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政治正確的經濟文

濟學需深入理解實務,否則一個前提假設錯了,就全盤錯。我認為許文泰講(低薪、高房價、貧富不均)只是政治正確,一點也不高明。

https://www.facebook.com/wentai.hsu/posts/pfbid0jCrCpnyptHW4u4sP6JTPJczVuBZjJdibR6xvGdDTiJWqyfojo75gdi9rjxEEWJWSl

 簡要說一下。

1)貧富不均以吉尼係數而言,台灣是貧富不均程度低的國家了。 

2)低薪?薪資水準與產業升級/低物價相關。學術界算的GDP分配是錯的,央行/經濟部曾提出解釋。就算上市櫃公司,全員加薪30%,看看剩多少家賺錢。企業提高利潤率,需投入研發/資本支出,但失敗機會大,喊人家升級,失敗了,要協力負擔嗎允許高物價就能高薪,但出國花費才有意義,對無多少積蓄的退休族是厄運,現階段條件不足,只能透過提高最低工資,摸石問路。 

3)房價高憤青說,台北市房價所得比16倍,太貴了,但巴菲特會說,指標有盲點,美國持有稅2%,貸款利率6%,美國更貴。除非允許政府獨裁,否則高房價不易解決。因為房價結構性因素包括1.供給問題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向核心城市集中,都市土地釋出少,舊屋都更困難;2.利率大降,這是產業/民眾無法承受高利率的均衡結果;3.民眾投資保守,淨報率5.5%不錯了,若開槓桿以房養房更好;4.地方政府對空屋/房地稅無力。政府很努力興建社宅了,上階段20萬戶達標,下階段100萬戶,不可能一蹴可幾。 

4)央行能控制匯率升值嗎?從每日金融交易金額與央行持有自由外匯部位看,央行沒有能力。而且升值有很大副作用,這是大型試驗,錯了,誰要負責其實有一天,壽險業不匯出套利、人們不擔心政治風險或分散投資結匯,企業大量投資本土而利率脫離低檔,中國不控制幣值,日韓也從善如流之時,台幣就自然升值了。這樣,我也同意升值,但目前得到升值的好處前,必死無疑。https://www.facebook.com/eaton.tung.1/posts/pfbid02iZ4VUDJYQ9qGrV19f3Pe92NvoNokfWhT9HwkMk5YDG7AD8zwXEmEcgC5msZ8Nr7El 

5)那篇文章說,臺灣「一定」要放棄「過時的經濟模型」,選擇更好模型。更好是甚麼?他沒說。因此帶來傳產崩潰大量失業等政治與財政風險,他說「可管控」。意思是臺灣出代誌,一定能解決。經濟雜誌變成娛樂雜誌,這不也是病?

https://www.facebook.com/eaton.tung.1/posts/pfbid02yY9wq3V2N3yGZ74qCVga27GkT9MhdTaPLBWX5ocjGdz57hnA8MyZXtYJTyDrYx8o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