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專訪簡立峰(上)讓位年輕世代,台灣黃金兩年變十年

 專訪簡立峰(上)讓位年輕世代,台灣黃金兩年變十年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6254

專訪簡立峰(下)放眼國際有感加薪,不該是少數人的專利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6255

………….

簡立峰曾任中研院資工所副所長、任教於台大。他協助 google 將台灣/亞太市場由1人團隊發展為 3,000 人以上的規模。他說,台灣企業最缺國際商務開發人才。傳統商務人才可能賣實體商品賣得很好,但相對缺乏「數位能力」;數位能力不只是寫程式,而是從數位設計、數據應用、數位行銷到跨文化溝通的能力。盡可能培養屬於自己的專才、或成為通才,都能在新的國際人才競爭時代脫穎而出。企業與政府必須把握良機,讓台灣真正接軌國際……….。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長者的傳承/eaton

大家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了就去享受人生。但虎鯨可以給年長者啟示,有榮幸將所知傳承給下一代。 

虎鯨又名殺人鯨,是智商很高的動物,有複雜的語言系統且會形成穩定的母系族群,由經驗豐富的年長雌虎鯨領導。 

有一頭八十多歲年長虎鯨被研究人員取名為「奶奶」,因為牠知道自己扮演重要角色,陪伴並教導幼鯨生存的技能。 

這頭幼鯨的媽媽剛去世,少了保護和幫助,就無法茁壯成長。虎鯨奶奶不只顧自己大快朵頤,而是驅趕魚群集中在一處,讓幼鯨知道哪裡能獵獲鮭魚。 

英國約克大學的研究團隊長期觀察兩處700 多條虎鯨,378 條小鯨魚有奶奶照顧,當祖母過世後,小鯨魚兩年內死亡的風險是其他小鯨魚的 4.5 倍。 

野生虎鯨壽命達 100 歲,但雌虎鯨的生育年齡只到 40 歲,為什麼?2017研究表明,多世代雌鯨同時繁殖,資源競爭激烈,年齡較大母親的後代存活機率小,因此年長雌鯨專注於照顧後代。 

人類也有類似效應。芬蘭和加拿大的研究表明,老年婦女的幫助能增加女兒孩子的數量,並避免孫子夭折,被稱為「祖母效應」。 

美國有一項針對 5,500 個在 15 個相同城市剛出生的嬰兒研究,寶寶的主要照顧者有父母、祖父母、阿姨、叔叔、保姆、托嬰中心,追蹤兩年半,最安全、最不容易受傷的照顧者是「祖父母」!

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解讀古經典書

解讀古經典書,通常面臨兩個問題,一是作者本意為何?二是為了作成行動原則,要不要根據現代環境不同,合理調整解讀? 

關於作者本意 

有一個說法,閱讀古經典,跟詩歌或教科書不同,不要去閱讀別人的解說,才能原汁原味吸收精髓,以免先入為主,陷入文字障。 

這個說法可能無法通過「釋經學」的要求,意指解釋經文,不能離開基本準則,不然很可能自以為是,而不是甚麼個人頓悟。現代事務常需精確解釋,就算錯讀沒發生不幸,學習是為了應用,花時間閱讀,讀錯了有甚麼意義? 

具體而言,不去閱讀解說所需條件包括1.有很多時間慢慢讀;2.自己看得懂;3.自己的見解沒被否認過;4.自己的見解高出其他人;5.不能從別人意見得到省思或頓悟;6.只求個人頓悟,不在意別人說法。 

這不是說,沒有條件,就不要直接閱讀原典,若是,便無法體會解說是不是有道理,也無法得到更深層的感動。人類「知」的本能包括眼見、耳聽、嗅覺、觸感,還有理解本能釋出的意義,稱之為經驗、聯想、或難以解釋的第六感,像澎湃浪般湧現的靈光一閃。 

