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說,過去三年大家很辛苦,政府不要跟人民計較,應分錢給人民。(有人很可笑,沒繳甚麼稅,跟著喊退稅,不知退稅是退到高所得者)
乍聽有道理,但應先查一下政府開銷及負債(馬政府時代沒有財政紀律,負債接近法定上限)。
1. 今年(2022)前11個月,財政稅收3.07兆元,超徵逾4000億元。主要是營所稅1.0兆元,成長46.9%;綜所稅徵6200億元,成長24.3%;營業稅5237億元,成長8.4%。
2. 政府凍漲石油及天然氣漲價,今年中油及台電虧了4千億,等同超徵,這是台灣通膨相對國際低的主因。
3. 政府總負債17.5兆元,平均每人76萬元,包括政府公債5兆;勞保年金11兆;軍公教年金1.5兆(負債2.5兆,扣除上次年改回存1.0兆)。這沒算未來改善少子化、長照、健保、國防等支出。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846708
要不要分錢?問大政府主義的經濟學家凱因斯,應會說「到長期我們都死了」,撒錢才對。
問老莊,應會說「禍福相倚」,短期討好,長期債留子孫,自私並不順應天道。
問行銷專家,應會說「投其所好」,人民要糖就給。
問馬基維利,他應說:「喪父之痛易忘,奪財之恨難消」。人性重視對於個人眼前的私利,總是過於長遠的國家公益。
中國晉惠帝有句名言:「何不食肉糜」,形容不知民間疾苦,其實他此前在華林園聽到蛙鳴時,問隨從說:「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歪打正著,點出看似冠冕堂皇的輿論,只不過為了私利包裝而已。
人民既然不管債留子孫,子孫開罵;台灣疫情是國際優等生,賺不到錢,股市虧,就是不爽;政府控管油電價格,以為買食物是全部開銷,東西變貴,就是不爽;台灣人均GDP勝過日韓,不知財富有稅收或就業溢出效應,物價漲幅高過加薪幅度,就是不爽。
所以我的膚淺意見是:決定不必完美,民眾想當巨嬰要短錢,就順勢而為。超徵6成還債,4成分錢。明年稅收預算編高,跟財政支出脫鉤,就不會超徵,就可堵住玩數字遊戲的名嘴網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