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金剛經》之社會科學解析/eaton

前言:本文摘自政大鄭自隆教授的新作《倒立看《金剛經》:社會科學的解析,這是第一本用社會科學方法詮釋《金剛經》的科普書。鄭教授認為經書幾經輾轉,原意可能百剩其十,然而撇開宗教角度,不當作聖經,而是2500年前古印度哲人的智慧,經過時空阻隔、文明進步,一切人為智慧都可以被討論質疑,如果不能,就違背「無住相(象)」「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了。也因此,經典深藏傳播學與廣告學的實用智慧,教人跳脫框架,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金剛經》為佛陀口述、後人筆記,第一句話就是「如是我聞」,這是很有智慧的opening破題,也是作者阿難王子「文責自負」的宣示。

什麼叫做「如是我聞」?就是「我將聽到的,轉述或寫出來」,這句話講出一個重點,經文未必是佛陀原來意思,而是作者所吸收內容的轉述。 

接受訊息的人不是影印機,不會完全接收或吸收。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坐在客廳看電視,一部戲劇,家人看了有不同反應,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也有人沒有意見,為什麼會這樣? 

《金剛經》作者阿難在聽佛陀講經,是接受刺激stimulus(聽講),刺激就會產生反應response(思考、整理、筆記),但不是相同的刺激,每個人就會形成相同的反應,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有一個「中介變項」(intervening variables)來干擾或決定對刺激的反應,這就是SIR模式。 

「中介變項」包括:個別差異(如人格或需求)、社會範疇(如性別、教育程度、社經地位)、社會關係(如同學 同鄉 同宗 同好 同業 同事 同教),建構一個綿密的過濾機制,過濾聽者對訊息的認知,進而影響對議題、人物、商品情感的塑造,與進一步行為(購買、參與、捐款、投票……),這也讓我們瞭解人的複雜性,傳播不是「魔彈」,可以所向披靡。 

瞭解這樣的過程,我們還會堅持《金剛經》的作者可以百分百呈現佛陀的想法嗎?18世紀,寫《羅馬帝國興亡史》的英國歷史學家Edward Gibbon(吉朋)曾經入獄,在牢中有2名犯人打架,事後他問圍觀的犯人,他們看到什麼,結果十餘人有十餘種不同描述,他感慨地說歷史真不可信。 

《金剛經》作者阿難王子只是當時聽經的數百或千人之一,他能完全瞭解佛陀的原意(相),還是只抓到「象」?何況《金剛經》包含玄奘所譯有六種漢文版本,哪一版本為真?而最通行版本為姚秦(後秦)鳩摩羅什所譯,迄今1600餘年,佛之觀點若為百,聰慧的「如是我聞」者阿難可悟其八十,經整理為文字,佛義可能只剩六十,原為梵文,胡僧攜至中土,闢寺譯經,胡僧不識漢文、漢官不識梵語,所以梵文無法以漢文表達者,或是寓意不明者,就用音譯,其原義有誰知道?即使意譯,誰又知道胡僧有沒有會錯原來經意,有沒有口述者與筆記者的文化認知差距? 

因此雞同鴨講,謬誤難免,筆記者阿難之六十,胡僧可能得其四十,再經講述,漢官只能知其半,二十之義經過撰稿潤飾,佛之原意可能僅剩其十,此並非臆測,而是學理「選擇性理解」之必然,今日吾人以十論百,侈言佛意以為竊喜,只見其「象」而不知「相」矣。 

千年下來,經書詮釋幾經輾轉,版本不一,當現在學經者還在依賴所謂宗師導讀時,應思考是否是在讀論述者的佛經,還是佛陀的佛經?這和60年代在大學讀三民主義一樣,搞不清是在讀孫文的三民主義,還是讀周世輔的三民主義? 

所以讀佛經「不求甚解」可也,一遍一遍反覆咀嚼,即使囫圇吞棗也無所謂,多吞幾次也可體會棗味,不用看別人的註釋說明,以免先入為主,陷入文字障,跳脫不出別人的框架,有一天自己讀通了,就是「頓悟」。 

近年《金剛經》在台灣成為顯學,有人慕道,以之修身養性,有人求福慧,認為可以添福添壽添財,甚至有人當作解決現實問題的工具,認為反覆咀嚼即可脫離困境;這是對古籍的擴大詮釋與應用,也是閱讀者思想論證的延伸,無可厚非,《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均有此功能,因此如果單純把《金剛經》當作學問,而不是信仰或宗教,應更為客觀也更為有趣。 

對經綸的重視與否,以及是否成為顯學,不同時代自有其社會氛圍,尤其會扈從當時統治者的價值觀與統治需求,南北朝佛教的興與衰,都是統治者意識形態的貫徹,透過外在力量將經綸型塑為顯學或貶為妖孽。後世封建科考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以及台灣早期將部分《論語》、《孟子》編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要高中生課讀,並列入大學聯考必考,都是迎合統治需求的政治正確。 

同樣的思考《金剛經》,不同時代對《金剛經》也有不同評價,台大哲學系教授楊惠南的研究發現,該經初譯的時期(南北朝至初唐),中國高僧將該經視為在義理上有嚴重缺點的「不了義經」,如隋朝天台宗智顗的《金剛般若經疏》,即將該經視為不了義的「通教」經典。 

第二階段從初唐至明代中葉,高僧們認為該經雖然「不了義」,但却含有「密意」(祕密意旨),所謂「密意」,指的是《金剛經》中,表面上看來是在闡揚「空」,實際上則在闡揚佛性、如來藏、常住等「不空」的道理,而逐漸接受。 