鄭自隆教授出版《倒立看《金剛經》,許多人可能基於宗教因素,現在版本經過輾轉紀錄與解釋,百剩其十說法不以為然。 

我的想法是,若經典是真理,經歷代人整理與解釋,很可能藉著眾因緣,回歸精義,而且解釋有了變化,不也在推動因緣歷程繼續往前若不是真理,就算百剩其一」有甚麼關係?文字只是思想載具,執著於字句,才是文字障。 

新約聖經也來自口述或門徒的觀察,原文為希伯來文,也經輾轉紀錄及解釋。聖經66卷書看似人為產物,年代歷經數千年,卻彼此關聯,像一個人寫的,聖靈教人明白真理,這樣能說人寫的不是出於神的默示 

其次,有何證據否認百剩其十」?世事都涉及社會科學講的中介變數(mediator)與調節變數(moderator),也就是人事時地物不同,或隨著時間遞嬗變化,因果可能不同。因此,在某時期,百剩其十」是必然的,這樣不也解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三,若研經無法得到智慧與釋放,也不能得到平安、喜樂、盼望,是不是要懷疑其效用?假如不執著於宗教因素,這時討論質疑及澄清的過程最為重要,而不是計較是不是作者的本意。 

關於合理調整解讀 

如果原典沒有經過輾轉紀錄,原文也可以直接閱讀解讀的可靠度是不是很高呢?沒想像的簡單,美國憲法便是如此。 

解讀美國憲法存在3個理論:原典主義(Originalism文本主義(Textualism)及活憲法(Living Constitution)。這些理論也可用在解讀其他經典。 

原典主義側重於探尋憲法起草者原來的意思(original intended meaning),就是把原本意思,透過上下文等歷史文法的語境解釋。 

文本主義關注字面意思,認為憲法的解釋只在文本的文義、結構,以及各條款間的範圍內進行,目的是有效制約法院,防止法官肆意行使自由裁量權,避免私意解釋。 

活憲法的解釋者認為,憲法有一套核心價值,價值會伴隨著時代改變而變化,憲法具有動態的含義,即使憲法本身沒有正式修改,也應該順應新形勢而作出調整。 

文本主義和原典主義一脈相承,而自由主義者喜歡活憲法,1+1可為視需要說成3,在上世紀80年代流行,就是墮胎羅訴韋德案通過的歷史背景。這次美國保守派大法官居多數,他們回到原典與文本主義做出相反判決。 

台灣也有類似情形。過去法官都採法定職權說,遇到扁案,變成實質影響力說,法官便可咨意解釋(可笑的是,實質影響力說只用這一次 

可能有人問訂出憲法的先賢怎能預知未來變化?我反問:怎知先賢智慧比現代人低?怎知先賢智慧不是來自天啟的亙古真理?廬山煙雨浙江潮,怎知隨著活憲法潮來潮去,不過是禍福相倚? 

時代變化沒想像快速,若認為憲法不適用,應推動修憲,而不是用活憲法隨著潮流解釋,這種方法論存在很大的自由心證」空間,可真合宜?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紀念林陵三/eaton

最近前交通部長林陵三舉行告別式,他是阿扁時期任期最長的交通部長,任內推動雪山隧道、國道三號、高鐵等影響深遠的交通建設,對國家貢獻很大。 

林陵三對工作很有使命感,被列名台灣公共工程的重要工程師一書,裡面人物還有嘉南大圳的八田與一及多位工程師。 

馬政府上台後,他經歷漫長無情的官司,監察院彈劾,特偵組插一腳,輿論操作跟著起風。後來查不到罪證,證實指控荒腔走板,公懲會決定不懲戒,監察院再提覆議被駁回。 

勿枉勿縱,但還沒確定之事,監察院就彈劾,何以淪落至此?這樣誰願意為公盡力逆天行道,每個人都可能遭殃,這是世上充滿苦難的原因之一。 

林陵三完成許多重大任務,陶淵明說誰記得是錯的,至少上天記得。

多數人因著種種限制,工作很難兼顧興趣能力、價值觀,很難像巴菲特跳著踢踏舞去上班,但無論如何,都可以帶著愛心工作。 

有使命感的人應該都帶著愛心工作,個人謹用紀伯倫的短詩紀念他。 

紀伯倫:《帶著愛心工作 

什麼是帶著愛心工作?

