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沒看見的《看見台灣》/eaton
當讀到「報導者:我們用家與田換來的水泥袋」(註1),看見弱勢被醜陋的資本家無情地欺負,我意識到必須丟掉「假和諧假和平」,說些政治不正確的話。
包括我在內,不會否定齊導傳達環境意識,並感謝他的努力與奉獻,讓我們看見台灣的美好,也激勵國人加入保育國土的行列。但是影片上映至今多年,財團受到什麼阻礙嗎?沒有,因為早有人指出,跟陳文茜的《±2℃》紀錄片一樣,都是「不痛不癢」,因此地方政府與資本家爭相贊助投資,列隊集體觀賞,還呼籲成為中小學生教材。
政大教授郭力昕認為,《看見台灣》和《±2℃》使用同一種腔調:全球暖化或國土地的破壞,「我們」需要警覺,意味所有人平均都有責任,所以我們應該節能減碳,記得關燈和少用洗澡水,並且少買高山蔬果茶葉。在「我們」共同分擔道德責任之下,需要負國土破壞之政治責任的人,安全隱形脫罪了。(註2)
紀錄片評論者林木材認為,片尾原住民小朋友在玉山上唱歌跳舞,在山頂上揮舞國旗,最後字卡上寫著:「讓我們一起努力,把家園變得更好。」這些溫情安排,一筆勾銷影片點出的所有問題。空拍是一種物理高度和拍攝企圖,但格局與深度不在於多高多愛,而在於見與不見,以及無法迴避的選擇與不選擇。(註3)
單看原住民小朋友在玉山上唱歌跳舞的畫面,我也深受感動,但想到小說家John Gardner曾說:「每件事都會逐漸逝去,唯有選擇除外」,這時我的靈魂才開始甦醒。就像轉型正義一樣,政府應追究負政治責任的人,而不是將責任分攤給大家、大時代了事,否則結果就是熱鬧一下,最後煙消逝去。
註1:報導者:我們用家與田換來的水泥袋
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kuanhsi-mine
註2:郭力昕:台灣符號、政治維穩、與國族性格──如此《看見台灣》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13/article/840
註3:林木材:《看見台灣》,見與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