼多,原因是他們本來就已經很富有了。
而且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長期來看,極端的收入不平等會導致極端的財富不平等;的確,美國收入最高的0.1%人口所擁有的財富比例已經回到了「鍍金時代」的程度。這反過來又意味着,高收入越來越多地來自投資收入,而非薪酬。繼承成為巨額財富的最重要來源,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但這個問題為什麼重要呢?基本上是因為它涉及稅收。
針對高收入者和擁有巨額財富者徵收高額稅收,是美國長期的傳統,這一設計意在限制經濟力量的集中,同時提高財政收入。然而當下,一旦提到恢復這樣的傳統,就會面臨憤怒的指責:對富人徵稅是有破壞性的,是不道德的。有破壞性是因為,這樣會使就業崗位的創造者不願努力工作;不道德是因為,人們有權保留自己賺到的錢。
然而這種論調的核心基礎在於,我們對富人都是怎樣的人、富人的錢是怎樣賺到的存在的錯誤理解。下次聽到有人宣稱迫害富人有多麼殘忍時,請想想那些做對沖基金的傢伙,再問問自己,讓他們多繳一些稅,真的是一件糟糕的事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