是用你心中的絲線織布縫衣,彷彿你的至愛將穿上這衣服;是帶著熱情建築房屋,彷彿你的至愛將居住其中;是帶著深情播種,帶著喜悅收穫,彷彿你的至愛將品嚐果實;是將你靈魂的氣息注入你的所有製品;是意識到所有受福的逝者,都在身邊注視著你。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轉移心境/eaton

有生之年,孰能無情情癡,有違莊子的養生之道。想深情而不滯於情,閱讀這首詩。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詩意:在餞行的酒席前,還沒說定回來的日子,愛人就低聲哽咽了。人生本來是癡情,而別離之恨跟樓頭的清風,中天的明月無關。 

清歌就讓人愁腸鬱結,所以不要再唱新歌了。此時只需看盡滿城牡丹,你我同遊相攜,暫時掙脫傷別的沉重感,便能淡然無憾與歸去的春風辭別,疏緩離別的癡情了。

且慢決定/eaton

若決定可以不急,應且慢決定,尤其是可疑的訊息。最近有人傳給我屏鵝公路141公里纜線地下化改善工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N2TCslVlTM 

隔了幾天,我看到有人說,路樹全砍,官僚殺人,算什麼政績這次屏東縣長差點換黨做做看,到底要相信誰?縣民最清楚嗎?且慢。 

查了資料,知道行政院今年七月,斥資48.8億元推動屏鵝公路纜線141公里地下化暨種樹百里計畫,其中42億元是地下化,6.8億元改善植栽,計畫目的為避免電線桿被強風吹垮,影響用電穩定度與安全性,而種樹是工程善後美化,預計農曆年前完成。 

所以說路樹全砍」,話只講一半。其實要造謠,也可以加碼:每公里花3400萬,計畫半年就完成,涉及貪汙。不必拿證據,台灣常嗡嗡響著信口開河,一股邪惡的政治勢力。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決定不必完美/eaton

最近有人說,過去三年大家很辛苦,政府不要跟人民計較,應分錢給人民。(有人很可笑,沒繳甚麼稅,跟著喊退稅,不知退稅是退到高所得者)

乍聽有道理,但應先查一下政府開銷及負債(馬政府時代沒有財政紀律,負債接近法定上限)。

1. 今年(2022)前11個月,財政稅收3.07兆元,超徵逾4000億元。主要是營所稅1.0兆元,成長46.9%;綜所稅徵6200億元,成長24.3%;營業稅5237億元,成長8.4%。

2. 政府凍漲石油及天然氣漲價,今年中油及台電虧了4千億,等同超徵,這是台灣通膨相對國際低的主因。

3. 政府總負債17.5兆元,平均每人76萬元,包括政府公債5兆;勞保年金11兆;軍公教年金1.5兆(負債2.5兆,扣除上次年改回存1.0兆)。這沒算未來改善少子化、長照、健保、國防等支出。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846708

要不要分錢?問大政府主義的經濟學家凱因斯,應會說「到長期我們都死了」,撒錢才對。

問老莊,應會說「禍福相倚」,短期討好,長期債留子孫,自私並不順應天道。

問行銷專家,應會說「投其所好」,人民要糖就給。

問馬基維利,他應說:「喪父之痛易忘,奪財之恨難消」。人性重視對於個人眼前的私利,總是過於長遠的國家公益。

中國晉惠帝有句名言:「何不食肉糜」,形容不知民間疾苦,其實他此前在華林園聽到蛙鳴時,問隨從說:「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歪打正著,點出看似冠冕堂皇的輿論,只不過為了私利包裝而已。

