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

論長壽

 論長壽,運動 飲食 生活習慣重要,但還有更重要的。

……

鄭立:我到了中年,一個觀察是這樣的:願意及有在為別人負擔責任的人,都比較長壽;所有事情都只圍繞自己,不打算對別人負責任,反而特別容易病與死。當然這不是必然,也有例外,但比例就是如此。

眼中只有自我的人,追求的就是官能刺激,而這種東西很快就麻木,對再好的物質享受失去感覺,結果是失去快樂的能力。當不再能為任何事感到快樂,就會沉溺像賭博與藥物的東西,最後甚麼都無法快樂就失去生存的意志了。

為別人負責的人,看到負責的對象快樂,自己就會感到快樂。父母照顧子女,子女照顧父母,老闆為員工發薪,員工忠誠於老闆,都是這類型。知道自己的生存關係別人的生存,所以更有生存意志。

愈不能為別人的快樂感到快樂的人,愈會抑鬱。人類無法只靠物質而感到足夠的快樂。人類是群居動物,對群體的貢獻是生存必需的情感需求。現代沒甚麼人提倡這事,大家只想輕鬆有車有房,不想有貢獻,非常膚淺。

這好像在講耶穌,事實就是如此。我說的是傳統的社會?對,傳統能維持幾千年就是因為有效。這不是突然說說的話,這是我近年見過十個以上年輕人死掉得出的結論。

沒有留言: