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相對主義(3)當永遠的反對者?

當「當永遠的反對者」講來好聽,其實不智,是非不分,是另一個極端。這種相對主義大部分是選擇性的,現在看那些批評礦工老宅的人,對某人看豪宅,又花大筆錢買個人辦公室,完全噤聲。 

選舉是用來賺大錢嗎?難道不知用別人的錢要以最大公益做考量?每一分補助款,都是投票給你才有的,一票三十元,背後是期許也是信任。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沒有為公眾謀福祉的決心,還出來從政,當真是傷害民主制度。

很多民眾正是因為當「當永遠的反對者」,所以造就出糟糕的政客。聽聽專家的看法:

1.

曾以專家身份受邀會議,大家表示:『我們的立場就是反對,不管事實是什麼,我們都要找出反對的理由。就算沒有理由,我們也要找到最有力道的反對方向。』我問:「為什麼這樣?」他們說:『我們就是永遠的反對者,對在位者就是該反對!』

 

我發現大家不在意邏輯和客觀事實,不管做對或錯、好或壞,反對就是了,只要那個人不是自己,甚至冠上理由:『我在監督。』提出疑問很簡單。這也是管理不能只說「你就是做不好」,而是要有建設性意見,唯有如此,才會往更好方向走。職場如此、社會如此、人生也如此。(摘自Allen Own) 

2.

台灣政治充斥反智、反社會。前者為了奪權,後者對執政黨的一切作為都批評謾罵,並將社會問題和個人挫折都歸咎於政府,卻美名為「監督」。這些人是「選擇性反對者」,對他黨惡劣行徑,從不批評。 

問原因,直接嗆你:現在誰執政?他們「反對」只是情緒發洩的藉口與手段。197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謬指出:反抗或反對必須有「共同的價值觀」(如為人民謀福)。「永遠的反對者」不具備「共同的價值觀」,甚至連價值觀都沒有。(摘自凌晨閱讀筆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