人民既然不管債留子孫,子孫開罵;台灣疫情是國際優等生,賺不到錢,股市虧,就是不爽;政府控管油電價格,以為買食物是全部開銷,東西變貴,就是不爽;台灣人均GDP勝過日韓,不知財富有稅收或就業溢出效應,物價漲幅高過加薪幅度,就是不爽。

所以我的膚淺意見是:決定不必完美,民眾想當巨嬰要短錢,就順勢而為。超徵6成還債,4成分錢。明年稅收預算編高,跟財政支出脫鉤,就不會超徵,就可堵住玩數字遊戲的名嘴網紅。

菜根滋味淡無嫌/eaton

細把紅菱剝兩尖,調羹有婦理家嚴。老來貪暖貍溫席,靜裡留香月壓簾。木鐸生涯貧亦好,菜根滋味淡無嫌。窗前寫到人間事,不盡秋懷次第添。---賴惠川〈秋思步韻〉二十五首之二十四 

詩意:賴惠川是日本統治時的嘉義詩人。天涼好個秋,動物天性貪睡,家貓賴床。

首句以9-11月間盛產的紅菱,點出時節與南部風土,藉調羹、溫席等帶出溫度,襯托隱喻的秋意涼風,呈現人貓和諧與淡然美好的日常。

人生有比滿足感官更重要的事,懂得節制,喜歡菜根滋味,便能自由自在,不受制於錢權名的束縛。

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台灣的風光發電超過25%

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劉仲恩,有個app看台灣發電狀況,非常關心台灣空汙及能源安全。他大學念台大化工,碩士念耶魯大學環境經濟,博士念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很跨領域 

他昨天貼出台灣風光發電的里程碑:

聖誕節周末,台灣的風光發電在20221224號早上1150分,太陽光電有503.6萬瓩,佔比20.9%,風力發電103萬瓩,佔4.2%,合計超過25%,同時間水力發電也有1% 

這可能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大量減少燃煤所造成的空汙,也一步步強化能源安全。當然,這只是瞬間的數字,但是讓我們為階段性里程碑鼓鼓掌! 

台灣距離丹麥與德國還很遠,但以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再生能源佔比創新高。台灣太晚才勇敢走上這一變革,但我們愈晚走,以後就會後悔愈深。 

後記:就我所知,還有兩個里程碑。現在還有不少人以為,風電太陽能很貴,其實2025 年競價得標價格的容量加權平均每度電 2.49 元,低於目前平均電價。 

20221214日離岸風電開價會議,共有十個風場開標,多數以0元競標,其餘採0.01元。能源局表示,低價競標凸顯取得開發權的決心,開發商第三階段營利模式多採賣電給國內企業,競價高低不影響收益,更與供應鏈的商談價格脫鉤。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O Holy Night》/eaton

沒有平安,家財萬貫無福消受。獲取平安的方式很多,聆聽優美的音樂是其一。 

合唱《O Holy Night》最能表達情感,這首歌頌讚耶穌誕生是人類的救贖,荷蘭小提琴手和指揮家安德烈·瑞歐(André Rieu1949-)創立「約翰·史特勞斯管弦樂團」的表演屬上乘之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fYKmJkxl0 

O Holy Night》最初改編自詩人 Placide Cappeau 寫於 1843 年的法語詩,1847 年,作曲家 Adolphe Adam將第一行“Minuit, Chrétien, c'est l'heure solennelle”(午夜,基督,莊嚴時刻)作成音樂。英文版由約翰·沙利文·德懷特創作,並對初始旋律稍作改動。

守住本心/eaton

雨過山洗容,雲來山入夢。雲雨自往來,青山原不動。----袁枚《雨過》 

詩意:雨過,山色翠綠如同洗過,白雲飄來時,山峰酣然入夢。任憑雲雨直來直往,青山依舊矗立原地。任憑,就是儘管無法擋住雲雨往來,儘管青山樣貌隨之改變,但青山始終不動,像在提醒人們:守住本心,堅定不移,才能無懼於環境變化,笑傲人間的風雲煙雨。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做有效決定:做有記憶的人

