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回歸基礎研究,沒什麼比好理論更實用

1.台灣社會不習慣討論。大家會提問,但是為表達意見,不是討論。我希望腦力激盪的討論,就算最後沒有共識,但還是可以釐清問題。

2.去年中研院發出20多篇新聞稿,多為爭議聲明;但今年公關組從一人增至三人,週週發新聞稿,溝通研究成果。

3.做研究是長期投資,每年算KPI,會把人眼光變小,追逐枝微末節的題目,無法激發創意和熱忱。中研院應回歸基礎研究,兼顧實際發展,把研究做到世界最好,以基礎研究為主。

4.我不太贊成以「商機」衡量研究的影響力,該用它對社會的嘉惠程度(benefit),像是「救活多少人」「節省多少能源」「創造多少就業機會」來衡量。

5.我請中研院智財技轉小組,參考美國做法。台灣教授不行開公司,美國也不行。美國教授可持有股份,當共同創辦人、當顧問,但不能在公司任職或參與經營。教授每週5天可有1天到業界當顧問,收入不需繳給學校,但要揭露。教授可請長假去業界工作,或是研究弱的學校網開一面。

6.研究的「有用」,不見得是賺錢、變成產品的「用」,也可能是解決思想上的「用」,現代文明很多都建立在這種「看似無用」的事情上。

7.短期內要創造一個環境,讓世界認為台灣重視人才,以吸引更多人才;中長期要鼓勵年輕人向學,覺得念博士前途是光明的,但台灣現在沒有這樣的氛圍,「博士賣雞排」多聳動,工商界一直說學用落差。學術界訓練的人才是要訓練做事、解決問題跟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而不是職前訓練。

8.博士需要溝通,包含口語表達或是寫論文,這些不是學士的訓練。學習過程中所受的訓練,比學位本身重要,而不是只看到「念這個找不到工作該怎麼辦」。(eaton摘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