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反思:《河畔小日子》

日本電影《河畔小日子》談及幸福、死亡和人生的意義,描述生活在「須臾公寓」的人,嘗試感知、猜想和探究人生的意義和幸福的定義。 

第一位是女士,她把丈夫骨灰埋在樹旁,心想或許生命會回歸自然,轉化到另一種形式繼續生存。第二位是司機,他把老伴骨灰和火藥放入煙花筒,老伴在空中跳出絢麗浪漫的舞蹈,作為完美的句號。 

第三位是大叔,兒子幼年去世,他把哀傷埋心底,嘗試在簡樸生活中體會細微事物的小樂趣,但鬱結還是得不到解脫。最後是年青人。他聽說父親孤獨去世。父母在小時離異,父親遠走。他思索:父親是好人壞人?他是自殺、意外,還是自然而死? 

在查證時,年青人自問:「人死後靈魂去哪?」看著黃昏餘暉映照彩霞,像是金魚遊向天際,彷彿目睹靈魂飛升。後來他發現跟父親有共同習慣:對生命熱愛,他覺得父親是好人,於是舉辦簡單喪禮,邀請須臾公寓的朋友參加,最後把父親骨灰撒向河邊天空。 

電影示意人的一生匆匆,須臾歡樂,須臾哀傷,所有意義似在須臾之間,就多抬頭欣賞當下須臾微小的幸福,便能安穩過日,而不是盡追求財富享樂和勝利,或許這是人生的意義吧! 

可是認真想想,電影中人物經歷探索,似乎得不出踏實結論,難道每個須臾微小的幸福,就是人生的意義嗎?會不會只是迫於無奈?沒有永恆的盼望,最後盡成虛空,又有甚麼美好幸福呢? 

老莊專家蔡壁名提出另一番見解,要安穩過日,得到幸福,先要有「靜止的心」。一個人存於天地之間,在乎這麼多操之於外的事物,當然患得患失、容易糾結。去感知內心得失,發現心之所欲,便能擺脫別人眼光,在人生無常的境遇裡,找到沉穩的力量,從而不期待別人讚美、不仰仗別人口水評價自己,而是用靜止的心,把注意力放在操之在己的事物上,便能照見事情真相,穿越困境,讓心像〈莊子齊物論〉的「咸其自取」,達到恆常凝定的境界。 

還有一種做法是「哀慟」。既然人生無常,直面無常,反而合理。聖經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哀慟不是失敗,而是得安慰的起點,使人不沈溺於絕望和失敗,最終蒙福。世人普遍喜愛歡慶,認為哀慟是沒信心失敗者的特權,勝利的人不會哭。問題是,一旦不知哀慟,會癱瘓疼痛感,心變剛硬冷酷,這樣可有幸福可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