郭台銘出席臺大醫院院慶,宣布跟BNT合作癌症疫苗。這是好事。郭台銘又說:當初衛福部擋BNT疫苗云云。後來又說他老母親想打BNT次世代疫苗卻沒有。 

要證明沒有的事很難,但這個老掉牙故事沒過多久,做為一個有記憶的台灣人,應該看這篇精采論述,便知甚麼是沒品格 

陳嘉宏專欄:「恩准」郭台銘買BNT的不是蔡英文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62069

台灣與BNT簽約前夕,突被中國喊卡,不讓台灣政府同意疫苗緊急授權使用EUA,而BNT配合演出,以為可以進中國市場,結果只換得住在中國的外國人打(好像只限德國人)。這才是真相。 

郭台銘重提這件事,是為政治鬥爭,還是標榜自己行善?若是前者,批錯對象,踩踏別人前進,這是逆天道造口業。若是後者政府採購數量早就滿足所需,BNT疫苗是錦上添花,就是經濟學上的資源錯置 

況且鴻海、永齡捐贈癌醫中心,跟BNT疫苗一樣,都是慷他人之慨,錢大多是鴻海股東出的。除非鼓勵行善道德經》說:安靜行善;為天下谷,永恆的德行才能圓滿。 

至於BNT次世代疫苗,全世界就台灣這樣要政府便宜買,不然是圖利;買不到買不夠,扯陰謀論;買多打不完,批報廢;打免費要指定品牌,不然是政府無能踐踏人命。 

現在莫德納次世代庫存350萬劑,每天2萬人施打,單一品牌打不完,時間到要報廢,單一品牌採購量太少,價格變貴。沒買BNT次世代是對的,現在BNT突然願意妥協,先前民間送的,可以轉為次世代訂單。 

作為生活在島上的台灣人,我警惕自己不封閉不成為巨嬰不思考沒是非,更不要以煽動為樂,不受少數所謂媒體金童玉女的謠言妖言仇恨控制,跟著挑起社會撕裂和兩級化。無情的社會無法彼此扶持,也無法要求政府給出溫暖的服務。

現在總算證實,高端疫苗與莫德納BNT疫苗的保護效力相當。靠人人倒,靠自己最好,民眾短視罷了,還跟著轉傳國產疫苗的謠言,未來再發生疫情,不要說無辜,這是自己的選擇。

縱浪大化中 不喜也不懼 /eaton

前言:講到老莊,我都要提醒那是在平衡過度向不知保護自己的儒家傾斜,而「不喜不懼的意涵是「不大喜大悲」,無血無淚或偏向斯多噶哲學,不是老莊的本意,他們才不會把人當機器人。 

無論貴賤賢愚,一生勞碌操持經營,執著愛惜生命。作為老莊的追隨者,陶淵明認為是困惑糊塗的,因此,寫了形影神三首》,宏篇講述神的自然之理,其中〈神釋〉是第三篇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複數。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立善常所欣,誰當爲汝譽?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陶淵明〈神釋〉最後六節 

意思是:老人小孩賢人小人都難逃一死,死後沒有區別。若如形所說,每天喝點酒,或可緩解不能長生的苦惱,但是長期傷身反而減壽。若如影所說,多做善事確是好事,可是有誰讚譽你?老想這些,有損生命,不如順應天命,放浪於造化,不因長生短壽悲喜,人生到盡頭就到了,不要多慮! 

