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聆聽與記錄長輩的一生 eaton

前言:摘自簡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我在想,記下來了,下一代看嗎?恐怕安慰長輩居多。倒是可以慢慢自我紀錄,說不定因此在剩下的年日,做一些不枉此生、甚至值得他人紀念的事。

對暮年的家人,我們能做些什麼,讓他們有個更完滿的晚年?最重要的,當然是安慰與陪伴,用溫柔與理智與他們對話,讓他們理解,老病死是一種修練、過程。如果有機會,聽聽他們的生命故事。

公公過世前三個月,我問他:「你要不要把你一生的故事說出來,我幫你記錄。」公公是凡事都不願麻煩子女的長輩,可是,那一天我這麼說時,他答應了。

公公當時肺癌很嚴重了,他虛弱的說著人生故事,連續講了三天,從清末曾祖開始講起,一直講到他來台灣。我忍不住自責,為什麼沒有早點問呢?

家族故事是很可貴的,這些長輩們的一生,沾著洗不淨、匍匐奮鬥的泥塵,這是家族的歷史,做為家中的一員,應該要挖掘、聆聽。 

對許多人來說,與父母的關係是很糾結的。如果有怨,就快點去和解吧!就算你覺得很困難,還是趁著還有對象跟你和解的時候,趕快去做;不要等到某一天,你想要和解,但那個對象已經不能與你面對了,才追悔莫及。 

當人進入暮年,老去的進度,不是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的退化;有時候,經常是一層樓、一層樓的崩落。請記住,這是我們跟他們相處的最後時光,你能喚他(她)阿爸、阿母或阿公、阿嬤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 

如果你的父母說話老是重複、老是頑固、老是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也請你不要用如刀的言語傷害他。在你兩、三歲大口齒不清的時候,他們也總是褓抱懷養著你,不曾忍心丟下你孤身一人。 

生與死,都只有一次,不能彩排重來。死亡是可以甜美無憾的。但在此之前,必須要細細做過「整頓」,包括整頓自己,整頓與家人、朋友的關係等,才有可能帶著平安的微笑離世,彼此不會有遺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