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何等悲壯,又是何等高貴:小王子

前言:張幼儀對於陸小曼拒絕認領徐志摩的遺體一事論到:「我不認為那叫愛,愛代表善盡責任,履行義務。」這可不是抱怨,複習一下小王子的故事,就是如此。本文參考周保松:《小王子的領悟》一書。

《小王子》是法國人安托萬-埃克蘇佩里的小說,發表於1943年,被翻譯成250多種語言和方言,售出兩億多冊,故事敘述小王子的孤獨、友情與愛的故事。

小王子單獨住在離地球很遠的B612星球上,那裡有兩座活火山、一座死火山、猴麵包樹,還有一朵讓他心痛的玫瑰。有一天,小王子決定離開,他打掃活火山、死火山,還拔光猴麵包樹苗,以不回來的姿態,給玫瑰花舒適的環境。「永別了。」那是他最後一次為玫瑰花澆水後的道別。

後來,小王子受到狐狸的啟蒙:生命真正的意義,在於建立馴服關係,而馴服伴隨著責任。受到啟蒙的小王子承認:當初不顧一切,離棄被馴服的玫瑰是錯得離譜。當他仰望夜空,想像玫瑰在遙遠的故鄉孤獨無助地生活時,不由得深深自責:他不是偉大的王子,而且有嚴重的道德缺失。

最終,小王子選擇被蛇咬。毒蛇咬了很快就死去,但人死後有靈魂嗎?就算有,有能力回到 B612嗎?就算能回去,他的脆弱玫瑰還在嗎?這些他事前都不會知道。(小王子若相信死後還有靈魂,應該還有盼望吧!)

對小王子來說,道德不是為得到好處,也不是外在約束,更不是僵化教條,而是他整個生命的底色。面對茫茫不可知的未來,面對喪失生命和最後一無所得的危險,小王子依然義無反顧地跨出生命最後的一步對玫瑰負責。這是何等悲壯,又是何等高貴!

整本《小王子》想表達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並非有多少價值或有多與眾不同,而是在能否和在乎的人物,建立真正的關聯,這個關聯來自於:用純潔的心愛對方,聆聽對方,瞭解對方的需要,也要容忍對方,及為對方犧牲,並承受因愛而來的傷害。

因此,愛不只是享受和擁有,還有責任。責任的意念從哪來?只要用心和在乎的人建立關係,就自然生出相應的責任;用心愛護土地,就生出對土地的責任;用心善待朋友,就生出對朋友的責任;用心投入事業,就生出對事業的責任。這些構成一個人的自我,而且豐富一個人的生命意義。(eaton)
………..
愛的責任/周保松

小王子被毒蛇咬了之後,最後去了哪裡?這個也許是所有讀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有兩種主流解讀,一悲一喜。悲者,是認為小王子選擇了自殺。喜者,是認為蛇真的擁有神奇力量,能夠將小王子的靈魂送回B612,小王子和玫瑰從此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這兩種猜測都有可能,因為聖修伯里在書中故意含糊其辭,讓讀者可有各種聯想。但我認為,這些都不是好的解讀,因為它們無法合理解釋小王子做出這個艱難抉擇的理由。

我在本章將提出第三種解讀。我認為,小王子這樣做,是因為他要對玫瑰負責。因馴服而生的責任,是小王子選擇被蛇咬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我的說法有道理呢?讓我們來看看文本上的證據。小王子在被蛇咬前的一刻,很傷心很害怕也很不捨,但他仍然向飛機師吐露了最後的心事: 「你知道……我的花兒……我對她有責任!她偏偏又是那麼弱不禁風!她偏偏又是那麼天真爛漫。她只有四根微不足道的刺,一點也不能保護她對抗外界……」 這是小王子在地球最後的說話。

他交代得很清楚,他之所以這麼做,因為他有責任回去照顧玫瑰。當然,小王子無法知道中毒後,是走向生命的終結還是靈魂的飛昇,但這是他離開地球唯一的希望,因為「路途太遙遠。我不能帶著這副軀殼走。太重了。」所以,只要有一線機會,他仍然願意一試。對玫瑰的責任,成了他生命最大的動力。由此可見,自殺一說完全不能成立,因為自殺的後果是擺脫責任,而不是承擔責任。