到明代中葉以後,開始有僧人以唸誦經文以祈求消災解厄,或顯現靈驗神跡招攬信眾,並把該經引入民間宗教當中,成為科儀一部分,甚至有乩童扶乩出來的《金剛經註釋》、《金剛經注解》,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視為《金剛經》之綱領,為儒釋道三教之源流,經重新改造,《金剛經》終於成為最究竟、了義的經典 。 

相同一部《金剛經》,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解讀與錨定(anchoring) ,這顯示「流行」必須扣連庶民的生活需求與認知,否則躲在象牙塔的陽春白雪是無法招來共鳴,也就是包含經文在內所有的文字、影像著作,是否流行,均有其時代背景,以前流行現在未必被接受,以前棄若敝屣現在也可能被當作寶,撇開宗教角度,不把《金剛經》當作聖經,而是2500年前古印度哲人的智慧,它還是挺有趣的,不過要自己體會,辨之辯之,不囿於人,以經會本性,以本性解經,這才能體會讀經的樂趣。 

我教課都會提醒學生,「老師講的不見得是對的,書上寫的也不見得是對的,媒體說的、網路說的更不見得是對的,你們要從老師講的、書上寫的、媒體說的為基礎建構自己的看法」,這就是獨立思考。盡信書,不如無書;同樣的,盡信師,不如無師;讀書如此、讀經亦是如此,「獨立思考」是學術進步的基礎,絕對是必要的。

…………

[1] 中介變項 

第一個因素稱為「個別差異說」(Individual Differences),每個人本來就有個別差異,相同父母生的兄弟姊妹也會意見分歧,這是來自人格(personality)的差異;此外因需求或認知不同所產生的選擇性過程(selective process)也屬個別差異,因需求不同會有選擇性接觸或稱為選擇性暴露、選擇性理解、選擇性記憶—— 

選擇性暴露(selective exposure 

所謂暴露是exposure的直譯,簡單地說就是「接收」,exposure的原意是曝光或照相機底片感光;這個理論是指傳播訊息的接觸,我們每天會從報紙、電視、廣播、網路接觸成千上萬的廣告與資訊,但這些絕大部分是視而無見、聽而不聞的,換言之有需求needs才會注意,如上課,老師講笑話就注意,解公式就睡覺,就是選擇性暴露;每天我們回家,家裡信箱的房地產廣告傳單,對需要買房子的人,這些傳單是「資訊」,會被帶上樓仔細閱讀研究比較,但對不需要買房子的人,這些傳單是垃圾,但也會被帶上樓,只不過其下場是被折成方型容器,吃飯時用來裝魚骨頭,這也是選擇性暴露。 

選擇性理解(selective perception 

一則新聞報導、一部電影、一本書、一個演講,每個人看後會從不一樣角度做不同的「解讀」,這就是選擇性理解;同一部八點檔長壽劇,媽媽看得痛哭流涕,女兒嗤之以鼻;幾年前大眾銀行「機場母親」廣告造成轟動,有人感動莫名,但亦有人質疑坐月子一定要用漢方藥草?幫女兒坐月子是娘家媽媽的責任?老外機場安撿人員粗暴對待瘦弱的東方老婦,是不是種族霸凌?對不認識東方藥草,就認定是違禁品,是不是文化歧視?這也就是我們會以經驗、視野、學養、需求、意識形態來詮釋所收到的訊息,傳播者的意圖,受播者未必買單。 

選擇性記憶(selective retention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昨天看了一個晚上的電視,但若問你記得那些廣告?可能一個也不記得,或許記得一二個,而這些少數記得、特別有印象的廣告,會和你的「需求」有關,想買手機,就會記得手機的廣告,當時肚子特別餓,就會記得泡麵廣告;但這不表示廣告沒有效果,廣告是低涉入感(low-involvement)行為,訊息會留在腦海深處,當有需求時,廣告的訴求就會浮現。 

第二個因素是「社會範疇說」(Social Categories),不同的人口學特徵,如不同性別、教育程度、社經地位對訊息的詮釋也不一樣;不同性別的消費者,對穿著暴露的廣告代言人或會有不同評價,男性可能歡迎、女性認為不宜;不同社經地位,如老闆或勞工,對「基本工資」的詮釋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此外,分屬不同次文化(subculture)或社會層化(social differentiation),對訊息也會有不同反應;所謂社會層化,係指社會結構中,特徵、地位相同的一群人,即具有相同「人格」,對訊息的反應也類似;社會層化與不同次文化形成不同「社會範疇」,在大學穿西裝的教授,可能是商學院的老師,穿著比較隨性的,可能是傳播學院的;在外商公司上班的OL,會全身名牌、拿精品包包,在傳統產業工廠上班的女會計,穿著會樸素或是穿公司制服,也不會拎著名牌包,這與個人家境無關,而是「社會範疇」的影響。 

第三個因素是「社會關係說」(Social Relations),不同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會影響個人的消費行為,早期的眷村媽媽,不管是外省籍還是本省籍,除消費行為外,甚至價值觀、政黨傾向都很一致,這種一致化的現象,是社會網絡所塑造的無形社會規範(social norm)的影響。 

在選舉行為也是,辦公室都是「藍」同事,自己會被「潛移默化」,同樣的整個教會都是「綠」的教友,也會被「同化」;社會網絡也是選舉組織戰中常強調的「七同」關係——同學、同鄉、同宗、同好、同業、同事、同教。 

此外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所發揮的影響也屬社會關係的範圍,同一辦公室只要有人買了名牌,不久就有人跟進;現在網路團購很夯,辦公室有人發起,只要這個人人緣不差,就會有群聚效應 ,一窩蜂簽名繳錢跟進,這些帶頭大姐就是「意見領袖」,意見領袖也是「社會關係說」的影響因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