成敗得失皆有來去之時,努力應對,若不盡人意,無需多慮。看起來無為,其實是人生洞見。 

人生在大環境中,總有機會被打至浪頭上,也可能被衝至沙灘或沉落深淵。「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是對生命的了然,懂得天地的平常變化,知道自然來去,所以寬容以對。 

人生太多不屬於自己能操控的,處世智慧應是盡人事、聽天命,而盡責之餘,不如所願,不須怨天尤人,接受應盡便需盡」(該結束就順理結束,操練不喜也不懼及不多慮的胸襟,這些都是順天道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做有效決定:一知半解的危險(4)

看到可疑的訊息,應當作思考的起點、猜謎的問題、偵探小說的第一章,然後訓練自己尋找蛛絲馬跡的能力,開始尋找答案,最後發現真相和殺人兇手。 

鴻海投資紫光237億台幣。劉董8月表示新紫光調整後,獲利能力不錯,說不定合作關係可以獲得好處。又在8/10線上法說會說,如果主管機關沒有通過本案,鴻海也有備案。 

隔了四個月,公司聲明「全數處分中國紫光持股」,目的是投資規劃調整」(哪有重訊只寫六個字)。 

最好有這麼簡單,調整一下獲利就不錯?答案揭曉,投資紫光是「被入股」,如果不是,法律規定接受最高台幣2500萬的罰款交易金額的千分之一,就可以繼續投資。 

所謂備案,其實是併購交易一定包括主管機關核准條款,就是台灣政府未核准,可要求中方買回subject to all regulatory approvals 

美國發布實體限制清單,順便拿經濟部投審會審查曠日廢時當擋箭牌。郭台銘說民主不能當飯吃,顯然是錯的。中國缺錢,共同富裕的故事才開始,工廠跑不掉了,民主當飯吃的機會將經常上演。

守其雌 為天下溪/eaton

一個人靈性不自由,即便注重飲食及運動,對心靈的鬆綁與解脫的效果只是短暫。 

靈性自由的關鍵,除了《養生主》的準則,還需要愛及謙卑,沒這些素養,回去看莊子的準則,結論應該是說的到,實際做不到。 

愛及謙卑」在《彌迦書說的清楚:「上帝已指示你何為善。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這意味遵行天道,正直高尚,不逆天作孽,保持對上天的真誠忠信。 

林語堂在我的信仰之旅》一書也說到老莊對愛及謙卑的看法(原作是英文,中譯不順,我作了文字調整。林語堂是至今華人世界英文造詣最高的,可能不易翻譯): 

// 儒家學說容易瞭解,它是實際非抽象的,教人忠誠和責任感,向著人類的至善努力,但卻妨礙人們理解宇宙的真正性質。 

老莊學說致力於靈性的解放,老子有一種很難從理性哲學家看到的大領悟,他把愛及謙卑的信念升到非常之高,他為了和平,蔑視一切人類的措施,比如政府、刑罰及戰爭,其立足點是宗教性的。 

老子和耶穌在精神上是兄弟。耶穌說:「我心裡柔和謙卑」,而老子說:「守其雌,為天下溪」深知雄強的必要,也有稱雄的實力,卻安守柔和狀態,一句使尼采發怒的話尼采強調超人哲學 

老子和耶穌兩者都建立在靈性貧乏的國度上。耶穌為門徒洗腳示範,那是老子在意料中可能做過的事,但沒有他做過的紀錄。// 

後記:「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道德經》

白話深知雄強的必要,也有稱雄的實力,卻安守柔和狀態不露鋒芒,天下賢能之士就會歸附。不偏離永恆的德行,便逐漸回復到像嬰兒外表柔軟而潛力無窮的狀態。 

對萬事萬物明察秋毫、洞燭千里,卻表現出一無所知的樣子,不以自己的看法、意志強加於人,不過於計較他人的缺失,才能成為天下的表率。不背棄永恆的德行,便慢慢回歸到混沌一體的狀態。 

可以達到榮華富貴、重權厚利的地位,仍能安守平淡的生活,身處世俗的低下之處,永恆的德行才算圓滿,回歸到純真質樸。 

這種純真質樸可以主宰萬物,高明的統治者用它來治理天下。所以說最高明的統治是渾然一體的,無法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