責任的意念從哪裡來?從狐狸來。是狐狸告訴小王子,生命真正的意義,必須建立在馴服關係上,而馴服伴隨著責任: 「可是你不該忘記,你現在永遠都得對你馴服過的一切負責。你要對你的玫瑰負責」 「我要對我的玫瑰負責……」小王子又重複了一遍、好牢記在心。 這是狐狸和小王子分手時,狐狸對他最後的教導。

從這裡,我們見到,「人需要對自己馴服過的負責」是狐狸最為重視的道德原則。這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個人建議,而是具有道德約束力的要求:如果你馴服了人,你就必須承擔起照顧的責任。從那一刻起,責任意識進入小王子的生命,並直接影響他最後的決定。在小說的情節結構上,我們也見到一個清楚的前後呼應:狐狸告訴小王子要對玫瑰負責,小王子最後告訴飛機師,他會用行動來履行他的責任。 既然這樣,我們就有必要問:在這個前後呼應中間,小王子經歷了怎樣的道德成長?這個問題重要,因為小王子的最後抉擇,絕對不是被動地服從狐狸的教導,而是經過獨立反思後所做的重要決定。

很可惜,聖修伯里對此著墨不多。故接著下來,讓我們用同理心和想像力,代入小王子的處境,嘗試理解他的考慮。 首先,責任是個道德概念。當小王子充分意識到他的責任時,即意味著他已發展成為成熟的道德主體:能夠自主地做出道德判斷和道德行動,同時願意承擔這些判斷和行動帶來的後果。在此意義上,他是一個能負責任的人。 我們大部份人其實都會經歷類似的道德成長,只不過沒有小王子那麼戲劇性而已。

如果用當代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的說法,人的道德發展有三個主要階段:權威的道德、社群的道德和原則的道德。在兒童時期,小孩會基於對父母的愛和信任,服從他們發出的道德指令;及後年紀稍長,人們進入各類社群,擁有不同身分,並願意服從這些社群根據不同角色而界定的各種規則,例如家庭、學校、教會等。最後,當人的道德能力發展成熟,他就會成為能夠做獨立的道德判斷且願意服從道德原則的人。當他不能善盡自己的責任,他的道德情感就會令他產生強烈的道德歉疚(moral guilt)。

有了以上背景,現在讓我們回到小王子的處境。當他告別狐狸後,小王子必會夜夜仰望星空,並時時記起狐狸最後的話,並會再三叩問:「我的玫瑰現在怎麼樣了?我當初不顧一切棄她而去,是不是犯了大錯?我既然馴服了她,我為何又不對她負責?」 小王子不得不承認,他錯了,而且錯得離譜。他終於意識到,他深深傷害了玫瑰。仰望夜空,想像玫瑰正在遙遠的故鄉一個人孤獨無助地生活時,他一定會深深自責。狐狸的道德啟蒙,將小王子推到一個他難以面對自己的處境:他不僅不是一個偉大的王子,而且有嚴重的道德缺失。

小王子在這裡,陷入他生命中的第三次危機。第一次是初戀危機,結果以離開B612告終;第二次是遇到五千朵玫瑰後產生的身份認同危機,結果狐狸用「馴服」的理念來重新詮釋什麼是「生命中的獨一無二」來幫他化解。但當下小王子面對的,是他一手造成的道德危機。要化解這場危機,唯一的方法,就是贖回他的責任:盡一切努力回到玫瑰身邊,向她懺悔。如果不是這樣,他就會終生活在歉疚之中。 讀者或會說,不見得啊,還有另一條更輕省的出路。既然責任的重負令小王子如此痛苦並約束了他的行動,那他只需要放棄做個有責任的人,以後不再思念玫瑰,那他就可以永遠擺脫這些道德羈絆,從此不再被自責折磨。 這看似很吸引。難道不是嗎?

嚴格來說,小王子的責任,是他自己加給自己的,狐狸強迫不了他,也沒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在監督他,更不用擔心那些「人言可畏」式的指責。而且這是道德責任,不是法律責任,就算放棄了也不用擔心受到法律懲罰。一邊是責任帶來的歉疚自責及難以言喻的相思之苦,一邊是輕省地沒有負擔地過活,小王子為什麼不選擇後者? 這是一個「我為什麼要道德?」(why should I be moral)的問題。從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開始,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無數哲學家。

問題是這樣:如果道德不能給我帶來好處,甚至有的時候還要求我犧牲自己的利益,那我為什麼還要道德?放回小王子的處境,他需要理由說服自己:責任的約束力從哪裡來?為了承擔責任而付出巨大的代價,值得嗎? 問題實在有點困難,小王子又沒有在路途上遇過什麼哲學家,所以我們需要一點耐性。首先,我們要想想,當小王子處於這個艱難的處境時,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如前所說,他已經是一個完整的道德主體。這意味著,道德生活構成了他的人格。他的語言、他對自我的理解、他的情感和行動,以至他待人處事的方式,都受道德規範影響。

大家留意一下,當不難見到,「馴服」、「友愛」、「關懷」、「真誠」、「信任」、「忠誠」、「尊重」、「善良」這些德性,都體現在小王子的人格和行為上。對小王子來說,道德不是一種外在的約束,不是一堆僵化的教條,而是他整個生命的底色。如果我們拿走這些德性,小王子就不再是小王子。 清楚這點,我們遂明白,為什麼小王子從來不會問「負責任對我有什麼好處」這類問題,因為他不把自己當作自利主義者,也不是站在道德世界之外來要求一組自利的理由來決定自己該做什麼。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問他,他不僅會覺得問題好奇怪,而且會感到被冒犯,因為這是對他的道德人格的一種不信任。 小王子真正在意的問題是:我要怎樣生活,才能令自己活得正直盡責,以及和人建立起各種馴服式的關係。

當然,即使如此,為了討論起見,讓我們想像小王子真的問了那樣的問題,同時設下這樣的前提:「如果責任不能給我帶來好處,我則隨時會放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說,小王子不再是原來那個完整的道德主體,而變成另一個人。或者更具體一點,他放棄了原來那些構成自我的道德關係。 為什麼呢?因為責任並非外在於道德關係,而是內在於這些關係。如果你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就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因此不會有「要不要」的問題。讓我舉一兩個例子說明一下。

先說友誼吧。如果你認真投入一段友誼,你不僅享受到友愛帶給你的快樂,同時也意識到你對朋友負有特殊的責任,例如她有困難時,你有責任幫她;她和別人發生衝突時,你不能出賣她;她向你傾訴時,你要為她保守秘密。如果你說,我不要責任可以嗎?可以的,但你就不能再說她是你的好朋友。另一個例子,是師生關係。如果我要做一個好老師,我就有責任好好教好書,有責任關心學生的成長,也有責任在學生有需要時,我能給他們足夠的理解和支持。這些道德責任,同樣內在於師生關係。

以上討論告訴我們:馴服和責任,絕非本質上各不相干的兩件事,然後由人將責任強加到馴服之上。相反,責任伴隨馴服而來,並內在於馴服的關係。只要你用心去愛,用心去和你愛的對象建立聯繫,你就自然生出相應的責任。這些一重一重的責任,構成人的自我,並為我們的生活賦予意義。因此,如果小王子選擇放棄他的責任,也就等於放棄馴服;放棄馴服,他的生命就將一無所是。

討論至此,我們當明白,對小王子來說,放棄責任根本不是一個選項。我們也當明白,小王子選擇回去,不僅是出於對玫瑰的愛,同時也是在重新找回自己的尊嚴。他在乎玫瑰,也在乎自己。他教人如此心疼,同時教人如此敬重。 小王子心裡明白,毒蛇咬了他以後,他的身體會很快死去;但人死後會有靈魂嗎?他不知道;就算有靈魂,靈魂有能力回到 B612嗎?他不知道;就算能回去,他的脆弱的玫瑰還在嗎?他也不知道。面對前面茫茫不可知的未來,面對喪失生命和最後一無所得的危險,小王子依然義無反顧地跨出生命最後的一步。 這是何等悲壯,又是何等高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